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危機重重


    這時候,朱由檢並不表態,他一旦表態,接下來的討論就沒有意義了。


    “陛下,不能放荷蘭東印度公司的人走了。”莫景慧突然想起來什麽,這時候其實大明已經和荷蘭東印度公司翻臉了,那麽她就覺得這位信使知道的事情會更多一些。


    “讓東廠的人動手!”朱由檢也不猶豫,現在是你死我活的鬥爭,不是請客吃飯的時候,不用那麽溫文爾雅。


    “駱正武不用在這裏等著了。東廠的人現在一個是將那個叫做裏維的特使抓迴來。問清楚海上的局勢和四海艦隊傳來的信息做一個核對。另外,派出我們的運輸船做好準備、隨時出發去蘇門答臘。”朱由檢對駱正武說道。


    “陛下,不行老臣親自走一趟蘇門答臘?那裏現在十萬人的局麵,老臣擔心曹變蛟掌控不了局勢。這十萬人處理的好了,融合的完善,可是要比十幾艘戰艦厲害的多。”


    “不行,大明還是需要督師,這邊的事情更重要一些。具體的人選我們還要在觀看過這一階段再說。”朱由檢想了沒有想就直接拒絕了。


    “繼續!大家繼續說。”朱由檢站起來看著海圖。


    “溫體仁,你去和秘書監的人商量一下,遼東京師那邊還需要多少海運的糧食。”跟著自己來到福州的人不少,但是真要是幹起活來,戶部這類的欠缺還是很明顯。


    “鏟除鄭芝龍。”


    孫承宗站了起來說道。


    “我同意錦衣衛的看法。”說這句話的時候,老頭子還讚揚的看了莫景慧一眼。


    “現在是我們要經營南洋,而不是救災堵漏。這種態度就決定了我們不能再這種事情上含含湖湖。同盟之議更不可取,朝廷名聲豈是這樣可以浪費的?”


    老頭子來了福州半個月了,朱由檢也沒有找過他,他就自己一邊處理政務一邊與海商了解福州海運的具體情況。


    “剛才文書上麵也說了,蘇門答臘,一年三熟,每年可食用穀物能提供的不少於七百萬石。更有香料無數……”


    老頭子現在晚上泡腳的時候都用香料煮水,還說是自己平時對自己的腳太不好了,現在老了剛好補一補。


    “這裏麵有的是利益可圖,隻要有利益,朝廷豈容他人染指。”


    朱由檢再一次轉頭看向熊文燦。


    對於海洋、對於福州廣州,他和孫承宗都是紙上談兵,隻有熊文燦在這裏耕耘的時間最長,也最了解鄭芝龍。


    “一擊而中,臣同意督師的看法。隻要朝廷在海洋上決心不變,臣這裏無非就是亂上一年半載而已。”


    “好!”


    朱由檢站了起來。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朕和督師都到這裏了,朝廷還有什麽不重視的原因。荷蘭人、鄭芝龍、大明還不看在眼裏。隻要你我君臣一心,有什麽好可怕的。”


    “溫體仁,朕來說你記。”


    “戶部畢自肅、來順之帶糧業司、貿易司前往廣州,協調糧食海運、蔗糖進口和大明物產出口事宜。一旦鄭芝龍解決後,由來順之接受廣州十三行。”


    “戶部畢自嚴協調遼東、西北陝甘、大同歸化城軍糧事宜。”


    說到這裏的時候,朱由檢又看了一眼孫承宗。


    現在大明是按下葫蘆泛起瓢,這邊要是一旦陷入苦戰,則會對大同歸化城袁崇煥的河套戰役、遼東年底的東進戰役造成很大的影響。


    “實在不行,朕這邊結束了就去遼東一線、大同一線坐鎮,無比要保證這兩大戰役進展順利。”


    “沒到這一步,不用記在給朝廷的聖旨中。”孫承宗製止了溫體仁。


    “陛下所說的無非是福州苦戰不下的情況。以上情況老臣手書給國相和內閣說清楚就好。再說了老臣對畢尚書有信心,天啟五年遼東要比現在苦的多,畢尚書東拆西借的,也就這麽過來了。更何況朝廷在京師、登州、大同的六處常平倉還是滿倉,隻要不出現五省以上的大旱、大澇,咬咬牙也就過去了。”


