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顯然,這場議和從一開始結果就已經是注定的了。


    或者也可以說,是從倭國在高麗和馬島接連失利之時就已經注定。


    就像之前,狗子和薛蜒去倭國傳話時說的那樣。


    要麽降,要麽亡!


    隻有簽了條款,才接受你的投降。


    不然等待倭國的就是繼續戰爭,直至滅亡。


    而馬島這一場議和大戲,不過是讓倭國眾人明白自己的處境罷了。


    關白細川澄晴不明白,就被拿來立威。


    國主山淺草不明白,就成了這場大戲的醜角。


    有了這兩個先例,其他倭國大名就算再傻也都明白了。


    所以,山淺草醒悟之後,就頹然癱坐在椅子上。


    “國主,還等什麽呢?”


    聽到狗子的催促,山淺草迴過神來。


    環顧四周,見所有人都在看著他。


    “唉!”


    他無奈一歎,隨後就老實的簽字加印。


    見到這一幕的其餘倭國大名,麵色都極為複雜。


    但山淺草已經開了頭,他們自然也別無選擇。


    陸續上前,都獻上自己的押印。


    因為銀礦在自己的勢力範圍之內,尼子家主的心中最為不甘。


    可自己的鄰居,大內家主就在旁虎視眈眈。


    若是他不簽,那很可能就要被取而代之。


    大內家若聯合東海郡,自己的地盤必然不保。


    尼子家也會淪為第一個被立威的勢力。


    正是明白這些,尼子家主不敢不簽。


    而且他怕自己稍一猶豫,大內家就會主動出擊。


    所以,繼山淺草之後,尼子家主是第一個搶上前去簽了的。


    一眾倭國大名一看,國主簽了,有銀礦的尼子家也簽了。


    而他們的付出的,不過是通商口岸的關稅。


    有的家族甚至都沒有港口,那還有什麽可猶豫的?


    即使有港口的,也就是賠款的利息。


    還是十幾家共同承擔。


    比起價值十幾億的銀礦,損失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倭人也算是人,是人就怕比較。


    有了尼子家這樣損失慘重的一對比,這個條款似乎也不是不能接受。


    至少,自己不是最慘的那個。


    隻稍一沉吟,其他大名也就都跟著簽了。


    見他們甚至開始搶著簽,馮一博和狗子不由相視一笑。


    等四份條款都被收了迴來,看著上麵十幾個新增的押印。


    馮一博滿意的點點頭,宣布道:


    “好!我代表大魏宣布,今日的議和非常圓滿!”


    說完,他含笑起身,看著在場倭人,又道:


    “以後的倭國,就是大魏的藩屬,無論是東海郡,還是高麗,咱們之間都是自己人,再不用打打殺殺了。”


    遼東代表和高麗代表,紛紛起身附和了兩句。


    倭國眾人麵麵相覷,覺得這些話格外刺耳。


    不是不想打打殺殺,隻是他們打不過人家。


    這時狗子也跟著起身,滿意的看著倭國眾人。


    尤其是第一個簽約的國主山淺草。


    他一臉的和氣,再沒了剛才的蠻不講理,笑嗬嗬的道:


    “以後倭國和咱們東海郡也要常來常往,可以自由貿易了!”


    倭國眾人聽了,一時也不知是該高興,還是該難過。


    高興的是,此前東海郡一直封鎖倭國的航線,重要要開放了。


    除了去大魏和高麗航線,還能勉強維持往來。


    所有倭國往南的航線,全都被東海郡封鎖。


    即使是去大魏,若是運氣不好。


    碰上東海郡船隊,也一樣連活口都很少留下。


    而想去南洋和當地人,還有海西人交易。


    更是連門都沒有。


    流求海峽那邊,長期有東海郡船隊巡海。


    航路又是固定的幾條,碰不到的幾率太小了。


    而現在,雖然簽訂了這樣的條款。


    但竟然意外的開啟了南洋航路。


    心思通透些的,已經開始思考如何得利了。


    而難過的,自然是這樣的好處,建立在倭國被迫簽訂了這樣條款的基礎上。


    還有……


    “但也隻能和東海郡交易,倭國的交易地點限定在流求!”


    狗子緊接著一句,就讓剛剛以為要徹底開放的倭國大名愣在那裏。


    搞了半天,白高興一場。


    你們東海郡管這叫自由貿易?


    這明明是要壟斷倭國市場,還讓他們自己送貨上門?


    “流求是各方貿易的集散地,大魏、南洋、海西,各處的貨物應有盡有!”


    狗子大手一揮,洋溢著滿滿的自信。


    說著,又看向倭國眾人,帶著鼓勵的表情道:


    “想必,倭國的貨物在流求也一定能賣上一個好價錢!”


