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蒙古騎兵大敗的消息很快傳迴了紫禁城,滿朝震動。科爾沁親王僧格林沁當下上書,要求朝廷和華興軍開戰,為死去的蒙古同胞報仇。


    慈禧急忙把恭親王奕喚進了燕喜堂裏,臉上滿是抑製不住的緊張之色。


    “恭親王,現在新疆已經完全被喬誌清控製。你說這開過年後,他的下一個目標會不會是朝廷?”


    慈禧秀眉緊皺的盯著奕,手裏抱著暖爐,端正的坐在臥榻上。


    “太後,奴才不敢妄下斷言。此次我們讓蒙古大軍南下新疆,當真是打不著狐狸惹身騷。現在僧格林沁天天在奴才的耳邊吵著要和華興軍開戰,奴才的腦袋都快要炸開了。要是他忍不住動手,那華興軍一定有借口,光明正大的來攻打我們啊!”


    奕隻是訴苦了下,不敢妄下斷言,把話題引到了僧格林奇的身上。這位蒙古親王跟吃了火藥一樣,天天嚷嚷著要出兵江南,把華興軍統統殺光。


    “這個老家夥,心還真急了點。但是外蒙古二十二萬騎兵尚且奈何不了華興軍,他們內蒙古才能湊出多少的兵馬?僅僅依靠他的那點兵馬,給華興軍紮牙縫都不夠。”


    慈禧悻悻的吐了句,對僧格林沁也是滿心的抱怨,生怕他這個刺頭挑起戰爭的開端。也準備待會擬道聖旨,撤掉僧格林沁的職務,讓他先賦閑幾日,在家冷靜冷靜。


    “誰說不是呢,老親王現在火氣衝天,還需要太後壓製下他才好。現在咱們的關東軍還沒有操練成,切不可急於和華興軍交戰啊!”


    奕隨聲附和了下,一臉的擔心。唯恐現在就與華興軍交戰,斷送了清朝最後反攻的希望。


    朝廷由張之洞負責籌練的關東軍已經初成規模,軍事編製完全仿照華興軍的三三製,教官也是請榮祿的護****裏的大將擔任。


    如今在洋人的幫助下,張之洞已經在奉天(遼寧)建立了一個占地一千五百畝的軍工廠,全部采用蒸汽機進行生產,專門製造後膛步槍。


    東三省資源豐富,所有軍工廠所用的材料都可以找到。但是軍械廠所用的鋼鐵和煤炭卻還是從俄羅斯進口,所以槍械的製造也相當的緩慢,總是因為鋼鐵和煤炭不足而停工。


    當初張之洞想要在奉天鞍山創辦一個鋼鐵廠,廠址已經選好,煤礦和鐵礦也已經勘測完畢。就在將要動工的時候,引起了當地一大批滿族的反彈和阻止。最後聯名上書朝廷,控告張之洞包藏禍心,想挖掘祖宗的龍脈,斷掉大清的根基。


    慈禧雖然知道張之洞的心思,她和恭親王以及在東北負責監軍的醇親王奕譞也支持張之洞。


    但是礙於朝廷一大批滿族貴族的反對。隻能下旨把張之洞嗬斥了一番,讓他馬上停止開采,所需資源均從國外進口。


    張之洞氣個半死,他現在已經籌軍三十萬。隻要奉天軍械廠開足馬力,晝夜不停的生產,一年便可以將全軍換裝成後膛洋槍。但是現在處處掣肘,即使有心也無力迴天。隻能盡自己最大的力量,生產多少的步槍,便操練多少的士兵。


    所以恭親王奕是想法設法拖延華興軍進攻江北的時間,隻等關東軍操練完成,到時候便可以和華興軍正麵相抗。


    “山東的拳匪到底平息了沒有?你們整天剿匪剿匪,怎麽剿匪了兩年,拳匪們還是不安寧?”


    慈禧想起了丁寶楨和袁保恆聯名上書的折子,臉上突然浮起了一絲的嗔怒。


    他二人聯名懇請朝廷給魯軍和豫軍補充洋槍和彈藥,不然麵對全副洋槍武裝的拳匪,一點辦法都沒有,隻能讓他們的勢力再次變大。


    洋人曾無償讚助過清廷十萬支先進的後膛步槍,但是慈禧全部裝配給了皇宮的禁衛軍,還有榮祿的護****,並沒有分給漢人的團練武裝。


    榮祿淘汰下來的前膛洋槍也全部給了八旗軍,現在八旗軍的武器要比漢人團練要先進的多,大部分都淘汰掉了冷兵器。


    江北的漢人團練對朝廷鬱悶的要死,沒辦法隻能在自己的地盤用土法煉製鋼鐵,自己動手製作落後的前膛槍械。但是質量卻大打折扣,開不了機槍,便會發生炸膛的事故。所以軍中的士兵也以使用洋槍為榮,要是那個隊伍裝配的洋槍最多,那也就是精銳部隊。


    山東的義和拳隊伍在天地會的統領下,雖然經過了朝廷多次圍剿,但是總會在沉寂一段日子後死灰複燃。


    他們因為有華興軍的支持,從山西的華興軍手裏,相繼弄來了將近五萬支前膛洋槍。


    清軍每次圍剿,除了榮祿的護國軍外,不管是魯軍和豫軍,每次出兵都會被義和團打的大敗而歸。


    前膛洋槍的子彈和火藥也極其容易製造,隻需要民間的土火藥就行。義和團還專門在沂蒙山裏建造了兵工廠,專門生產彈藥。


    “迴太後的話,拳匪們的主力已經被剿滅,但是殘餘的勢力全部逃到了大山之中。現在榮祿、丁寶楨、袁保恆正在從三方麵圍剿,切斷了出山的所有通道。奴才想不出一年,拳匪們肯定會活活困死在大山之中!”


