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的戰場,曆史再次重演。俄軍再次步入十幾年前大敗的後塵,前線已經有將士開始後撤,或者舉起手來投降。


    華興軍根本沒有給他們投降的機會,一路上凡是見到老毛子,統統開槍打死。本來就聽不懂他們說什麽,連最基本的對話都沒有,投降就是老毛子的幻想。


    戰線後麵的老毛子看到華興軍風卷殘雲的射殺後,本來已經放下的槍械,全部又拿在了手裏繼續抵抗。


    華興軍衝擊到三百米之後,迫擊炮營很快就全部上前,又拿迫擊炮轟炸了一遍。


    這下俄軍再沒有一處完整的防線,在坦克的衝擊和迫擊炮的轟炸下,完全陷入了一片混亂之中。


    戰鬥從早上一直打到了晚上,俄軍十多萬人隻用兩天便全部被消滅一空。


    希羅科夫也沒有了活下去的意思,他統帥五十萬大軍前來。三年的基業在此時被華興軍連根拔起,現在哪裏還有臉再活在世上。


    在華興軍衝上來的時候,他拔出腰裏的手槍果斷開槍自殺。


    戰爭到此時已經基本宣告結束,剩下的就是戰後的重建工作,一切都交給了滿洲國負責。


    華興軍把烏拉爾山沿線的防務交給滿洲軍後,迅速的從滿洲國抽身,整頓兵馬後就往各自的軍區返迴。


    秋天已經到來,西伯利亞地區的氣溫下降的非常之快。華興軍都沒有配備冬天的衣服,在這片戰場再不能多停留一天。


    現在他們也不怕俄國的援軍過來,經過這接二連三的戰敗。沙皇若是還有一點腦子,都不會再著急的派兵過來。


    俄國的經濟總是徘徊在崩潰邊緣,國內能夠籌集的大軍有限,能夠支持大戰的物資更是有限。


    這五十萬大軍已經動用了俄國十年積攢的實力,他們就是再有心,也無力再把目光聚集在東方。


    俄軍大敗後,最恐慌的還是俄國跟著遷徙過來的農民。他們來這裏剛剛紮下根,最短的才一年的時間,現在又要麵對被遣返的命運。


    喬懷恩和眾將官大臣商議,為了防止斯拉夫人泛濫,最後還是決定把他們趕迴去。


    現在跟著俄羅斯軍隊遷徙過來的流民,總數有五十多萬人。


    這些紅毛綠眼的異族如果任其發展,按照滿洲國的現狀,難保他們不會有異心造反。


    一個民族隻有強大的時候,才能接受別的民族。在弱小的時候,永遠都是排外的。


    這五十多萬俄羅斯百姓剛剛才開墾了一片片土地,最後不得不接受這個現實。在滿洲軍的槍口和刺刀下,極不甘心和淒涼的拖家帶口又向烏拉爾山以西返迴。


    他們中當然有組織反抗的人,最後統統都被滿洲軍剿滅。


    他們最先進的武器就是前膛步槍,而且又沒有有效的組織,哪裏會是滿洲軍的對手。


    大遷徙從秋天已經持續到第二年開春後,五十多萬俄軍百姓,翻過烏拉爾山的僅剩下三十多萬。


    二十萬多的老弱婦孺在路上被凍死、餓死,最淒慘的是迴到烏拉爾以西後,沙皇政府也沒有地方安置他們。


    1885年剛過,俄國再一次元氣大傷。跟喬誌清判斷了一樣,他們連哼都沒有哼一句,根本再沒有任何的動作。


    沙皇尼古拉耶維奇在得知全軍覆沒的消息後,不吃不喝一整天,生了場大病。


    他沒有扛過這個漫長的冬天,在開春前就永遠的閉上了眼睛。


    比起喬誌清所在的那個時空,因為俄國下層反叛的還不嚴重。他沒有遇到刺殺,整整多活了五年。


    他死後,他的兒子亞曆山德羅維奇,在俄國登基稱帝,稱亞曆山大三世。


    亞曆山大三世沒有他父親改革的魄力,本來在喬誌清那個時空,他去年已經去世。


    但是喬誌清的到來,不但改變了他父親的生命,還改變了他的生命。


    他登基稱帝後,立即采取保守的政策,主動派出大使與滿洲國和新中國接洽。


    俄國現在對東方人充滿了恐懼,隻怕他們打過烏拉爾山直殺向莫斯科。


    亞曆山大三世也整天的提心吊膽,現在他也不想再要烏拉爾山以東的土地了,東方人想要就全給他們。


    俄國內閣裏的主戰派全部被撤換,亞曆山大三世提拔了一大批保守派的官員。


    俄國使團和滿洲國、新中國舉行和談後,俄國經過數次的妥協退讓,終於在滿洲國的都城簽訂了《盛京條約》。


    喬懷恩已經把海參崴改命為盛京,把濱海州改名為臨海省。


    《盛京條約》規定,俄國無條件放棄烏拉爾山以東的所有土地,承認歸滿洲國所有,俄國自此不會再向烏拉爾山以東派出一兵一卒。


    喬誌清答應了這個條約,對付俄羅斯也不急於這一時。


    喬懷恩把條約的內容張榜通報全國,整個國內的滿族人全部跪地嘶聲高唿萬歲。


    他們在這裏折騰了這麽多年,終於可以安心的當這片土地的主人。


    老百姓安心,喬懷恩卻沒有放心。他知道俄國這一切都是權益之策,當他們強大後,一定還會再打過來。


    他大力推行鼓勵生育的政策,想要盡量的提高滿洲的實力,這樣才不懼任何人來犯。


    滿洲國的疆域內,大部分都還是荒郊野外。北方的嚴寒地帶不適合生存,隻有南邊的三州適合耕種和放牧。


    喬懷恩也重點發展這三個州,現在國內的土地已經全部收迴國有,他也開始平均地權,把土地按照人口全部分發了下去。


    滿洲國一片的欣欣向榮,喬懷恩來這裏三四年,終於在這裏紮下了根,開創了一番的事業。


    俄國沙皇亞曆山大三世,可沒有這麽幸福。在《盛京條約》簽訂後,全國上下一片唾罵,全都把他當賣國賊一樣看待。


    隻有知道內情的人才懂得亞曆山大三世的苦,他現在可真的是壓力山大。俄國雖然還有五十萬的大軍,但是已經沒有實力再輕啟戰爭。


    先不說東方可怕的華興軍,就是歐洲環伺的列強,也讓亞曆山大三世頭疼不已。德國、奧匈帝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已經結成同盟國,完全對俄國形成了包圍圈。


    現在亞曆山大三世把兵力都放在了歐洲的邊境,若是這裏再出問題,俄國不但亡國,甚至都可能亡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清末之雄霸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枯藤老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枯藤老叔並收藏清末之雄霸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