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2章 張北海離開
大明重生景帝,我把景泰搞沒了! 作者:喲吼吼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大明出海的船隻,與年俱增,可以說,現在海上最多的人,就是大明人。
在一開始打擊海寇之後,北至渤海,南至瓊島海域,皆對海寇采取高壓政策。
部分人本來以為開海會導致海寇猖獗,可真的實行之後,結果卻不是如此。
甚至還有漁民海商主動舉報,從而減輕了官府不小的負擔。
耽羅島上,張北海準備啟程離開。
島上的事情都已經談好敲定,艦隊會留下一些人,主要就是登記黃冊,同時,將相關消息傳迴京城。
從陳府出來,陳生跟在張北海身後,眾人走下小坡,進入村莊,而這一次,村民並沒有躲在屋內。
因為之前孕婦的事件,陳生在從張北海身上了解了更多大明如今的情況後,立刻就作出判斷,自己要是再將村民當豬狗,那麽等朝廷完全控製耽羅島後,可能會影響自己能得到的好處。
聖人為民,能俯身關心民意,而陳生可沒有那個自信,能將耽羅島的民意給圈禁起來。
所以,在那之後,陳生就讓村民自由出入,不再限製。
而也是因為明軍幫過村民,軍醫的名聲在村中裏馬上就傳播開來。
有這樣的兵,自然將領也是好人。
村民是這麽想的,現在不知道從哪裏得知明軍準備離開的消息,一個個就站在道路的兩旁,準備送送這給自己帶來解放的軍隊。
陳生因為接待張北海,自然也是第一批登記造冊的區域,村民也是從這項行動之中,了解了這支從海上而來的軍隊。
士兵抓著火槍背帶,目光關注著兩旁村民,而村民手中,有的提著籃子,有的抱著罐子。
能在村民手中的東西其實不多,也就是些野菜和醃製的魚幹。
他們的臉上滿是期盼,可不是期盼明軍的離開,而是知道他們還會再來。
“大人!”
一個村民高聲大喊,直接跪在了路邊,舉起手中的瓦罐,道:“這是草民一些心意,大人救我妻兒,草民無以為報,還請大人收下!”
張北海順聲看去,便看到之前那孕婦的丈夫,他雙手高舉瓦罐,雙膝跪地,眼中滿是崇敬之色。
而當那人跪下之後,其他村民也紛紛跪了下來,有的甚至哭了出來,大喊:“大人別走!留下來!”
希望就在眼前,總會有人患得患失,害怕明軍這一走,就不迴來了。
更多的村民則是喊著:“恭送天兵,恭送大人!”
張北海看了眼陳生,島上的百姓越是尊敬明軍,同時也證明了陳生這群人對於島上百姓的欺壓程度有多恨。
不過,陳生絲毫沒有被打臉的感覺,相反,他還出聲勸道:“大人,此乃百姓心意。”
聞言,張北海搖了搖頭,抬手按下了村民的喊聲,道:“某乃大明艦隊指揮,乃大明之臣,爾等若是登上黃冊,便是我大明子民,乃是聖上的百姓,保家衛國安邦,吾等應盡之責,諸位無需如此!”