    奕抹著頭上的冷汗迴了一句,報喜不報憂,不敢把實情告訴慈禧。


    現在漢軍的各團練都各懷心思,誰也不想真的和義和團拚命,消耗自己的力量。


    義和團在夾縫中遊刃有餘,現在仍然活動在沂蒙山一帶,幾次死灰複燃,官軍一點辦法都沒有。


    “你就會說些好聽的話騙我,不過現在也顧不上這些拳匪了。華興軍開春後肯定會北上中原,你讓軍機處研究一套法子,明年的重點要放在華興軍的身上!”


    慈禧想發火卻沒有力氣,被接連而來的煩心事搞的焦頭爛額。


    現在大清朝千瘡百孔,隻能拆東牆補西牆。唯一的期望就是關東軍盡快練成,重現當年祖先入關時的威勢。


    “奴才領命!那奴才這就下去了。”


    奕叩首了下,起身就要離開。


    “嗯?”


    慈禧嬌哼了下,臉上露出一絲似笑非笑的表情。在臥榻上側躺下後,伸出食指對著奕向上勾了下。


    奕自然知道是什麽意思,彎著身子蕩笑著上了臥榻,迫不及待的又和慈禧辦起了好事。


    南京總統府,馬荀正在書房裏等候著喬誌清的批示。秋收之後,喬誌清便讓國防部準備擴軍的事宜。此次也將是華興軍最大規模的一次擴軍行動,今年秋收之後,財政部的資金已經相當寬裕,喬誌清準備在原有的基礎上,將陸軍再擴充三倍的兵馬。


    如今華興軍的陸軍有左、中、右、前、後,五路舊軍,外加十三路新軍,超過五十萬的兵馬。此次的征兵,也將再擴編三十六路大軍,人數超過一百萬人。


    征兵一事完全由馬荀的後勤部負責,重點在四川、廣西、陝西、湖南、湖北、安徽、山西七省裏麵招募,還有在江北逃難過來的流民中進行補充。


    “馬荀,軍用物資都準備的怎麽樣了,能在第一時間分發到位嗎?”


    喬誌清邊翻看著軍報邊凝眉問了馬荀一聲。


    “放心吧,少爺。我們早就和潘記服裝廠簽訂了兩百萬的軍服棉被合同,他們現在正在晝夜不停的生產之中,保證在新兵完全招募之後分發到位。還有太原軍械廠和江南軍械廠也在晝夜不停的生產槍支彈藥,一定保證不會短缺一顆子彈!”


    馬荀滿是自信的迴了一句,這幾日操勞過度,眼圈都有些發黑,止不住的打著哈欠。


    “行了,征兵的事情就按照上麵所說的辦。各家各戶留下一個勞動力,在十六歲以上三十五歲以下進行挑選。把當兵的條件和待遇都給百姓們講清楚,重在宣傳,讓百姓們知道這是在保護自己的勝利果實,千萬不要出現強拉壯丁的問題。喬誌清叮囑了句,把報告遞給了馬荀。看著他疲倦的樣子,拍著他的肩膀又吩咐了一聲,“你也別太操勞了,注意身體要緊,快迴去休息去吧!”


    “少爺,我不累。我現在一閉上眼睛,就能看見咱們的大軍北渡長江,把滿清韃子趕下了皇位。這身體上一下就有使不完的力氣,一點也不覺得困。”


    張閑樂了下,滿臉都是抑製不住的興奮。華興軍即將擁有上百萬的大軍,放眼整個世界,都很難尋找一個對手。


    “是啊,我也時常在期待著這一天。我們漢人自韃子入關之後,就遭受了兩百年的屈辱。這次我們直搗黃龍,要為祖宗爭這口氣,複我大漢河山!”


    喬誌清也是滿臉堅毅的傾吐一句,端起茶碗潤了潤嗓子。


    “少爺,我不會讓你失望的。明年春耕之後,八十萬新兵等候你的檢閱!”


    馬荀拿上報告,起身就敬了個軍禮告辭。出門後就又開始忙碌了起來,他現在擁有的一切都是喬誌清給的,就是現在讓他累死了,他也甘心如願。


    若不是喬誌清,他隻是一個喬家的夥計。做夢也不敢想到,現在竟然做到了一國大軍的後勤部部長,還娶上了江南大儒的女兒。


    馬荀走後,喬誌清讓親兵備了馬車,往國防部而去。今日下午國防部便召開北伐的作戰會議,喬誌清也得前去聽取各種進攻的方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清末之雄霸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枯藤老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枯藤老叔並收藏清末之雄霸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