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哈蘭城衛
大明重生景帝,我把景泰搞沒了! 作者:喲吼吼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朝鮮準新王李珦身著素衣,因為年初的時候,李裪薨逝,現在還是喪期。
麵對董山等人的到來,準朝鮮王並沒有不喜。
自己的父王雖然驅趕北方的女真人,但拉攏也有。
和大明差不多,對於前來投靠的人,朝鮮持著歡迎的態度。
董山的投靠,對於即將即位的李珦來說,就是一份大禮,預示著他執政受到了肯定。
所以在朝議上,董山直接拍起了李珦的馬屁:“大王剛毅簡默,銳意進取,有海東堯舜之稱,學究天人,某自感五內,特來拜服。”
誰會不喜歡被拍馬屁?
若是不喜歡,那一定是拍錯地方了。
聞言,李珦大喜,直接給了董山一個中樞密使的職位。
朝鮮的朝廷,是學著中原朝廷建立起來的小規模政府,這樞密使,和胡元的差不多。
樞密院主管軍事機密事務、邊地防務、並兼禁軍。
大明沒有樞密院,其職責被都督府承擔,並且劃分了一些到錦衣衛這類的特務機關。
朝鮮地小,不需要如同大明那般精密的組織架構,所以說是樞密院,但其本身職責主要是禁軍。
給董山一個護衛當當,在李珦看來,自己已經是大發慈悲了。
而對於董山而言,這位年輕的王,有點蠢笨,看來傳言中,此王喜好性理之學,附庸風雅之說,名不虛傳。
“末將謝大王賞賜。”
說著,董山便跪下來磕頭,心想著,有這一層保護,自己也多一分保障。
大明對附屬國的容忍度很高,以至於朝鮮會習慣於辯誣,就如同孩子做錯事頂撞父母一樣,通常情況下,明廷是不追究的。
以至於後來董山殺死搶走邊民十餘萬,導致成化犁廷,明廷也沒有對朝鮮怎麽樣。
在李珦沾沾自喜的時候,劉安部隊已經繞過長白山,進入了合蘭城衛的領地。
這裏地處平原,衛所建立了城寨,地處圖們江上遊,從山地進入平原,入眼便是這座荒涼的古城。
和那小山村一樣的虎兒文衛不同,合蘭城衛是萬戶府。
明軍走的是大明在胡元基礎上加固的驛道,也被稱為朝貢道。
靠近土城的時候,合蘭城衛早早就收到消息,並讓探馬前來接洽。
大明和女真那若近若離的關係,讓城裏的人不免有些擔憂。
而劉安也一樣,他直接在距離土城三裏處讓大軍停下休整,並讓探馬前去宣讀明軍的來意。
畢竟這裏已經離大明完全掌控區域有些距離,對於讓合蘭城衛的指揮交出兵權,劉安也不敢打包票對方會束手就擒。
如果一旦打起來,明軍必須速戰速決。
王翱看著眼前的草原,問道:“將軍是怕會有戰事?”
根據劉安的排兵布陣,王翱很容易猜到。
聞言,劉安點了點頭,沒有隱瞞,道:“此處不是建州衛,離大明近,也不是虎兒文衛那種窮鄉僻壤,看那土城便能知道,此地溝通東西,乃是朝貢要道,相對的,必然產生市集。”
王翱眯眼看向遠方土城,心裏亦然。
這種地方,多是兵家必爭之地,油水很大,所以劉安覺得對方不會輕易退讓。
大明行軍征戰,不像以前的朝代,動用大量的民夫。
在境內,大軍所過之處,憑借印信向各州府征用支度錢糧,然後州府再向朝廷匯報。
到了現在,劉安部的士卒多是背著行軍布囊,裏麵裝著粉麵和肉幹。
募兵製下的士兵,不需要為了那一口吃食爭搶,而行軍主要的輜重,就是箭矢和炮彈。
劉安沒有帶重型武器,倒是神機營配備了小型虎蹲炮需要兩人抬著行動,而火槍的出現,側麵也減少了箭矢的需求,彈藥也是士兵直接帶在身上。
因此,劉安現在的部隊,僅適合短期作戰,不過,如劉安在建州衛時所言,每到一處衛所,在劉安部離開之後,都會有朝廷指派人接手。
那焦禮便是實行這一方略的人。
一旦劉安部受阻,那麽大可後退,等候對方的,將是大明真正的戰爭形態。
劉安讓人入土城宣布朝廷要求的內附,而城中的指揮納塔圖哈聽著明軍士兵的宣告,臉上看不出喜憂,許久後,才扯出笑臉說道:“天兵遠臨,末將自當款待,還請那廣寧伯劉總兵到城中赴宴。”
士兵雙眼看著納塔圖哈,再次確認道:“指揮大人,內附,還是戰!”
