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7章 秋月氏的通緝令


    長崎,城主府。


    朱儀和張北海等一眾軍官在會議室中討論前線發迴來的戰報。


    “對於當前情況,諸位怎麽看?”


    朱儀將戰報扔在桌麵上,直接開口問道。


    “事實證明,善待俘虜還是有可取之處。”


    張北海捏著自己的下巴,思慮再三後才開口。


    拋開被對方鑽了空子不談,就明軍善待俘虜的政策,切切實實讓底層士兵需要麵對的危險減少了許多。


    “當然,並不排除武力威懾的作用。”


    張北海繼續道:“不過,反過來,有些戰士心中不忿也能理解,但,總督,這並不能作為虐待俘虜的理由。”


    之所以張北海要堅持善待俘虜的政策,取決於大明那英勇善戰的勇武營團,本身就是由一群聯軍戰俘所組成,為了大明遼東乃至西域奔波戰鬥,在聖人的影響下,也得到了明軍的認可。


    “可是,指揮,若是一直如此,那我軍必然會被認為可欺,長此以往,不利於長崎穩定發展建設。”


    有軍官開口,這也是當前比較麻煩的問題。


    對於他們這樣的上位者而言,比起一時意氣用事,更要注重整體的戰略方向。


    明軍終究是王者之師,而想要當王者之師,本身就充滿荊棘,甚至還有自己人的不理解。


    朱儀敲了敲桌子,打斷了軍官的討論,道:“罪人一定要受到懲罰,就如聖上對草原的戰士所言,他們入侵大明,殘殺我大明子民,就需要用一生去償還。”


    總督開口,其他人也都安靜了下來,雖說總督不幹預軍事,但不代表他不能幹預軍事。


    “未經許可入侵我軍控製海域,便如入侵我大明疆土,這在條約之中寫得分明,依照我大明律,主謀必須也一定要授首。”


    朱儀的話語鏗鏘有力,現在他可不是那繼承爵位的二世祖了。


    軍隊本身就是大染缸,不僅是會影響士兵,反過來也會影響到將領,隻要最高領袖保持正確的方向,整體上軍隊都會往好的方向前進。


    “通知那藤原氏,以明軍名義,發出對秋月氏一族通緝令,凡是抓拿秋月氏族者,明軍有賞,活抓秋月種高者,有重賞。”


    既然對方想要玩,那麽朱儀並不介意和對方玩。


    “另外,派人告知日本國王,廢除秋月氏族家徽以及剝奪秋月氏一切領地,轉交由藤原氏管理。”


    朱儀這麽做,可以說是在打倭國的臉,畢竟這種權柄,本來隻有大將軍或者天皇才擁有,可朱儀越俎代庖,已然不將倭國的統治者放在眼中。


    既然倭國貴族想要搞一把大的,那麽朱儀就再添一把火,至於藤原氏能不能抓住這個機會,那就看對方的悟性了。


    聞言,一眾軍官稍稍沉默了一會兒,隨後張北海便開口,道:“是,總督。”


    不管是藤原氏還是秋月氏,都想把倭國搞亂,那麽明軍自己隻要牢牢占據大義的名分,什麽時候動手,也就能自己說得算。


    至於那秋月氏,是死是活,已經沒有那麽重要了,從他讓人偷襲長崎那一刻起,主動權也就順理成章落到了長崎明軍的手中。


    可宮女並不是僅僅稟報了羅喆的事,順便還匯報了麗正殿此時正在群魔亂舞。


    這一下子讓長孫皇後的黛眉皺了起來。


    “聽聞殿內正極度鋪張浪費,而此事皆因你而起?”


    質問的語氣帶著幾分威嚴。


    羅喆知道紙張貴,但是並不知道到底有多貴,心中有些好奇。


    “皇後殿下,敢問那紙作價如何?”


    羅喆顯得有些小心翼翼的,具體如何,心中有點忐忑。


    “蜀紙成匹者,價直不下一十千,若論一張直一百,羅小郎君可願償付?”長孫皇後挑著眉,一手撐著腦袋,看著羅喆很是玩味。


    價直不下一十千,也就是說一匹紙要十貫錢,論張就是一百文。


    這是紙嗎?這是錢啊!


    麗正殿那群孩子正在用錢折紙飛機。


    羅喆一時間感覺有點頭暈,離譜,太離譜了,怎麽可能這麽貴!


