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5章 運氣


    安南國都城,一隊人馬於都城外的官道上前行。


    這隊人馬為首之人,手持一柄猶如拐杖的物件。


    柄長三尺,上雕龍頭,嘴銜銅圈,一根紅線由銅圈下垂,線上掛著鬃毛,以銅片規成圓柱,由上到下,分成三重。


    持此物件的人一身紅色勁裝,頭戴黑色襆頭,一看就是明官裝扮。


    朱元璋稱帝之後,便下令恢複華夏禮製,而這人手持的物件,便是仿漢時旌節,手持旌節的人,自然便是使者。


    所謂使節,使的就是這節柄。


    旌以專賞,節以專殺,行則建節,樹六纛,亦借指節度使,軍權,這是唐製節度使的由來。


    自秦漢之後,華夏周圍邦國,有過朝貢的,都必須認得這一權杖。


    畢竟,漢時的使者很喜歡搞事,一副恨不得被殺,換取以身殉國的名聲,再到唐時的使者動輒號令西域諸國以滅一國。


    節杖的出現,也代表著朝聖的鄭義迴到了這座越國都城。


    沒錯,鄭義還要走在明使後麵,而明使可不是自己一個人來,還帶著五百士兵,所著武器,倒不是什麽火器,僅是普通冷兵器而已。


    在都城外的官道上慢行,是在等候都城來人迎接。


    官道邊上,有不少越民好奇觀望,馬衛國就在其中。


    早在使者越過大明關隘之後,他就收到了消息,這才前來看上一看。


    從持節人的麵容,馬衛國就能判斷出來,對方是宦官,一臉白白淨淨的,隱約透出一股陰柔之氣,但在陰柔的同時,又帶著那麽些傲氣。


    很顯然,這宦官不僅僅是普通的內官,應當還是東緝事廠的人。


    接受過錦衣衛特種訓練的馬衛國,對於那股子氣質很熟悉。


    倒不是說東廠高層都是宦官,一般來說,除了東廠最高領導,欽差總督東廠官校辦事太監,這個職位必須有宦官擔任之外,其餘大多數都是和錦衣衛一樣,身體健全,且身手了得,或是陰險狡詐之人。


    但是,提督由掌印或是秉筆太監兼任,本來伺候在皇帝身邊,事情就多且雜,所以就會讓一些親信充當掌刑千戶的職務,所做的也不是帶著廠衛各處拿人,而是輔助提督辦事。


    那一股子傲然的氣質,就是從那個時候給養出來的。


    用改革後的錦衣衛眼光,這種人並不適合充當密探,畢竟當密探的,必須多麵,且會隱藏。


    那使者掃視著圍觀的百姓,突然就若有所感一般,目光再次掃向馬衛國的方向,而馬衛國見狀,立刻低下頭,利用頭戴的鬥笠來隱藏自己的視線。


    使者的目光僅僅在馬衛國身上停留一瞬,很快就收迴目光,隨後看向身側的鄭義,皺眉道:“莫不是安南國王覺得我份量不夠,出城迎接也拖拖拉拉的?”


    “迴大人話,當今攝政乃是王太後,王尚且年幼,不理朝政。”


    鄭義垂首開口,安南國的情況,他早就向大明皇帝說明,而使者此番,就是來給自己撐腰的。


    聞言,使者輕嘖了一聲,道:“那這是在給我一個下馬威啊。”


    攝政太後,使者並沒有輕視,雖說華夏曆史上有不少,其中不乏將整個國家都弄得烏煙瘴氣,但也有不少能力出色,將國朝打理的井井有條。


    往不遠的說,誠孝昭皇後攝政期間,就很好了平衡了整個攝政團,為朱祁鎮打下了很好的基礎,並且告誡過很多次朱祁鎮,要打壓王振。


    可在誠孝昭皇後死後不過七年,朱祁鎮就直接將其留下的底蘊給揮霍,不僅重用了王振,還葬送了一大批能臣武將。


    有著這樣的反例,才更加體現出誠孝昭皇後的能力出眾。


    當然,若是沒有那夷戾王的作死,也不會有當今如此聖明的帝王坐到那個位置上。


    按照原本的曆史,朱祁鎮可謂是氣運之子,前有誠孝昭皇後為其打下基礎,後有朱祁鈺縫縫補補,而他前七年執政消耗了誠孝昭皇後的基礎,後七年是有朱祁鈺的基礎才能讓他有機會改過自新。


    鄭義心中暗笑,阮氏英越是怠慢明使,給明使留下壞印象,那麽就對他越是有利。


    而人群中的馬衛國,記下了使者的長相之後,也就默默退出了人群。


    現在可不是與使者接觸的時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重生景帝,我把景泰搞沒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喲吼吼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喲吼吼吼並收藏大明重生景帝,我把景泰搞沒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