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是朱祁鈺從來沒有考慮過的。


    他打小接受的教育,是推崇聖賢,遵循禮製。


    隻記得,上古時期,有三皇五帝大治天下的傳說,然後夏到商,商到周,周公製定了周禮。


    再然後,孔聖人的儒學將周禮發揚天下,流傳至今。


    可是,這個禮製是怎麽來的,好像……沒人給自己講過……


    而自己讀書的時候,也從未思考過這一類的問題,如今皇上提出,不由得讓他陷入沉思。


    朱祁鎮似乎早就知道是這樣的結果,便繼續講下去。


    “在殷商王朝,世間是不存在禮法這個東西的,因為殷商王朝本就是部族合盟,每個部族有各自的規矩就夠了,可是,到了周朝,天下歸一,中原王朝的地域不斷壯大,這個時候,就需要一套完整的製度對天下百姓進行約束,周禮才應運而生。”


    朱祁鈺聽到這裏,若有所思道:“殷商王朝……不是大一統天下嗎?”


    “應該算是部落聯盟的形式,”朱祁鎮如實道,“夏朝究竟是什麽樣子,由於沒有文字流傳,早已無可考證,殷商王朝卻是有文字的,十二天幹便是商朝十二個大部落的圖騰,他們一起輪流執掌朝政,可是,後來的紂王家族打算獨攬大權,由此遭受了其他部落的反對,其中的薑氏部落便轉而輔佐來自隴西的姬姓家族,一舉推翻紂王,建立了周王朝。”


    “周代商之後,才有了天下的概念,周公自詡天子,製定禮法,便是為了約束世人。孔聖人對周禮倍加推崇,將其融入到儒學理念。隨著時代變遷,如今天下讀書人隻讀四書五經,自然將孔聖人的話奉為真理,可是,他們口口聲聲推崇祖製,卻閉口不提周王朝的井田製,吾弟不妨迴過頭來想想,這其中真的沒問題嗎?”


    朱祁鈺感覺自己的腦子有點亂,在他的印象中,但凡有人敢質疑孔聖人的話,無異於自尋死路。


    天底下的讀書人會用唾沫把你噴死,就算你是皇帝,也不行!


    可是,皇上所說的這些話,又該怎麽解釋呢……


    “世人將周公、孔子列為聖賢,推崇他們行為和所製定的禮法,可是,時過境遷,任何製度方法總有與時代脫離的一天,因此,我們不能盲目地遵循古人之法,而是要主動做出改變。假如今天,朕製定了一套非常完善的製度,朕也不會要求後人必須遵循這個法子來治理天下,你明白了嗎?”


    朱祁鈺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問道:“皇上所說的祖製不能一成不變,便是這個道理?”


    “當然!”


    朱祁鎮繼續說道:“太祖皇帝時,大明剛剛建立,天下初定,亟待休養生息,壯大國力,因此,當初製定的戶籍製、屯田製、海禁等策略,在當時是非常有效的,可是,到了今日,已經過去了百餘年,我們還要一成不變地按照太祖皇帝製定的規則來治理天下嗎?”


    “難道說百年之後,甚至幾百年之後,大明還是太祖時期那個大明?你可知道,遠在西洋的奧斯曼帝國,佛郎機國,已經發展到什麽程度了嗎?他們的武器每天都在革新,若是有朝一日,他們駕著堅船利炮入侵大明,我們拿什麽去抵禦?”


    “遠的不說,就是朕親征漠北,太祖、太宗皇帝都沒有徹底平定漠北之患,朕卻做到了,靠的是什麽?將士們拿的是改良的火器,而不是祖製!”


    說到這裏,朱祁鈺才有了一種頓悟的感覺,這一次打仗和以往大不同,以往是拚人數,拚補給,拚戰術,可是,這一次拚的卻是銀子。


    新式火器威力巨大,但是造價也不菲。


    這一場仗打下來,耗費了一千多萬兩銀子。


    可是,成效確實有目共睹。


    在新式火器的壓製下,無論是瓦剌人,還是韃靼人,被打的毫無還手之力,就好比一個壯漢去欺負一個三歲孩童,雙方的實力根本無法放在一起比較。


    然而,這一切的基礎,都是科技的發展。


    別看隻是一個小小的技術改良,卻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花費了朝廷幾百萬兩銀子,才有今天的成效。


    朝廷現在需要的是改良創新,還是遵循舊製……


    結果已經很明顯了,可是,朱祁鈺還是不懂,為何這些東西,書本裏從未出現過。


    為什麽那些當世大儒,從來不教授這些學問?