    “小…小民可否先去核算一番。”羅喆頓時感覺喉嚨有點發幹。


    “準了。”長孫皇後很滿意羅喆的表現,笑容重新出現在她臉上。


    語落,羅喆一溜煙消失在側殿,馬不停蹄奔往麗正殿,他感覺每一腳踩下去都是錢。


    迴到麗正殿中,紙飛機還在天上飛,下麵是孩子嬉戲追逐打鬧。


    冷靜,先冷靜一下,找一下有沒有時光機。


    時光機是什麽鬼!


    羅喆立馬讓孩子們停手,將折紙全部迴收,雖然經過撕折,但是大概數量還是能算出來的。


    李恪也很不情願地將自己手中的小馬遞給羅喆。


    一、二、三…


    羅喆心裏還有幾分慶幸,也算是苦中作樂。


    僅僅一會兒的工夫,三貫錢就沒了,如果自己來的再慢一些,那後果不堪設想。


    話說那歐陽詢到底跑哪去了,都不來管管這群熊孩子。


    告誡孩子們不能在撕折紙張之後,這頓算是羅喆請的。


    羅喆能感受到孩子們鄙夷的目光,小氣鬼,不就一些錢嗎。


    哪個不是家大業大的,家中的田地都得以百為單位的。


    但目前羅喆還算是孩子王,雖然有些丟臉,但是麵子還是會給的。


    每個人手裏都有自己喜歡的折紙,就沒有再哭鬧。


    羅喆擤了擤鼻涕,當家才知柴米貴,你們這群n代是不會明白的。


    再從麗正殿走向側殿,站在長孫皇後麵前,羅喆苦著臉,許久之後憋出一句話:“小民可否以工抵債。”


    一席話差點沒讓長孫皇後笑噴了。


    這個小郎君可真是太妙了。


    原以為他會用已經賺到的錢抵債,沒想到還有這麽一出。


    忍著笑意,長孫皇後問道:“你可會多少活計?”


    “洗碗掃地,燒菜做飯皆通,木工也還湊合。”羅哲擦了一下鼻子說道。


    不滿意,這不是長孫皇後想要的答案。


    “為何你心想皆是此等活計?書筆才華,刀劍武道為不可?”


    長孫皇後說著就來氣,不過這也是羅喆奇妙之處。


    雖然一身長處,但是總捏著這些上不得台麵的東西示人。


    ???


    羅喆一臉問號:“迴皇後殿下,這宮中可缺書筆才華之人?缺刀劍武道之人?”


    “但也不缺傭仆。”長孫皇後迴應說道。


    “可小民也僅適合這些呀。”


    看著羅喆的眼睛,似乎他真的是這麽認為的。


    長孫皇後頓時覺得羅喆有些朽木不可雕了。


    算了,讓他試試也好,這一天天總是不務正業,權當懲罰罷了。


    “那你就先顧道務起居罷。”


    或許之後他就會改變想法也說不定呢。


    對於羅喆的辯駁,杜如晦聽得刺耳。


    坊市製度,自周起,至漢興。


    這是一套極為方便又有效的製度。


    但是在這個少年眼裏卻滿是瘡痍。


    更何況,敢和天下共主辯駁,也是需要不少膽氣。


    一位內侍向李世民遞上了一個盒子。


    那個盒子羅喆很熟悉呀。


    不就是蚊香嗎!


    當內侍的低語讓李世民的臉色稍許變換,看向羅喆的目光越發淩厲。


    “哼,經太醫署核驗,你這蚊香可不值五百文!”


    這麽快?


    羅喆很淡定,所謂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微微行禮:“陛下,話非如此,古有千金買骨,便是這個理。”


    聞言,李世民眉頭微皺,似乎被觸動了什麽。


    “如今我這蚊香,形式雖然簡單,但其內涵創意不止於此,就拿那個小機關而言,看似小巧,但精巧的鐵製器具可不多見,再者,古往今來,還未曾見過如此蚊香。”


    羅喆侃侃而談:“這買的不是一份蚊香,而是一份創意。”


    可是走到這一步,他已經敗了,自從李世民稱蚊香不值五百文那一刻,他就帶有欺騙性質。


    這樣的斂財手法很快,快到以如今京城的房價做比較,羅喆在一天之內已經賺了將近四套房產了,要知道,這可是按畝賣的地。


    不是說什麽仇富心理,而是歧視商賈。


    官員們的俸祿都有可能是幾條臘肉,一介商賈卻腰纏萬貫,這是朝廷不能允許的。


    “陛下,民並不是不予稅賦。”


    羅喆躬身拱手拜道。


    因為越說下去,越發無力。


    李世民還在迴味方才的話語。


    千金買骨,這千金買骨讓他想起了往事。


    一位風華絕代的猛將。


    一個從平民裏殺出來的年少國公 。


    可是,這朝廷沒有他的位置。


    眼前這個小兒郎臨威不懼,在滿朝諸公麵前還說胡話,倒是頗有幾分陣前請戰的氣象。


    也如他所說,新朝剛立,很多律法沒有完善,就算是前朝,也不曾遇見過這種情況,他似乎沒有錯。


    市坊入門的那點費用算得上稅收嗎?


