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3章 甩鍋
大明重生景帝,我把景泰搞沒了! 作者:喲吼吼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於謙不是朱祁鈺,他所能夠接觸的消息並不多。
可是,光是從現有消息判斷,那就是安南經過開國的穩定,現在變得勾心鬥角了起來。
至於鄭義的能力如何,那於謙並不考慮,作為大明的臣子,他隻要考慮鄭義能不能忍下大明的恩情。
這並非是於謙想著要搞亂安南什麽的,因為安南現在本身就處於政治鬥爭之中。
既然對方殺了鄭可及其子嗣,那麽以朝廷的名義,扶持一個鄭氏出來,或許是符合大明利益的。
有了於謙的開頭,其他大臣有的附議,有的就算沒有想法,也要站出來罵上幾句。
能得到大明的支持,就算是語言上的,鄭義也是滿麵紅光。
特別是聽到於謙推薦自己當什麽輔政大臣的時候,鄭義更是心情激動,那權欲之心,在簡單的話語下就被勾動了起來。
來之前,鄭義已經一無所有,光腳的他想著也不過是複仇什麽的,可是,現在不同了,他不僅能穿鞋子,還能披上紅緋的官袍,那時候是什麽樣的場景,鄭義已經開始想象了。
朱祁鈺看了眼興安,興安頓時就意會,沉聲道:“肅靜!”
原本吵吵鬧鬧的大殿,頓時變得落針可聞。
“安南本是交趾,其地也有我大明百姓,朝政不穩,則民生不穩,民生不穩,則百姓皆苦。”
朱祁鈺適時開口,道:“朕於心不忍,百姓之疾苦,不可輕視,然,安南終究為外邦,而於卿所言,甚是合理,朕便下詔,冊封安南王幼子,命王太後除鄭義外,再立兩位輔政大臣,處理安南國政,其本身退治後宮,不可幹預國事。”
“陛下英明。”
聞言,文武皆跪,而那鄭義更是邦邦磕頭,大喊著:“草民謝陛下主持公道,陛下體恤萬民,乃安南之福,往後安南奉大明為主,生生世世。”
對於鄭義的說辭,在場的人也就聽聽而已,像這樣的兄弟國、父子國,大明不要太多,可是,就算是朝鮮這孝子,難免也會有衝突,久了也就沒人會去信這個。
到如今的這個世道,大明剛建立起國家概念,自然凡事都要優先考慮自己的國家利益,之後才會去考慮那些什麽兄弟父子關係的邦國。
“無需說這些。”
朱祁鈺打斷了鄭義的奉承,冷著臉,道:“方才禦史斥責安南,藏國賊蒲興南蒲氏一脈,至今還未給朕一個說法,雖說一碼歸一碼,但是,若安南有意窩藏,欲要跳動我大明之安穩,朕必然不會放過爾等。”
突如其來的冷漠,讓鄭義直接嚇了一大跳,額頭貼地,脊背冒出冷汗。
“偉大的大明皇帝陛下,朝政被王太後把持,其有意窩藏,並非幼王之意,還請陛下明察。”
鄭義可沒有保持沉默,而是將鍋甩到了王太後阮氏英身上,道:“若是幼王理政,必讓安南各處再無那蒲氏,定是抓拿送於大明。”
冷汗從額頭不斷冒出,鄭義生怕自己一個不小心,破壞了美好氣氛。
雖然對於他來說是美好的,可蒲氏在安南根深蒂固,利用著海運所得利益,再輸送往安南朝堂,因而現在大明至尊要鄭義表態,鄭義也不得不表態。
“哼。”
朱祁鈺輕哼一聲,頓時大殿又靜了下來。
“不要總以為能從大明這邊光撈好處而不付出,朕還未迂腐到那種程度。”
