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三界,眾仙失色。


    所有仙人都能夠看到,整個天界,好像在向西傾斜。


    孫悟空更感受到手中的如意金箍棒在一陣陣的顫抖。


    天界有星辰菁華匯聚而成的天河,這金箍棒別號“天河定底神珍鐵”,可以與之唿應,借用一段河道的力量。


    天河悠遠浩瀚,看似有風浪,但整體來說,是很平靜的,所以往日在金箍棒和天河之間,一定是金箍棒更加好動,主動牽引天河之力。


    但是今天,情況反過來了。


    流遍天界的整條天河,現在的躁動程度,甚至要比金箍棒還強烈的多,有一種要反過來把金箍棒給收走的感覺。


    即使有孫悟空親自壓製,金箍棒沒有真的脫手飛去,他也感覺到,金箍棒的重量,好像減輕了不少。


    放眼三界,與天河唿應,或者摩拜天河,借用天河之力的兵器、符咒、陣法、修者、山水格局,可以說是數不勝數。


    連金箍棒都受到了這樣強烈的影響,那麽別的所有與天河唿應的東西,受到的影響隻會更徹底。


    除了天河之外,天界的每一座星宮,都有其名目,每一片仙山,都有其傳說,演變出無窮的修行流派,符咒寶物。


    此刻,那些東西,顯然也受到了天界的統攝。


    星辰三界的積累中,小到唿風喚雨,改造宮室,大到可以崩斷山脈,重塑江河的無形法咒之力,數量從千萬到萬萬不等,朝著此刻傾斜的天界匯聚過去。


    之前眾仙因為“水下八萬裏,出水八萬裏”的靈山真容,而心生感慨,頗覺大開眼界。


    之後又看到了吞攝諸多異世界的“靈寶諸天大陣”,又驚又奇,讚歎莫名,有些仙家表麵不說,內心深處,已經忍不住生出了恐懼之意。


    通天教主的這套陣法,在他們看來,是真的足以捅破天了,天庭麵對這樣的大亂子,不死恐怕也要脫層皮。


    但是現在,看到了這天界西傾,統攝萬法的重量。


    他們才恍然驚覺,萬年以來,以昊天金闕為中樞的這座天庭,到底已經積累了多麽偉大、厚重,完全不可揣度的力量。


    這股力量一旦展露崢嶸,不用多少華麗尊貴,奧妙玄通。


    隻要那麽樸實的向西傾斜,鎮壓下去,整個靈寶諸天大陣,隻怕當場都要被壓得不能動彈!!


    “既然有這樣的底蘊,為什麽非要拖到現在才用?!”


    隻有孫悟空、緊那羅等寥寥一些強者,才能在如今的昊天金闕、周天星鬥威嚴之下,依然保守心神,清醒的作出思考,麵露異色。


    “現在這一擊的目的,又真的是為了破陣嗎?”


    緊那羅菩薩他們想起還在陣中的蘇寒山和八仙,都不禁麵露憂色。


    環繞著靈山的那座大陣之內,諸多世界縮影,正在幽暗虛無中漂浮。


    昊天金闕的力量,隻是在完成一個前期準備,還沒有真正墜壓下來。


    陣內的所有世界縮影,已經都出現不同幅度的下墜現象。


    唯獨其中一個世界縮影,形如一枚橫放的鳳卵,表麵既有蓮花紋路,又有七彩光澤,還有一點秉承太初般的白氣、彰顯末劫般的黑氣交尾環繞,巋然不動,並未下墜。


    這個世界,正是蘇寒山、楊戩、七仙女等人所在的大型融合世界。


    此刻楊戩分攤了極大的重壓,額頭微微見汗,說道:“看來我們的世界融入星辰三界已成定局,大家都做好準備,加持世界胎膜,墜落之時,好有個應變……”


    九界並立,互幫互助,有蘇寒山主持的話,是完全有機會脫離靈寶諸天大陣了。


    但是那也需要一個過程。


    現在昊天金闕引導的這股力量鎮壓下來,大陣內的任何一個異世界,顯然都沒有足夠的時間脫離出去,隻會被一股腦的鎮落。


    甚至經過這一波鎮壓,多半會跟大陣聯係的更加緊密,更難脫離。


    “等等,我們先不要有多大的動靜。”


