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0章 大明的新老交替
大明重生景帝,我把景泰搞沒了! 作者:喲吼吼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1050章 大明的新老交替
北平京城,隨著運煤鐵路的運行,京畿的煤價長期處於低檔狀態。
而煤的降價,反而增加了火爐的銷售量,並且影響鐵製品售價。
鋼鐵成本降低,新建的鋼鐵廠日夜不停燒爐,以滿足整個京畿地區對鐵的需求。
朝堂上,原本鐵路的預計成本也在調整。
一條鐵路的運行,已經影響到了京畿地區的方方麵麵。
“陛下,臣以為應當優先開展往遼地鐵路建設,將遼地鐵礦利用起來。”
戶部侍郎李秉出班啟稟,道:“如今京畿地區鐵器需求增多,久之便會鐵荒,比起天津鐵路,當務之急,應當連通沈陽之地,利用遼地鐵料補充需求。”
今時不同往日,關於市場的變化,官員並不會首先想用官方手段去強力限製,而是利用市場走勢,憑借朝廷擁有的各種產業去影響市場。
李秉啟稟之後就迴到隊列之中,朝堂關於兩條鐵路路線的規劃是有,但輕急緩重方麵,看法就不同了。
大明缺的不是物料,而是人力,各方麵都需要人力來完成,而聖人又對於奴隸的使用有著反感,就隻能兩相其害選其輕。
當然,讓李秉出班稟報,其實也是戶部有著和工部一樣的現狀,或者說,大明的高層領導班子,即將步入新老交替的時代。
每逢這個時候,京官必須各出手段,讓自己被聖人記住,展現自己的政績。
李秉乃是正統元年進士,今年四十有七,當尚書的話,也算是正當壯年。
其資曆也十分耀眼,在福建延平當推官時,便以嚴懲不法豪強,聞名朝廷,經都禦史王文舉薦為都察院經曆,後又任戶部主事,赴宣府清核屯田。
到了朱祁鈺這一任皇帝,李秉便被提拔為侍郎,依舊是主抓清查田畝。
也正因如此,李秉在外惹了不少人,可有朱祁鈺坐鎮,李秉的仕途也算是一帆風順。
這樣有能力的官員,他的弱勢其實就是年紀,對於尚書來說,天命之年最為合適,因為這個年紀最為穩妥,能夠各方麵協調各部門之間的問題。
作為大明最高權力機構之一,尚書和內閣基本上是捆綁在一起,若是無法讓眾人信服,那尚書這個位置也坐不會太久。
朱祁鈺點了點頭,看向李秉道:“平煤價,讓百姓皆能用得起鐵器,倒是沒想到如今百姓購買力上漲,需求增加,反過來造成了鐵製品缺口了。”
對於鐵製品的需求,可不僅僅是京畿地區,要知道,因為商貿的發展,整個大明是日新月異的狀態,百姓不管有沒有發現,他們都或多或少得到了時代發展的好處。
以京城為例,生產材料降低,減低了生產成本,工廠在獲得利潤之後,便會擴建擴產,從而增加了對工人需求。
農戶向工人的轉變也就變多,從而又增加了對於穀物青菜的需求,反過來增加了農戶的收入。
雖然他們大部分都會將錢存在銀行裏,可隨著存款增多,他們新購商品也不會太過於縮手縮腳。
羅喆站立,如同環顧四望的劍客。
上頭的皇帝則是在細想著羅喆這個名字好像有點耳熟。
而羅喆不知道,那山羊胡子的老人是孔穎達,乃孔家之後,更不知道他身後所代表的是什麽。
就個人而言,羅喆覺得自己如同羔羊,進入了這狼虎之地。
“咳。”
麵對沉默的朝堂,李世民咳嗽了一聲說道:“蔡卿此番也構不成枉法,凡商者收取市稅也是理所應當!”
皇帝說話了,羅喆迴身低頭聆聽。
“迴陛下,但民非市籍,又不曾入市,何來市稅之說;再者,民雖無知,但市稅定非收民之所有。”
對於這筆巨款,羅喆並不是不想交稅,隻是不想白費力氣罷了。
然而,羅喆很輕易地擊穿了律法的漏洞,這對於滿朝諸公而言,是一個極大的挑戰。
很明顯,要是能猜出來,剛才早就無了。
因為有些困倦,羅喆一直在忍著哈欠。
“咦,那不是方才外麵的小郎君嗎?”
