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在變相的警告我們,他想什麽時候動手就什麽時候動手,想什麽時候放開就什麽時候放開。”


    水溶輕歎一聲,又道:


    “我們招惹了一個不該招惹的人。”


    一眾勳貴聞言,都有些沉默。


    半晌,有人惱怒的道:


    “真不知道東海的那條黑龍為什麽這麽聽他的?”


    “一群海寇出身,能有什麽見識?”


    水溶接連歎氣,又道:


    “是他給東海郡指了一條明路啊!”


    那人聞言也有些泄氣,小聲道:


    “這群土鱉倒是知恩圖報,可我們就倒黴了!”


    沒想到,這話立刻引起眾人共鳴。


    “是啊!被他卡住脖子,以後見他都抬不起頭來。”


    “可我們也不能出手啊!”


    “對啊!他馮淵不好惹,可四位閣老又有哪個好惹?”


    這話說到了點子上。


    內閣,並非大魏祖製。


    至少在太祖時並沒有這個機構。


    太祖時有保齡侯史公擔任尚書令,總攬天下之政。


    至後期,史公退隱。


    太祖卻並未再置尚書令。


    中書省的主官,紫薇舍人薛公也在同一時期病逝。


    太祖不僅不再設尚書令,還下令廢除了中書省。


    從此,六部隻能直接對接皇帝。


    天下政令皆由上出!


    不過太祖皇帝一時忙不過來,於是又在同年置四輔官。


    這四人掌獻替可否,奉陳規誨,點檢題奏,票擬批答,以平允庶政。


    說白了,就是顧問。


    他們要先看一遍奏折,並在上麵寫上施政建議。


    隨後,此四人分別被封為:


    文淵閣學士、東閣學士,華蓋殿學士、武英殿學士。


    以這四位學士作為輔官,就是內閣的雛形。


    到了天泰帝時期,也沿用了這一形式。


    並在此基礎上,定下以文淵閣為辦公地點。


    同時也形成了以文淵閣學士為主,東閣學士次之的機製。


    至此,大魏的內閣就初步成了定例。


    到了景順帝登極之時,內閣依舊是由四人組成。


    選的都是與他親近,又聲望隆重之人。


    或是,極有能力也可入閣。


    除張鬆越和陳勤之這兩位帝師,分別作為首輔、次輔之外。


    還有兩人,就都是資曆、名望、能力,都極高之人。


    其中一人名為費紘,字仲大。


    他出身江南望族,鉛山費氏。


    祖上是太祖朝的重臣,他本人也曾在天泰帝時期官至戶部尚書。


    雖不是勳貴出身,但畢竟也是江南望族。


    多少和四王八公沾點故舊。


    四人之中,他是最後一個入閣的。


    但也是唯一一個,隻因能力出眾。


    被景順帝請入內閣的!


    景順帝掌權之後,新舊黨爭不斷。


    他不想沾惹,選擇再三告老請辭。


    最終,景順帝雖然同意他辭去戶部尚書之職。


    但也駁迴了告老的請求,並請入內閣。


    專門提供錢糧相關的建議。


    費仲大雖是舊黨,但就連張鬆越這位新黨魁首也要對其禮敬有加。


    無他,隻因戶部不能沒他!


    另外一個,名為夏蠃,字語冰。


    他的出身倒是一般。


    同馮一博類似,都是普通鄉宦之家。


    但他在景順帝還是太子時,曾任詹事府少詹事。


    太師、太傅名義上都是帝師,隔三差五會給太子講講經義。


    可日常負責教導和照顧太子,卻是詹事府的職責。


    其中詹事府主官,也就是太子詹事。


    多為皇帝信重的勳貴出任。


    可開國勳貴忠心可嘉,掌管一府也問題不大。


    但輔導太子的大任,他們自問學問不足以教人。


    於是這個職責,就隻能落在一甲出身的少詹事,也就是夏語冰的身上。


    再加上,詹事府還負責太子的日常起居,平日和太子接觸最多。


    可以說景順帝登極之前,詹事府的官員,就是他最熟悉的臣子了。


    這個夏語冰怎麽也算是景順帝的潛邸舊臣。


    一眾開國勳貴商量半天,卻都哭喪著臉。


    沒辦法,實在是這四人中,就沒有一個好惹的!


