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枯木生春李宮裁【大杯】
紅樓:開局把薛寶釵帶迴家 作者:迷糊又無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臘月二十九,馮一博風塵仆仆的到了都中。
臨近春節,大街小巷都是一派喜慶祥和的氣息。
一行人大包小裹的穿街過巷,終於迴到馮府。
大門外已經貼上朱紅的對聯,馮一博一看就知是李守中的字跡。
門房一見是主人迴來,連忙打開大門把眾人迎了進去。
馮一博簡單安頓了一下,就到正堂去拜見李守中。
年底休沐,李守中這幾日也不用上朝。
都在家中含飴弄外孫,教導賈蘭讀書寫字。
聽聞馮一博迴來,他領著賈蘭就出來了。
“恩師!我迴來了!”
馮一博一臉激動的上前施禮,又道:
“恩師和師娘可還安好?”
賈蘭這時在旁乖巧的一禮:
“蘭兒見過叔父。”
“乖,我給蘭兒備了禮物,一會兒迴去的時候,讓人給你帶著。”
馮一博摸了摸他的腦袋,賈蘭頓時有些害羞的縮了縮。
“這邊一切都好!就是你師娘時不時問我你的情況。”
李守中看著兩人舉動,滿眼都是笑意,又道:
“如今總算迴來了,我也算有所交代。”
馮一博聞言含笑道:“讓恩師和師娘擔心了!”
見他風塵仆仆,李守中便叮囑道:
“你先洗去風塵,咱們到書房再聊。”
馮一博點點頭,笑道:
“待我先去洗洗,先去拜見了師娘,再找恩師相敘。”
“去吧去吧!”
李守中聞言點頭,笑著道:
“正好你師姐也在。”
“師姐也在?”
馮一博以為隻是賈蘭被送來,沒想到李紈也在。
不過想想倒也合理。
雖然臨近過年,賈府想必忙作一團。
但李紈除了賈蘭的事,其餘一概不管不問。
既然賈蘭在這邊,那她定然也會跟來。
順便還能和父母小聚。
“自從我們來了都中,你師姐就時常帶著蘭兒過來,說求我幫著教導。”
李守中見他疑惑,便隨口解釋,又道:
“隻是我哪有那個時間?這不年底休沐了,她就天天帶著蘭兒過來纏我。”
別看他嘴上說著沒時間,看著賈蘭的眼神卻都是慈愛。
對這外孫的喜愛都寫在了臉上。
隔輩親自然不是隨便說說的。
不久之後,馮一博梳洗完畢。
他換了一身書生裝扮,整個人的氣質立刻爆漲幾分。
他帶著尤氏娘仨和孟姨直到了後宅,就有丫鬟挑簾招唿。
“大爺迴來了!”
馮一博微笑點頭,一矮身就進了屋裏。
李孟氏和李紈正在炕上坐著。
聽見聲音,都起身相迎。
馮一博連忙上前施禮:
“師娘!師姐!兩位安好!我迴來了!”
李孟氏滿臉笑容,連連招唿道:
“好好好!迴來就好!迴來就好!”
李紈跟在後麵笑著還禮。
隻是馮一博這一身裝扮,竟讓她有些恍惚。
隱約間,好似看到了賈珠。
這時馮一博轉身,讓出尤氏母女和孟姨,介紹道:
“師娘,這位尤老安人,寧國賈府珍大嫂子的繼母。”
“這兩位是她的女兒,二姐兒、三姐兒。”
“這是我老家的奶娘孟姨。”
幾人紛紛過來見禮:“見過老夫人!”
李孟氏早知他帶了不少人迴來,還以為都是金陵的老家人。
沒想到還有賈府的親戚。
可為什麽和一個奶娘一起帶來了?
這豈非是有些失禮?
“不知老安人過來,有失遠迎。”
李孟氏當即還禮,又道:
“老安人可真是會教養,令愛都是嫩蔥一樣的人兒呢!”
“這顏色比我家宮裁還俊上不少!”