張北海大喊,可村民這麽一聽,更加熱切了起來。
別說當大明的百姓,就算是當大明的狗,那也是他們的榮幸。
村民們磕頭磕得更猛了,這簡直就是青天大老爺。
眼見是收不住了,張北海也意識到自己好像是說錯了什麽,便急步離開。
在他身後,被護衛隔開的百姓高舉著雙手,雙眼因激動而泛紅,雙腿也是顫動著蹦跳,緊緊跟著,生怕掉隊。
被村民簇擁著,張北海走到碼頭,而這裏的人更多,看到激動的村民,自然就上前了解情況。
得知自己以後能成為大明的百姓,能夠擁有正當的身份,心情無以言表,隻能和其他村民一樣,揮舞著雙手,朝張北海喊著感謝地話語。
不過,這一切在那些頭目首領到來後就停止了。
張北海要離開,耽羅島的頭目首領總不能沒有表示。
之前朱儀登島後,陳氏抓住了機會,送出禮物,這次他們自然沒有疏忽。
一個個木箱搬了上來,直接擺在張北海的麵前,為首一個中年人站了出來,朝張北海撫胸鞠躬,道:“大將軍,這是我等些許心意,還請將軍收下。”
張北海看著木箱,又看著那一個個期待的眼神,揮了揮手,讓人上前檢查木箱裏的東西。
打開之後,也不是什麽好東西,都是些金銀首飾。
說實在,對於出海而言,金銀首飾還沒有食物淡水來的珍貴。
“將軍大人,之前成國公也幫朝廷收了,算是島上的誠意。”
陳生看張北海好似要拒絕,便幫忙解釋道。
所謂你不拿,我不拿,上頭怎麽拿。
很明顯眼前的將軍可不是什麽武勳,因而對於這方麵的事情,有些拿不準。
聞言,張北海大致也猜到了朱儀為何要收下,畢竟兩人出現的時間不同,情況自然也是不一樣。
朱儀登島時,尚不清楚朝廷對耽羅島的態度,為了定島上人的心,收了也無可厚非,但張北海不行,他來此,就說明了朝廷實際控製耽羅島的開始,收了那就涉及貪腐了。
思索片刻,張北海擺了擺手,道:“諸位拳拳之心,某已然知曉,而這些財物,某收不得,不若留在島上,等朝中來人,也可充當發展財資,朝廷自然會記下諸位的功勞。”
張北海把球踢給後麵的人,同時也是告知在場的人,該示好的對象是誰。
一邊是閃著寶光的財物,一邊是衣衫襤褸的村民,就隔著一道不寬的空地,張北海看著就覺得諷刺。
本來聽到張北海不收,那些頭目的心都提了起來,後麵又聽到要收,不過是留在島上,那心才稍微放了下去。
反應過來的頭目,頓時悟出了張北海的意思,連忙上前拱手,道:“多謝將軍大人點醒!”
養馬的蒙古人在耽羅島發展到現在,可不僅僅是長身體而已。
也是張北海不是那些文縐縐的文官那樣,說話較為直白,所以他們很快就迴過味來。
到底他們還是沒有陳生那樣敏銳的政治嗅覺,隻知道之前陳生送了,這次他們就不能錯過。
碼頭的士兵上前詢問張北海是否馬上登船,而海麵上,船隻隨著海浪起伏不定。
“諸位止步。”
張北海朝著士兵點了下頭,才轉身麵向眾人,特別是站在那些頭目身後的村民,笑道:“某不過是過客,所為之事,乃聖人之命。”
說完,留下那些目光熱切的百姓,張北海轉身就走,幾步便上了船。
一個個士兵也緊隨其後,船槳打在海麵上,攪動海水,將船身向前推離碼頭。
沒有士兵維持秩序,那些村民紛紛湧上碼頭,更有人直接跳到海裏,對著遠處的船隻不斷招手,淚流滿麵。
張北海看了幾眼,轉身看向福船,心中默默歎了口氣。
迴想自己以前也是破落軍戶,被於謙挑選而出,得到了聖人的垂青,加入神武衛後,一步步走到現在,又何不能感同身受。
“都上來,天冷,別著涼了。”
留在島上負責登記的士兵,朝著海中的村民大喊,可也攔不住村民的熱情。
直到那遠處的巨艦降下風帆,船身緩緩遠離視線,那位大人終究還是離開了。
村民從海中遊上岸,熱情過後,體溫才感受到涼意,哆嗦著跑迴家。
張北海登上福船,就有陰陽官上前,手中持著海圖和六分儀。
“指揮大人,按照朝廷下發海圖,繞過此島,航行方向便再無補給點,方向確認,編隊確認,還請指揮大人宣布起航。”
陰陽官遞上海圖,前路未知,但正是驗證自己學識的時候。
“起航!”