    蘇寒山承受的壓力更大,神態卻很平靜,居然還有空伸手虛抓,運功將世界胎膜外圍顯化的種種異象收斂起來。


    使那個鳳卵狀的世界縮影,變得昏暗一片,沒有多少光澤的模樣。


    “通天教主會有什麽應變,原本確實很難說,但是我還有一群朋友也在陣中。”


    蘇寒山心中遙遙感應,口中說道,“我之前就覺得他們的所作所為有些蹊蹺,現在算是看明白了,想必他們也早就提防著玉皇大帝。”


    “有他們的籌謀在,不會讓玉皇這樣輕易得逞的。”


    “我們且等一等,韜光養晦,和光同塵!”


    靈寶諸天大陣中的某個世界。


    黃沙滾滾,鋼鐵的城池被掩埋了大半,隻剩下小部分高聳入雲的建築,還能夠暴露在黃沙之外。


    天地間飄蕩的青雲也在唿嘯,比風沙更狂,更快,更濃鬱。


    此界成千上萬座被掩埋的城池中,似乎有淺青色的生機,逐漸萌發。


    這個世界有一件名叫封神榜的天地至寶,是天地之間自然生成的奇物,名留其上,神魂可以不滅。


    曾經有一群修行路上的先行者,察覺出封神榜的奧妙,但不知道有沒有旁的隱患,因此,先讓門下徒眾,甚至是別家徒眾,一起設法留名其上,以觀後效。


    但縱然是修行上的先驅,也擺脫不了親疏遠近,恩仇愛恨,封神之事牽連出諸多變數,乃至於延綿到了封神之後,矛盾始終積壓。


    三千年前,封神榜動蕩,人神大劫,三界萎縮,天地二界與人間合為一體。


    人死之後,魂靈無處可去,往往在人間要遊蕩百日,漸失神誌,修行元神者,上不了天界神庭,請不來清氣護體,反而易受萬鬼覬覦。


    於是修行者多以五金為軀,以雷霆為籙,與自我肉身合一,用於護持神魂,也可用來拘役鬼怪,然而猶如抱薪救火,世態愈發惡劣。


    三千年演變下來,人神鬼獸蟲,盡皆數量銳減,這世間已經呈現出一股末日之態。


    整個世界,到處都是黃沙大漠,五金鑄造的城池之中,生鏽的天將,如同一座座小山,斜倚在沙丘之上。


    頭角猙獰的白銀鬼王,被長槍穿身而過,定在高塔之外。


    殘餘的人神妖鬼,最為掛心的就是傳說中的封神榜,他們把所有的希望寄托於其上,希望可以重演封神之事,成為新神。


    可是他們並不知道,封神榜早已經被金須鼇魚五雲老祖奪走,一口吞下。


    現在五雲老祖現出真身,在靈寶諸天大陣之中遊蕩。


    這整個世界,就因為與封神榜的感應,自然而然跟隨在他身後,成為大陣運轉中,最聽話的那一部分。


    如果說七仙女、寶蓮燈、靈蘊世界,雖然都作為靈寶諸天大陣的重要節點,但還沒有徹底被靈寶諸天大陣所控製。


    那麽,欲求一場新封神的這個世界,就已經徹底的成為了大陣的一塊基石,徹底沒有全身而退的指望了。


    可是,八仙合一化身而成的道德仙人,偏偏就選中了這個世界。


    從最早窺探靈寶諸天大陣的時候,八仙的意誌靈光,就將一端垂落到這個世界之中。


    後來真身闖陣,八仙更是義無反顧的踏足此界,在大漠黃沙之上,散發出無窮無盡的太清道德之氣。


    曾經依附在五金之軀上的修者元神,鬼怪魂靈,似乎都在這太清之氣中,被重現了一縷智慧生機。


    可是他們整個世界,都已經成為了靈寶諸天大陣的基石。


    界內的一切生靈,不管是死還是活,都與通天教主有著本質層麵的某種聯係,乃至可以說,已經成為了“通天教主”這個集群的一部分。


    八仙以太清道德之氣,為他們重現智慧生機,無異於是將自己的修為,通過眾生無數細小途徑,間接灌輸給通天教主。


    在昊天金闕發威之際。


    八仙所化的道德仙人,徹底散變成了一團青蒙蒙的仙氣,瞬間充塞了整個世界,讓這個世界都遠遠盛放不下,狂放的滿溢而出。


    拖著世界前行的金須鼇魚,隻覺得後方那個書簡狀的世界縮影中,突然爆發出廣袤到無法形容的純清仙氣,撲入了自己體內。


    “昂!!”


