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長歌也不知。
自己是到了什麽時間節點。
但自己現在看見的,應該還是玉峰界不假。
此刻玉峰界的天空黯然,灰雲滾滾遮蔽陽光,人間硝煙四起,到處都是一幅殘破的景象,無數異魔在大地上縱橫。
天上,地下。
處處遍及!
數量極其驚人,猶如蝗蟲過境無所不至。
怎麽會有這麽多的異魔?!
顧長歌心中無比震動的看著這一幕,隱約感覺這就是鏡淵口中,那一場玉峰界十萬年前的災難。
一場席卷整個天地的異魔大災?
可是,這數量也實在是太多了一些。
他感覺此時的玉峰界,已經變成了異魔的世界,漫山遍野到處都是異魔的身影,無論是天空、大地、草原、海洋,無論有沒有生靈存在的地方,都是異魔的身影。
他看見一處天空。
周圍是覆蓋上了一層灰暗的碧藍,而中間破了一個大洞,無數異魔從裏麵鑽出開始肆虐人間。
降生通道?
顧長歌目光緊緊的盯著那一處空洞,心中很快就否定了這個想法。
不對。
就算是降生通道也不是所有異魔,都能夠通過通道過來的,降生通道連接陰陽兩界,一個不慎跌出通道就會魂飛魄散。
而此刻天空中的大洞裏。
大批大批的異魔在不斷的湧出,似乎沒有任何限製一樣,連接通了人間和幽冥,異魔能夠隨意進入。
玉峰界到處都是戰亂和哭嚎。
各大修行勢力都放下了彼此之間的爭端,在五大宗門的組織聯合下,全力應付這一次大劫。
這五大宗門。
也就是玉峰界傳承至今的五大仙門,分別是碧落宗、鳳棲宮、天涯海、無極殿、四方神閣……
兼墨便是碧落宗的老宗主。
而鳳清兒,則是當代鳳棲宮的宮主。
玉峰界組織了屬於自己的防線,設立了類似於鎮妖關的關卡,將異魔擋在關卡之外的地方。
盡管在異魔的逼迫之下。
玉峰界生靈的生存環境極其艱苦壓力極大。
但所有人都在積極的抗爭著,畢竟絕大部分的異魔並不通人性,殺戮是存在於他們本能之中的,不會因為你投降就網開一麵。
就這樣。
抗爭雖然艱苦,卻也難得的收獲了一段時間的和平。
外部的壓力雖說一直存在。
可內部的普通人在時間的流逝下,所謂的災變已經變成了曆史,在“高牆”之內重複著古往今來,日複一日不曾變化的生活。
玉峰界變得平靜。
顧長歌的意識看著這一段曆史,仿佛也感受到了屬於歲月的安平,心情變得舒緩、平靜起來。
這是一段在雙方勢均力敵下,處於平衡狀態中的難得時光。
期間。
他看見了一次盛大的突破。
是無極殿的一位天人成功到了融道境,他試著去封印天空中的空洞,卻沒有成功甚至還受了傷,依舊有異魔不斷的從空洞中湧出。
玉峰界和異魔依舊保持平衡。
除此之外,這一段平和的時光似乎沒有什麽好看的。
可就在這平平無奇的歲月中。
突然有一處很明亮的光芒在閃爍,他的耀眼程度,甚至遮蔽了玉峰界前後的曆史光影。
這是……什麽東西?!