    溫體仁看了看朱由檢,朱由檢點點頭表示認可。


    “給山東巡撫申用懋,告訴他朕不想再等了,清理完膠東之後,繼續向北確保曲阜一帶的土地劃分完畢,山東田地清理完成。朕在明年春天,需要的是一個穩定的山東,新增造船廠和海軍訓練場。”


    “陛下若是不在京師,衍聖公的封號……孔尚乾……。”這次是溫體仁,陛下既然已經發狠處理曲阜了,那麽南宗孔尚乾的衍聖公的封號自然就應該敕封。


    “一封聖旨而已,讓國相出處理。你寫信給錢謙益,將南邊的事情委婉地說一下。”


    很多人穿越到古代當皇帝,說打就打,每一次都贏。朱由檢實在是搞不懂。


    朝廷怎麽會是這樣?一處動處處動,牽一發而動全身,哪有那麽容易。


    正說著話,朱由檢一迴頭,就看到了駱正武將蒙著眼睛、捆著手腳,用木棍從手腳處穿過,像是用抬著一頭豬一般將荷蘭東印度公司斯坦董事的特使裏維抬了進來,從他們的屋子外麵走過。


    “王承恩,將剛才我們的決定去跟駝正武說一下。讓他盡快審訊,不用考慮對方的麵子。”默默地站在朱由檢的背後,像是一個背景的王承恩低聲應了一聲,轉身出去了。


    “給南直隸巡撫周延儒下旨,加封他為兵部右侍郎兼漕運總兵官。在給國相的文書中,建議讓周延儒兼任漕運總督。全力疏通漕運,確保江南士紳逋賦稅糧虧空進展順利,所得糧食以順天、洛陽兩地為中轉,保障陝甘、大同的供應。”


    “陛下此舉甚妥,江南已經三年減賦,鄉紳逋賦老臣建議以國相身份下令江南三省抓緊征收。”孫承宗補充道。


    “好。”朱由檢點點頭。


    “陸軍官校的海軍學院走到哪裏了?”朱由檢問溫體仁。


    “已經到了一百三十餘人,目前剛上訓練帆船,準備在運輸艦隊中實習。”


    朱由檢有點暴躁,他已經提前推動了很多事情了,但是讓他沒有想到的是,好像自己的這個位麵的時間線似乎也越來越快。


    “最後一條,宣工部宋應星南下,帶上鐵甲艦全部人手!”


    說完了這句話,朱由檢看了看眾人。


    “臣這就去安排十三行的事情,臣建議接觸一下鄭芝豹,看看能不能爭取過來。”其他人都搖搖頭表示自己已經沒有什麽可以補充的,隻有莫景慧補充說道。


    “鄭芝豹此人如何?”朱由檢轉向熊文燦。


    “草包一個,要不然鄭芝龍也不會將他扔到陸地上。”熊文燦很了解。


    “好。錦衣衛就這麽辦。給朕注意鄭芝龍手下的施琅這個人,盡一切可能留下來,朕有用。”朱由檢說完又看了看莫景慧。


    “你那裏人手太少,朕把東廠也交給你。既然定了,鄭芝龍的事情越快越好!”


    然後又轉頭問孫承宗說:


    “朕突然想起來嶽和聲正在福州省親,要不安排他去蘇門答臘。那邊一定也有耄耋老者,宗族長老的人物,是否嶽和聲也很適合?正如督師所說,這十萬人要是整合好了,也是我們的一手好牌。就是有點不近人情。”


    孫承宗思考了一下:


    “臣覺得可行,也是恰好。陛下……”


    他有點猶豫地說道:


    “嶽和聲的二兒子天啟四年得罪了魏公公,原本是軍中的總兵,也被罷官歸鄉。”


    “朕倒是不清楚,以後這種情況早點給朕說。”


    雖然情況還是很複雜,但是現在似乎已經有點思路,朱由檢也輕鬆了一點。


    “老熊,福州這邊還有提督?”想了一想,又搖搖手說道:


    “算了,本地人不當本地官員,調到軍部參謀部做提督,剛好放在朕的身邊,也算是給老巡撫一個信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崇禎:十八路反軍有我一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錯刀如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錯刀如何並收藏崇禎:十八路反軍有我一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