幕簾之後,有幾個小女孩正在偷看,其中一個突然發聲。
“是哩~”
又有女孩認同道。
這時的台上,前三名已經在思考著彼此的答案。
隻有羅喆一直捂著嘴,好似很無聊一般。
這三道謎題各有各的特點。
似乎誰都解不開彼此的謎題。
這就讓席糾犯了難,場麵似乎陷入僵局。
看著美人姐姐皺著黛眉,求助似的看著三人。
羅喆搖了搖頭,本身規則就跟鬧著玩一樣,隻不過沒想到大家這麽較勁。
“四和無花果,對或不對?”
聲音有些慵懶,畢竟還在長身體,對於已經習慣的生物鍾很難抵抗。
羅喆還是忍不住打了個哈欠,直接迴答。
???
青年和老者皆皺著眉看向羅喆。
而那席糾則是用探詢的目光看著兩人,等待答案。
“為何?”
發聲的是老者,解謎可不是隻需要說出答案就可以了。
“欲罷不能,老翁,應該是欲‘罷’不能吧!”
一邊說著,一邊拿著筆書寫。
這是一個很明顯的障眼法,將繁體寫成簡體,融入謎麵之內,如果是繁體,那就隻是很簡單的一個字謎。
待羅喆說完,老者看著羅喆的目光多了分欣賞。
而台下的人全都恍然大悟,雖然有些取巧,但是隻能感歎自己的累積不足。
倒是這麽個小孩,可真是太怪了。
“我呢?”
青年在老者之後問道。
“無花果,因其花生於果內,故以為無花,隻見枝繁葉茂,便是無花。”
羅喆隨口迴答。
青年點了點頭,卻再問道:“鄙人劉義,兄弟之眼界可歎。”
台下的人,就連杜荷都感到很驚訝,無花果他知道,但這種水果可不是誰都見過的。
那劉義說的眼界就是如此,一個孩子能辨繁簡,能識山珍,這能是簡單的孩子?
杜荷是不信的。
台下議論聲漸起。
“這小郎君有點眼熟。”
“區區小兒竟如此不凡!”
“這不是拿劉三老客棧的小郎嗎?”
“什麽劉三老客棧?”
“就是之前作詩‘願有前程可奔赴,亦有歲月可迴首。’的小郎君呀。”
聲音漸漸大了起來,羅喆似乎沒想到自己好像有點名氣。
這時,席糾安撫了一下觀眾,然後問羅喆道:“那小郎君的謎底可否揭曉?”
說到這個,羅喆頓時不困了。
對著台下的鐵牛勾了勾手,鐵牛在得到許可之後上台。
羅喆話不多說,直接從他包袱裏掏出蚊香盒。
“小子謎底很簡單,就是我手中的物件~”
說完打開蚊香盒,繼續道:“此物蚊香,如同熏香,但可驅蚊,盤如龍,一點紅,一夜蚊蟲無影蹤,說的就是此物。”
正當說的興起,席糾頓時感覺畫風不太對,連忙想上前阻止卻聽到羅喆說道:“娘子且慢!”
???
娘子?
這個似乎離自己很遠的稱唿又迴到了自己身上。
就在她愣神的片刻,羅喆滔滔不絕說道:“在挑燈夜讀時,在夜深酣睡時,那嗡嗡作響擾人的蚊蟲可謂是萬死不辭。”
咬著牙的羅喆目光隨之掃視眾人,能看到一些人不斷地點頭,於是繼續說道:“但是有了此物,那蚊蟲便不足為據,不同於火繩,此物點燃後靜置,無需封閉門窗,在燥熱之時,窗外清風吹拂,屋內燃香寂靜,諸位可想,這可是多麽難得。”
還沒從羅喆轉變迴過神來的眾人,在其言語帶動下,能想到那深夜裏讀書時紅腫的脖頸,和原本熟睡時一巴掌把自己拍醒的怒意。
他是上來幹啥的?
這個已經沒啥人在乎了。
“現在,豪華版蚊香在此奉上,諸君,寧賣的不是一盒蚊香,而是一份安寧,一份闔家歡樂,一份高中的希望;看看這精致的木盒,由精心挑選的果樹製成,其上花雕為半百老匠人親手操持,匠心獨運,這蚊香上也是花費心血的手工打造。”
羅喆掀開蓋子,展示著蚊香和蓋子那精巧的設計。
“獨具匠心的鐵片機關是雙手經過千錘萬打,隻需要將蓋子置於地麵,不用擔心灰燼落地,因為,這是我等匠人心血凝聚,巧奪天工之物。”
說著就演示了一遍用法。
而這時,台下的人已經在幻想著那無蚊蟲侵擾的個人空間了。
“在此,我鄭重宣布,無效退款!”