張北海抬手宣布,旗官便向桅杆上的了望台揮舞旗語,隨後,整個艦隊的速度都提了起來。
艦隊繞過了耽羅島,麵對的便是波濤無垠的大海。
耽羅島上,人群已經散去,隻有那些頭目和箱子待在碼頭。
之前開口的蒙古漢子看了看陳生,又看了看地上的木箱,道:“陳兄與朝廷關係較好,往後朝廷來人,自然也是陳兄接待,不如就送至陳府,免得再搬一趟。”
在場的可不僅僅是耽羅島的頭目們,還有那些留在耽羅島的幾個士兵。
陳生沒有遲疑,揮了揮衣袖,道:“諸位信任陳某,陳某再辭,那便是有負諸位所托,自是在所不辭。”
耽羅島需要有一個領頭人,一個島上的頭目的領頭人與朝廷接洽,而這個人,陳生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從張北海來後,頭目們也知道,大勢已定。
大明朝廷短時間就有兩支龐大的艦隊橫渡海洋,就算沒有接近觀察,稍微想想也知道,朝廷的造船業更加精進,至少向耽羅島發兵並不是什麽問題。
有著強大武力的震懾,懷柔政策才算的上是政策,否則就是養白眼狼。
對於頭目們的決定,留守的士兵並沒有多嘴幹預,這不在他們的職責範圍之內。
陳生應允,頭目們也紛紛大笑,道:“陳兄,既然事已至此,不如到陳兄府上慶賀耽羅島重歸大明。”
聞言,陳生立馬答應,之前送到府上的食物還有不少剩餘,現在他可是耽羅島的領頭人,總不能沒有表示。
“還請幾位軍爺賞臉,這黃冊也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
陳生看向士兵,主動開口邀請道。
“那便謝閣下請宴了。”
有士兵遲疑,拿不準該不該答應,但沒多久,就有人站出來迴應。
一群人有說有笑朝著陳府走去,同時,耽羅島的各村莊也收到了自己將歸於大明的消息。
頓時,整個耽羅島都熱鬧了起來。
本來被搜刮了一遍的村民,所存糧食自然也沒有多少,可百姓精明,平時就習慣在家中挖坑藏肉,避免被那些沒良心的頭目給搜刮幹淨。
現在,這個值得慶祝的時候,自然也就拿出珍藏的肉食,開一頓葷,和家人一起幻想著從頭目的欺壓中解脫的日子。
對於耽羅島所發生的一切,朝鮮朝廷並不知曉,可就算是知曉,他們也是無能為力。
就水師而言,朝鮮若是有能力,早就如大明一樣,直接登島鎮壓,這不就是沒有那個能力,才想著用通商的方式來拉攏島上的頭目。
隻不過,相比朝鮮的體量,大明所能給予的不要太多。
當然,朝鮮地狹,失去了耽羅島這一馬場,也是不小的損失,知道後,必然會有不滿。
朱祁鈺也不是什麽魔鬼,大明需要海外市場,而相比東南亞,朝鮮的發展領先了那些近似部落的邦國許多,市場潛力巨大,商貿合作也是能夠開展一番的。
用其他利益換取一個無法控製的島嶼,朝鮮朝廷必然會有許多大臣讚同。
遠在京城的朱祁鈺,並沒有多去考慮朝鮮的想法,他有的是辦法讓朝鮮妥協,本著合則兩利,鬥則一傷的原則,朱祁鈺對於朝鮮並沒有用武力的打算。
海鳥展翅飛翔於碧藍的天空,猶如定格了一般,目光盯著在海麵,下一刻整個鳥身似箭一般紮入海中,沒多久,鳥喙便叼著魚,再次出現在海麵上。
“有魚,大魚。”