    難道聖人說的話,也會錯?


    朱祁鈺自幼讀書,讀的也是儒學,這樣的結果,對他來說無異於天翻地覆,無論如何也無法接受。


    “迴皇上,臣弟以為,古人所推崇的忠孝仁義,放在任何時代,都是治世之道,不得隨意摒棄!”


    朱祁鎮卻搖了搖頭,說道:“天底下的讀書人都講究仁義為先,此乃孔聖人所說的治國之道,可是,為何我朝既倡導仁義,卻要對瓦剌人、韃靼人刀兵相向呢?若是按照讀書人的說法,我們應當用仁義去教化他們,否則的話,就是不尊聖人之道,是不是?”


    他很清楚,任何人都有時代的局限性,自己的小老弟現在就屬於局中人。


    這些東西並非讀幾天書就能領悟的,正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自己能看的這麽透徹,是因為跳出了這個時代,站在一名旁觀者的角度來看這個世界。


    朱祁鈺則再度陷入沉思,他似乎被自己的理論打敗了。


    朱祁鎮便繼續說道:“仁義之前,尚有忠孝二字,此忠,便是要忠於大明,忠於我們的祖先,想當初,大宋為韃虜所滅,自此天下為人所竊據百年,我們多少的祖先慘遭屠戮?可見,仁義是有前提的,對待百姓要講仁義,對待敵人,便要將仁義拋之腦後,拿起刀槍幹他娘的!”


    “土木堡一戰,二十萬大軍戰死沙場,居庸關外,白骨累累,血流成河軍。所謂聖人之道,便是滅了瓦剌人,給朕的將士們複仇!聖人之道,不隻是安民,也在於攘外,若無法攘外,又如何做到安民呢?”


    “想想那些將士,他們平日裏過的極其困苦,個個麵有菜色,他們鎮守邊關,隨時可能遭遇敵人的襲擊,稍微不留神,便要埋骨荒野。這時候,聖人口中的仁義還有用嗎?”


    “周公作周禮,孔子作春秋,周禮之中,北曰為狄,南曰為蠻,狄者,犬也。蠻者,蟲也。以宣揚仁德的禮儀的周公,尚且知北方乃豺狼,南方多害人之蟲,應予征伐,天下方才能安定。而春秋之中,聖人最推崇的,乃是齊桓公尊王攘夷之事,尊王為忠,攘夷則為仁,何以為仁,使百姓安居樂業,不為外寇所侵,殺死想要謀奪百姓性命的人,此為仁義。反之,若用禮義去對付蠻夷,卻說是在遵循聖人之道,倘若聖人泉下有知,不知會不會氣活過來!”


    朱祁鈺抬起頭,眼中盡是迷茫的神色。


    他感覺自己聽懂了,但是……又好像沒懂……


    皇上所說的每一句話聽起來都很有道理,可是,這些道理卻從未有人提起過。


    一時之間,他陷入迷茫,難不成……自己讀了十幾年的書,全都讀錯了?


    “臣弟還有一事不明,想請教一下皇兄!”


    朱祁鎮點頭道:“但說無妨。”


    “三皇五帝……真的存在嗎?當時的天下是怎樣的光景,是不是史書中所記載的……大治之世?”


    “朕不知道!”


    朱祁鎮搖了搖頭,說道:“可是,三皇五帝究竟存不存在,又如何呢?你是不是想問,三皇五帝是如何治世的,將他們的治世方法拿過來,是不是就可以做到四海升平?且不說三皇五帝隻是傳說,即便他們真的存在,大治之世也存在,可是,將他們的方法照搬過來,也不一定能見成效。朕從來不會盲目崇拜讀書人口中的古人和聖賢,朕隻相信親眼看到的,親耳聽到的,若祖製不能讓百姓安居樂業,為何一定要抓著祖製不鬆手呢?”


    朱祁鈺站起身來,深深鞠了一躬,說道:“多謝皇兄指教,臣弟受益匪淺!”