這誇讚倒是發自內心。
李孟氏隻以為尤氏母女和馮一博是路上遇到。
又都是親戚,就帶迴府裏做客。
因此也沒多想,自是當作客人招待。
用李紈作為對比,也是顯示親近。
以前在賈府中,李紈整日槁木死灰一般。
隻管教導賈蘭讀書識字,教導小姑針黹誦讀。
如今父母都來了都中。
時常往來之下,倒是多了幾分生氣。
聞言竟起了幾分爭勝之心。
當下打量起尤家姐妹來。
隻見果真各個貌美,都是花骨朵似的人兒。
尤三姐體態風流,尤二姐長得極美。
相比起自己,她們在各自的領域上。
果真都超過幾分。
好在李紈勝在氣質,倒也不至於真的就被壓住。
尤家姐妹這時也在打量著她。
隻見李紈端莊秀妍,一身書卷氣都要溢了出來。
好似仕女圖中走出的人物。
姐妹倆又知道對方的身份。
是禮部尚書嫡女,又是國公府的媳婦。
一時難免有些自慚形穢。
“噢喲喲!老夫人過譽了!”
尤老娘聞言也是受寵若驚,連連擺手道:
“二姐兒、三姐兒都隨我,一身小家子氣,可不敢和老夫人嫡女,榮府二房長媳並提!”
她也早知馮一博恩師一家的身份。
何況她的兩個女兒,都是人家弟子的侍妾。
又如何能與人家親閨女,還是國公府的媳婦,相提並論?
馮一博這時也明白李孟氏誤會了,有些不好意思的低聲解釋道:
“師娘,二姐兒、三姐兒都是我在江南納的側室。”
“啊?”
李孟氏和李紈都聽見了,兩人都是一愣。
尤其李紈想到自己剛剛還有爭勝之心,頓時不由有些臉紅。
李孟氏嗔了馮一博一眼,心中怪他不早說。
她還以為隻是普通親戚呢!
還好也不算出醜。
好歹這尤老娘也是個安人。
“別在這邊站著,都進來坐下說話吧!”
她一時不知該如何迴應。
為了避免尷尬,便先招唿眾人坐下。
等都進屋落座,李孟氏又重新打量尤氏姐倆。
倒是越發順眼。
“馮家就一博孤零零的一個,兩房妻子年齡又小。”
“我還想著,等他迴來給他屋裏填兩個好的,好讓他們馮家盡早開枝散葉。”
李孟氏開始找補,鋪墊兩句,才道:
“倒是沒想到一博竟有這個福分,納了尤老安人的兩位姑娘。”
說到這兒,她又看向尤老娘,不解道:
“對了,她們和寧府的大媳婦是嫡親姐妹?”
言外之意,是問兩人是不是庶女。
也不怪她有此一問。
畢竟尤氏也是寧府大婦,嫡親姐妹應該不會輕易給人做妾。
當然,以馮一博如今的前程。
倒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尤老娘聞言也不以為侮,笑著道:
“迴老夫人的話,她們姐倆是我和前夫生的。”
李孟氏這才明白,尤老娘竟是帶著女兒改嫁的。
當下不再多問,隻點頭道:
“原來如此,這也算是親上做親了。”
想到這,她又指著李紈,介紹道:
“這是我女兒宮裁。”
“知道的知道的!”
尤老娘聞言,連忙把誇讚都還迴去:
“令愛一看便知是大家閨秀,不是我們這等小門小戶可比。”
李紈想到剛剛的事,臉上一紅,垂首道:
“老安人謬讚了。”
李孟氏看著緊張的尤氏姐妹,笑著道:
“若是從你們姐姐那邊,本該叫聲嫂子。”
“不過如今你們都是一博屋裏的人,便該隨他叫姐姐才是。”
姐倆聞言異口同聲叫道:“姐姐!”
李紈已經調整好心態,聞言遊刃有餘的道:
“早聽珍大嫂子說她兩個妹妹生得好,沒想到今日一見方知,珍大嫂子還謙虛了!”