納塔圖哈搖了搖頭,沒有生氣,道:“此事,末將還需同劉總兵詳談一番。”
“此事非總兵所能作主,談也無用。”
士兵麵無表情,以往這種事情,多是那些謀臣來做,合縱連橫,一些人最喜歡做這種事了。
“好膽!莫不是劉大人不給麵子!”
納塔圖哈身邊的一個髯須大漢站了起來,身長九尺,一身肥肉很是壯碩,虎目圓瞪,怒視士兵喊道。
就算身高被壓製,士兵依舊神情自若,反正他死了,自己的家人會得到撫恤金,而且,將軍也會為他報仇,所以士兵雖然害怕,但依舊強忍著。
這份定力,倒是讓納塔圖哈有些刮目相看,立刻斥責自己的副將不得無禮。
“小阿哥,你也知道,讓我放下手中的兵權,總要有點補償吧?”
納塔圖哈帶著笑意,笑盈盈看著士兵。
“你的氏族可以遷至中原,聖上會給予爾等田莊財物等賞賜,這還不夠嗎?”
士兵皺眉說道,心中隱隱不喜。
聞言,納塔圖哈笑出了聲,道:“哈哈,小阿哥說笑了,夠,當然夠。”
說著,他大手一拍在大腿上,豪氣道:“好,我納塔圖哈答應了,為了慶祝內附大明,某欲宴請劉大人,如何?”
得到了迴複,不用管真假,士兵當即點頭道:“卑職立刻迴去稟報。”
不久,收到消息的劉安叫來了王翱和一眾副將,道:“遼外這些衛所是野慣了,不老實,你們各自讓士卒待戰,某還有幸能有人給某家設個鴻門宴,若是看到信號或者三個時辰後某還未出來,立刻攻城!”
“將軍!不可!”
副將們立刻開口阻攔,但是劉安卻孤注一擲。
“劉大人,不如讓下官隨去。”
這時,王翱站了出來,淡然說道。
麵對董山等人的到來,準朝鮮王並沒有不喜。
自己的父王雖然驅趕北方的女真人,但拉攏也有。
和大明差不多,對於前來投靠的人,朝鮮持著歡迎的態度。
董山的投靠,對於即將即位的李珦來說,就是一份大禮,預示著他執政受到了肯定。
所以在朝議上,董山直接拍起了李珦的馬屁:“大王剛毅簡默,銳意進取,有海東堯舜之稱,學究天人,某自感五內,特來拜服。”
誰會不喜歡被拍馬屁?
若是不喜歡,那一定是拍錯地方了。
聞言,李珦大喜,直接給了董山一個中樞密使的職位。
朝鮮的朝廷,是學著中原朝廷建立起來的小規模政府,這樞密使,和胡元的差不多。
樞密院主管軍事機密事務、邊地防務、並兼禁軍。
大明沒有樞密院,其職責被都督府承擔,並且劃分了一些到錦衣衛這類的特務機關。
朝鮮地小,不需要如同大明那般精密的組織架構,所以說是樞密院,但其本身職責主要是禁軍。
給董山一個護衛當當,在李珦看來,自己已經是大發慈悲了。
而對於董山而言,這位年輕的王,有點蠢笨,看來傳言中,此王喜好性理之學,附庸風雅之說,名不虛傳。
“末將謝大王賞賜。”
說著,董山便跪下來磕頭,心想著,有這一層保護,自己也多一分保障。
大明對附屬國的容忍度很高,以至於朝鮮會習慣於辯誣,就如同孩子做錯事頂撞父母一樣,通常情況下,明廷是不追究的。
以至於後來董山殺死搶走邊民十餘萬,導致成化犁廷,明廷也沒有對朝鮮怎麽樣。
在李珦沾沾自喜的時候,劉安部隊已經繞過長白山,進入了合蘭城衛的領地。
這裏地處平原,衛所建立了城寨,地處圖們江上遊,從山地進入平原,入眼便是這座荒涼的古城。
和那小山村一樣的虎兒文衛不同,合蘭城衛是萬戶府。
明軍走的是大明在胡元基礎上加固的驛道,也被稱為朝貢道。
靠近土城的時候,合蘭城衛早早就收到消息,並讓探馬前來接洽。
大明和女真那若近若離的關係,讓城裏的人不免有些擔憂。
而劉安也一樣,他直接在距離土城三裏處讓大軍停下休整,並讓探馬前去宣讀明軍的來意。
畢竟這裏已經離大明完全掌控區域有些距離,對於讓合蘭城衛的指揮交出兵權,劉安也不敢打包票對方會束手就擒。
如果一旦打起來,明軍必須速戰速決。
王翱看著眼前的草原,問道:“將軍是怕會有戰事?”