    說實在的,他們自認不是惹不起內閣。


    主要是惹不起景順帝。


    張鬆越是新黨魁首自不必說,景順帝對他幾乎言聽計從。


    僅憑師徒倆的默契,他的地位就無人能及。


    陳勤之倒是有意告老,可他的眼光格局,都是景順帝最為推崇。


    他在景順帝登極初期所上《謹始十事》,至今被奉為圭臬。


    大魏這幾年不少策略,都有其中的影子。


    費仲大雖然算是舊黨,但嫻於政理,辦事練達。


    景順帝早將之倚為股肱!


    凡涉錢糧之事,必過他手。


    若非這位老計相,大魏的錢袋子早空了!


    而且他與不少勳貴有舊。


    開國勳貴們再傻,也不會攻訐內閣中唯一與他們有些關係的人啊!


    夏語冰就更不用說了。


    作為內閣中,景順帝真正的心腹。


    動他就是在直接挑釁景順帝!


    這邊四人他們不想招惹,但馮一博那邊也不好解決。


    現在東海郡,雖然暫時解除了對他們的經濟封鎖。


    但隻要他想,隨時都能再來一次!


    這就讓有海外生意的勳貴,被緊鄰卡住了脖子!


    於是開國勳貴再次分成兩撥。


    一方沒有海外生意的,主張不能因小失大。


    絕對不能對內閣出手!


    那樣隻會讓景順帝翻臉,同時也會得罪閣老身後代表的勢力。


    最終得不償失!


    何況,沒有了皇權的支持。


    勳貴的根兒就沒了!


    另一方有海外生意的,或是牽連極深的。


    自然主張按照馮一博的要求做,至少不能明確拒絕。


    不然再來一次封鎖,他們就要吃土了。


    一眾人吵鬧不休,讓水溶頭疼不已。


    他沒有什麽海外生意,自然也不想參與什麽黨爭。


    可他正是因為不甘做一個閑散王爺,才會籠絡一眾開國勳貴。


    之前他們在新舊黨爭時候抱團自保,成功讓新黨收手。


    這讓水溶覺得自己找對了方向!


    可現在不過是遇到一點挫折,這群人就爭論不休。


    人人都隻為自己,絲毫不顧對方的利益。


    這讓水溶又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


    是不是沒有那麽優秀?


    他不禁想到,若是馮淵能加入他們,東海郡王不也成了他們的一員?


    那該有多好!


    想到這裏,他忽然眼前一亮。


    “都別吵了!”


    水溶一聲高唿,讓爭得麵紅耳赤的勳貴們暫時停了下來。


    他們知道,這樣的爭吵毫無意義。


    但想停下也需要一個契機。


    顯然,北靜郡王就起到這樣的作用。


    “我有一個主意,說予你們聽聽。”


    見眾人都期待的看著他,水溶找迴了一點自信。


    “馮淵並未明說,也並未給我們規定時間,因此我們還是有操作的空間。”


    他微微一笑,恢複了往日的和煦,道:


    “我的建議是,這件事不妨用拖字訣。”


    這話一出,就有人打斷,道:


    “怎麽拖?若是他問起怎麽辦?”


    “對啊!馮淵又不傻,他能幹等著?”


    聽到這樣的問題,水溶卻絲毫不慌。


    “若是他問起,就說我們在準備了,畢竟想對付閣老不是那麽簡單的事。”


    雖然是這個道理,但是……


    “可總有拖不下去的一天,到時候他知道我們耍他,報複會更猛烈吧?”


    見不少在海上有買賣的勳貴,都深以為然的點頭。


    水溶笑著搖了搖頭,道:


    “拖著他,我們自然也不是什麽都不做。”


    這話一出,眾人多少好奇。


    “我們做什麽?”


    “王爺有話不妨直說!”


    水溶聞言,學著馮一博之前的樣子,伸出一根手指,道:


    “一方麵,我們確實要搜集各個閣老的問題,但隱而不發。”


    眾人聞言都是一怔,隨後都皺眉思索起來。


    “若是馮淵等不及,就把這些給他看看,讓他知道我們在動。”


    說到這裏,水溶又伸出一根手指。


    “另一方麵,我們要從東海郡那邊想辦法!”


    眾人聞言又是一怔,隨後卻有不少人皺起眉頭。


    還有不少人欲言又止。


    “隻要聯絡到東海郡王,就不怕找不到辦法打動他!”


    水溶說到這裏,越發覺得自己的主意妙絕。


    可惜在場卻無人猜出他真正的意思。


    “馮淵能給的,我們也能給,馮淵不能給的,我們還能給!”


    水溶的語氣十分自信,最後還霸氣道:


    “隻要讓他知道,隻有勳貴才能明白勳貴,我們才是他最好的盟友!”