甲板上的士兵看著前方大喊,隻見海麵上赫然出現了一個巨大的魚嘴,開合之後,顯現身形,龐大的魚身暴露無遺,砸在海麵上,掀起巨大的水花。
“鯨,快去報告指揮,前方有鯨。”
從鯨魚龐大的身軀中震撼迴神,立馬就有士兵朝著船樓跑去。
在海上,鯨魚可是十分有用的資源,隻要是看到了,那就不能錯過。
因此,如果不是奔赴戰場,艦隊遇到鯨魚都會狩獵,以補充艦隊需要的油肉資源。
張北海得知有鯨魚後,立馬跑了出來,衝到船頭後,定睛看清楚,立馬就下令,讓人控製巨弩。
隨著福船開始調整船身,艦隊的其他船隻也隨之動了起來。
捕獵鯨魚,那可以說是艦隊的娛樂活動,可不僅僅是福船可以捕鯨,其他裝有巨弩的船隻,本身就是為了捕鯨而設置。
上到將領,下到士兵,紛紛都行動了起來,大有要將鯨魚一網而盡的態勢。
在一開始打擊海寇之後,北至渤海,南至瓊島海域,皆對海寇采取高壓政策。
部分人本來以為開海會導致海寇猖獗,可真的實行之後,結果卻不是如此。
甚至還有漁民海商主動舉報,從而減輕了官府不小的負擔。
耽羅島上,張北海準備啟程離開。
島上的事情都已經談好敲定,艦隊會留下一些人,主要就是登記黃冊,同時,將相關消息傳迴京城。
從陳府出來,陳生跟在張北海身後,眾人走下小坡,進入村莊,而這一次,村民並沒有躲在屋內。
因為之前孕婦的事件,陳生在從張北海身上了解了更多大明如今的情況後,立刻就作出判斷,自己要是再將村民當豬狗,那麽等朝廷完全控製耽羅島後,可能會影響自己能得到的好處。
聖人為民,能俯身關心民意,而陳生可沒有那個自信,能將耽羅島的民意給圈禁起來。
所以,在那之後,陳生就讓村民自由出入,不再限製。
而也是因為明軍幫過村民,軍醫的名聲在村中裏馬上就傳播開來。
有這樣的兵,自然將領也是好人。
村民是這麽想的,現在不知道從哪裏得知明軍準備離開的消息,一個個就站在道路的兩旁,準備送送這給自己帶來解放的軍隊。
陳生因為接待張北海,自然也是第一批登記造冊的區域,村民也是從這項行動之中,了解了這支從海上而來的軍隊。
士兵抓著火槍背帶,目光關注著兩旁村民,而村民手中,有的提著籃子,有的抱著罐子。
能在村民手中的東西其實不多,也就是些野菜和醃製的魚幹。
他們的臉上滿是期盼,可不是期盼明軍的離開,而是知道他們還會再來。
“大人!”
一個村民高聲大喊,直接跪在了路邊,舉起手中的瓦罐,道:“這是草民一些心意,大人救我妻兒,草民無以為報,還請大人收下!”
張北海順聲看去,便看到之前那孕婦的丈夫,他雙手高舉瓦罐,雙膝跪地,眼中滿是崇敬之色。
而當那人跪下之後,其他村民也紛紛跪了下來,有的甚至哭了出來,大喊:“大人別走!留下來!”
希望就在眼前,總會有人患得患失,害怕明軍這一走,就不迴來了。
更多的村民則是喊著:“恭送天兵,恭送大人!”
張北海看了眼陳生,島上的百姓越是尊敬明軍,同時也證明了陳生這群人對於島上百姓的欺壓程度有多恨。
不過,陳生絲毫沒有被打臉的感覺,相反,他還出聲勸道:“大人,此乃百姓心意。”
聞言,張北海搖了搖頭,抬手按下了村民的喊聲,道:“某乃大明艦隊指揮,乃大明之臣,爾等若是登上黃冊,便是我大明子民,乃是聖上的百姓,保家衛國安邦,吾等應盡之責,諸位無需如此!”
