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6章 冷清的紫禁城
大明重生景帝,我把景泰搞沒了! 作者:喲吼吼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朱祁鈺掃視著眼前的朝廷大臣,自己手中握著沙,流出一些,都能讓不少人暴富起來。
規矩在創立的時候,就給了那些不守規矩的人創造了巨大的利益。
但是,不正當得來的錢財,會讓人養成惰性,朱祁鈺知道,後世許多縣城都曾因此被破壞掉正常經濟,空留毫無實業的軀殼,錯過了發展的最佳良機。
當然了,總會有人眼光獨到,能在斂到財富之後,及時收手,快速洗白,再搭上時代的東風。
而最先知道消息的,除了朱祁鈺,就是眼前這些大臣了。
朱祁鈺摸著下巴,看來得讓緝事廠的人多注意一下。
吵吵鬧鬧的文華殿,需要聖人定奪的事情很多。
大明原本就是多災多難的朝代。
光是去年,就有北方七府受災而百姓饑,大戰後,百姓想要緩口氣來需要時間。
而今年,因為商道的打通,各地貨物流通順暢,外加上攤丁入畝,清查田冊,各大州府的情況都得到了不少的改善。
其中當然也有不少囤積居奇,但也還沒有送到朱祁鈺麵前的程度。
不過,這些事情,朱祁鈺或多或少也知道一些。
畢竟緝事廠承接了錦衣衛的任務,那些個高門大戶,總會牽扯到,自然而然,朱祁鈺就知道了。
也正是因為知道的多了,朱祁鈺處理事情才能遊刃有餘。
文華殿並不是大會,到了中午時刻,就有宮娥端著菜肴進殿。
能和聖人一起吃午飯,也算是閣老的某種優待。
“今年各地受災如何了?”
朱祁鈺開口,看向陳鎰。
這個問題,主要負責便是各地的巡按禦史來迴答,所以就落到了陳鎰的頭上。
“迴陛下,如今流匪少了,糧道通暢,各地糧倉充實,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旱災洪災之後,撫恤得當,民饑之事已經不曾上報了。”
陳鎰剛要送到嘴裏的食物放下,麵向朱祁鈺說道。
被聖人這麽提起,諸位大臣也聯想到了之前朝廷一直受自然災害之苦,可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隻能祈福什麽的,沒有很好的解決方法。
但是現在迴想,雖然無法預防災害,但是各地資源的調配,可以減少災害後的二次損失。
聞言,朱祁鈺點了點頭,道:“如此甚好,不然又要讓人說什麽朱門酒肉臭,路有餓死骨了。”
這麽一說,於謙等人看著碗裏那顆粒飽滿的米飯,眼前這些簡單的飯食,又用力扒了幾口飯。
“都察院可得看緊了,別有漏報和瞞報。”
朱祁鈺說完之後,又看向周忱,問道:“周卿。”
“臣在。”
周忱放下筷子,一臉時刻準備著的模樣。
“無論是旱災還是洪災,都與水利相關,工部別總想著造宮殿,這天下水利,皆歸工部所管,是天災,也是人禍,總該要有個章程。”
現在不是廷議,所以說話可以隨意一些,這也是為什麽華夏喜歡在飯桌上說事。
“迴陛下,工部已經由惠通河入手,而黃河治理也納入其中,天下大江大河猶如發絲,各地情況各不相同,非一蹴可就,今年冬季以北方入手,便會開始動工不少工地。”
周忱徐徐說道:“此事不可急於一時,就算國庫充盈,但各地民力有限,不可耗費。”
“嗯,是這個理。”
朱祁鈺也放下筷子,看向眾人,道:“大明問題頗多,可是,隻要有諸位明公解決,就沒有解決不了的事情。”
“謝陛下讚賞,這些是我等分內之事。”
王直帶頭迴應,隨後其他人也跟上。
“那當然,不然你們也不會坐在這裏了。”
朱祁鈺拿起筷子,笑道:“都快用餐吧,等下還有事情要議,得吃飽了才有力氣。”
聞言,這些閣老都笑了,隨後開始享受美味。
剩下來的也不是什麽大事,朱祁鈺從文華殿出來之後,直接伸了個懶腰。
“陛下,舊港宣慰使已到達天津,依照行程,後日便會到京城。”
身後的興安開口,匯報著從外麵收到的消息。
“舊港?”