顧長歌有些驚訝。
旋即意識飛快蔓延到那一處,看見了人間小城的一角,有一道幼小的身影,正茫然的站在那裏。
那是一個很小的孩童。
看上去約摸四五歲的年紀,渾身上下不著片縷,但令人驚異的是,他的須發盡皆都是白色,眸子璀璨如貓眼,泛著淡淡的銀光。
踏,踏踏——
忽然有一輛馬車急促的從小巷深處駛來,看見孩童連忙躲閃,雖是人是躲過去了,可車軲轆落到水坑裏,卻是濺了孩童一身的汙泥。
牽著韁繩的車夫停下迴頭看了一眼,看見孩童的銀發銀眸有些意外,再見到那一身的汙泥,心裏更是有些心虛,嘟囔了幾句連忙迴頭牽動韁繩,驅馬離開。
馬車過去沒多久。
忽然。
小巷邊的一個門房打開。
一個老嬸子端著銅盆出來倒水,看見站在門口的孩童有些意外,似乎出聲詢問了一些什麽,見孩童不答看了看街道左右。
隨後轉身進房子裏。
拿了一套舊衣衫出來遞給孩童。
孩童有些茫然和好奇的轉頭看了看她,又看了看她抱出來的那些衣服,始終沒有什麽動作。
這時老嬸子狐疑的看了他幾眼,旋即像是想到了什麽一樣,有些可惜的搖了搖頭,帶著他進去洗了個澡換了一身衣服。
最後送到門口剛才的地方。
有些抱歉的說了一些什麽,又給了兩個烙好的餅子,不忍的關上了房門。
這是……
顧長歌看著這一幕目光閃爍。
毫無疑問,這孩童應該就是那位鏡淵前輩了。
但是對方的出現有一些詭異。
他似乎是突然出現在那個小巷中的,因為他當時渾身上下幹淨無比,一塵不染,若是在那個地方,光溜溜的到處跑來跑去,是不可能這麽幹淨的。
而且……
“他的眼睛太幹淨、清澈了,感覺沒有絲毫的雜質在裏麵,對這個世界充斥著一種源自本能的疑惑、好奇和害怕,就像是……才第一天認識這個世界一樣。”
顧長歌深吸了一口氣。
此刻他的心中有了一個大膽的猜測。
那就是這位鏡淵前輩應該不是人族,而是靈族。
更準確的來說。
是玉峰界麵對異魔災難的危機,催生出來的世界之靈!
靈族之屬有三。
其一為草木等有生命而無靈智者,其二為土石等無生命無靈智者,其三則是如這般某種不僅沒有生命靈智,甚至沒有形體,隻存在於概念之說的某種存在。
顧長歌雖然意外卻沒有太過震驚。
因為在此之前,靈族他已經見識過不少。
如花穀中的一眾靈根便是第一類,如靈石師兄則是第二類,此刻再見到鏡淵前輩這種,便也沒有太過驚訝的地方。
這應該是玉峰界的氣運、天道、意誌等感受到異魔災害的危機,產生的一種“自救”行為。
顧長歌看著鏡淵呱呱落地的這一幕,心中也是有幾分感慨,這應該就是傳說中說的,所謂世界之子、氣運之子了吧?
“應運而生,應劫而生之人。”
他心中默默念道,旋即繼續看著歲月長河中的畫麵。
同他想象中的有些不同。
在之後的時間裏,鏡淵似乎並沒有受到什麽特殊的待遇。
他身著一身粗布短衣在一些肮髒、偏僻的小巷中廝混,因為對世間知識的欠缺,讓他成為其他人眼中的傻子、呆子,而銀發銀眸等與世人不同的形象,更是讓他和其他人之間格格不入。
