“你那案子怎麽樣了?”
馮大誌滋溜了口方便麵,迴說:“我這不加班寫報告呢嘛,十五之前就能結。你呢?”問完,他反倒不懷好意的看向王見,笑嘻嘻地說:“是不是蹲點都蹲出尿結石來了?”
王見搶過他手裏的快餐杯,罵道:“滾蛋!老子有神器。”
馮大誌懟了他一下:“都是一個戰壕裏的兄弟,裝什麽上古神器,不就是喝完的飲料瓶嘛。瓶口小,流量少。”說著,他從下麵櫃子裏掏出一瓶烏龍茶遞過去。
王見撇過臉,狠狠塞了一大口方便麵。
“哎!你別給我吃光了,這可是最後一包存貨。”
“想吃?”
王見挑起一筷頭子麵,不吝殘忍的朝他吹了吹。一股香氣醇厚的紅燒牛肉味引得馮大誌兩眼發直,口水翻飛。
“給我看看報告,分你一半。”
“三分之二!”
“四分之三!”
“成交!”馮大誌邊打開文檔,邊說:“你順便幫我看看措辭。大過年的,我可不想報告剛交上去就被打迴來。”
他雀躍的手指在鍵盤上敲了下,轉頭一看,湯還是那碗湯,麵已經不再是那碗麵。當他意識到王見口中所謂的四分之三是個什麽意思的時候,再去爭辯顯然毫無意義。因為當事人正對著電腦上那些血腥的取證照片細細咀嚼。
“王見,你知不知道自己認真起來的樣子還挺變態的。”
馮大誌看著他雙眼發直的狀態,儼然已經墮入另一個空間。外界於他就像天上的煙花,沒等到目的地就散了。還好他手裏的鼠標不時發出微弱的點擊聲,成就了他和真實世界的唯一聯係。
李全麵向牆壁,表情猙獰,一雙死不瞑目的眼睛盯著爛尾樓第七層樓梯的某個角落,黑色瞳孔好像看到世界上最後一束光,滿是生的渴望。隻可惜他被割斷了喉管和動脈,血從不遠處的一床舊被褥開始,滲透了一整條爬行軌跡。灰色牆壁上還有他掙紮時留下的血手印,但很快這一切都隨著他的一命歸天畫出一條弧線。
接下來是廖曉喬的照片,死寂的臉龐除了對醜陋的厭棄再無其他,一身骨肉躺在樓下的沙地上,和所有選擇這一方式結束生命的人一樣,沒留下上天賦予的完整容貌和軀體,癱軟、鬆散。似乎所有力氣都用在右手上,不甘心的攥著那把殺人刀。
可不論眼下所見有多麽的生無可戀,王見依然堅信,假如再給這些人一次機會,他們定不會重蹈覆轍。
因為悲慘的巨大和傷痛的深刻。
鼠標移至下一頁,是醫生出具的關於廖曉喬精神狀態的詳細診斷。施念陳述在前,所以王見特別留意診斷內容。說不出為什麽,他對施念的好奇似乎到了不信任的程度。
“你覺得她怎麽樣?”
“誰?”馮大誌急忙將杯裏的湯喝幹淨,生怕王見突然迴過神來。
“這個案子的目擊者。”
馮大誌把快餐杯放到一邊,擦擦嘴,說:“好看。是那種難得的幹淨的好看,就跟白色風鈴草似的。”
“我是問你覺得她這個人怎麽樣,又不是給你找媳婦呢。而且,你見過塗著紅嘴唇的風鈴草?”
馮大誌哼了一聲,自嘲道:“找媳婦,也得有人能看上我啊。而且,咱們這工作……”後麵的話他瞅了眼王見,咽迴肚子裏。話沒說出口,卻讓倆人都陷入沉默。
馮大誌抬起胳膊搭到王見肩上,安慰的拍了拍,相視間又不約而同的苦笑著。
“不過說實在的,你別看那個施念說話柔聲細語的,但就算站到她跟前,也感覺離得很遠。那種距離感像個天然的屏障,讓人說不明白,總之心裏不透亮,不踏實。”
“霧裏看花。”
馮大誌不能再同意的點頭,接著說:“這份診斷就是他們醫院出具的。我去找她那天,她沒抹紅嘴唇,真的像風鈴草一樣幹淨。”
王見手一頓,箭頭形的鼠標變成直線慢慢圈出幾個字母——ptsd。這是辦案過程中常遇到的一種心理疾病。他有所了解,中文稱之為:創傷後應激障礙。廖曉喬的病症遠比他想象中複雜的多,那之前施念說自己因為擔心而趕到案發地顯然合情合理。
可是,廖曉喬怎麽會有ptsd呢?這畢竟不是感冒發燒,隨便什麽人都能得上。而且如此嚴重的心理疾病為什麽不入院治療?最重要的是,十六歲的廖曉喬個子雖然高,但體型偏瘦,即便李全身體有殘疾,可精神狀態不佳的她有足夠的力量一刀封喉嗎?