張北海大喊,可村民這麽一聽,更加熱切了起來。
別說當大明的百姓,就算是當大明的狗,那也是他們的榮幸。
村民們磕頭磕得更猛了,這簡直就是青天大老爺。
眼見是收不住了,張北海也意識到自己好像是說錯了什麽,便急步離開。
在他身後,被護衛隔開的百姓高舉著雙手,雙眼因激動而泛紅,雙腿也是顫動著蹦跳,緊緊跟著,生怕掉隊。
被村民簇擁著,張北海走到碼頭,而這裏的人更多,看到激動的村民,自然就上前了解情況。
得知自己以後能成為大明的百姓,能夠擁有正當的身份,心情無以言表,隻能和其他村民一樣,揮舞著雙手,朝張北海喊著感謝地話語。
不過,這一切在那些頭目首領到來後就停止了。
張北海要離開,耽羅島的頭目首領總不能沒有表示。
之前朱儀登島後,陳氏抓住了機會,送出禮物,這次他們自然沒有疏忽。
一個個木箱搬了上來,直接擺在張北海的麵前,為首一個中年人站了出來,朝張北海撫胸鞠躬,道:“大將軍,這是我等些許心意,還請將軍收下。”
張北海看著木箱,又看著那一個個期待的眼神,揮了揮手,讓人上前檢查木箱裏的東西。
打開之後,也不是什麽好東西,都是些金銀首飾。
說實在,對於出海而言,金銀首飾還沒有食物淡水來的珍貴。
“將軍大人,之前成國公也幫朝廷收了,算是島上的誠意。”
陳生看張北海好似要拒絕,便幫忙解釋道。
所謂你不拿,我不拿,上頭怎麽拿。
很明顯眼前的將軍可不是什麽武勳,因而對於這方麵的事情,有些拿不準。
聞言,張北海大致也猜到了朱儀為何要收下,畢竟兩人出現的時間不同,情況自然也是不一樣。
朱儀登島時,尚不清楚朝廷對耽羅島的態度,為了定島上人的心,收了也無可厚非,但張北海不行,他來此,就說明了朝廷實際控製耽羅島的開始,收了那就涉及貪腐了。
思索片刻,張北海擺了擺手,道:“諸位拳拳之心,某已然知曉,而這些財物,某收不得,不若留在島上,等朝中來人,也可充當發展財資,朝廷自然會記下諸位的功勞。”
張北海把球踢給後麵的人,同時也是告知在場的人,該示好的對象是誰。
一邊是閃著寶光的財物,一邊是衣衫襤褸的村民,就隔著一道不寬的空地,張北海看著就覺得諷刺。
本來聽到張北海不收,那些頭目的心都提了起來,後麵又聽到要收,不過是留在島上,那心才稍微放了下去。
反應過來的頭目,頓時悟出了張北海的意思,連忙上前拱手,道:“多謝將軍大人點醒!”
養馬的蒙古人在耽羅島發展到現在,可不僅僅是長身體而已。
也是張北海不是那些文縐縐的文官那樣,說話較為直白,所以他們很快就迴過味來。
到底他們還是沒有陳生那樣敏銳的政治嗅覺,隻知道之前陳生送了,這次他們就不能錯過。
碼頭的士兵上前詢問張北海是否馬上登船,而海麵上,船隻隨著海浪起伏不定。
“諸位止步。”
張北海朝著士兵點了下頭,才轉身麵向眾人,特別是站在那些頭目身後的村民,笑道:“某不過是過客,所為之事,乃聖人之命。”
說完,留下那些目光熱切的百姓,張北海轉身就走,幾步便上了船。
一個個士兵也緊隨其後,船槳打在海麵上,攪動海水,將船身向前推離碼頭。
沒有士兵維持秩序,那些村民紛紛湧上碼頭,更有人直接跳到海裏,對著遠處的船隻不斷招手,淚流滿麵。
張北海看了幾眼,轉身看向福船,心中默默歎了口氣。
迴想自己以前也是破落軍戶,被於謙挑選而出,得到了聖人的垂青,加入神武衛後,一步步走到現在,又何不能感同身受。
“都上來,天冷,別著涼了。”
留在島上負責登記的士兵,朝著海中的村民大喊,可也攔不住村民的熱情。
直到那遠處的巨艦降下風帆,船身緩緩遠離視線,那位大人終究還是離開了。
村民從海中遊上岸,熱情過後,體溫才感受到涼意,哆嗦著跑迴家。
張北海登上福船,就有陰陽官上前,手中持著海圖和六分儀。
“指揮大人,按照朝廷下發海圖,繞過此島,航行方向便再無補給點,方向確認,編隊確認,還請指揮大人宣布起航。”
陰陽官遞上海圖,前路未知,但正是驗證自己學識的時候。
“起航!”