他混跡在一些流離失所的乞丐、乞兒中間,其他人經常欺負他,打他罵他。
在這種環境中。
鏡淵開始慢慢的長大。
懂得東西變得越來越多,但性格也變得越來越冷漠、孤僻。
不太愛與其他人交流。
時間就這樣慢慢的過去。
顧長歌目睹了鏡淵從一個孩童,長成少年的每一段時光。
雖然懂得很多同時靈慧過人。
但鏡淵並沒有去想著改變這一切,因為即便改變了這些,他也不知道自己該幹什麽,離開了這裏又何去何從,他就像是無根的浮萍一樣隨波漂流著。
直到某一天。
玉峰界針對異魔的防線出現了問題,一批異魔殺了進來。
來到了他所在的城鎮。
開始無盡的屠戮,血色籠罩了大地。
他驚慌的在城中躲避,然後等到了一群從天而降的人,他們將城中的異魔清理一空後,有人注意到了他落到了他的身邊。
命運的齒輪開始緩緩轉動。
……
外界。
距離光陰碎片不遠的地方。
一人喝著茶,一人喝著酒,盤坐在一張懸浮於半空的矮桌前,一人講述著故事,一人聽著故事……
鏡淵此刻盤坐在矮桌的一旁,身著一襲不染的白衣,身形挺拔如鬆麵色溫潤如玉,氣質親切間又帶著淡淡的疏離感,宛如一位有著龍章鳳姿,顧盼生輝的謫仙人。
他聲音柔和聽起來很清淨:“我師尊在那場事故中發現了我,並將我帶到了四方神閣,在踏上修行之路後,我漸漸顯露了我的天資。”
“一年先天,三年元府,十年紫陽,三十年無暇,不到八十年的時間,我便踏入了旋照之境。”
“但是我師尊很嚴厲,一直在嚴格要求我。”
“我在修行的過程中接觸到了很多知識,也漸漸對自己的來曆感到好奇,對自己的身世和父母感到疑惑。”
“隨後我開始探查、尋覓。”
“但是一直沒有什麽結果,我就像是那些話本裏說的那樣,像是從石頭縫裏蹦出來似的。”
鏡淵笑了笑卻又沒在意:“我一度感到失望和迷茫,但是我師尊雖說嚴厲,卻一直待我很好,視如己出。”
“他早年還是凡俗的時候有過妻子,卻因為一場意外身死,並讓他機緣巧合下踏上了修行之路,後來雖然有很多女修鍾情於他,卻再也沒有納道侶。”
“再後來,在我修行的第四百五十八年,我踏入了入道境,而我師尊則踏入了融道境,成為四方神閣中修為最強者!”
自己是到了什麽時間節點。
但自己現在看見的,應該還是玉峰界不假。
此刻玉峰界的天空黯然,灰雲滾滾遮蔽陽光,人間硝煙四起,到處都是一幅殘破的景象,無數異魔在大地上縱橫。
天上,地下。
處處遍及!
數量極其驚人,猶如蝗蟲過境無所不至。
怎麽會有這麽多的異魔?!
顧長歌心中無比震動的看著這一幕,隱約感覺這就是鏡淵口中,那一場玉峰界十萬年前的災難。
一場席卷整個天地的異魔大災?
可是,這數量也實在是太多了一些。
他感覺此時的玉峰界,已經變成了異魔的世界,漫山遍野到處都是異魔的身影,無論是天空、大地、草原、海洋,無論有沒有生靈存在的地方,都是異魔的身影。
他看見一處天空。
周圍是覆蓋上了一層灰暗的碧藍,而中間破了一個大洞,無數異魔從裏麵鑽出開始肆虐人間。
降生通道?