還有施念,為什麽會在前一天晚上去那麽遠的便利店買煙?而且從警局離開的那天她為什麽上了廖家律師的車?……
縱使馮大誌的報告上證據確鑿,前後有理有節,足夠判定這是一起因心理疾病引發的意外,但王見心裏有太多疑問需要解答。
即便這件案子早就不是他負責,他心裏卻有股莫名的堅持要找到答案。
“恐怕你得換個航班了。”
施念白大褂脫到一半,護士推開門,莞爾一笑。笑容裏不乏遺憾和顯而易見的幸災樂禍。
她看到護士指尖掐著的號碼條,繼續手上的動作,說:“是不是我一走就沒人幫你寫學習匯報了?這麽舍不得。”
護士調皮的眨了下眼,理直氣壯的迴道:“這叫站好最後一班崗。”說完,她轉身朝門口擺擺手。
施念坐到椅子上搖頭的工夫,患者已經站在門口:“施醫生。”
因為職業習慣,施念對人聲裏包含的情緒有異於常人的敏銳察覺。聽到對方的氣定神閑,就不是出自病人之口,或者病人家屬中的任何一種。
她抬起頭,嘴角懸起一抹笑,“王先生。”
再見施念,王見的感受截然不同。
無可質疑的專業性,不是換個背景,換身職業裝就能解決的。就像馬鞍隻能按在馬背上,專家診室裏站著的也隻能是施念。
進到診療室,他似乎明白了之前馮大誌的堅持——風鈴草。
施念桌上擺著一束開得正好的風鈴草,帶著被陽光親吻過的柔情襯著她素淨的臉。
“王先生,不是來我這賞花的吧?”
施念轉身去給他倒水,王見眉眼一抬便將整個診療室盡收眼底,等施念迴身的時候,他就躺在治療椅上。
“廖曉喬是在這兒接受心理治療?”
“不全是。”施念遞過水杯,說:“她比較特殊。”
“病情特殊,還是……”
王見這口水喝的恰到好處,沒人看不出。施念也隻是淺笑,緩緩的說:“都特殊。病情、背景、還有和我的關係,不知道王先生關心的是?”
“你們的關係。”
施念放下杯子,看著窗外,天上的雲滾滾而來,似乎帶來不少心事。她又是一笑,短促、緊迫,“從醫患關係,到她的朋友,還有她父親的朋友。”王見喉頭動了一下,卻聽到她繼續說:“我和她父親本打算五月去歐洲結婚。她還說要當我的伴娘。”
短短幾句話,施念不僅將自己和廖曉喬的關係和盤托出,並且也明確了她們之間並無不合。一時間,診療室裏隻能聽到牆上的時間撥著秒針,一下一下走著。王見轉頭,看到桌子上廖曉喬的照片,眉頭簇動,嘴角不自覺下沉,目光因為眼睛驟然變小而聚焦在一點,無法移開。
“有傷心事?”
王見愣住了,施念的手輕輕劃過自己的臉,解釋道:“微表情,心理學的一個研究方向。”
大概就是因為如此縝密的研究,才讓心理學在國內傳播多年,依然改變不了普通人心中如同算命先生一樣的存在。
王見從椅子上坐起來,一張口,問了個連他自己都感到莫名其妙的問題。
“為什麽迴國呢?”
施念走去窗邊,轉了轉陽台上的綠植,說:“這個問題,我可以拒絕迴答嗎?”
本就跟案情無關,王見為自己的心血來潮感到抱歉,點頭說:“當然。”跟著,他起身,問:“你,辭職了?”
聽到這句話,施念不免有所觸動。王見拿起她剛剛放下的杯子,敲敲說:“跟我一樣,都是一次性紙杯。”又瞟了眼衣架,“白大褂上還有摘下姓名牌留下的針孔。最重要的是剛剛那位護士的證詞。”
“刑偵學?”