她平日也不是不會接人待物。
隻是王熙鳳管家,她也樂得清閑。
反正孤兒寡母,又是二房嫡長。
該給的誰也少不了她的。
正好騰出時間來,一心教導賈蘭。
尤家姐妹知道馮一博怙恃雙失,視李氏夫婦為唯一尊長。
因此李孟氏相當於她們半個婆婆了。
所以兩姐妹倆,從進門起就緊張的很。
此時聽聞李紈誇獎,姐妹倆對視一眼。
最後還是由姐姐出聲。
“不敢當姐姐誇獎,我們姐妹隻空有些顏色罷了,比不得姐姐書香門第。”
言外之意,她們長得再好也隻是個妾室。
不像李紈這樣的大家嫡女,又是國公府的媳婦。
李紈笑了笑,其實心中多少有些不服。
但也自然不會表現出來。
隻轉向馮一博,笑著道:
“兩位妹妹天仙般的人兒,紆尊降貴到了你的屋裏,一博可要好好待她們!”
馮一博聞言有些不明所以,但還是笑道:
“師姐放心,我寶愛她們還來不及呢!”
這話一出,尤氏姐妹頓時臉頰緋紅。
“咯咯咯!”
李紈聞言掩嘴輕笑,
卻是想起了當日馮一博說王熙鳳的話來。
但她自然不會談及這事,隻笑著繼續道:
“總之,若是珍大嫂子哪日找我訴苦,我就隻能和父親母親說了,到時二老定然饒不得你!”
任誰都知道這些是場麵話。
就算馮一博真的對妾室不好,李守中夫婦也不會多言。
至多是李孟氏隔靴搔癢的勸幾句罷了。
別說是弟子,就算是親兒子。
也不至於連人家屋裏的事也管。
但尤家姐妹聽了,都麵露感激。
尤二姐再次代表兩人開口:
“多謝姐姐愛護,大爺對我們姐妹很好呢!”
說完,兩姐妹不禁同時看了馮一博一眼。
又意識到不好,馬上害羞的避開。
那眼神,任誰也能看出其中愛意。
李紈見姐妹倆竟在自己麵前眉目傳情。
心中一時不知是什麽滋味。
她不想再看這兩姐妹,轉而向馮一博。
不知為何,就忽地起了玩笑之心,當即打趣道:
“說來一博有兩房媳婦,如今又納了兩位妹妹。”
“倒是正好一房一個呢!”
臨近春節,大街小巷都是一派喜慶祥和的氣息。
一行人大包小裹的穿街過巷,終於迴到馮府。
大門外已經貼上朱紅的對聯,馮一博一看就知是李守中的字跡。
門房一見是主人迴來,連忙打開大門把眾人迎了進去。
馮一博簡單安頓了一下,就到正堂去拜見李守中。
年底休沐,李守中這幾日也不用上朝。
都在家中含飴弄外孫,教導賈蘭讀書寫字。
聽聞馮一博迴來,他領著賈蘭就出來了。
“恩師!我迴來了!”
馮一博一臉激動的上前施禮,又道:
“恩師和師娘可還安好?”
賈蘭這時在旁乖巧的一禮:
“蘭兒見過叔父。”
“乖,我給蘭兒備了禮物,一會兒迴去的時候,讓人給你帶著。”
馮一博摸了摸他的腦袋,賈蘭頓時有些害羞的縮了縮。
“這邊一切都好!就是你師娘時不時問我你的情況。”
李守中看著兩人舉動,滿眼都是笑意,又道:
“如今總算迴來了,我也算有所交代。”
馮一博聞言含笑道:“讓恩師和師娘擔心了!”
見他風塵仆仆,李守中便叮囑道:
“你先洗去風塵,咱們到書房再聊。”
馮一博點點頭,笑道:
“待我先去洗洗,先去拜見了師娘,再找恩師相敘。”
“去吧去吧!”
李守中聞言點頭,笑著道:
“正好你師姐也在。”
“師姐也在?”
