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經過這場運動,似是浴火重生的鳳凰,一下子穩定了不知道多少。


    新中國當初強行把孟加拉邦劃入自己的領土,孟加拉邦足有上百萬被趕到了印度。


    在這場運動中,這些孟加拉邦的殘餘勢力基本被清掃一空。


    除了這一股勢力,印度國內還有伊斯蘭教派勢力和印度獨立勢力最為強大。


    這兩股勢力最後合為一股,大多集中在印度西北部的巴基斯坦邦境內。


    為了徹底的解決國內的宗教矛盾,喬振瀛效仿父親在國內禁止伊斯蘭教派的傳播。將印度教定位國教,除了伊斯蘭教外,任何教派都可以自由傳播。


    印度教的信徒紛紛走上街頭歡唿,而且主動協助政府剿滅伊斯蘭教派勢力。


    喬振瀛還專門劃出巴基斯坦邦,把伊斯蘭教派勢力全部趕到這個地方。


    伊斯蘭教派勢力在印度被連根拔起,對喬振瀛恨得要死。


    為了保存性命,為了真主再戰鬥。他們紛紛逃離印度,主動遷往巴基斯坦邦。


    到最後,不管是主動來到巴基斯坦邦,或者是被動遷到那裏,竟然匯聚了兩百多萬人口。


    這些人很快選出了自己的政府,在1903年到來之際,向世界宣布巴基斯坦國正式成立。


    本來當初這個地方是由從新中國遷出的迴人占領,但是這裏實在太過幹旱貧瘠,幾乎全部的土地都是戈壁沙漠。


    迴人勢力在中東有了更好選擇,現在已經在哈薩克斯坦立足。


    這個哈薩克斯坦可不是喬誌清那個時空的哈薩克斯坦,而是包括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的碩大帝國。


    若不是伊朗和阿富汗的抵抗太過激烈,迴人勢力連這兩個國家也全部吞並。


    中東的戰爭遠比任何地方都要激烈,真主對敵人的態度,就是殺光一切異教徒。


    迴人信奉的伊斯蘭教,和中東的伊斯蘭教還有很大的分別,其中夾雜著很多新的教義。


    所以兩方一見麵,經常是毫不留情麵的大屠殺。


    迴人勢力仗著新中國得來的先進步槍,幾乎橫掃中東一帶,每次戰鬥對當地人都呈碾壓的趨勢。


    中東各國本來就是英法等國的殖民地,在英法被華興軍打的稀巴爛時,紛紛宣布獨立。


    但是他們的軍隊仍停留在冷兵器時代,跟迴人武裝的現代化軍陣根本無法對抗。


    若不是後勤補給經常出現問題,迴人武裝已經把伊拉克也拿下來了。


    他們的發展太過迅速,喬誌清可不希望親手養出一頭餓狼出來。


    他早就讓人斷絕了對迴人武裝的支援,所以這幾年迴人武裝的擴張才慢了許多。


    其他中東各國紛紛結成聯盟,用來對抗這些來自東方的惡魔。


    在經過十幾年的戰略相持後,各國相繼簽訂了各種和平條約,終於讓中東暫時恢複了穩定。


    巴基斯坦在這個時候宣布獨立,讓阿富汗和伊朗在南部又多了個幫手。


    兩國第一個宣布承認巴基斯坦建國,並很快派遣使者建立外交關係。


    印度並不多說什麽,本來劃出巴基斯坦一塊地方,就是給這些宗教勢力有個落腳點,讓他們少折騰一點。


    為了製約巴基斯坦和周邊的伊斯蘭教勢力,印度很快宣布與哈薩克帝國建交,一南一北對中部的伊斯蘭勢力形成製約。


    巴基斯坦本來還想借助阿富汗和伊朗南下占領印度,現在也被印度輕鬆破解。不要說南下了,就是自身的安全也岌岌可危。


    當一個平衡點出現後,巴基斯坦的伊斯蘭教派勢力終於安下心承認了這個事實。


    每個人都憋了一肚子氣,不得已不再跟印度鬧騰,想先壯大自己,然後再想辦法收複印度。


    中東穩定下來後,喬誌清的腦子也輕鬆了一點。他們這麽整天打來打去,對新疆的安全也是一個不利因素,動不動就有部落逃竄到新疆尋求生存。


    但是喬誌清堅決讓人把他們趕了出去,這個時候一旦手軟,將來就會對西北埋下極大的隱患。


    因為新中國開發大西北政策,已經有上千萬人在西北落葉生根。


    包括新疆、內蒙、甘肅、寧夏等地,這些地方的漢人一代代繁衍,已經完全掌控了這些地方。


    雖然條件是比內地差點,但是好在人少地多。


    全部采用兵團式開墾模式,讓遷徙到這裏的每個人都過的很是富足。


    正是如此,才吸引了內地的很多人舉家闖西北。把漢人的血脈,紮根到新中國的各個地方。


    這一年的春天剛到,華興軍中又有一位老將去世,他正是老將馮子材。


    今年他已經八十六歲的高齡,歲月雖然在他的臉上留下痕跡,但是卻沒有磨光他的銳氣。


    在得病臥床的這段日子,他仍然寫信不斷給喬誌清諫言。其中有軍事,也有政治。


    老爺子最希望的就是,把泰國、緬甸、越南三國改為新中國的直轄省份。這樣避免喬誌清走後,發生諸王叛亂的事情。


    畢竟這三個國家都與新中國接壤,跟其他的邦國不一樣,潛在的分裂威脅很大。


    喬誌清收到他病危的消息後,很快驅車趕往第一醫院。此時他已經時醒時昏,喬誌清在病床前做了很久,他在強撐著睜開了眼睛。


    “陛下,你終於來了……”


    馮子材哆嗦了下嘴唇,眼睛裏渾濁的老淚傾瀉而出,不知道為何而傷。


    “老將軍,你一定要振作起來,撐過去就沒事了!”


    君臣四目相對,喬誌清沉聲給他鼓了鼓氣,心裏一陣的悵然若失。


    “不行了,臣活了這麽大歲數早已知足了。唯一遺憾的是,沒有看到東南三國迴歸!陛下,此事你可不能糊塗啊!西漢劉邦分封諸王,明朝朱元璋分封諸王。到最後,都不是他希望的那個樣子啊!”


    馮子材一輩子鎮守東南亞,臨走不放心的還是東南亞。在這些將領裏,也隻有他總是以臣相稱,跟喬誌清恪守君臣禮儀。


    “老將軍,你放心吧,東南亞亂不了!過不了幾年,一切都會如你所願!”


    喬誌清跟他保證了句,這才讓馮子材安下心來。


    “陛下的話臣相信,容臣再向陛下叩拜一次!”


    他的最後一口氣也是為此事而留,喬誌清向他保證後,他掙紮著想要再抱拳跟喬誌清行禮。可是雙手還沒有合住,他的眼睛就再也沒有睜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清末之雄霸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枯藤老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枯藤老叔並收藏清末之雄霸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