顧長歌目光緊緊的盯著那一處空洞,心中很快就否定了這個想法。
不對。
就算是降生通道也不是所有異魔,都能夠通過通道過來的,降生通道連接陰陽兩界,一個不慎跌出通道就會魂飛魄散。
而此刻天空中的大洞裏。
大批大批的異魔在不斷的湧出,似乎沒有任何限製一樣,連接通了人間和幽冥,異魔能夠隨意進入。
玉峰界到處都是戰亂和哭嚎。
各大修行勢力都放下了彼此之間的爭端,在五大宗門的組織聯合下,全力應付這一次大劫。
這五大宗門。
也就是玉峰界傳承至今的五大仙門,分別是碧落宗、鳳棲宮、天涯海、無極殿、四方神閣……
兼墨便是碧落宗的老宗主。
而鳳清兒,則是當代鳳棲宮的宮主。
玉峰界組織了屬於自己的防線,設立了類似於鎮妖關的關卡,將異魔擋在關卡之外的地方。
盡管在異魔的逼迫之下。
玉峰界生靈的生存環境極其艱苦壓力極大。
但所有人都在積極的抗爭著,畢竟絕大部分的異魔並不通人性,殺戮是存在於他們本能之中的,不會因為你投降就網開一麵。
就這樣。
抗爭雖然艱苦,卻也難得的收獲了一段時間的和平。
外部的壓力雖說一直存在。
可內部的普通人在時間的流逝下,所謂的災變已經變成了曆史,在“高牆”之內重複著古往今來,日複一日不曾變化的生活。
玉峰界變得平靜。
顧長歌的意識看著這一段曆史,仿佛也感受到了屬於歲月的安平,心情變得舒緩、平靜起來。
這是一段在雙方勢均力敵下,處於平衡狀態中的難得時光。
期間。
他看見了一次盛大的突破。
是無極殿的一位天人成功到了融道境,他試著去封印天空中的空洞,卻沒有成功甚至還受了傷,依舊有異魔不斷的從空洞中湧出。
玉峰界和異魔依舊保持平衡。
除此之外,這一段平和的時光似乎沒有什麽好看的。
可就在這平平無奇的歲月中。
突然有一處很明亮的光芒在閃爍,他的耀眼程度,甚至遮蔽了玉峰界前後的曆史光影。
這是……什麽東西?!
顧長歌有些驚訝。
旋即意識飛快蔓延到那一處,看見了人間小城的一角,有一道幼小的身影,正茫然的站在那裏。
那是一個很小的孩童。
看上去約摸四五歲的年紀,渾身上下不著片縷,但令人驚異的是,他的須發盡皆都是白色,眸子璀璨如貓眼,泛著淡淡的銀光。
踏,踏踏——
忽然有一輛馬車急促的從小巷深處駛來,看見孩童連忙躲閃,雖是人是躲過去了,可車軲轆落到水坑裏,卻是濺了孩童一身的汙泥。
牽著韁繩的車夫停下迴頭看了一眼,看見孩童的銀發銀眸有些意外,再見到那一身的汙泥,心裏更是有些心虛,嘟囔了幾句連忙迴頭牽動韁繩,驅馬離開。
馬車過去沒多久。
忽然。
小巷邊的一個門房打開。
一個老嬸子端著銅盆出來倒水,看見站在門口的孩童有些意外,似乎出聲詢問了一些什麽,見孩童不答看了看街道左右。
隨後轉身進房子裏。
拿了一套舊衣衫出來遞給孩童。
孩童有些茫然和好奇的轉頭看了看她,又看了看她抱出來的那些衣服,始終沒有什麽動作。
這時老嬸子狐疑的看了他幾眼,旋即像是想到了什麽一樣,有些可惜的搖了搖頭,帶著他進去洗了個澡換了一身衣服。
最後送到門口剛才的地方。
有些抱歉的說了一些什麽,又給了兩個烙好的餅子,不忍的關上了房門。
這是……
顧長歌看著這一幕目光閃爍。
毫無疑問,這孩童應該就是那位鏡淵前輩了。
但是對方的出現有一些詭異。
他似乎是突然出現在那個小巷中的,因為他當時渾身上下幹淨無比,一塵不染,若是在那個地方,光溜溜的到處跑來跑去,是不可能這麽幹淨的。
而且……
“他的眼睛太幹淨、清澈了,感覺沒有絲毫的雜質在裏麵,對這個世界充斥著一種源自本能的疑惑、好奇和害怕,就像是……才第一天認識這個世界一樣。”
顧長歌深吸了一口氣。
此刻他的心中有了一個大膽的猜測。
那就是這位鏡淵前輩應該不是人族,而是靈族。
更準確的來說。
是玉峰界麵對異魔災難的危機,催生出來的世界之靈!