如同一聲驚雷,羅喆的承諾在他們腦海裏迴蕩。
無效退款!
他們心動了。
現場有些躁動。
但是羅喆卻舉著雙手,示意大家安靜。
“這是一份心血,是一份安寧,這巧奪天工之物,現在作價五百文,隻需五百文,買得科舉希望,買得兒孫安康!”
說完,羅喆環視著眾人。
寂靜,現場就像被潑了一桶冷水一樣。
羅喆在等待,一般這種情況需要一些托,讓他們來當領頭的那隻羊。
可是羅喆並沒有錢讓人產生羊群效應,他能做的,就隻能等。
就算賣不出去,至少也是打出了名聲。
商人卑鄙,不過如是。
不知道是為什麽,在場的人似乎沒有很看重羅喆的商人身份,這也是羅喆比較驚奇的地方。
“給老朽一盒,那蚊蟲擾得我孫兒美夢,區區五百文爾爾。”
一道蒼老的聲音傳出。
羅喆眼尖,一下子鎖定了目標,連忙揮手示意老人家上台。
“楊明府。”
“方才不曾看見楊侍禦史,還望莫怪。”
在老人緩緩走上台時,周圍的人不斷行禮打招唿。
上台之後,老人看著羅喆,麵帶笑意,道:“老夫長安令,楊纂。”
嘶~羅喆這才發現,自己沒有主動行禮什麽的,這屬於失禮了。
“小子羅喆,見過楊明府,失禮之處望海涵。”
躬身拱手,畢竟羅喆不是生徒,對於縣令作揖是不對的,這他倒是知道。
看著羅喆的舉動,楊纂倒是有些吃驚,不是生徒?
“不怪。”
楊纂擺了擺手說道。
拿出一盒蚊香,雙手奉上。
羅喆說道:“楊明府為小子第一顧客,此物便不收明府分文。”
“你這小子。”
楊纂笑著指著羅喆罵道:“罷了,不過見你聰慧,莫要在歪途深陷,因早入正道。”
羅喆早就聽膩了,陳家族長也是,黃夫子也是,陳伯還是,就連陳娘也是這麽覺得,似乎整個世界都在敦促他。
“小子謹記。”羅喆行了一禮。
台下的人倒是吃驚了,第一單免費?那可是五百文啊!
也不知道後麵還有沒有優惠,但是情緒確實被調動了起來。
一時間開始爭先恐後了。
“今日僅有十份,現餘九份,先到先得。”
在羅喆最後的饑餓營銷之下,剩餘的蚊香很快就被搶完了。
就在眾人還沒反應過來的時候,羅喆已經脫離了人群。
將剩下的三盒取出來,一盒送給杜荷,另外兩盒則是送給坊使。
留給他們一個風一樣的背影。
走出青樓,長長的唿出一口氣,很好,沒有緊張。
鐵牛背著包袱,感覺任務很沉重,他這輩子第一次見到這麽多錢。
不過對於羅喆的敬仰,那是猶如黃河之水滔滔不絕。
幺娘更不用說了,被羅喆抱著已經開始點頭的她都含糊著念叨著羅郎啥的。
至於那個目瞪口呆的杜荷,羅喆可沒空管他。
沒走多遠,前方一個身影似乎就在等他。
長安令,楊纂。
方才在台上的第一頭羊。
“羅小郎君,可願意聊聊?”
楊纂笑著問羅喆。
羅喆也沒什麽好拒絕的,就和老人邊走邊聊。
“老夫初見羅小郎君便尤為驚歎,可問羅小郎君為何買賣?”