    倭人心中暗罵,表麵上卻都隻能含笑點頭。


    好在狗子又補充了幾句,才讓他們勉強接受。


    “當然,我們也不是強盜,不會強買強賣!”


    隻許在你那裏交易,這還不是強買強賣?


    “所以諸位的貨物,隻要在流求照章納稅,就可以自由交易給任何人。”


    這話一出,眾倭人心中雖然依舊不滿。


    但好歹也勉強放下些心。


    至少,東海郡沒想過壟斷倭國的貨物。


    不然隻能賣給對方,那對方說多少錢是多少錢。


    這樣的貿易不做也罷。


    現在雖然還有些限製,卻也無非是倭國商船不能去南洋和海西。


    還有就是,關稅流向誰罷了。


    東海郡這麽做,其實多少也是在和大魏爭利。


    畢竟,倭國的貨物就那麽多。


    去流求的航路更穩妥,沿途都有島鏈補給。


    而且那裏有流求的商人,還有南洋、海西的商人,也有大魏的商人。


    而去大魏更遠,還隻能賣給當地的商人。


    這一對比,倭國商隊去哪幾乎已經注定。


    “好了!正事就說到這裏,咱們開宴吧!”


    見狗子該說的都已經說完了,馮一博就宣布開始慶祝。


    隨著他的命令,很快有人奉上幾桌酒菜。


    幾方勢力,就在簡陋的堂中開始飲宴。


    這場宴會在歡樂祥和的氣氛中,隻持續了半個時辰就草草結束。


    等先送走了倭國諸人,邊軍和高麗王李鬆的人也都喜笑顏開的過來告辭。


    至此,馬島議和才算徹底結束。


    這一場議和雖然勝券在握,但比起之前打仗還要耗費心神。


    直到這些外人,陸續都離開了馬島。


    馮一博整個人才放鬆了下來。


    主仆三人在馬島的海灘上,看著一望無際的大海。


    一邊散步,一邊聊著些有的沒的。


    猛子因為一直在軍中坐鎮,並未參與攪亂倭國的事。


    此時才算是得了空,閑下來和兩人敘敘閑話


    聊著聊著,他就提出了藏在心中的一個疑惑:


    “大爺,你說我們辛辛苦苦打仗,那大半的賠償,就這麽給大魏了啊?”


    作為黑龍府的核心人員,猛子自然看過條款上的內容。


    隻是他之前雖然滿心的疑惑,但卻沒有多問。


    因為,他相信。


    以大爺深不可測的心思,絕對不出現這樣淺顯的錯漏。


    如果他都能看出不對,那一定是別有用意。


    所以,他此前並沒提出任何異議。


    但這並不代表他沒有想法。


    尤其是對於其中利益的劃分,猛子實在無法理解。


    別的不說,隻說那麽多的賠款。


    東海郡卻隻占了四分之一?


    這讓打生打死的他,心中一直有些憋悶。


    出於對馮一博的忠心和信任,他才一直等到塵埃落定。


    現在外人都走了,他才忍不住問出了這個問題。


    “我們不是賺了一半嗎?”


    馮一博聞言,笑著反問一句。


    他知道,以猛子的頭腦能忍到現在才問。


    已經是這麽多年磨煉的效果。


    所以對於狗子的反應,他十分滿意。


    “更何況,有些事你還不懂,有些好處獨吞了是沒有好處的,大家都有好處,才會有更大的好處。”


    這番話說的雲裏霧裏,猛子自然聽得如墜雲霧。


    他撓了撓頭,又問道:


    “賠償不是隻有我們兩成半嗎?所有好處不是也都在條款上寫明了嗎?”


    在狗子看來,條款的上寫的那些,並沒讓東海郡占到便宜。


    高麗被倭國打的狼狽不堪,卻得到了尹予島。


    而東海郡覆滅了對方二十萬大軍,得到的卻隻有打下來的胖子島、馬島。


    哦,還有一個高麗給的濟州島。


    就連軍費也隻有四分之一,其餘的四分之三都給了大魏。


    這樣的劃分,讓他感覺東海郡吃的虧太多了。


    這話一出,狗子和馮一博相視一笑,


    隨後不用馮一博出馬,狗子就為他解釋道:


    “條約寫的是黑龍府銀幣,那他們想把銀子兌換成銀幣,我們就先賺了三成六,再加上總金額四分之一的直接賠償,這不就超過一半了嗎?”


