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三章新式步槍


    眾位臣子都在忙碌,彈子房就冷清了。


    但是對於朱由檢,何嚐是閑的下來的人。一大早,他會同了秦良玉,一大群人浩浩蕩蕩地出了城,又一次直奔科學院的軍工廠。


    孫元化很早就帶著一大批人等在工廠門口。


    朱由檢出門前,錦衣衛的寧大奇梗著脖子,臉漲的通紅,死死的牽著陛下的戰馬。他不說話,但是堅持不讓朱由檢上馬。這是寧大奇的新招數,前幾次隻要他開口,皇帝陛下總會有很多的理由說服他或者命令他。


    於是,今日的寧大奇選擇了沉默式的抗爭。


    最終,在他極力地堅持下,皇帝朱由檢被剝奪了騎馬出行的權利。


    “讓朕不能在自己的京師騎馬,出行還需要遮遮掩掩,這也是錦衣衛的過錯!”聽到了登上馬車的朱由檢這麽說,寧大奇差一點沒有從馬上栽下來。


    等到朱由檢頂著一頭的包,從馬車上下來的時候,軍工廠門口的地上早就跪滿了一圈人。


    習慣性的擺擺手,朱由檢說道:“朕躬安,都起來吧。”


    然後這才對孫元化說道:


    “朕和秦老將軍過來隨意看看。朕說過幾次了,該幹什麽幹什麽去。好麽,現在任何地方隻要朕一來,大家就搞這些排場。爐子裏麵的鐵水不需要人看?還是床子上麵的鑽膛不要人盯著?好麽,朕來一次,你們停工半天。”


    說完,帶著秦良玉就往裏麵走。


    軍工廠裏麵很幹淨也很整齊,基本上按照朱由檢的意見,結合大明工匠的智慧,形成了初步的生產線和製式零件生產。


    軍工廠內各個區域分工不同,一輛輛小推車將生產好的零件從一間間的標注著甲乙丙丁編號的大瓦房裏麵推出來,匯聚在最後的裝配場地。


    “這模樣老將軍可能比我還熟悉。”朱由檢指了指剛剛還灑了水的場地中央。


    “知道朕來了就湖弄朕!”


    沒得辦法,朱由檢隻要出行,這件事現在已經完全隱瞞不住。一定會有錦衣衛提前進場,一定也會有王承恩的手下安排茶水飲食。得到了消息的孫元化哪敢怠慢,上次皇帝陛下就是在科學院的周遭出了事,這次不由得他不小心。


    “朕現在就是一個孤家寡人。老將軍是不知道,朕最喜歡吃的油茶攤,錦衣衛都給朕換了人。”說著,朱由檢又扭頭找寧大奇。


    “你換人也換個行家,給朕盛上一碗油茶,外麵能漏出去半碗,真是當朕是瞎子嗎?”


    自從上次出事之後,李若鏈和寧大奇不等不對朱由檢的出行做了無數的要求和規範,害的朱由檢現在一肚子的火。


    “陛下安全是朝廷第一要務,老臣倒還是覺得防護的不夠嚴密。”秦良玉就著接話說到。


    “老將軍的意思朕豈能不知道。但是朕害怕的是,一天到晚就是搞這些表麵的事務,反而把關鍵給疏漏了。”


    這話一出來,不止是寧大奇,唬的孫元化也連忙跪下。


    “行了,朕就是這麽一說,你們放在心上就行。孫卿家,帶朕和老將軍去看看新火銃。”


    “是,陛下。”


    孫元化從地上爬了起來,伸手擦了一把冷汗。


    前幾日,官校換裝的新式火銃炸了四五把。孫承宗並沒有隱瞞,而是把實際情況原原本本的上報了皇上,甚至還把一把炸膛的火銃也呈送了上來。


    老頭的原意是想讓一直把心思放在火銃上的皇帝稍微放輕鬆一些。現有的火銃已經夠用了,大明有一個木匠皇帝,可不能再出一個火銃皇帝了。但是他不知道的是,朱由檢簡直無法忍受這種思路。所以才有了今天這一出。