楊纂背著手,亦步亦趨走著。
“小子想為村裏修條路。”羅喆背著幺娘和楊纂並肩走著。
旁邊可以發現有幾個護衛跟隨,但還是保持著距離。
“善,雖行卑鄙之事,但從善之行,不錯。”
楊纂笑容更盛了。
“明府為何找小子說話?”有啥問啥,羅喆覺得要弄清楚。
輕撫著胡須,楊纂看著前方開口:“或是愛才之心,或是好奇罷了。”
點了點頭,羅喆沒再說什麽。
北平京城,隨著運煤鐵路的運行,京畿的煤價長期處於低檔狀態。
而煤的降價,反而增加了火爐的銷售量,並且影響鐵製品售價。
鋼鐵成本降低,新建的鋼鐵廠日夜不停燒爐,以滿足整個京畿地區對鐵的需求。
朝堂上,原本鐵路的預計成本也在調整。
一條鐵路的運行,已經影響到了京畿地區的方方麵麵。
“陛下,臣以為應當優先開展往遼地鐵路建設,將遼地鐵礦利用起來。”
戶部侍郎李秉出班啟稟,道:“如今京畿地區鐵器需求增多,久之便會鐵荒,比起天津鐵路,當務之急,應當連通沈陽之地,利用遼地鐵料補充需求。”
今時不同往日,關於市場的變化,官員並不會首先想用官方手段去強力限製,而是利用市場走勢,憑借朝廷擁有的各種產業去影響市場。
李秉啟稟之後就迴到隊列之中,朝堂關於兩條鐵路路線的規劃是有,但輕急緩重方麵,看法就不同了。
大明缺的不是物料,而是人力,各方麵都需要人力來完成,而聖人又對於奴隸的使用有著反感,就隻能兩相其害選其輕。
當然,讓李秉出班稟報,其實也是戶部有著和工部一樣的現狀,或者說,大明的高層領導班子,即將步入新老交替的時代。
每逢這個時候,京官必須各出手段,讓自己被聖人記住,展現自己的政績。
李秉乃是正統元年進士,今年四十有七,當尚書的話,也算是正當壯年。
其資曆也十分耀眼,在福建延平當推官時,便以嚴懲不法豪強,聞名朝廷,經都禦史王文舉薦為都察院經曆,後又任戶部主事,赴宣府清核屯田。
到了朱祁鈺這一任皇帝,李秉便被提拔為侍郎,依舊是主抓清查田畝。
也正因如此,李秉在外惹了不少人,可有朱祁鈺坐鎮,李秉的仕途也算是一帆風順。
這樣有能力的官員,他的弱勢其實就是年紀,對於尚書來說,天命之年最為合適,因為這個年紀最為穩妥,能夠各方麵協調各部門之間的問題。
作為大明最高權力機構之一,尚書和內閣基本上是捆綁在一起,若是無法讓眾人信服,那尚書這個位置也坐不會太久。
朱祁鈺點了點頭,看向李秉道:“平煤價,讓百姓皆能用得起鐵器,倒是沒想到如今百姓購買力上漲,需求增加,反過來造成了鐵製品缺口了。”
對於鐵製品的需求,可不僅僅是京畿地區,要知道,因為商貿的發展,整個大明是日新月異的狀態,百姓不管有沒有發現,他們都或多或少得到了時代發展的好處。
以京城為例,生產材料降低,減低了生產成本,工廠在獲得利潤之後,便會擴建擴產,從而增加了對工人需求。
農戶向工人的轉變也就變多,從而又增加了對於穀物青菜的需求,反過來增加了農戶的收入。
雖然他們大部分都會將錢存在銀行裏,可隨著存款增多,他們新購商品也不會太過於縮手縮腳。
羅喆站立,如同環顧四望的劍客。
上頭的皇帝則是在細想著羅喆這個名字好像有點耳熟。
而羅喆不知道,那山羊胡子的老人是孔穎達,乃孔家之後,更不知道他身後所代表的是什麽。
就個人而言,羅喆覺得自己如同羔羊,進入了這狼虎之地。
“咳。”
麵對沉默的朝堂,李世民咳嗽了一聲說道:“蔡卿此番也構不成枉法,凡商者收取市稅也是理所應當!”
皇帝說話了,羅喆迴身低頭聆聽。
“迴陛下,但民非市籍,又不曾入市,何來市稅之說;再者,民雖無知,但市稅定非收民之所有。”
對於這筆巨款,羅喆並不是不想交稅,隻是不想白費力氣罷了。
然而,羅喆很輕易地擊穿了律法的漏洞,這對於滿朝諸公而言,是一個極大的挑戰。
很明顯,要是能猜出來,剛才早就無了。
因為有些困倦,羅喆一直在忍著哈欠。
“咦,那不是方才外麵的小郎君嗎?”