朱祁鈺挑眉,隨後笑道:“朕都差點將這事忘了。”
說著,朱祁鈺又拍了拍額頭,邁腿往前走,沒有急著出宮。
金水橋廣場上十分冷清,除了大漢將軍之外,看不到其他宮娥內官。
“堂堂神器,如今落得如此冷清。”
看著朱牆琉璃瓦,這座紫禁城,如今沒有了皇帝,甚至太後也走了出去,失去了主人,也就變得蕭條了些。
“陛下隨時可以入住。”
興安和舒良跟隨著朱祁鈺,看著紫禁城不複以往,心中多少也有些感歎。
“不敢啊。”
朱祁鈺歎了口氣,這座富麗堂皇的宮城,人太多,太雜了。
聞言,兩個近侍太監都沉默不言。
他們都是清洗過皇宮內官宮娥的太監,所以也知道這座神器,外表看著巍峨雄奇,內裏卻是千瘡百孔。
隨便一個內官,都敢隨意收錢販賣宮中消息,更有甚者,從閹割入宮開始就是有心人安排。
住在這麽一個地方,又怎麽能讓人不發怵。
就算現在清洗過了,可興安每每想起,也不敢拍胸脯對聖人保證。
“是臣失職。”
興安垂首,輕聲說道。
聞言,朱祁鈺擺了擺手,這事不是興安的錯,就算景仁宮,要是過個幾代,也會變成像紫禁城一樣。
這是沒辦法的事情,皇帝聖位,想要得到第一手消息的人太多了。
“走吧,去宮後苑看看,這當了皇帝,都沒逛過後花園呢。”
朱祁鈺聳了聳肩,天光還亮著,逛一逛這個後來稱為禦花園的地方,體驗體驗皇帝逛花園的感覺。
宮後苑本就是帝王後妃休息、遊賞場所,與內廷的院落曲廊環通,所過之處蒼柏古槐和盆景奇石,各處亭台樓閣,為遊園者提供多空間和多角度的景觀。
踏入宮後苑,朱祁鈺便看到不少宮娥行走於園林之中,一身宮裝隨風而動,與鮮花綠葉相輔相成,靈動且養眼。
朱祁鈺僅僅是看了幾眼,就知道為什麽那麽多皇帝會動心寵幸宮娥了。
規矩在創立的時候,就給了那些不守規矩的人創造了巨大的利益。
但是,不正當得來的錢財,會讓人養成惰性,朱祁鈺知道,後世許多縣城都曾因此被破壞掉正常經濟,空留毫無實業的軀殼,錯過了發展的最佳良機。
當然了,總會有人眼光獨到,能在斂到財富之後,及時收手,快速洗白,再搭上時代的東風。
而最先知道消息的,除了朱祁鈺,就是眼前這些大臣了。
朱祁鈺摸著下巴,看來得讓緝事廠的人多注意一下。
吵吵鬧鬧的文華殿,需要聖人定奪的事情很多。
大明原本就是多災多難的朝代。
光是去年,就有北方七府受災而百姓饑,大戰後,百姓想要緩口氣來需要時間。
而今年,因為商道的打通,各地貨物流通順暢,外加上攤丁入畝,清查田冊,各大州府的情況都得到了不少的改善。
其中當然也有不少囤積居奇,但也還沒有送到朱祁鈺麵前的程度。
不過,這些事情,朱祁鈺或多或少也知道一些。
畢竟緝事廠承接了錦衣衛的任務,那些個高門大戶,總會牽扯到,自然而然,朱祁鈺就知道了。
也正是因為知道的多了,朱祁鈺處理事情才能遊刃有餘。
文華殿並不是大會,到了中午時刻,就有宮娥端著菜肴進殿。
能和聖人一起吃午飯,也算是閣老的某種優待。
“今年各地受災如何了?”