張北海抬手宣布,旗官便向桅杆上的了望台揮舞旗語,隨後,整個艦隊的速度都提了起來。
艦隊繞過了耽羅島,麵對的便是波濤無垠的大海。
耽羅島上,人群已經散去,隻有那些頭目和箱子待在碼頭。
之前開口的蒙古漢子看了看陳生,又看了看地上的木箱,道:“陳兄與朝廷關係較好,往後朝廷來人,自然也是陳兄接待,不如就送至陳府,免得再搬一趟。”
在場的可不僅僅是耽羅島的頭目們,還有那些留在耽羅島的幾個士兵。
陳生沒有遲疑,揮了揮衣袖,道:“諸位信任陳某,陳某再辭,那便是有負諸位所托,自是在所不辭。”
耽羅島需要有一個領頭人,一個島上的頭目的領頭人與朝廷接洽,而這個人,陳生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從張北海來後,頭目們也知道,大勢已定。
大明朝廷短時間就有兩支龐大的艦隊橫渡海洋,就算沒有接近觀察,稍微想想也知道,朝廷的造船業更加精進,至少向耽羅島發兵並不是什麽問題。
有著強大武力的震懾,懷柔政策才算的上是政策,否則就是養白眼狼。
對於頭目們的決定,留守的士兵並沒有多嘴幹預,這不在他們的職責範圍之內。
陳生應允,頭目們也紛紛大笑,道:“陳兄,既然事已至此,不如到陳兄府上慶賀耽羅島重歸大明。”
聞言,陳生立馬答應,之前送到府上的食物還有不少剩餘,現在他可是耽羅島的領頭人,總不能沒有表示。
“還請幾位軍爺賞臉,這黃冊也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
陳生看向士兵,主動開口邀請道。
“那便謝閣下請宴了。”
有士兵遲疑,拿不準該不該答應,但沒多久,就有人站出來迴應。
一群人有說有笑朝著陳府走去,同時,耽羅島的各村莊也收到了自己將歸於大明的消息。
頓時,整個耽羅島都熱鬧了起來。
本來被搜刮了一遍的村民,所存糧食自然也沒有多少,可百姓精明,平時就習慣在家中挖坑藏肉,避免被那些沒良心的頭目給搜刮幹淨。
現在,這個值得慶祝的時候,自然也就拿出珍藏的肉食,開一頓葷,和家人一起幻想著從頭目的欺壓中解脫的日子。
對於耽羅島所發生的一切,朝鮮朝廷並不知曉,可就算是知曉,他們也是無能為力。
就水師而言,朝鮮若是有能力,早就如大明一樣,直接登島鎮壓,這不就是沒有那個能力,才想著用通商的方式來拉攏島上的頭目。
隻不過,相比朝鮮的體量,大明所能給予的不要太多。
當然,朝鮮地狹,失去了耽羅島這一馬場,也是不小的損失,知道後,必然會有不滿。
朱祁鈺也不是什麽魔鬼,大明需要海外市場,而相比東南亞,朝鮮的發展領先了那些近似部落的邦國許多,市場潛力巨大,商貿合作也是能夠開展一番的。
用其他利益換取一個無法控製的島嶼,朝鮮朝廷必然會有許多大臣讚同。
遠在京城的朱祁鈺,並沒有多去考慮朝鮮的想法,他有的是辦法讓朝鮮妥協,本著合則兩利,鬥則一傷的原則,朱祁鈺對於朝鮮並沒有用武力的打算。
海鳥展翅飛翔於碧藍的天空,猶如定格了一般,目光盯著在海麵,下一刻整個鳥身似箭一般紮入海中,沒多久,鳥喙便叼著魚,再次出現在海麵上。
“有魚,大魚。”
甲板上的士兵看著前方大喊,隻見海麵上赫然出現了一個巨大的魚嘴,開合之後,顯現身形,龐大的魚身暴露無遺,砸在海麵上,掀起巨大的水花。
“鯨,快去報告指揮,前方有鯨。”
從鯨魚龐大的身軀中震撼迴神,立馬就有士兵朝著船樓跑去。
在海上,鯨魚可是十分有用的資源,隻要是看到了,那就不能錯過。
因此,如果不是奔赴戰場,艦隊遇到鯨魚都會狩獵,以補充艦隊需要的油肉資源。
張北海得知有鯨魚後,立馬跑了出來,衝到船頭後,定睛看清楚,立馬就下令,讓人控製巨弩。
隨著福船開始調整船身,艦隊的其他船隻也隨之動了起來。
捕獵鯨魚,那可以說是艦隊的娛樂活動,可不僅僅是福船可以捕鯨,其他裝有巨弩的船隻,本身就是為了捕鯨而設置。
上到將領,下到士兵,紛紛都行動了起來,大有要將鯨魚一網而盡的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