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太巧了啊!”


    “我的船被賊人鑿了,就遇到了林小姐施以援手。”


    “我正要去榮國賈府探望師姐,林小姐也去探親。”


    “你說這天下如何會有這麽巧的事?”


    馮一博重複著“巧”字,就差明說了。


    你看,這麽巧,還不邀我同行?


    黛玉雖然聰慧,到底年齡太小,經曆不多。


    她如何能想到,剛剛還是個有話直說的端方君子,現在卻是在拚命暗示。


    聞言她隻是點頭,並沒有理解他的意思。


    賈雨村卻早就明白了馮一博的心思。


    心中好笑的同時,又想到對方的諸多身份。


    應天府解元。


    國子監祭酒的愛徒。


    賈家二房大婦的師弟。


    任何一個都很有前途。


    賈雨村覺得倒是不妨幫他一把。


    他是西席,自是不好做主。


    當下微微欠身,小聲和黛玉商議。


    “既然同路,又都是去榮國賈府,不如讓馮解元上我的船擠擠吧。”


    黛玉先是有些詫異,但立刻明白了馮一博的心思。


    然後,她更加詫異了。


    雖然有些不情願,但她也不會駁了賈雨村的麵子。


    當即點頭道:“老師做主就是。”


    賈雨村這才笑著發出邀請。


    “既然馮解元和政公還有這層關係,不如與我們一起進京,相互之間也有個照應。可好?”


    若非馮一博和賈府有些關係。


    師徒二人定然會在出湖後,就把人放下。


    借口都不用找,全是現成的。


    問就是有女眷,不方便。


    這也是馮一博沒敢直接求幫忙的原因。


    不熟。


    救你已經是天大的人情。


    若是再提要求,就是你不知進退了。


    還好,馮一博知道對方身份。


    自然也知道了對方的目的地。


    這才繞了八個彎,達成了最終目的。


    不過,做人也不能太過貪心。


    “多謝二位好意!”


    馮一博見對方答應,連忙抱拳致謝。


    “不過也不必如此麻煩。”


    他再次抱拳,終於將自己的目的講了出來。


    “二位能帶我一程已感激不盡,等到了淮安府我就下船。”


    “到時我再租一艘船,依舊可以和二位同行,又不會打擾太過。”


    到都中還有大半路程。


    欠的人情太大不說,大家也都不方便。


    黛玉的恩情倒是無妨,但賈雨村卻一定要審慎。


    何況他最開始的目的,就是搭個順風船到淮安。


    既然目的達到,也不必再節外生枝。


    他這話一出,對麵師徒顯然也都鬆了口氣。


    畢竟有外人在船上,他們也感覺不方便。


    既然對方是個知進退的,那就再好不過了。


    兩邊又聊了一會兒,黛玉便有些累了。


    等她進了船艙,馮一博起身一拜。


    “剛剛多謝老先生周全,待到了都中,定然有厚禮相贈。”


    賈雨村撚須而笑,道:“舉手之勞而已,若是不好找船,咱們便同乘一艘也是無妨。”


    寒暄兩句,兩人又聊起了學問。


    賈雨村進士出身,自是學問精深。


    不然也教不出黛玉這樣的學生。


    作為科考前輩,還指點了不少獨門的小細節。


    一時間,也是讓馮一博受益匪淺。


    看來自己這人情不欠都不行了。


    最後幹脆也不想這些,盡情暢談起來。


    他能考中解元,自也不是銀樣鑞槍。


    兩人你來我往,好不精彩。


    中途黛玉出來透氣,又來聽了一陣。


    一時竟然入迷,也參與了進來。


    直到精神疲累,才又迴去船艙休息。


    冬春時節,戌時的天已經黑透。


    兩船也終於抵達了淮安。


    馮一博兌現了承諾,船主拿了匯票,帶著水手離開。


    一夜無話。


    第二天馮一博在淮安的碼頭又租了一艘船。


    三艘船結伴,一起朝都中而去。


    一路之上,也無別人,三人便輪流做東。


    今日你拜訪我,明日我拜訪你。


    或是探討學問,或是揮斥方遒,或是談詞論賦。


    黛玉年齡雖小,卻有林下風氣,靈氣最足。


    每每談起詩詞歌賦,常有驚豔之語。


    賈雨村年齡最大,經驗最為老道。


    且他最懂時務,往往能一言切中要害。


    馮一博有前世的積累,見識最廣。


    看事情往往都能舉一反三,從不同角度切入,最擅出奇製勝。


    三人各有所長,每每都各有收獲,十分得趣。


    轉眼一月過去,船已行至都中。


    各自棄舟登岸,賈府便有人來接黛玉二人。


    馮一博要先去安頓,之後再去拜訪。


    三人就此依依作別,相約賈府再見。


    且說黛玉上了榮國府派來的軟轎,心中便開始忐忑難安。


    在船上的這些日子,應該就是她最後的童趣了吧?


    黛玉歎了口氣,將這些深埋心底。


    又緊了緊白底綠萼梅披風。


    唯一帶的一身男裝並沒有和她一起下船。


    隻這件披風依舊抱著她,給她一絲溫暖。


    她的內裏都已換上了女兒裝扮。


    母親在世的時候,常說她的娘家有多麽與眾不同。


    這次外祖母派來接她的幾個婆子,吃穿用度都比常人高了許多。


    自己到了這樣的人家,一定要少說多看。


    萬萬不能給母親丟臉。


    黛玉從軟轎的紗窗處,隱約可以看到外麵。


    這裏街市繁華,比之揚州還盛了幾分。


    這就是都中啊!


    她不禁有些傷感。


    從現在開始,就要寄人籬下了。


    行了半日,終於到了寧榮街。


    先路過的是“敕造寧國府”。


    黛玉知道這是外祖長房。


    又往西行,不多遠便是榮國府。


    從西角門進去,又走了一射之地。


    轎子才停了下來。


    黛玉剛想下轎,又一群人圍攏過來。


    嚇得她急忙縮了迴去。


    有四個小廝又抬起轎子,跟眾婆子到垂花門前才落下。


    這次黛玉沒有輕動,而是等婆子上來掀起轎簾,才被攙扶著下轎。


    黛玉扶著婆子的手,進了垂花門。


    蓮步輕移的同時,偷眼打量著周圍的環境。


    兩邊是抄手遊廊,當中是穿堂。


    當地還放著一個紫檀架子大理石的大插屏。


    隨著婆子轉過插屏,是小小的三間廳。


    廳後就是後麵的正房大院。


    正麵五間上房,皆雕梁畫棟。


    兩邊穿山遊廊廂房,掛著各色鸚鵡、畫眉等鳥雀。


    台磯之旁,站著幾個穿紅著綠的丫頭。


    一見黛玉過來,立刻笑迎上來。


    “剛才老太太還念呢,可巧就來了。”


    三、四人爭著掀起門簾,一個喊道:“林姑娘到了。”


    黛玉不動聲色,在婆子的攙扶下,走了進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樓:開局把薛寶釵帶迴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迷糊又無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迷糊又無奈並收藏紅樓:開局把薛寶釵帶迴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