    朱祁鎮不知道小老弟能夠領悟多少,總之,要讓他知道,時代變了,不能總是聽那些文官的。


    那些糟老頭子壞的很,他們說的話看似處處符合規矩,處處透著道理,其實都是編出來忽悠你的。


    “朕不在京師的時候,你遇到事情,要擔得起,不能優柔寡斷,不能盲目信任他人,明白了嗎?”


    “明白……什麽?”朱祁鈺抬起頭,問道,“皇上,您真的要走?”


    “不錯,朕主意已定,京師就交給你了。”


    “可是……”


    朱祁鈺糾結了許久,百官還同意,你就跑了,這算什麽?


    “朕隻跟你講,你不能將消息透露出去,否則,內閣和禮部定會追著朕不放。”


    “皇上……”朱祁鈺問道,“您準備什麽時候走?”


    “跟你說完,下午朕就出發!”


    “啊?”


    朱祁鈺神色愕然,這也太快了吧!


    “皇上此去漠北,是不是帶一些人手在身邊……”


    “此行有唐行古伴駕,有三千營護送,吾弟不必擔心。朕對你隻有一個要求,不能跟任何人透露朕的行蹤,能做到嗎?”


    朱祁鈺撓了撓頭,說道:“可是,時間久了,必然會露了馬腳……”


    若是短時間,還能蒙混過去,可是,你去漠北至少一兩個月,平日裏也就罷了,可是,遇到大事,必須由你來親自決斷,到那時候,我怎麽給你掩護?


    “那就……能堅持多久就堅持多久,總之,朕不想看到還沒到長城,就被禮部追迴來,明白了嗎?”


    “臣弟擔心……若是遇到國家大事,需要皇上親自拿主意的,到時候……”


    朱祁鎮鄭重道:“朕準你決斷之權,遇到任何事,你的決定便是朕的決定,一概後果朕來擔著。”


    朱祁鈺思索許久,終於說道:“臣弟遵旨!”


    “切記切記,務必要將朕離京的消息封鎖住!”


    說實話,朱祁鎮並不知道小老弟領悟了多少,他也不奢望對方一下子就開了竅,全盤接受自己的理念。


    今天給他展示了這麽多,想必多多少少也能改變一些吧……


    …………


    唐行古看了看天色,心情很是激動。


    他終於成功了!


    從當初被皇上大嘴巴子扇的不敢吱聲,到前些天為了開海而舌戰群儒,終於,他成功地贏得了皇上的信任。


    雖然他得罪了很多人,包括他的直屬上司,可是,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皇上出巡,自己是唯一的伴駕翰林,這是何等的待遇?


    飛黃騰達,指日可待。


    中午時分,唐行古按照約定,準時出了德勝門。


    不遠處,一名錦衣衛軍官上前來,先是亮出自己的腰牌,然後問道:“可是唐禦史?”


    唐行古點點頭,問道:“請問,皇上在哪了?”


    那人上上下下打量了他一番,說道:“皇上說了,你什麽都不要問,跟我們走就是了。”


    唐行古麵色古怪,忍不住問道:“為何?”


    “因為這是聖旨!”


    那人突然變了臉色,冷冷道:“皇上還說了,如果唐禦史非要問為什麽,就讓他迴去!”


    唐行古趕忙閉緊嘴巴,然後用力點頭。


    那名軍官招唿了一聲,隻見路邊還停著一個大約十幾人的車隊,馬車上載著糧食等物資,緩緩向北而去。


    唐行古跟隨隊伍走了一陣,忍不住問道:“不是皇上出巡嗎,為何要帶這些東西?”


    “不是出巡,是慰問,去看望一下當地的百姓,不帶糧食,難道帶兩張嘴過去?”


    唐行古心中古怪,當然是帶嘴了,沒聽說過皇上出巡還要給地方百姓帶糧食的……


    “那個……”


    “我說你有完沒完?”


    唐行古剛要說話,卻被帶隊的軍官打斷。


    隻見他表情極其不耐煩,說道:“皇上可說了,你要是問這問那,便不帶你去了!”


    “不是……”


    唐行古連連擺手,小心翼翼地說道:“路途遙遠,能不能……讓我坐會兒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開局土木堡,大明戰神有點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山有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山有龍並收藏開局土木堡,大明戰神有點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