王見搖頭,“破案是門藝術,客觀存在的證據需要主觀聯想。這是我一個老師說的,我覺得很有道理。”
施念笑了,“說這話的人不像個警官,倒是像我同行。”
王見隻是抿嘴不迴答,可答案早就在施念眼裏。
她端著胳膊,像個研究員,裏外審視,問道:“王先生有幾年沒晉級了?”
聞此,王見態度強硬,否認說:“我不是為了這個才查案。”
施念不慌不忙,轉身坐到椅子上,雙腿交疊。
她說:“我深信不疑。不過,隻有相似的經曆才更容易讓人產生情感投射,不是嗎?”
她身下的那把椅子稍稍低於躺椅的高度,恰好可以仔細觀察病人的一言一行而不被察覺。“請停止分析,我不是你的病人。”王見對此深感厭惡。
可施念並沒有打算就此作罷,反駁道:“那為什麽我不是你的犯人,卻還要接受你的懷疑?”
針鋒相對的下一秒如果不是劍拔弩張,就是一拍兩散。王見此刻依然堅持不走,自有他的理由,隻是施念不確定那背後的原因究竟是什麽,不過在這之前她可以肯定的是跟廖曉喬的死有莫大的關聯。
“我不在的這段時間,如果你還有什麽需要可以和她聯係。”施念將剛寫好的紙條遞給王見。
“朱珠。”
“送你進來的護士。就是她父親將我引薦給廖東威,替他女兒看病。而且,她也是我即將掛牌營業的私人診所的合夥人。”
說完,施念走去旁邊推開門,手裏拉著旅行箱。
她和王見錯身而站,再一次肩並肩,腳上的跟鞋抬高了她的眼光。
“王先生,為什麽纏著我不放?”
“這不是糾纏,是為一個無親無故,到死都沒人來認領,並且身患殘疾的老人,找出背後的秘密,是告慰。”
“秘密?告慰?”施念輕蔑的重複道:“不可告人的事情,你心裏沒有嗎?告慰了他,誰來告慰你?”
她的話像一枚細不見形的針,紮進王見的身體。心髒停拍的那一秒,他聽到施念離開的腳步,想動卻分.身乏術。
他努力將自己從失意中叫醒。轉眼看到桌子上的日曆。
日曆下麵的空白處有一條黑色簽字筆留下的信息:can-ktm。
走出醫院大樓,他撥了通電話。
馮大誌滋溜了口方便麵,迴說:“我這不加班寫報告呢嘛,十五之前就能結。你呢?”問完,他反倒不懷好意的看向王見,笑嘻嘻地說:“是不是蹲點都蹲出尿結石來了?”
王見搶過他手裏的快餐杯,罵道:“滾蛋!老子有神器。”
馮大誌懟了他一下:“都是一個戰壕裏的兄弟,裝什麽上古神器,不就是喝完的飲料瓶嘛。瓶口小,流量少。”說著,他從下麵櫃子裏掏出一瓶烏龍茶遞過去。
王見撇過臉,狠狠塞了一大口方便麵。
“哎!你別給我吃光了,這可是最後一包存貨。”
“想吃?”
王見挑起一筷頭子麵,不吝殘忍的朝他吹了吹。一股香氣醇厚的紅燒牛肉味引得馮大誌兩眼發直,口水翻飛。
“給我看看報告,分你一半。”
“三分之二!”
“四分之三!”
“成交!”馮大誌邊打開文檔,邊說:“你順便幫我看看措辭。大過年的,我可不想報告剛交上去就被打迴來。”
他雀躍的手指在鍵盤上敲了下,轉頭一看,湯還是那碗湯,麵已經不再是那碗麵。當他意識到王見口中所謂的四分之三是個什麽意思的時候,再去爭辯顯然毫無意義。因為當事人正對著電腦上那些血腥的取證照片細細咀嚼。
“王見,你知不知道自己認真起來的樣子還挺變態的。”
馮大誌看著他雙眼發直的狀態,儼然已經墮入另一個空間。外界於他就像天上的煙花,沒等到目的地就散了。還好他手裏的鼠標不時發出微弱的點擊聲,成就了他和真實世界的唯一聯係。
李全麵向牆壁,表情猙獰,一雙死不瞑目的眼睛盯著爛尾樓第七層樓梯的某個角落,黑色瞳孔好像看到世界上最後一束光,滿是生的渴望。隻可惜他被割斷了喉管和動脈,血從不遠處的一床舊被褥開始,滲透了一整條爬行軌跡。灰色牆壁上還有他掙紮時留下的血手印,但很快這一切都隨著他的一命歸天畫出一條弧線。
接下來是廖曉喬的照片,死寂的臉龐除了對醜陋的厭棄再無其他,一身骨肉躺在樓下的沙地上,和所有選擇這一方式結束生命的人一樣,沒留下上天賦予的完整容貌和軀體,癱軟、鬆散。似乎所有力氣都用在右手上,不甘心的攥著那把殺人刀。
可不論眼下所見有多麽的生無可戀,王見依然堅信,假如再給這些人一次機會,他們定不會重蹈覆轍。
因為悲慘的巨大和傷痛的深刻。
鼠標移至下一頁,是醫生出具的關於廖曉喬精神狀態的詳細診斷。施念陳述在前,所以王見特別留意診斷內容。說不出為什麽,他對施念的好奇似乎到了不信任的程度。
“你覺得她怎麽樣?”