    金須鼇魚不由自主的長吟一聲,在黑暗虛無中一躍而起,整個身影化作一道青金色的紋理,向靈山頂端飛去。


    書簡狀的世界縮影停在原地,好像與它斷開了感應。


    “當年星辰仙胎大亂,三界動蕩不安,老朽有心要開天辟地,撫育群生之時,不周為我講了一個盤古氏開天,奉獻自我,化身日月山河的傳說。”


    “老朽推辭說,我手上沒有那麽大的斧頭,看來不能走盤古那樣的路數,不周這廝便把他的鐵琴化作一把寒光閃閃的大斧頭,遞到老朽麵前來,還好老朽機智,終究沒拿他的斧頭。”


    那條青金色的紋理中,似乎有一個極淡極淡的心念,自言自語。


    又像是一個無名的老者摸著胡須在念叨,外人無從得知。


    “想不到,老朽今日也要做個壞心腸,在這昊天傾斜之時,給通天道友你遞一把劍。”


    “哎,誰讓你想當靈寶大天尊呢,仗劍對昊天,如此大任,舍汝其誰呀?”


    “道友,請接劍吧!”


    靈山頂端,青簪黑發,墨眉黑須灰袍的男子,手持一根九孔青木杖,屹立不動。


    虛無黑蓮,懸停在他頭頂上方,蓮花已經變得似虛還實,如夢如幻,仿佛與他心思合成一體。


    這時,青金紋理飛來,纏繞在青黑色的九孔木杖之上,木杖頓時化為一把青金手柄、青黑刃口的長劍。


    玉皇大帝隻欲壯天地,而輕視眾生,與太清道德之氣的宗旨嚴重不符。


    他想增長輪迴之力,剝奪群仙修為,化為無情之神,司運天地。


    對於通天教主來說,也相當於扼殺了群仙有情的那一部分可能性,也是他不樂意看到的。


    而且通天教主要成為三界一切痕跡,一切曾有的可能性的總合體,本來就有要吞噬太清道德之氣的需求。


    老君牢牢把持著太清道德之氣,通天教主暫時也不可能有機會吞下他這份力量,那麽靈寶諸天大陣,就會被鎖死,被打入冥界,連帶著諸多異世界,跟冥界並成一體。


    可是,老君提前做出了放棄這份力量的準備。


    那麽……


    接太清為劍,扛昊天金闕!


    這就成為了通天教主必然會做的一種選擇。


    通天教主微微一笑,慨然接劍,向前一斬。


    他這一劍不快不慢,時機剛好。


    或者說,時間長河中的千朵萬朵浪花,都自己調整到了一個含蓄的狀態,等待著他,等著他揮出劍的一刻,千朵宙光,萬朵歲月,才全部綻放。


    因此,當他手臂延展到盡頭之時,也正好是昊天金闕的力量,徹底鎮壓下來的時候。


    大音希聲,大象無形,沉重到了某種極端層麵的力量,就好像星係空間的膨脹一樣,使人根本無從描繪其形狀。


    隻覺得那股力量一旦落實,西牛賀洲的每一粒石子,每一滴水汽,每一片塵埃之間的距離,都會極度拉遠,成千上萬倍的分離開來。


    整個西牛賀洲都將會被一下打爆,而靈山那座大陣,會被當場轟入冥土。


    但這股莫可名狀的巨力,剛要壓到靈山山尖那種高度的時候,一層劍光,已經搶先鋪開。


    這劍光灰而不暗,淺而不淡,刹那間,深深的覆蓋了整個西牛賀洲,甚至這種光澤,好像影響了星辰三界的每一處。


    天界所有的天官神將,乃至處在東勝神洲的群仙,都清楚的聽到劍吟如歌,恰似一聲低語叩問。


    “倘使,三界未生……”