幕簾之後,有幾個小女孩正在偷看,其中一個突然發聲。
“是哩~”
又有女孩認同道。
這時的台上,前三名已經在思考著彼此的答案。
隻有羅喆一直捂著嘴,好似很無聊一般。
這三道謎題各有各的特點。
似乎誰都解不開彼此的謎題。
這就讓席糾犯了難,場麵似乎陷入僵局。
看著美人姐姐皺著黛眉,求助似的看著三人。
羅喆搖了搖頭,本身規則就跟鬧著玩一樣,隻不過沒想到大家這麽較勁。
“四和無花果,對或不對?”
聲音有些慵懶,畢竟還在長身體,對於已經習慣的生物鍾很難抵抗。
羅喆還是忍不住打了個哈欠,直接迴答。
???
青年和老者皆皺著眉看向羅喆。
而那席糾則是用探詢的目光看著兩人,等待答案。
“為何?”
發聲的是老者,解謎可不是隻需要說出答案就可以了。
“欲罷不能,老翁,應該是欲‘罷’不能吧!”
一邊說著,一邊拿著筆書寫。
這是一個很明顯的障眼法,將繁體寫成簡體,融入謎麵之內,如果是繁體,那就隻是很簡單的一個字謎。
待羅喆說完,老者看著羅喆的目光多了分欣賞。
而台下的人全都恍然大悟,雖然有些取巧,但是隻能感歎自己的累積不足。
倒是這麽個小孩,可真是太怪了。
“我呢?”
青年在老者之後問道。
“無花果,因其花生於果內,故以為無花,隻見枝繁葉茂,便是無花。”
羅喆隨口迴答。
青年點了點頭,卻再問道:“鄙人劉義,兄弟之眼界可歎。”
台下的人,就連杜荷都感到很驚訝,無花果他知道,但這種水果可不是誰都見過的。
那劉義說的眼界就是如此,一個孩子能辨繁簡,能識山珍,這能是簡單的孩子?
杜荷是不信的。
台下議論聲漸起。
“這小郎君有點眼熟。”
“區區小兒竟如此不凡!”
“這不是拿劉三老客棧的小郎嗎?”
“什麽劉三老客棧?”
“就是之前作詩‘願有前程可奔赴,亦有歲月可迴首。’的小郎君呀。”
聲音漸漸大了起來,羅喆似乎沒想到自己好像有點名氣。
這時,席糾安撫了一下觀眾,然後問羅喆道:“那小郎君的謎底可否揭曉?”
說到這個,羅喆頓時不困了。
對著台下的鐵牛勾了勾手,鐵牛在得到許可之後上台。
羅喆話不多說,直接從他包袱裏掏出蚊香盒。
“小子謎底很簡單,就是我手中的物件~”
說完打開蚊香盒,繼續道:“此物蚊香,如同熏香,但可驅蚊,盤如龍,一點紅,一夜蚊蟲無影蹤,說的就是此物。”
正當說的興起,席糾頓時感覺畫風不太對,連忙想上前阻止卻聽到羅喆說道:“娘子且慢!”
???
娘子?
這個似乎離自己很遠的稱唿又迴到了自己身上。
就在她愣神的片刻,羅喆滔滔不絕說道:“在挑燈夜讀時,在夜深酣睡時,那嗡嗡作響擾人的蚊蟲可謂是萬死不辭。”
咬著牙的羅喆目光隨之掃視眾人,能看到一些人不斷地點頭,於是繼續說道:“但是有了此物,那蚊蟲便不足為據,不同於火繩,此物點燃後靜置,無需封閉門窗,在燥熱之時,窗外清風吹拂,屋內燃香寂靜,諸位可想,這可是多麽難得。”
還沒從羅喆轉變迴過神來的眾人,在其言語帶動下,能想到那深夜裏讀書時紅腫的脖頸,和原本熟睡時一巴掌把自己拍醒的怒意。
他是上來幹啥的?
這個已經沒啥人在乎了。
“現在,豪華版蚊香在此奉上,諸君,寧賣的不是一盒蚊香,而是一份安寧,一份闔家歡樂,一份高中的希望;看看這精致的木盒,由精心挑選的果樹製成,其上花雕為半百老匠人親手操持,匠心獨運,這蚊香上也是花費心血的手工打造。”
羅喆掀開蓋子,展示著蚊香和蓋子那精巧的設計。
“獨具匠心的鐵片機關是雙手經過千錘萬打,隻需要將蓋子置於地麵,不用擔心灰燼落地,因為,這是我等匠人心血凝聚,巧奪天工之物。”
說著就演示了一遍用法。
而這時,台下的人已經在幻想著那無蚊蟲侵擾的個人空間了。
“在此,我鄭重宣布,無效退款!”