朱祁鈺開口,看向陳鎰。
這個問題,主要負責便是各地的巡按禦史來迴答,所以就落到了陳鎰的頭上。
“迴陛下,如今流匪少了,糧道通暢,各地糧倉充實,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旱災洪災之後,撫恤得當,民饑之事已經不曾上報了。”
陳鎰剛要送到嘴裏的食物放下,麵向朱祁鈺說道。
被聖人這麽提起,諸位大臣也聯想到了之前朝廷一直受自然災害之苦,可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隻能祈福什麽的,沒有很好的解決方法。
但是現在迴想,雖然無法預防災害,但是各地資源的調配,可以減少災害後的二次損失。
聞言,朱祁鈺點了點頭,道:“如此甚好,不然又要讓人說什麽朱門酒肉臭,路有餓死骨了。”
這麽一說,於謙等人看著碗裏那顆粒飽滿的米飯,眼前這些簡單的飯食,又用力扒了幾口飯。
“都察院可得看緊了,別有漏報和瞞報。”
朱祁鈺說完之後,又看向周忱,問道:“周卿。”
“臣在。”
周忱放下筷子,一臉時刻準備著的模樣。
“無論是旱災還是洪災,都與水利相關,工部別總想著造宮殿,這天下水利,皆歸工部所管,是天災,也是人禍,總該要有個章程。”
現在不是廷議,所以說話可以隨意一些,這也是為什麽華夏喜歡在飯桌上說事。
“迴陛下,工部已經由惠通河入手,而黃河治理也納入其中,天下大江大河猶如發絲,各地情況各不相同,非一蹴可就,今年冬季以北方入手,便會開始動工不少工地。”
周忱徐徐說道:“此事不可急於一時,就算國庫充盈,但各地民力有限,不可耗費。”
“嗯,是這個理。”
朱祁鈺也放下筷子,看向眾人,道:“大明問題頗多,可是,隻要有諸位明公解決,就沒有解決不了的事情。”
“謝陛下讚賞,這些是我等分內之事。”
王直帶頭迴應,隨後其他人也跟上。
“那當然,不然你們也不會坐在這裏了。”
朱祁鈺拿起筷子,笑道:“都快用餐吧,等下還有事情要議,得吃飽了才有力氣。”
聞言,這些閣老都笑了,隨後開始享受美味。
剩下來的也不是什麽大事,朱祁鈺從文華殿出來之後,直接伸了個懶腰。
“陛下,舊港宣慰使已到達天津,依照行程,後日便會到京城。”
身後的興安開口,匯報著從外麵收到的消息。
“舊港?”
朱祁鈺挑眉,隨後笑道:“朕都差點將這事忘了。”
說著,朱祁鈺又拍了拍額頭,邁腿往前走,沒有急著出宮。
金水橋廣場上十分冷清,除了大漢將軍之外,看不到其他宮娥內官。
“堂堂神器,如今落得如此冷清。”
看著朱牆琉璃瓦,這座紫禁城,如今沒有了皇帝,甚至太後也走了出去,失去了主人,也就變得蕭條了些。
“陛下隨時可以入住。”
興安和舒良跟隨著朱祁鈺,看著紫禁城不複以往,心中多少也有些感歎。
“不敢啊。”
朱祁鈺歎了口氣,這座富麗堂皇的宮城,人太多,太雜了。
聞言,兩個近侍太監都沉默不言。
他們都是清洗過皇宮內官宮娥的太監,所以也知道這座神器,外表看著巍峨雄奇,內裏卻是千瘡百孔。
隨便一個內官,都敢隨意收錢販賣宮中消息,更有甚者,從閹割入宮開始就是有心人安排。
住在這麽一個地方,又怎麽能讓人不發怵。
就算現在清洗過了,可興安每每想起,也不敢拍胸脯對聖人保證。
“是臣失職。”
興安垂首,輕聲說道。
聞言,朱祁鈺擺了擺手,這事不是興安的錯,就算景仁宮,要是過個幾代,也會變成像紫禁城一樣。
這是沒辦法的事情,皇帝聖位,想要得到第一手消息的人太多了。
“走吧,去宮後苑看看,這當了皇帝,都沒逛過後花園呢。”
朱祁鈺聳了聳肩,天光還亮著,逛一逛這個後來稱為禦花園的地方,體驗體驗皇帝逛花園的感覺。
宮後苑本就是帝王後妃休息、遊賞場所,與內廷的院落曲廊環通,所過之處蒼柏古槐和盆景奇石,各處亭台樓閣,為遊園者提供多空間和多角度的景觀。
踏入宮後苑,朱祁鈺便看到不少宮娥行走於園林之中,一身宮裝隨風而動,與鮮花綠葉相輔相成,靈動且養眼。
朱祁鈺僅僅是看了幾眼,就知道為什麽那麽多皇帝會動心寵幸宮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