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皇宮,崇政殿。


    7歲的順治皇帝坐在龍椅上。


    多爾袞、代善、豪格、多鐸等八王分坐大殿兩側。


    坐在順治帝旁邊的是布木布泰,她輕聲詢問:“攝政王,消息可靠?”


    多爾袞道:“迴皇太後,除了前些日子吳三桂求援的信裏提到,這個消息已經從多方證實。”


    豪格大聲道:“既如此,臣請命帶兵六萬入關。可保我大清十年衣食無憂。”


    “肅親王小家子氣了。”多爾袞站起身,“既然崇禎已死,我們上個月謀定的作戰計劃就該全部調整。”


    原來,在三月初,建虜就已經決定再次南征。


    “哦?攝政王的意思是,調整了計劃後,能搶到100年的財富?”豪格厲聲道。


    “本王說了,肅親王小家子氣了。此時此刻,正是我大清入主中原的良機!”多爾袞朗聲道。


    此話一出,大殿鴉雀無聲。


    占領中原是女真多年來的夙願,上個月,多爾袞還說入主中原為時過早,不想如今竟然直接改口。


    布木布泰向前傾了傾身,問道:“有多大把握?”


    “迴太後,臣有八成把握。如果吳三桂同意當大清的平西王,臣有十成把握。”多爾袞語氣堅定。


    “那誰領兵?”豪格問道,語氣森然。


    豪格是皇太極長子,因多爾袞阻撓而沒能登基稱帝,心裏恨極了這個攝政王。語氣自然生冷。


    多爾袞不屑的看了一眼豪格,說道:“自然本王統帥。”


    “需要多少人馬?”豪格又問。


    “依舊按原計劃,征召全國10歲以上,70以下所有壯丁,得12萬大軍。四萬留守,八萬出征!”多爾袞直視豪格。


    “攝政王誇下如此海口,舉全國之力南征,風險極高,可敢立下軍令狀!”豪格站起身,死死盯住多爾袞。


    多鐸惱怒至極,直接蹦起,“肅親王,你太放肆了!”


    多爾袞抬手製止多鐸,“有何不敢,隻要我軍上下齊心協力,政通令達,在此良機,入主中原又有何難!”


    隨即,在各旗主、親王、郡王的見證下,多爾袞立下軍令狀,散朝後,豪格大笑兩聲,揚長而去。


    “哥,你怎受豪格相激,立的哪門子軍令狀!”多鐸很是不忿。


    平日多爾袞從沒將有勇無謀的豪格放在眼裏,不想今日竟然受其激將,讓親弟弟多鐸大為不解。


    “哼,豪格以為給我挖了坑,實不知自己已入火坑。將來他若不聽我將令,本王隨時要了他腦袋!”多爾袞狠狠的說。


    多鐸聽後如醍醐灌頂,心情頓時好了起來。


    ……


    山海關。


    崇禎站在城牆隱蔽處,遠眺東方。


    那裏有肥沃的土地,更有大明的心腹大患。


    吳三桂跪在其身後,雙手高舉著一封信箋。


    王承恩接過信箋呈給崇禎。


    朱友健一目十行,緩聲道:“平身。”


    “謝聖上。”吳三桂思考再三,才寫了這封信交給崇禎。


    如果崇禎將這封信當眾展示,吳三桂將身敗名裂,死無葬身之地。


    “寫的很好,著人送去吧。”朱友健說道。


    吳三桂接過信,當著崇禎的麵卷起,塞進竹筒,上了蠟,扔下城牆。


    不多會,一個人影從牆根竄出,撿了竹筒,四下張望一番,確保安全後,縱馬東去。


    朱友健看的真切,迴頭對吳三桂說:“做的還算隱蔽。”


    做完這些後,朱友健帶著吳三桂迴到議事廳,黎玉田等人早已等候,看到吳三桂緊隨崇禎,都有些眼熱。


    “聖上,痛罵闖賊的文書已經傳出去了!”黎玉田道。


    “做的不錯,不能隻走官驛,還要派心腹之人前往京畿各地張貼!”朱友健厲聲道。


    黎玉田聽了一縮脖子,這是要激怒李自成啊,到時候他大軍來征討,不知山海關這5萬人在沒有任何支援的情況下,該如何應對。


    難道皇上有其他援兵?


    黎玉田正在暗暗思索,就見崇禎拿出聖旨,命人將陝西、山西等地的長城守軍,盡數調往山海關一線。


    “聖上。”黎玉田說道,“長城西段的守軍大多投了闖賊,已經離開駐地,目前聽調之兵可能不足5000。”


    “嗯,朕知道。”朱友健沒有多說,隻是吩咐了練兵的一些安排,就離開了。


    關寧鐵騎一改之前的操練形式,側重練習3人小組配合的攻守方法。


    之後幾天,朱友健除了遣出2000人進入燕山山脈後,再無其他軍事安排。


    他每天隻是遊走於各個軍營,幾乎見過每一位士兵。


    朱友健完全不擺皇帝架子,經常和士卒聊家常,偶爾還和士兵過招。


    不出兩天,皇帝身手不凡的消息便不脛而走,這繼續推高了崇禎在士卒心中的地位。


    就在昨天晚上,朱友健更是開了個聯歡會,皇帝威儀什麽的統統不要了。不僅幾位總兵看不過去,就連範景文四人也是頗有微詞。


    但是朱友健依舊我行我素。


    這日,城牆上有兩位將領並肩而行。


    “高總兵,大戰在即,你說聖上隻顧著操練他所謂的單兵戰力,絲毫不提加強城牆守備之事,這不是……不是……”黎玉田心中有話,卻不敢說下去了。


    高第捋了捋胡須,沒有說話。


    黎玉田見狀,深深歎了一口氣,繼續說道:


    “不知這平西伯吳三桂,近期整日裏跟在聖上左右,可謂是形影不離。這麽顯眼的錯誤,他就不提一提?”