    朱由檢知道,人不敲打是不行的,尤其是一旦獲取了權利和信任的人。不管他在曆史上做出了多麽巨大的貢獻,但是真正手中有了權力的話,腐敗和自大會隨之而來。


    而且,這種情況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基本就不可能避免,聰明的人反而會更嚴重。


    沒等多久,孫承宗也就到了。


    朱由檢和秦良玉已經到了靶場。很快,幾十支新型號的火銃和彈藥被抬了上來,寧大奇的人迅速一對一的站在了武器試驗人員的身後。


    這一批火銃放在木製的長條箱中,被金黃的麥秸隔開。朱由檢上前,從裏麵拿出一支,遞給了秦良玉。


    “記。”朱由檢對身邊的吳直說道。


    “軍部設置武器裝備司,由軍部內閣大臣秦良玉主事。秦將軍代表軍方設置駐科學院代表處,負責武器驗收事務。”


    “臣遵旨!”


    這次朱由檢並沒有和孫承宗、孫元化商量。他需要通過這種行為表示自己的不滿,並且推動製度的更新。


    說罷,示意孫元化開始今天的試槍。


    說起來,現在的這支所謂的後膛槍其實是在朱由檢給孫元化的後期步槍知識普及的基礎上,在孫元化和一幫工匠腦洞大開下發明出來的。


    它其實就是由前膛槍改裝而來,它所謂的後膛是在原來槍管上直接切出來的。


    新火銃的後膛槍栓由鎖殼與鎖芯兩部分組成,鎖芯可以在後膛滑動和閉鎖。在鎖芯的前端有一個凹形鎖頭,目的是封閉槍膛。在鎖芯上則刻有十二圈螺紋,用於固定槍栓。而為了防止槍栓在開鎖過程中掉落,專門在槍膛左側設計了一個大大的螺釘,便於在槍栓拉出時將其卡住。


    除了槍栓,這一支火銃也第一次使用的紙殼定裝彈,而且子彈與火帽還是“一體化的”,紙殼彈尾部有一個凹槽,用於收納火帽,


    當孫元化把活羊靶標布置好的時候,秦良玉走了出來。


    “能否讓老臣親手試驗一下?”


    秦良玉沒有用過這個古怪的物體,也不知道為什麽皇帝陛下對這個武器如此的看重。這麽多年率領白杆軍,在她的心目中,士卒是第一位的,武器永遠應該是第二位的。


    這個怪模怪樣的武器值得陛下和孫督師如此看重?


    孫元化有點不樂意,他知道這東西和老將軍們用慣的弩箭不一樣。但是朱由檢卻點點頭,現在對這些領兵作戰將軍的認知進行改變,才是最大的變化。


    於是,一名負責試槍的工匠開始一步一步的教導秦良玉使用這支火銃。盡管朱由檢看不上,但是光是看看孫元化興奮的表情,就知道這支武器對於大明土著的衝擊有多麽大。


    相比而言,這要比火繩槍簡化很多了。


    拉開槍栓,可能需要費點力氣,將子彈尾部在火帽座上按一下,將火帽按到火帽座上,然後才會把子彈塞進槍膛。


    “需要瞄準目標。”試驗員指導這老將軍。


    “感覺瞄準了就扣這裏的機關就好了,跟將軍您使用弩箭一樣。用望山瞄準。”說道這裏的時候,明顯感覺到秦良玉鬆弛了很多。


    這支火銃大概重十一斤,長度大約一米三,說句實在話,幸虧是秦良玉,要是朱由檢光是端槍都費勁,更不要說瞄準了。


    大約過了有幾分鍾。


    “呯!”


    隨著秦良玉扣動扳機,一股白煙升騰而起,眼前也是火光一閃。


    聞著散發出來的味道,朱由檢不由的咳嗽了兩聲。


    這個確實沒有辦法,黑火藥的通病,躲不開的東西。


    尷尬了,沒打中。


    秦良玉用弩箭習慣了,直接瞄準遠處活羊的脖頸而去,但是第一次這個準頭有點差。


    孫元化緊張的看著皇帝陛下。


    我的秦老將軍啊,你怎麽就不對著活羊的肚子開槍呢。


    陛下不會是覺得我這槍真是造的不好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崇禎:十八路反軍有我一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錯刀如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錯刀如何並收藏崇禎:十八路反軍有我一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