    其實,狗子這個賬隻是粗算。


    而且就算是粗算,也算得很保守。


    倭國若真的還清賠款,那東海郡獲得的就不是一半。


    而是大半。


    黑龍銀幣重七錢二分,含銀八成九。


    也就是說,一兩銀子在東海郡兌換之後,就會變成含有六錢四分銀子的黑龍幣。


    那麽,即使對方還的快,算上利息約莫有將近四億兩銀子。


    隻要都兌換成銀幣,黑龍府直接就賺下一億四千四百萬兩。


    其中一億銀幣是直接賠償,折合六千四百萬兩銀子。


    所以粗算之下,黑龍府能拿到兩億零八百萬兩。


    何況,利益還不止這些!


    倭國所有通商口岸開放,東海郡船隊就會搶占先機。


    大批量湧入倭國進行交易。


    而且關稅作為利息,收了之後也一樣要換成銀幣。


    那各個地方的錢,會不會也慢慢變成銀幣?


    更何況……


    這時馮一博微微一笑,看著才有些恍然猛子問道:


    “你覺得,這筆錢給了大魏,他們會舍得熔煉成官銀嗎?”


    猛子剛剛才明白點賠款的彎彎繞,一聽這個問題就撓了撓腦袋,猶豫道:


    “這個……應該不會吧?”


    他雖然憨直,但又不傻。


    銀幣不融就能當一兩,融了就隻有六錢四分。


    任憑是誰也不會舍得熔煉吧?


    “當然不會!”


    馮一博理所當然的點了點頭,又說出了自己的另一個目的。


    “那麽以後,我們的銀幣是不是會在大魏流通起來了?”


    大魏朝廷和邊軍收到銀幣之後,大概率不會熔煉。


    如果直接用來交易,就會讓黑龍府銀幣流通。


    而且,一定是按照麵值。


    以一兩銀子的價值去流通。


    可惜,猛子沒聽出其中蘊含的經濟之道,聞言依舊不解道:


    “可那有什麽用?我們直接去買東西不也一樣?”


    不等馮一博說話,狗子就沒好氣的道:


    “用銀幣去大魏買東西之前,需要大魏認可我們銀幣的價值,不然,銀幣一出東海郡,就要按分量算了。”


    】


    除了泉州和東海郡往來最為頻繁,有不少人開始用黑龍幣交易。


    其餘地方收銀幣的時候,都是按照七錢二分的銀子來算的。


    但是,如果大魏官方將銀幣當做一兩銀子花出去。


    那收到銀幣的人,肯定不允許銀幣貶值。


    也會以一兩銀子的價值去用。


    同樣的,邊地的銀幣也是一樣。


    倭國和東海郡開啟商貿之後,很顯然也會受此影響。


    也就是說,馮一博就是要通過這樣的方式。


    讓黑龍幣快速進入大魏和倭國的市場。


    如此,就能慢慢輻射整個東方。


    “這事別說是你,可能連內閣也不一定能搞明白。”


    馮一博見狗子倒是明白了幾分他的意圖,笑著點點頭。


    可說到內閣不一定明白的時候,似乎海風都變得冷了些。


    “經濟之道浩如煙海,我連皮毛都還沒摸到,更何況其他人?”


    很大程度上,他不敢濫用自己所知的粗淺經濟學。


    就是生怕一不小心,就會造成不可挽迴的損失。


    正是因為對經濟學的敬畏之心,讓他一直小心翼翼。


    所以除了鑄造黑龍幣,他幾乎沒有使用過其他手段。


    說到這裏,馮一博不由輕輕歎了口氣,才道:


    “很少人明白金錢的力量,有些事,就連皇帝都奈何不得!”


    他此前一直憂心,大魏的新鈔會濫發。


    東海郡之所以鑄造金銀幣,除了因為發現礦脈。


    也有很大原因,就是因為他怕受到牽連。


    猛子聞言,卻目光微微一縮。


    隨後他有些興奮,又有些遲疑的道:


    “大爺……咱們是要造反了嗎?”


    他一聽內閣和皇帝都奈何不得,第一反應就是要舉旗造反了。


    “造你個頭!”


    馮一博正暗自感歎經濟之道的博大精深,卻被猛子一句話打破。


    “造反造反!就知道造反!”


    他有些惱火給了猛子一個腦勺,又沒好氣的問道:


    “你們跟我這麽久,我什麽時候和你們說過要造反了?”


    猛子被打的一縮脖兒,訕訕的擠出個笑容,一句不敢反駁。


    “唉!”


    馮一博見此,隻能歎了口氣。


    隨後他的目光飄向遠方,口中喃喃道:


    “隻要控製了貨幣,誰還在乎龍椅上坐著的是誰?”


    這話的聲音不大,卻蘊含極強的力量!


    可惜的是,不是誰都能理解這股霸道。


    至少這個世界上,應該還沒人明白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樓:開局把薛寶釵帶迴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迷糊又無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迷糊又無奈並收藏紅樓:開局把薛寶釵帶迴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