靈族之屬有三。
其一為草木等有生命而無靈智者,其二為土石等無生命無靈智者,其三則是如這般某種不僅沒有生命靈智,甚至沒有形體,隻存在於概念之說的某種存在。
顧長歌雖然意外卻沒有太過震驚。
因為在此之前,靈族他已經見識過不少。
如花穀中的一眾靈根便是第一類,如靈石師兄則是第二類,此刻再見到鏡淵前輩這種,便也沒有太過驚訝的地方。
這應該是玉峰界的氣運、天道、意誌等感受到異魔災害的危機,產生的一種“自救”行為。
顧長歌看著鏡淵呱呱落地的這一幕,心中也是有幾分感慨,這應該就是傳說中說的,所謂世界之子、氣運之子了吧?
“應運而生,應劫而生之人。”
他心中默默念道,旋即繼續看著歲月長河中的畫麵。
同他想象中的有些不同。
在之後的時間裏,鏡淵似乎並沒有受到什麽特殊的待遇。
他身著一身粗布短衣在一些肮髒、偏僻的小巷中廝混,因為對世間知識的欠缺,讓他成為其他人眼中的傻子、呆子,而銀發銀眸等與世人不同的形象,更是讓他和其他人之間格格不入。
他混跡在一些流離失所的乞丐、乞兒中間,其他人經常欺負他,打他罵他。
在這種環境中。
鏡淵開始慢慢的長大。
懂得東西變得越來越多,但性格也變得越來越冷漠、孤僻。
不太愛與其他人交流。
時間就這樣慢慢的過去。
顧長歌目睹了鏡淵從一個孩童,長成少年的每一段時光。
雖然懂得很多同時靈慧過人。
但鏡淵並沒有去想著改變這一切,因為即便改變了這些,他也不知道自己該幹什麽,離開了這裏又何去何從,他就像是無根的浮萍一樣隨波漂流著。
直到某一天。
玉峰界針對異魔的防線出現了問題,一批異魔殺了進來。
來到了他所在的城鎮。
開始無盡的屠戮,血色籠罩了大地。
他驚慌的在城中躲避,然後等到了一群從天而降的人,他們將城中的異魔清理一空後,有人注意到了他落到了他的身邊。
命運的齒輪開始緩緩轉動。
……
外界。
距離光陰碎片不遠的地方。
一人喝著茶,一人喝著酒,盤坐在一張懸浮於半空的矮桌前,一人講述著故事,一人聽著故事……
鏡淵此刻盤坐在矮桌的一旁,身著一襲不染的白衣,身形挺拔如鬆麵色溫潤如玉,氣質親切間又帶著淡淡的疏離感,宛如一位有著龍章鳳姿,顧盼生輝的謫仙人。
他聲音柔和聽起來很清淨:“我師尊在那場事故中發現了我,並將我帶到了四方神閣,在踏上修行之路後,我漸漸顯露了我的天資。”
“一年先天,三年元府,十年紫陽,三十年無暇,不到八十年的時間,我便踏入了旋照之境。”
“但是我師尊很嚴厲,一直在嚴格要求我。”
“我在修行的過程中接觸到了很多知識,也漸漸對自己的來曆感到好奇,對自己的身世和父母感到疑惑。”
“隨後我開始探查、尋覓。”
“但是一直沒有什麽結果,我就像是那些話本裏說的那樣,像是從石頭縫裏蹦出來似的。”
鏡淵笑了笑卻又沒在意:“我一度感到失望和迷茫,但是我師尊雖說嚴厲,卻一直待我很好,視如己出。”
“他早年還是凡俗的時候有過妻子,卻因為一場意外身死,並讓他機緣巧合下踏上了修行之路,後來雖然有很多女修鍾情於他,卻再也沒有納道侶。”
“再後來,在我修行的第四百五十八年,我踏入了入道境,而我師尊則踏入了融道境,成為四方神閣中修為最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