    一眾勳貴聞言,大多麵露難色。


    隻一人先附和道:


    “對啊!隻要馮淵這邊對他可有可無,我們就能隨時按死馮淵這個小雜種!”


    說完這句,那人卻話鋒一轉,歎道:


    “可是難就難在,那位東海郡王不見我們的人啊!”


    “對啊!根本不見我們!”


    “之前又不是沒試過!”


    “若非他避而不見,我們也不會對馮淵下手!”


    一時間,眾人紛紛附和起來。


    “此前避而不見,應該是對我們有所防備。”


    水溶聞言,卻不慌不忙。


    他臉上難得露出一絲得意,胸有成竹的道:


    “可現在我們可以從馮淵這邊下手。”


    這就是他剛剛想到的主意!


    東海郡王不見他們,可馮淵不能不見他們啊!


    既然馮淵能聯係到東海郡王,那為何不從這邊想想辦法呢?


    “馮淵?”


    眾人聽到他的話,都是一愣。


    之前他們不是沒想過拉攏馮淵。


    但一來,馮淵滑不留手,如何也不肯站隊。


    二來,他們也不想多一個中間人,尤其還不是自己人。


    可事到如今,若是給他們從來一次的機會。


    他們一定選擇拉攏馮淵,不惜一切代價和手段!


    而不是讓他下野,然後卡住自己脖子。


    水溶見眾人神色,自信一笑,道:


    “沒錯,他是挾製我們,讓我們兩難,可我們為什麽不能利用他,達成我們的目的呢?”


    這話顯然有人覺得不對,直接皺眉問道:


    “讓他為我們牽線搭橋?他能答應?”


    水溶等的就是這句話,聞言灑然笑道:


    “誰說是在座的各位了,你們莫非忘了,賈家也是開國勳貴的一員呢!”


    “賈家?”


    眾人先是一怔,隨後恍然。


    “妙啊!”


    “絕了!”


    “我們怎麽把這事忘了!”


    一時,叫絕聲此起彼伏。


    水溶也是剛剛胡思亂想,偶然突破了桎梏。


    既然原本準備踩在腳下的馮淵都能利用,那之前想要排除在外的賈府為什麽不行?


    見眾人明白了他的意思,水溶還補充道:


    “隻要賈家和那邊溝通上,不就等於我們和那邊溝通上了嗎?”


    眾人紛紛點頭,一人還滴咕道:


    “沒想到,他們還有些用處。”


    他們雖然和賈府都有走動,卻不妨礙他們看不上賈府。


    雖然都是開國勳貴,但誰家沒個門麵?


    隻有賈府,沒一個爺們能抗事的。


    甚至沒有正經實職,全靠祖宗撐著。


    不過,畢竟是老親,該走動還是要走動。


    如今賈府又有了起色。


    外有王子騰、賈雨村這樣的強援。


    內有賢德妃爭氣的懷上龍嗣。


    當然,這樣全靠運氣的起勢。


    也難免有人羨慕中帶著一絲不屑。


    “不要胡言!”


    水溶低聲訓斥一句,又重新換上笑臉道:


    “不管怎麽說,賈家也是咱們自己人。”


    那人微微一縮,連忙道:


    “是是是,畢竟貴妃有了身子!”


    其他人聞言,也跟著紛紛附和,道:


    “可不是?將來說不得也要依仗賈家。”


    “確實,賈家已經今非昔比了!”


    “雖然之前沉淪一陣,現在卻屬他家勢頭最猛。”


    就在眾人討論賈家的時候,有人又提出一個問題。


    “可是,就算賈家聯係上東海郡王,我們要如何拉攏呢?”


    眾人聞言,頓時紛紛皺眉。


    “權力?怕是我們給不了。”


    開玩笑,世襲罔替還有封地的郡王。


    比在座的都強太多!


    “利益?怕是我們給不起。”


    金銀珠寶,東海郡王如何會缺?


    就連他們在海上做買賣,都要看東海郡的臉色!


    給錢肯定有用,但給不起!


    “是啊!靠什麽打開局麵呢?”


    一個個提出意見,又很快自己就否定了。


    正這時,水溶忽然突兀的說了句:


    “其實賈家別的不行,但我這一路和史老太君同行,幾次聽內子說起,賈家姑娘可都教養的不錯呢。”


    “您的意思是……”


    南安王府的霍之煥聞言,眼睛一亮。


    聽了水溶的話,他不由聯想到自己母親過陣子要來都中,想辦的那件事。


    便不由猜測道:


    “聯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樓:開局把薛寶釵帶迴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迷糊又無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迷糊又無奈並收藏紅樓:開局把薛寶釵帶迴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