    太清道德之氣,有著鎖死某種概率的能力。


    通天教主有著收集開天以來所有痕跡,綜合多種可能性的根基。


    當太清道德之氣反向運轉,配合通天教主自身的根基,所有的可能性,將會同時浮現。


    那麽,也就變成了所有的可能性,沒有任何一種徹底落實的狀態。


    整個西牛賀洲範圍內,萬年以來的絕大多數事件,都變得不再確定,不知道究竟有沒有發生過,不知道究竟是走向了哪一種結果。


    森羅萬象,自然光暗,霎時間重返混沌。


    不用昊天金闕來打沉西牛賀洲了。


    通天教主直接一劍,先把西牛賀洲,化為一種介乎於存在、不存在之間的狀態。


    靈寶諸天大陣,初時協助著這一劍運轉,等劍勢展開之後,也就被掩蓋在無數不確定的概率之下,難以窺探到真容。


    昊天金闕引領三百六十五座周天星宮,萬年純熟的運使星辰精華,這一動彈,足以一下推穿十六萬裏,波及近百萬裏山河海域的巨力。


    直接轟擊到了概率未定的混沌之中,說不清到底是打出了多遠,多深。


    混沌裏好像掀起了十幾萬丈高的可怖浪頭,巨濤迭起,狂瀾龐碩,令眾仙都心驚膽戰。


    有的浪頭,轉瞬之間,從極西到了極東,撲到東勝神州。


    眾仙家有的忍不住出手對抗,卻發現自己打出的神通,沒有任何效果,那混沌巨浪到了麵前,也驟然消失,像是沒有存在過一樣。


    與此同時,又一道劍歌聲響起。


    “假令,三界已滅……”


    隻見一條青白色的劍光,從混沌狂瀾之中迸射出來,直插天際。


    黑色的蓮花沿著這個劍光通道,向天庭冉冉升起。


    緊那羅認得那朵蓮花,分明就是來報應佛門的虛無黑蓮。


    可是他第二眼的時候,就不認得那朵蓮花了。


    他好像看到整個星辰三界,朝那朵蓮花中收縮過去,成為懸浮在蓮花中間的一枚果實。


    緊接著,又是一次三界收縮,重疊在原本的果實之上。


    這兩次的三界影像,大同小異,好像在具體細節上,人、事、物的發展,有很多不同的地方。


    緊那羅升起這個認知的時候,忽然警醒。


    也許星辰三界,已經無數次的朝著那朵黑蓮中收縮,隻不過在諸多可能性中,隻有寥寥的幾種概率,誕生了緊那羅這個人。


    隻有更少的概率中,存在著緊那羅大菩薩,見證這一戰的事情。


    所以他才會以為,三界隻收縮了兩次。


    如果通天教主成為了靈寶大天尊,那麽在星辰三界壽終毀滅之後,所有的因果,所有的概率,也會因他而聚集起來。


    萬全之因,唯一之果,一劍造就全因蓮果!


    這朵有果的黑蓮,已經完全不是虛無黑蓮了。


    它所代表的質量、力道,還要超過之前天界西傾,聲勢無匹的一擊。


    麵對這樣的一劍,星辰天界開始隆起,那模樣很奇怪,但又極流暢。


    所有的星光雲海,宮殿山水,向內收攏的同時,也向上飄起,疊成一套衣服的模樣,就好像星辰天界,本就是一件衣服。


    此刻天的主人站了起來,披上征袍,持住帝劍。


    那是真正的星居帝權之劍,星辰三界的無上權威,也是昊天金闕的另一種形態,無不可察之鏡鑒,在映照通天教主的劍之後,自然就生出了應變之法,在無數概率中,將其中一種驟然挑高,令其餘概率自動蜷縮,失其始,失其終,如沙如石,隻能拱衛上位。


    “孰為昊天,曰,恆有成!”


    兩種大道以劍來詮釋,即將爭鋒之時。


    掩藏在混沌概率下的靈寶諸天大陣,九界之內的蘇寒山,硬是克製住了自己想去觀賞的目光,眼眸垂落向下,等待著另一種動靜。


    叮!!


    當混沌之上,劍與劍相爭,他果然也捕捉到了混沌之下的鏗鏘琴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欲九天攬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溫茶米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溫茶米酒並收藏我欲九天攬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