    不止羅喆不知道,滿朝諸公乃至李世民也不知道。


    但是,君臣眼神的交換隻在瞬間。


    楊纂出班道:“微臣曾問其緣由,起因為鄉民搭橋修路,赤子之心望陛下開恩。”


    杜如晦咳嗽了幾下,說道:“羅小郎君雖巧言令色,但商賈卑鄙非百姓同等,臣請聖裁。”


    有了杜如晦帶頭,群臣附聲:“臣請聖裁。”


    異口同聲,對於羅喆很是震撼。


    這讓他明白了自身的無力感是從何而來,這是人治,說到底,也是人治。


    沉默無言,他知道,一旦被認定為商賈,那麽皮肉之苦是在所難免的,能不能活著撐過去都不知道。


    他仰頭看向禦案,這是他第一次抬頭看李世民,至少,讓自己見識一番這個名傳千古的皇帝是什麽樣子的。


    冕冠上十二根旒隻是象征意義,兩人的目光都在對方身上,李世民年不過三十,正是力壯之年,眉宇間經過戰火的淬煉,務必威嚴。


    其本身有著胡人的血統,讓他的五官更加立體,至少在羅喆看來,還是挺好看的。


    他能看到李世民的嘴角微微翹起。


    “羅喆犯法,當之有罪,但念其年幼不通禮,朕憐之,此令民子羅喆在宮看押,受皇後管製。”


    皇帝的話語充滿了氣勢,但是羅喆總感覺哪裏不對。


    在他還沒有迴過味來的時候,朝臣們皆行禮稱臣,之後就是各種誇讚,似乎這隻是一種流程。


    在宮看押是什麽意思?皇後管製是什麽意思?


    我不理解!很不理解!


    再怎麽不理解,也不妨礙內侍將他帶出殿外,移往後宮,確切地說,是麗正殿。


    在他離開後,朝堂倒是輕鬆了幾分。


    “此子如何?”李世民問道。


    杜如晦立馬迴答,似乎恐於人後:“臨危不亂,赤子之心,若歸正途,未來可期。”


    “願有前程可奔赴,亦有歲月可迴首。”


    李世民念道:“奔赴迴首,未來可期,杜卿所言甚是,那麽,這商稅可如何定奪。”


    說到這個,群臣開始引經據典,至少要開個頭不是嗎?


    被放置在一旁的蔡誌華有些心灰意冷,杜相看重,皇帝憐惜,那還有自己什麽事兒,這官途估計就到這了。


    ……


    麗正殿。


    羅喆莫名其妙被帶到這邊。


    莫名其妙看到一個風韻少婦懷裏抱著一個嬰兒看著莫名其妙的自己。


    婦人含笑,感覺羅喆有點呆,很可愛。


    剛生育的她可能是母性的作用,越發覺得羅喆可愛。


    在婦人身旁還有幾個孩子。


    按理說,後宮不是不能讓男子進入嗎?


    羅喆還是個孩子?孩子不分男女?那算了。


    從衣著上看,孩子堆裏有幾個穿著黃色的,那肯定是皇子了。


    於是,羅喆首先排除這幾位,向其他孩子靠近。


    為什麽要靠近他們?


    因為這裏除了宮女沒有其他人了。


    羅喆也不知道幹嘛,就隻能加入孩子堆裏了。


    “你是誰?”


    最先發現羅喆靠近的孩子,身穿紫衣,頭上紮著鬢角,語氣糯糯的,又跟小大人一樣。


    “我叫羅喆,問別人名字要先自報姓名,你懂不懂禮。”羅喆說道,可能是劫後餘生吧,羅喆放的有點開。


    小孩嘟著嘴,皺眉道:“我叫周道務。”


    “那從今天起,我們就是朋友了,道務君。”


    羅喆很是自來熟,能被養在宮裏的孩子,除了自己,應該都是一些重要人物的後代,好好相處一定沒有錯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重生景帝,我把景泰搞沒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喲吼吼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喲吼吼吼並收藏大明重生景帝,我把景泰搞沒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