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老娘真是鬱悶至極。


    原本她的生活也算和美。


    和原來的丈夫生了兩個女兒,個個如花似玉。


    沒曾想,她丈夫忽地就沒了。


    這下,她沒有兒子可依。


    娘仨受盡族中欺壓。


    最後,她一狠心。


    就仗著尚有姿色,又嫁了一次。


    給尤老爹做了續弦,還得了安人的誥命。


    終算是舒坦了兩年。


    兩個女兒也跟著改了姓,接過來撫養。


    沒成想,又沒兩年。


    這尤老爹也沒了。


    尤老娘接連嫁了兩次,留下的名聲終究不好。


    這次更是連女兒都沒生一個。


    在尤家,也一樣欺她沒有子嗣。


    惦記起她那點產業來。


    尤老娘便一咬牙,決定幹脆迴老家一趟。


    把那點田產都變賣了去,免得別人惦記。


    到時候帶著兩個女兒,就到都中過活。


    好歹尤老爹的大女兒嫁得好,多少能照料她些。


    總不至差她們娘仨一口飯吃。


    迴老家的途中,娘仨曾在鑒真庵住過幾天。


    還求了個迴家順利的願。


    所以這次辦完事,娘仨就迴來還願。


    正巧,趕上馮一博兵圍鑒真庵。


    眼見一個個香客,問詢兩句就都被放走。


    隻把她們娘仨留下。


    尤老娘頓時忍不住了,怒氣衝衝的看著衙差。


    “你說啊!說一說,為什麽別人都讓走了,就留下我們娘仨?”


    香客們大多都是本地人,自然很快被衙差一一分辨。


    這母女三人,並幾個丫鬟婆子。


    是從外地來的。


    因此才被留在原地,等著馮一博來處理。


    王至善使了個眼色,自有人去找馮一博。


    這時馮一博正尋聲望來,也看見了尤老娘三個。


    隻見為首的,是一個年齡稍長的婦人。


    看著三十多,不到四十的樣子。


    依稀可見,年輕時也驚豔過誰的時光。


    另外兩個應是姐妹。


    倒是讓馮一博有些驚豔。


    原本她見過最標誌的,非王熙鳳莫屬。


    但這兩姐妹,都是模樣極為標誌的美人。


    一眼望過去,竟沒一個比王熙鳳差的。


    尤其大一點的。


    看著約莫十七八歲的樣子。


    氣質柔順可親,長相極為標致。


    說起話來羞羞怯怯的,別有一番風情。


    “我們雖不是本地,但我媽媽也是有誥命在身,大人們莫指望能欺負了去。”


    這話一出,就讓人有想欺負一下的感覺。


    另一個女兒,十五六歲的樣子。


    模樣兒也風流標致,打扮更是出色。


    說話的時候,身姿微微搖曳,盡顯風情體態。


    隻是語氣和姐姐卻大不同,聽著就知道不是好惹的。


    “可不是!我可告訴你們,我媽那也是有誥命在身的,六品安人!”


    “沒錯!你們聽好了,老身正是六品安人!”


    尤老娘見對方一直不敢迴應,也跟著硬氣起來。


    又補充道:“而且,我大女兒更是金陵賈族親眷!”


    王至善一聽,更是頭疼。


    他聽過金陵賈家的名頭,自也不想平白招惹。


    好在這時馮一博已經過來。


    聽聞對方認識賈家,便上前施禮。


    “見過老安人,聽聞老安人竟是賈族親眷,說來倒和我有幾分淵源。”


    “哦?”


    尤老娘一見是個笑吟吟的年輕人,不由皺眉道:


    “你這小官人才是管這事的嘛?”


    馮一博點了點頭,道:“正是,在下馮淵,欽差江南倭寇及練兵事,這些兵卒都是我的手下。”


    “哎喲喲!可了不得!”


    欽差二字嚇了尤老娘一跳,她連忙施禮:


    “見過馮欽差!”


    又小心翼翼問道:“馮欽差剛說與賈家……”


    “我亦是金陵人士,與榮國賈家有些往來。”


    馮一博笑著迴應,又問道:“不知老安人如何稱唿?”


    “老身夫家姓尤。”


    尤老娘連忙迴應。


    馮一博一聽姓尤,便猜出她的身份了。


    “原來是尤老安人當麵,那您說的大女兒就是寧國賈府的,珍大嫂子了吧?”


    “正是!我那女婿就是金陵賈族大房之長,寧國賈府世襲三品爵威烈將軍,賈珍!”


    尤老娘點點頭。


    如數家珍般,把賈珍的名頭都報了一遍。


    又確認道:“這位馮欽差,你果真認識我那女兒、女婿?”


    沒想到馮一博聞言卻搖了搖頭,笑道:


    “我和榮府相熟,寧府倒是未曾去過,隻知曉個大概。”


    尤老娘一聽,頓時有些失望。


    但連忙又擠出個笑臉,道:


    “不管怎麽說,大家也都是親戚。”


    她一迴身,看向兩女,介紹道:


    “這是我兩個女兒,二姐兒和三姐兒!”


    “見過馮欽差。”


    兩女上前見禮。


    馮一博連忙還禮:“見過兩位姑娘!”


    尤二姐偷眼打量馮一博。


    一雙妙目似喜似嗔,與馮一博眼神稍一交匯。


    頓時就紅了臉頰。


    就這一眼,竟給馮一博一種。


    當眾打情罵俏的刺激感。


    尤三姐則更顯大膽。


    施禮之後就大大方方的打量著馮一博。


    一副似笑非笑的樣子,眼神裏竟似帶了鉤子。


    弄得馮一博都不敢多看。


    若非知道兩人第一次見,怕是以為勾搭許久了呢。


    “那個,馮欽差,不知可否放我們離開了?”


    尤老娘一邊說著,嘴裏還嘟囔道:


    “我們本就是迴老家辦些事情,來的時候路過這邊,就燒香許了個願,迴來到庵中還願的。”


    說著說著,忽地抹起淚來。


    “沒想到,如今卻連行禮都被一把火燒沒了!”


    兩個女兒默契的伸手攙扶,尤老娘頓時更是委屈。


    “你說這可去哪說理去!”


    火是馮一博讓人放的。


    可他聽了臉上卻不紅不白。


    但畢竟也算親戚,總歸不能見難不救。


    再加上,眼見尤老娘心疼的直哭。


    馮一博心底,終究也有些過意不去。


    “尤老安人莫要難過,畢竟咱們也是老親,我自是不能看著幾位為難。”


    一邊說著,一邊從懷裏掏起匯票。


    能用錢解決的,倒也算不得什麽。


    在都中的時候,他的匯票都是分裝好的。


    尤其是壓兜錢,專門準備給人送禮。


    迴了江南,他就把匯票都疊在一起。


    收在懷裏的暗格。


    這一掏,沒拿住,頓時掉了一遝出來。


    一眼掃過去,至少四五張帶金邊的。


    千兩麵值的匯票,才會有金邊!


    尤家娘仨相互對視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的驚訝。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樓:開局把薛寶釵帶迴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迷糊又無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迷糊又無奈並收藏紅樓:開局把薛寶釵帶迴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