“誰?”馮大誌急忙將杯裏的湯喝幹淨,生怕王見突然迴過神來。
“這個案子的目擊者。”
馮大誌把快餐杯放到一邊,擦擦嘴,說:“好看。是那種難得的幹淨的好看,就跟白色風鈴草似的。”
“我是問你覺得她這個人怎麽樣,又不是給你找媳婦呢。而且,你見過塗著紅嘴唇的風鈴草?”
馮大誌哼了一聲,自嘲道:“找媳婦,也得有人能看上我啊。而且,咱們這工作……”後麵的話他瞅了眼王見,咽迴肚子裏。話沒說出口,卻讓倆人都陷入沉默。
馮大誌抬起胳膊搭到王見肩上,安慰的拍了拍,相視間又不約而同的苦笑著。
“不過說實在的,你別看那個施念說話柔聲細語的,但就算站到她跟前,也感覺離得很遠。那種距離感像個天然的屏障,讓人說不明白,總之心裏不透亮,不踏實。”
“霧裏看花。”
馮大誌不能再同意的點頭,接著說:“這份診斷就是他們醫院出具的。我去找她那天,她沒抹紅嘴唇,真的像風鈴草一樣幹淨。”
王見手一頓,箭頭形的鼠標變成直線慢慢圈出幾個字母——ptsd。這是辦案過程中常遇到的一種心理疾病。他有所了解,中文稱之為:創傷後應激障礙。廖曉喬的病症遠比他想象中複雜的多,那之前施念說自己因為擔心而趕到案發地顯然合情合理。
可是,廖曉喬怎麽會有ptsd呢?這畢竟不是感冒發燒,隨便什麽人都能得上。而且如此嚴重的心理疾病為什麽不入院治療?最重要的是,十六歲的廖曉喬個子雖然高,但體型偏瘦,即便李全身體有殘疾,可精神狀態不佳的她有足夠的力量一刀封喉嗎?
還有施念,為什麽會在前一天晚上去那麽遠的便利店買煙?而且從警局離開的那天她為什麽上了廖家律師的車?……
縱使馮大誌的報告上證據確鑿,前後有理有節,足夠判定這是一起因心理疾病引發的意外,但王見心裏有太多疑問需要解答。
即便這件案子早就不是他負責,他心裏卻有股莫名的堅持要找到答案。
“恐怕你得換個航班了。”
施念白大褂脫到一半,護士推開門,莞爾一笑。笑容裏不乏遺憾和顯而易見的幸災樂禍。
她看到護士指尖掐著的號碼條,繼續手上的動作,說:“是不是我一走就沒人幫你寫學習匯報了?這麽舍不得。”
護士調皮的眨了下眼,理直氣壯的迴道:“這叫站好最後一班崗。”說完,她轉身朝門口擺擺手。
施念坐到椅子上搖頭的工夫,患者已經站在門口:“施醫生。”
因為職業習慣,施念對人聲裏包含的情緒有異於常人的敏銳察覺。聽到對方的氣定神閑,就不是出自病人之口,或者病人家屬中的任何一種。
她抬起頭,嘴角懸起一抹笑,“王先生。”
再見施念,王見的感受截然不同。
無可質疑的專業性,不是換個背景,換身職業裝就能解決的。就像馬鞍隻能按在馬背上,專家診室裏站著的也隻能是施念。
進到診療室,他似乎明白了之前馮大誌的堅持——風鈴草。
施念桌上擺著一束開得正好的風鈴草,帶著被陽光親吻過的柔情襯著她素淨的臉。
“王先生,不是來我這賞花的吧?”