大明本來並不關心周遭邦國內政如何,也就是現在錦衣衛滲透了進去,別以為那鄭可是什麽忠臣,其憑著自己的權力,在鏟除異己方麵,和那些權臣都半斤八兩,否則一個王太後,還沒有那麽容易可以處死對方。
現在鄭義上下嘴唇一碰,就把鄭可描述成了忠臣,殊不知朱祁鈺現在十分清楚,那王太後也是怕安南出一個董卓,所以才聯合其他人直接處死了鄭可及其家室。
豪族稱王就是如此,不過是二十餘年,現在安南就已經開始了無盡的權力鬥爭,有了這種信號,那麽就表明了時間在大明這一邊。
畢竟朱祁鈺記得,南北朝可不是華夏獨有的。
好學生越南也是從中學到了精髓,這個地方,豪族割據,現在黎氏當家便可稱黎朝,可是往前還有胡氏的胡朝,陳氏的陳朝,而黎利便是從陳朝的陳暠手中奪取的江山。
至於陳暠怎麽死,那也是眾說紛紜。
鄭義聽到聖人的點醒,這是大明向安南要好處了。
雖然有些荒謬,但仔細想想就能明白,大明和安南的關係本來就不應該很好,哪有從自己身上獨立出去,還護著捧著的關係。
現在的大明又不是後世的舔狗,為啥還要對傷害過自己的邦國嗬護倍加。
可是,這樣就直接難倒了鄭義,畢竟以前大明的好處就是萬國來朝,而那些小邦國,本身也沒有什麽能讓大明看得上的地方。
鄭義所能想的,那就是割地,可他們的土地,可以說是從大明搶來的,怎麽可能再還迴去,那國內的豪族豈不是鬧翻天了。
“若是大明有需,安南自當在所不辭。”
這一次開口,鄭義甚至直接用了安南,而不是自己的名義,但是,要知道,剛才內官對他的介紹和他的自稱,就是百姓和草民。
區區平頭百姓,其所做的保證,又能有多少效力?
所以,等鄭義說完之後,奉天殿裏靜悄悄的,如此氛圍,一時間讓鄭義都無法保持冷靜。
短暫的沉默,讓鄭義有些度日如年的感覺。
“嗬。”
朱祁鈺忍不住笑了出來,說道:“如此,便好,那就先看安南是否會奉詔行事吧。”
對於那垂簾聽政的阮氏英是否會接受鄭義當輔政大臣,朱祁鈺還是比較有自信的,畢竟本來就是冊封其兒子,而除了立鄭義,還外加兩個人,本意就是使阮氏英勢力保持優勢。
鄭可在安南的勢力既然能讓執政者憂慮,那麽就一定不小,要想掌握這種豪族,就不能讓對方做太大。
“謝陛下。”
聞言,鄭義都快感動哭了,果然大明的大皇帝還是一如既往的體諒人。
可是,光是從現有消息判斷,那就是安南經過開國的穩定,現在變得勾心鬥角了起來。
至於鄭義的能力如何,那於謙並不考慮,作為大明的臣子,他隻要考慮鄭義能不能忍下大明的恩情。
這並非是於謙想著要搞亂安南什麽的,因為安南現在本身就處於政治鬥爭之中。
既然對方殺了鄭可及其子嗣,那麽以朝廷的名義,扶持一個鄭氏出來,或許是符合大明利益的。
有了於謙的開頭,其他大臣有的附議,有的就算沒有想法,也要站出來罵上幾句。
能得到大明的支持,就算是語言上的,鄭義也是滿麵紅光。
特別是聽到於謙推薦自己當什麽輔政大臣的時候,鄭義更是心情激動,那權欲之心,在簡單的話語下就被勾動了起來。
來之前,鄭義已經一無所有,光腳的他想著也不過是複仇什麽的,可是,現在不同了,他不僅能穿鞋子,還能披上紅緋的官袍,那時候是什麽樣的場景,鄭義已經開始想象了。
朱祁鈺看了眼興安,興安頓時就意會,沉聲道:“肅靜!”