如同一聲驚雷,羅喆的承諾在他們腦海裏迴蕩。
無效退款!
他們心動了。
現場有些躁動。
但是羅喆卻舉著雙手,示意大家安靜。
“這是一份心血,是一份安寧,這巧奪天工之物,現在作價五百文,隻需五百文,買得科舉希望,買得兒孫安康!”
說完,羅喆環視著眾人。
寂靜,現場就像被潑了一桶冷水一樣。
羅喆在等待,一般這種情況需要一些托,讓他們來當領頭的那隻羊。
可是羅喆並沒有錢讓人產生羊群效應,他能做的,就隻能等。
就算賣不出去,至少也是打出了名聲。
商人卑鄙,不過如是。
不知道是為什麽,在場的人似乎沒有很看重羅喆的商人身份,這也是羅喆比較驚奇的地方。
“給老朽一盒,那蚊蟲擾得我孫兒美夢,區區五百文爾爾。”
一道蒼老的聲音傳出。
羅喆眼尖,一下子鎖定了目標,連忙揮手示意老人家上台。
“楊明府。”
“方才不曾看見楊侍禦史,還望莫怪。”
在老人緩緩走上台時,周圍的人不斷行禮打招唿。
上台之後,老人看著羅喆,麵帶笑意,道:“老夫長安令,楊纂。”
嘶~羅喆這才發現,自己沒有主動行禮什麽的,這屬於失禮了。
“小子羅喆,見過楊明府,失禮之處望海涵。”
躬身拱手,畢竟羅喆不是生徒,對於縣令作揖是不對的,這他倒是知道。
看著羅喆的舉動,楊纂倒是有些吃驚,不是生徒?
“不怪。”
楊纂擺了擺手說道。
拿出一盒蚊香,雙手奉上。
羅喆說道:“楊明府為小子第一顧客,此物便不收明府分文。”
“你這小子。”
楊纂笑著指著羅喆罵道:“罷了,不過見你聰慧,莫要在歪途深陷,因早入正道。”
羅喆早就聽膩了,陳家族長也是,黃夫子也是,陳伯還是,就連陳娘也是這麽覺得,似乎整個世界都在敦促他。
“小子謹記。”羅喆行了一禮。
台下的人倒是吃驚了,第一單免費?那可是五百文啊!
也不知道後麵還有沒有優惠,但是情緒確實被調動了起來。
一時間開始爭先恐後了。
“今日僅有十份,現餘九份,先到先得。”
在羅喆最後的饑餓營銷之下,剩餘的蚊香很快就被搶完了。
就在眾人還沒反應過來的時候,羅喆已經脫離了人群。
將剩下的三盒取出來,一盒送給杜荷,另外兩盒則是送給坊使。
留給他們一個風一樣的背影。
走出青樓,長長的唿出一口氣,很好,沒有緊張。
鐵牛背著包袱,感覺任務很沉重,他這輩子第一次見到這麽多錢。
不過對於羅喆的敬仰,那是猶如黃河之水滔滔不絕。
幺娘更不用說了,被羅喆抱著已經開始點頭的她都含糊著念叨著羅郎啥的。
至於那個目瞪口呆的杜荷,羅喆可沒空管他。
沒走多遠,前方一個身影似乎就在等他。
長安令,楊纂。
方才在台上的第一頭羊。
“羅小郎君,可願意聊聊?”
楊纂笑著問羅喆。
羅喆也沒什麽好拒絕的,就和老人邊走邊聊。
“老夫初見羅小郎君便尤為驚歎,可問羅小郎君為何買賣?”
楊纂背著手,亦步亦趨走著。
“小子想為村裏修條路。”羅喆背著幺娘和楊纂並肩走著。
旁邊可以發現有幾個護衛跟隨,但還是保持著距離。
“善,雖行卑鄙之事,但從善之行,不錯。”
楊纂笑容更盛了。
“明府為何找小子說話?”有啥問啥,羅喆覺得要弄清楚。
輕撫著胡須,楊纂看著前方開口:“或是愛才之心,或是好奇罷了。”
點了點頭,羅喆沒再說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