    高第四下瞅瞅,貼著黎玉田耳朵道:“聖上不知兵,他平西伯一輩子混跡軍伍,還能不知?我怕這是他有意引導……是為了……”


    “什麽意思?”黎玉田一驚,“難道……”


    “祖大壽、祖大樂是他舅父,吳三鳳是他親哥哥,他們可都在建虜擔任要職……”高第點到即止,不再言語。


    黎玉田麵露難色:“此戰恐怕在劫難逃,你我最好早做打算。”


    同一時間,皇宮內,牛金星、李岩等人正向李自成匯報登基大典的準備工作。


    李自成很是滿意,連連誇讚,突然李岩疾步走來,呈給李自成一本奏疏。


    李自成看了臉色突變,將奏疏遞給牛金星。


    牛金星本能的覺得出了大事,一目十行看過,不覺吃了一驚,又細細讀了一遍,沉聲道:


    “吳三桂失心瘋了?父子雙候都不要了,父親一家性命也不要了?竟然公然辱罵陛下?還要為崇禎報仇?”


    李岩道:“事情可能有變!吳三桂十日前就交了降表,如今複叛,必定有所持。”


    “山海關乃一隅之地,內無糧草,外無援兵,能有何所持。就算他扣押了唐通所帶糧草,又能支持幾日?”牛金星不屑的道。


    牛金星和李岩都是李自成麾下謀士,但是李岩能文能武,身為第一謀士的牛金星很是忌憚。


    所以兩人經常互懟。


    “不然,萬一吳三桂等人聯係了江南勢力,或者藏了崇禎,甚至,勾結建州女真族!”李岩目光如炬。


    李自成哈哈一笑,“山海關距離江南萬裏之遙,斷不可能有聯係。此外,崇禎已死,你不要胡說,就算真讓他弄了個假貨,也成不了氣候。”


    “再說建州女真,一群野人而已,不足為慮。


    更何況,這些年我們雙方互為照應,共同伐命,更無冤仇,他們更不可能幫明廷的!”


    “可是……”李岩預繼續討論。


    李自成擺手製止,隻聽他說道:“速調十萬兵馬,朕要親征山海關!”


    ……


    南京。


    兵部尚書史可法早在半個月前就知道京師城破。心裏始終惴惴不安。


    三天前收到密報,說是崇禎帝已經逃出北京,經海路南下,太子等人也從小道往南京而來。


    他當即就將這個好消息發送各衙門。


    南京六部三司一幹人等無不歡喜,立即派人準備物資,並通知了江南各地文官和總兵,命其前往南京接駕。


    誰想才過了一天,又傳來崇禎燒死的消息。


    緊接著又傳說太子也被闖賊擒獲,南京城內各種消息,真真假假漫天飛。


    今早聽說原大學士魏紹成從京師一路逃遁至此,連忙遣人去找。


    聽到此消息的官員,不約而同的來到史可法官邸。


    兵部衙門內,意外的聚集了南京數十文武。


    魏紹成接到史可法的信,匆忙趕來,見到一幹人齊齊站起身來盯著自己,很是錯愕。


    “魏大人,皇上如今安在?”史可法急火攻心,顫音問道。


    魏紹成也不知是動了真情,還是這幾天驚慌失措舟車勞頓,眼圈瞬間紅了。


    喃喃的道:“皇上與皇後已經於坤寧宮……烈火中……賓天了……”


    此言一出,在場大臣如五雷轟頂,兵部衙門內哀嚎震天,竟然持續了整整一日。


    誰也不曾注意,在哭聲中,有多個小廝縱馬而去。


    一間寬敞的書房內。


    潞王朱常淓看著錢謙益送來的信,遙望南京皇宮,對身邊一人低語,“速去聯係史可法、張慎言、呂大器等幾位大人。”


    另一個大殿內。


    唐王朱由崧看著前方跪著的馬士英,問道:“不知馬總兵可知會過史督?”


    馬士英自懷中掏出一封信,呈了上去。


    朱由崧看罷大怒,抬手就掀翻了身旁的茶桌。


    原來,這是史可法寫給馬士英的密信。上書唐王貪、奢、淫不孝、虐下等七大罪過,從人品層麵,將朱由崧貶低的一無是處。


    更是明確表示要擁立潞王為新帝。


    見朱由菘發怒,馬士英心中暗喜,說道:“殿下不必動怒,臣已經聯絡了南京守備太監韓讚周等人,南京那邊也已經準備就緒。”


    “嗯?”


    “臣今日就護送殿下入主南京,到時候君臣名分已定,潞王、惠王絕不敢造次。而殿下有這封密信在手,就相當於抓住了史可法脖子上的索命繩,不怕他不從。”


    朱由崧眼神一亮,朗聲道:“本王思量著招五人進入內閣,目前有三個人選了,馬總兵幫本王物色二人可否?”


    馬士英聽了大喜道:“臣定當秉公舉薦。”


    朱由崧隻拿出兩個內閣名額給馬士英,一是封官許願,二是留下後手,防止今後自己被軍閥架空。


    畢竟馬士英和黃得功手裏的兵馬很是可觀,用好了是利劍,用不好就是鍘刀。


    他手書兩字,遞給馬士英,說道:“馬卿送去南京吧。”


    馬士英拿來一看,隻見上麵寫著“弘光”二字。


    “臣遵旨。”


    這位曆史上的南明第一個皇帝——弘光皇帝,在此刻,正式踏上了他的皇帝之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崇禎之軍火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紙鳳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紙鳳冠並收藏崇禎之軍火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