原本吵吵鬧鬧的大殿,頓時變得落針可聞。
“安南本是交趾,其地也有我大明百姓,朝政不穩,則民生不穩,民生不穩,則百姓皆苦。”
朱祁鈺適時開口,道:“朕於心不忍,百姓之疾苦,不可輕視,然,安南終究為外邦,而於卿所言,甚是合理,朕便下詔,冊封安南王幼子,命王太後除鄭義外,再立兩位輔政大臣,處理安南國政,其本身退治後宮,不可幹預國事。”
“陛下英明。”
聞言,文武皆跪,而那鄭義更是邦邦磕頭,大喊著:“草民謝陛下主持公道,陛下體恤萬民,乃安南之福,往後安南奉大明為主,生生世世。”
對於鄭義的說辭,在場的人也就聽聽而已,像這樣的兄弟國、父子國,大明不要太多,可是,就算是朝鮮這孝子,難免也會有衝突,久了也就沒人會去信這個。
到如今的這個世道,大明剛建立起國家概念,自然凡事都要優先考慮自己的國家利益,之後才會去考慮那些什麽兄弟父子關係的邦國。
“無需說這些。”
朱祁鈺打斷了鄭義的奉承,冷著臉,道:“方才禦史斥責安南,藏國賊蒲興南蒲氏一脈,至今還未給朕一個說法,雖說一碼歸一碼,但是,若安南有意窩藏,欲要跳動我大明之安穩,朕必然不會放過爾等。”
突如其來的冷漠,讓鄭義直接嚇了一大跳,額頭貼地,脊背冒出冷汗。
“偉大的大明皇帝陛下,朝政被王太後把持,其有意窩藏,並非幼王之意,還請陛下明察。”
鄭義可沒有保持沉默,而是將鍋甩到了王太後阮氏英身上,道:“若是幼王理政,必讓安南各處再無那蒲氏,定是抓拿送於大明。”
冷汗從額頭不斷冒出,鄭義生怕自己一個不小心,破壞了美好氣氛。
雖然對於他來說是美好的,可蒲氏在安南根深蒂固,利用著海運所得利益,再輸送往安南朝堂,因而現在大明至尊要鄭義表態,鄭義也不得不表態。
“哼。”
朱祁鈺輕哼一聲,頓時大殿又靜了下來。
“不要總以為能從大明這邊光撈好處而不付出,朕還未迂腐到那種程度。”
大明本來並不關心周遭邦國內政如何,也就是現在錦衣衛滲透了進去,別以為那鄭可是什麽忠臣,其憑著自己的權力,在鏟除異己方麵,和那些權臣都半斤八兩,否則一個王太後,還沒有那麽容易可以處死對方。
現在鄭義上下嘴唇一碰,就把鄭可描述成了忠臣,殊不知朱祁鈺現在十分清楚,那王太後也是怕安南出一個董卓,所以才聯合其他人直接處死了鄭可及其家室。
豪族稱王就是如此,不過是二十餘年,現在安南就已經開始了無盡的權力鬥爭,有了這種信號,那麽就表明了時間在大明這一邊。
畢竟朱祁鈺記得,南北朝可不是華夏獨有的。
好學生越南也是從中學到了精髓,這個地方,豪族割據,現在黎氏當家便可稱黎朝,可是往前還有胡氏的胡朝,陳氏的陳朝,而黎利便是從陳朝的陳暠手中奪取的江山。
至於陳暠怎麽死,那也是眾說紛紜。
鄭義聽到聖人的點醒,這是大明向安南要好處了。
雖然有些荒謬,但仔細想想就能明白,大明和安南的關係本來就不應該很好,哪有從自己身上獨立出去,還護著捧著的關係。
現在的大明又不是後世的舔狗,為啥還要對傷害過自己的邦國嗬護倍加。
可是,這樣就直接難倒了鄭義,畢竟以前大明的好處就是萬國來朝,而那些小邦國,本身也沒有什麽能讓大明看得上的地方。
鄭義所能想的,那就是割地,可他們的土地,可以說是從大明搶來的,怎麽可能再還迴去,那國內的豪族豈不是鬧翻天了。
“若是大明有需,安南自當在所不辭。”
這一次開口,鄭義甚至直接用了安南,而不是自己的名義,但是,要知道,剛才內官對他的介紹和他的自稱,就是百姓和草民。
區區平頭百姓,其所做的保證,又能有多少效力?
所以,等鄭義說完之後,奉天殿裏靜悄悄的,如此氛圍,一時間讓鄭義都無法保持冷靜。
短暫的沉默,讓鄭義有些度日如年的感覺。
“嗬。”
朱祁鈺忍不住笑了出來,說道:“如此,便好,那就先看安南是否會奉詔行事吧。”
對於那垂簾聽政的阮氏英是否會接受鄭義當輔政大臣,朱祁鈺還是比較有自信的,畢竟本來就是冊封其兒子,而除了立鄭義,還外加兩個人,本意就是使阮氏英勢力保持優勢。
鄭可在安南的勢力既然能讓執政者憂慮,那麽就一定不小,要想掌握這種豪族,就不能讓對方做太大。
“謝陛下。”
聞言,鄭義都快感動哭了,果然大明的大皇帝還是一如既往的體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