馮一博以為隻是賈蘭被送來,沒想到李紈也在。
不過想想倒也合理。
雖然臨近過年,賈府想必忙作一團。
但李紈除了賈蘭的事,其餘一概不管不問。
既然賈蘭在這邊,那她定然也會跟來。
順便還能和父母小聚。
“自從我們來了都中,你師姐就時常帶著蘭兒過來,說求我幫著教導。”
李守中見他疑惑,便隨口解釋,又道:
“隻是我哪有那個時間?這不年底休沐了,她就天天帶著蘭兒過來纏我。”
別看他嘴上說著沒時間,看著賈蘭的眼神卻都是慈愛。
對這外孫的喜愛都寫在了臉上。
隔輩親自然不是隨便說說的。
不久之後,馮一博梳洗完畢。
他換了一身書生裝扮,整個人的氣質立刻爆漲幾分。
他帶著尤氏娘仨和孟姨直到了後宅,就有丫鬟挑簾招唿。
“大爺迴來了!”
馮一博微笑點頭,一矮身就進了屋裏。
李孟氏和李紈正在炕上坐著。
聽見聲音,都起身相迎。
馮一博連忙上前施禮:
“師娘!師姐!兩位安好!我迴來了!”
李孟氏滿臉笑容,連連招唿道:
“好好好!迴來就好!迴來就好!”
李紈跟在後麵笑著還禮。
隻是馮一博這一身裝扮,竟讓她有些恍惚。
隱約間,好似看到了賈珠。
這時馮一博轉身,讓出尤氏母女和孟姨,介紹道:
“師娘,這位尤老安人,寧國賈府珍大嫂子的繼母。”
“這兩位是她的女兒,二姐兒、三姐兒。”
“這是我老家的奶娘孟姨。”
幾人紛紛過來見禮:“見過老夫人!”
李孟氏早知他帶了不少人迴來,還以為都是金陵的老家人。
沒想到還有賈府的親戚。
可為什麽和一個奶娘一起帶來了?
這豈非是有些失禮?
“不知老安人過來,有失遠迎。”
李孟氏當即還禮,又道:
“老安人可真是會教養,令愛都是嫩蔥一樣的人兒呢!”
“這顏色比我家宮裁還俊上不少!”
這誇讚倒是發自內心。
李孟氏隻以為尤氏母女和馮一博是路上遇到。
又都是親戚,就帶迴府裏做客。
因此也沒多想,自是當作客人招待。
用李紈作為對比,也是顯示親近。
以前在賈府中,李紈整日槁木死灰一般。
隻管教導賈蘭讀書識字,教導小姑針黹誦讀。
如今父母都來了都中。
時常往來之下,倒是多了幾分生氣。
聞言竟起了幾分爭勝之心。
當下打量起尤家姐妹來。
隻見果真各個貌美,都是花骨朵似的人兒。
尤三姐體態風流,尤二姐長得極美。
相比起自己,她們在各自的領域上。
果真都超過幾分。
好在李紈勝在氣質,倒也不至於真的就被壓住。
尤家姐妹這時也在打量著她。
隻見李紈端莊秀妍,一身書卷氣都要溢了出來。
好似仕女圖中走出的人物。
姐妹倆又知道對方的身份。
是禮部尚書嫡女,又是國公府的媳婦。
一時難免有些自慚形穢。
“噢喲喲!老夫人過譽了!”
尤老娘聞言也是受寵若驚,連連擺手道:
“二姐兒、三姐兒都隨我,一身小家子氣,可不敢和老夫人嫡女,榮府二房長媳並提!”
她也早知馮一博恩師一家的身份。
何況她的兩個女兒,都是人家弟子的侍妾。
又如何能與人家親閨女,還是國公府的媳婦,相提並論?
馮一博這時也明白李孟氏誤會了,有些不好意思的低聲解釋道:
“師娘,二姐兒、三姐兒都是我在江南納的側室。”
“啊?”
李孟氏和李紈都聽見了,兩人都是一愣。
尤其李紈想到自己剛剛還有爭勝之心,頓時不由有些臉紅。
李孟氏嗔了馮一博一眼,心中怪他不早說。
她還以為隻是普通親戚呢!
還好也不算出醜。
好歹這尤老娘也是個安人。
“別在這邊站著,都進來坐下說話吧!”