施念轉身去給他倒水,王見眉眼一抬便將整個診療室盡收眼底,等施念迴身的時候,他就躺在治療椅上。
“廖曉喬是在這兒接受心理治療?”
“不全是。”施念遞過水杯,說:“她比較特殊。”
“病情特殊,還是……”
王見這口水喝的恰到好處,沒人看不出。施念也隻是淺笑,緩緩的說:“都特殊。病情、背景、還有和我的關係,不知道王先生關心的是?”
“你們的關係。”
施念放下杯子,看著窗外,天上的雲滾滾而來,似乎帶來不少心事。她又是一笑,短促、緊迫,“從醫患關係,到她的朋友,還有她父親的朋友。”王見喉頭動了一下,卻聽到她繼續說:“我和她父親本打算五月去歐洲結婚。她還說要當我的伴娘。”
短短幾句話,施念不僅將自己和廖曉喬的關係和盤托出,並且也明確了她們之間並無不合。一時間,診療室裏隻能聽到牆上的時間撥著秒針,一下一下走著。王見轉頭,看到桌子上廖曉喬的照片,眉頭簇動,嘴角不自覺下沉,目光因為眼睛驟然變小而聚焦在一點,無法移開。
“有傷心事?”
王見愣住了,施念的手輕輕劃過自己的臉,解釋道:“微表情,心理學的一個研究方向。”
大概就是因為如此縝密的研究,才讓心理學在國內傳播多年,依然改變不了普通人心中如同算命先生一樣的存在。
王見從椅子上坐起來,一張口,問了個連他自己都感到莫名其妙的問題。
“為什麽迴國呢?”
施念走去窗邊,轉了轉陽台上的綠植,說:“這個問題,我可以拒絕迴答嗎?”
本就跟案情無關,王見為自己的心血來潮感到抱歉,點頭說:“當然。”跟著,他起身,問:“你,辭職了?”
聽到這句話,施念不免有所觸動。王見拿起她剛剛放下的杯子,敲敲說:“跟我一樣,都是一次性紙杯。”又瞟了眼衣架,“白大褂上還有摘下姓名牌留下的針孔。最重要的是剛剛那位護士的證詞。”
“刑偵學?”
王見搖頭,“破案是門藝術,客觀存在的證據需要主觀聯想。這是我一個老師說的,我覺得很有道理。”
施念笑了,“說這話的人不像個警官,倒是像我同行。”
王見隻是抿嘴不迴答,可答案早就在施念眼裏。
她端著胳膊,像個研究員,裏外審視,問道:“王先生有幾年沒晉級了?”
聞此,王見態度強硬,否認說:“我不是為了這個才查案。”
施念不慌不忙,轉身坐到椅子上,雙腿交疊。
她說:“我深信不疑。不過,隻有相似的經曆才更容易讓人產生情感投射,不是嗎?”
她身下的那把椅子稍稍低於躺椅的高度,恰好可以仔細觀察病人的一言一行而不被察覺。“請停止分析,我不是你的病人。”王見對此深感厭惡。
可施念並沒有打算就此作罷,反駁道:“那為什麽我不是你的犯人,卻還要接受你的懷疑?”
針鋒相對的下一秒如果不是劍拔弩張,就是一拍兩散。王見此刻依然堅持不走,自有他的理由,隻是施念不確定那背後的原因究竟是什麽,不過在這之前她可以肯定的是跟廖曉喬的死有莫大的關聯。
“我不在的這段時間,如果你還有什麽需要可以和她聯係。”施念將剛寫好的紙條遞給王見。
“朱珠。”
“送你進來的護士。就是她父親將我引薦給廖東威,替他女兒看病。而且,她也是我即將掛牌營業的私人診所的合夥人。”
說完,施念走去旁邊推開門,手裏拉著旅行箱。
她和王見錯身而站,再一次肩並肩,腳上的跟鞋抬高了她的眼光。
“王先生,為什麽纏著我不放?”
“這不是糾纏,是為一個無親無故,到死都沒人來認領,並且身患殘疾的老人,找出背後的秘密,是告慰。”
“秘密?告慰?”施念輕蔑的重複道:“不可告人的事情,你心裏沒有嗎?告慰了他,誰來告慰你?”
她的話像一枚細不見形的針,紮進王見的身體。心髒停拍的那一秒,他聽到施念離開的腳步,想動卻分.身乏術。
他努力將自己從失意中叫醒。轉眼看到桌子上的日曆。
日曆下麵的空白處有一條黑色簽字筆留下的信息:can-ktm。
走出醫院大樓,他撥了通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