根據劉安的排兵布陣,王翱很容易猜到。
聞言,劉安點了點頭,沒有隱瞞,道:“此處不是建州衛,離大明近,也不是虎兒文衛那種窮鄉僻壤,看那土城便能知道,此地溝通東西,乃是朝貢要道,相對的,必然產生市集。”
王翱眯眼看向遠方土城,心裏亦然。
這種地方,多是兵家必爭之地,油水很大,所以劉安覺得對方不會輕易退讓。
大明行軍征戰,不像以前的朝代,動用大量的民夫。
在境內,大軍所過之處,憑借印信向各州府征用支度錢糧,然後州府再向朝廷匯報。
到了現在,劉安部的士卒多是背著行軍布囊,裏麵裝著粉麵和肉幹。
募兵製下的士兵,不需要為了那一口吃食爭搶,而行軍主要的輜重,就是箭矢和炮彈。
劉安沒有帶重型武器,倒是神機營配備了小型虎蹲炮需要兩人抬著行動,而火槍的出現,側麵也減少了箭矢的需求,彈藥也是士兵直接帶在身上。
因此,劉安現在的部隊,僅適合短期作戰,不過,如劉安在建州衛時所言,每到一處衛所,在劉安部離開之後,都會有朝廷指派人接手。
那焦禮便是實行這一方略的人。
一旦劉安部受阻,那麽大可後退,等候對方的,將是大明真正的戰爭形態。
劉安讓人入土城宣布朝廷要求的內附,而城中的指揮納塔圖哈聽著明軍士兵的宣告,臉上看不出喜憂,許久後,才扯出笑臉說道:“天兵遠臨,末將自當款待,還請那廣寧伯劉總兵到城中赴宴。”
士兵雙眼看著納塔圖哈,再次確認道:“指揮大人,內附,還是戰!”
納塔圖哈搖了搖頭,沒有生氣,道:“此事,末將還需同劉總兵詳談一番。”
“此事非總兵所能作主,談也無用。”
士兵麵無表情,以往這種事情,多是那些謀臣來做,合縱連橫,一些人最喜歡做這種事了。
“好膽!莫不是劉大人不給麵子!”
納塔圖哈身邊的一個髯須大漢站了起來,身長九尺,一身肥肉很是壯碩,虎目圓瞪,怒視士兵喊道。
就算身高被壓製,士兵依舊神情自若,反正他死了,自己的家人會得到撫恤金,而且,將軍也會為他報仇,所以士兵雖然害怕,但依舊強忍著。
這份定力,倒是讓納塔圖哈有些刮目相看,立刻斥責自己的副將不得無禮。
“小阿哥,你也知道,讓我放下手中的兵權,總要有點補償吧?”
納塔圖哈帶著笑意,笑盈盈看著士兵。
“你的氏族可以遷至中原,聖上會給予爾等田莊財物等賞賜,這還不夠嗎?”
士兵皺眉說道,心中隱隱不喜。
聞言,納塔圖哈笑出了聲,道:“哈哈,小阿哥說笑了,夠,當然夠。”
說著,他大手一拍在大腿上,豪氣道:“好,我納塔圖哈答應了,為了慶祝內附大明,某欲宴請劉大人,如何?”
得到了迴複,不用管真假,士兵當即點頭道:“卑職立刻迴去稟報。”
不久,收到消息的劉安叫來了王翱和一眾副將,道:“遼外這些衛所是野慣了,不老實,你們各自讓士卒待戰,某還有幸能有人給某家設個鴻門宴,若是看到信號或者三個時辰後某還未出來,立刻攻城!”
“將軍!不可!”
副將們立刻開口阻攔,但是劉安卻孤注一擲。
“劉大人,不如讓下官隨去。”
這時,王翱站了出來,淡然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