她一時不知該如何迴應。
為了避免尷尬,便先招唿眾人坐下。
等都進屋落座,李孟氏又重新打量尤氏姐倆。
倒是越發順眼。
“馮家就一博孤零零的一個,兩房妻子年齡又小。”
“我還想著,等他迴來給他屋裏填兩個好的,好讓他們馮家盡早開枝散葉。”
李孟氏開始找補,鋪墊兩句,才道:
“倒是沒想到一博竟有這個福分,納了尤老安人的兩位姑娘。”
說到這兒,她又看向尤老娘,不解道:
“對了,她們和寧府的大媳婦是嫡親姐妹?”
言外之意,是問兩人是不是庶女。
也不怪她有此一問。
畢竟尤氏也是寧府大婦,嫡親姐妹應該不會輕易給人做妾。
當然,以馮一博如今的前程。
倒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尤老娘聞言也不以為侮,笑著道:
“迴老夫人的話,她們姐倆是我和前夫生的。”
李孟氏這才明白,尤老娘竟是帶著女兒改嫁的。
當下不再多問,隻點頭道:
“原來如此,這也算是親上做親了。”
想到這,她又指著李紈,介紹道:
“這是我女兒宮裁。”
“知道的知道的!”
尤老娘聞言,連忙把誇讚都還迴去:
“令愛一看便知是大家閨秀,不是我們這等小門小戶可比。”
李紈想到剛剛的事,臉上一紅,垂首道:
“老安人謬讚了。”
李孟氏看著緊張的尤氏姐妹,笑著道:
“若是從你們姐姐那邊,本該叫聲嫂子。”
“不過如今你們都是一博屋裏的人,便該隨他叫姐姐才是。”
姐倆聞言異口同聲叫道:“姐姐!”
李紈已經調整好心態,聞言遊刃有餘的道:
“早聽珍大嫂子說她兩個妹妹生得好,沒想到今日一見方知,珍大嫂子還謙虛了!”
她平日也不是不會接人待物。
隻是王熙鳳管家,她也樂得清閑。
反正孤兒寡母,又是二房嫡長。
該給的誰也少不了她的。
正好騰出時間來,一心教導賈蘭。
尤家姐妹知道馮一博怙恃雙失,視李氏夫婦為唯一尊長。
因此李孟氏相當於她們半個婆婆了。
所以兩姐妹倆,從進門起就緊張的很。
此時聽聞李紈誇獎,姐妹倆對視一眼。
最後還是由姐姐出聲。
“不敢當姐姐誇獎,我們姐妹隻空有些顏色罷了,比不得姐姐書香門第。”
言外之意,她們長得再好也隻是個妾室。
不像李紈這樣的大家嫡女,又是國公府的媳婦。
李紈笑了笑,其實心中多少有些不服。
但也自然不會表現出來。
隻轉向馮一博,笑著道:
“兩位妹妹天仙般的人兒,紆尊降貴到了你的屋裏,一博可要好好待她們!”
馮一博聞言有些不明所以,但還是笑道:
“師姐放心,我寶愛她們還來不及呢!”
這話一出,尤氏姐妹頓時臉頰緋紅。
“咯咯咯!”
李紈聞言掩嘴輕笑,
卻是想起了當日馮一博說王熙鳳的話來。
但她自然不會談及這事,隻笑著繼續道:
“總之,若是珍大嫂子哪日找我訴苦,我就隻能和父親母親說了,到時二老定然饒不得你!”
任誰都知道這些是場麵話。
就算馮一博真的對妾室不好,李守中夫婦也不會多言。
至多是李孟氏隔靴搔癢的勸幾句罷了。
別說是弟子,就算是親兒子。
也不至於連人家屋裏的事也管。
但尤家姐妹聽了,都麵露感激。
尤二姐再次代表兩人開口:
“多謝姐姐愛護,大爺對我們姐妹很好呢!”
說完,兩姐妹不禁同時看了馮一博一眼。
又意識到不好,馬上害羞的避開。
那眼神,任誰也能看出其中愛意。
李紈見姐妹倆竟在自己麵前眉目傳情。
心中一時不知是什麽滋味。
她不想再看這兩姐妹,轉而向馮一博。
不知為何,就忽地起了玩笑之心,當即打趣道:
“說來一博有兩房媳婦,如今又納了兩位妹妹。”
“倒是正好一房一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