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7章 再臨濟州島
大明重生景帝,我把景泰搞沒了! 作者:喲吼吼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耽羅島。
這段日子,島上的人連過年的心思都沒有。
大明的艦隊猶如一片陰影一般,籠罩在整個濟州島的頭頂。
那些頭領都知道,說不定什麽時候,又會有艦隊出現,到時候濟州島就很有可能易主。
本就是一群大明的手下敗將,在麵對大明的時候,心態自然不同。
之前因為陳生送禮,導致島上的人不少對陳氏有了怨言,讓本是抱團取暖的濟州島,逐漸出現了裂痕。
正因如此,陳生也知道,若明廷不早些過來,等朝鮮方麵反應過來,說不定島上的人會轉投朝鮮。
到了那個時候,自己明麵站到明廷一邊的人,很可能就會迎來清洗。
現在各大頭領都沒有動作,無非就是害怕大明的艦隊再次出現,若是在投靠朝鮮之前,被對方發現自己心存反意,那可不是什麽美妙的事情。
當然,艦隊的出現對於陳氏也不全是壞事,島上那些有意向明廷靠攏的人,也都聚集到了陳氏門下。
便是這樣,整個濟州島從魚龍混雜變成了兩股勢力相互僵持,一股屬於牆頭草,不管是朝鮮還是大明,隻要願意接納他們都可以,而另一股則是陳氏為首的,偏向明廷的勢力。
陳生站在濟州島碼頭,目光看向海麵,現在天氣依舊帶著些許的寒意,但海麵晴朗無比,放眼就能看到極遠處的海平線。
這已經是陳生在見識過大明艦隊之後養成的習慣。
若說之前,大明艦隊給他帶來的是恐懼,現在要是看到海麵上有大明艦隊的蹤影,陳生隻會覺得激動。
可謂是日夜期盼王師登臨濟州島。
第二批前往倭國的艦隊,由兩艘福船為主,相關的輔船就跟在福船身後,穩定在海麵上航行。
張北海站在甲板上眺望,他是這艘福船的指揮官,同時也是整支艦隊的指揮官。
這次出海的機會,身為神武衛預備幹部老兵的他,接到也是十分自然的事情。
戰友們都在各處發揮自己的長處,為大明發光發熱,他原本帶新兵,也算是極有貢獻,可是,天津畢竟遠離戰場,相比其他的戰友,他所出於安全的環境之中,得到的嘉獎自然也少了許多。
麵對海風吹拂,張北海手中捏的是新海圖。
天津軍港的演習可不是閑的無聊才進行,期間也是不斷勘探著整個渤海的海域,驗證新的航海方式,以及讓船員學習新海圖。
海員不斷調整著風帆,讓船身能夠保持在正確的航向上。
依照海圖,他們再過不久就能看到耽羅島,依據之前出海的朱儀部艦隊傳迴來的消息,這次艦隊是直接橫跨海域,而不是沿著大陸架航行。
這樣的嚐試,無疑所需要麵對的,就是海浪和迷失方向,因而,艦隊其實隻要順利到耽羅島,那也算是完成了朝廷的最低目標。
桅杆上的了望台,海員敲響了警鍾。
聞聲,張北海掏出望遠鏡,開始掃視遠處的海平線。
一個細小凸起在鏡筒中出現,隨著福船航行,不斷在視野中變大。
陳生就站在碼頭,看著那海平線上出現的黑點,從一個變成三個,然後緩緩展開,猶如無邊無際一般。
頓時,陳生先是瞪大了眼睛,隨後笑眯了起來,整個臉都皺成了一團,就差手舞足蹈了。
光是肉眼所見,就能知道,這次出現的大船比之前還要多。
陳生下一刻就立馬招唿著身邊的奴仆,趕緊去召集人手,準備迎接來自大明的艦隊。
另一邊,張北海一身藍白軍裝,沒有披甲,而是腰間別著一把短銃,手拿著望遠鏡,看著那碼頭上有些騷亂的場景。
指揮艦的桅杆上,小旗幟揮動的飛快,讓整個艦隊成一字型排開,大有要包圍整個耽羅島的架勢。
兩艘福船組成的艦隊,徹底覆滅一些小國也已經足夠了。
就算有了之前朱儀部的信息,張北海也沒有盲目登陸,而是依照程序,讓先遣隊先行登岸維護秩序。
前往異邦執行任務的士兵,都是軍隊裏挑選出來的好手,乘坐沙舟便成隊駛向碼頭。
對此,陳生也可以說是駕輕就熟了,舉起雙手,口中大喊著幫忙先遣隊讓前來迎接明軍的人。
耽羅島的民眾對於王師,那是竭誠歡迎,勃勃生機,萬物競發。
那些搖擺不定的人,現在恨不得站到最前頭,期待著能夠身先士卒為明軍帶路,那可是他們的榮幸。
沒多久,碼頭就再次被隔出了一大片空地,緊隨其後的,是張北海的登陸部隊。
這些人軍容整齊,每個人的肩上都背著一杆火槍,另一邊的肩膀斜挎著一個皮質布袋,有條不紊的在陳生等人麵前列隊。
張北海是在火槍隊列隊之後才登岸。
依據之前朝廷傳達給天津軍港的消息,這一次,大明艦隊需要在耽羅島形成實際控製,而島上的人,能用的可以接納,可以給予對方正式的大明身份。
“我,是我,我是陳生,之前見過成國公爺。”
眼看著張北海目光從自己身上掃過,陳生按捺不住,立刻就揮手高喊道。
這一喊聲,確實讓張北海的目光迴到了陳生的身上,上下打量了一番,一身華夏寬袍儒衫,外披貂裘披風,稍微一眼就能判斷出對方的身份。
“東海艦隊,支隊指揮,張北海。”
慢步走到陳生麵前,張北海微微一笑,挺直著脊背說道。
聞言,陳生連忙作揖,道:“耽羅陳氏陳生,見過張指揮大人。”
張北海掃視了一圈,隨後問道:“總不能在此處幹站著吧?”
被張北海這麽說,眾人本來提著的心也放了下來,能找地方坐下來,那就證明有的聊,怕就怕張北海釘在碼頭一動不動,那問題就大了。
“還請張指揮大人移步鄙府,小人為大人接風洗塵。”
很顯然,陳生在耽羅島眾人之中掌握了主動,這就是一步先,步步先。
有人本來想在陳生前麵讓張北海去自家府邸商談,可奈何陳生反應的太快,在張北海發問之後就提出來。
眾人隨之移步至陳府,而碼頭就直接被張北海帶來的兵給控製。
沿途,張北海看到了不少躲在簡陋房屋後麵的人影,灰頭土臉,衣衫襤褸,一看就知道屬於耽羅島的最底層。
這些人的數量很多,可以說都是屬於耽羅島各個頭目首領的奴隸。
張北海沒有多看,僅僅是掃了一眼就收迴了目光,隨後跟著陳生繼續往前。
耽羅島雖然是一座島,但一座能養馬的島,便說明其本身就不小。
陳生在前引路,時不時還會側著躬身等一等張北海,現在的張北海,可以說是整個耽羅島的主人。
輾轉路過一片林子,在一處山坡上才看到一道圍牆。
張北海挑了挑眉,左右看了一下,那一眼望不到邊的圍牆,可見裏麵府邸的占地極大,光是這一點,就能夠想象陳氏族人在這裏過的是什麽生活。
中原還以為這裏是流放之地,可誰又能想到,這裏的建築,比朝鮮皇宮還要氣派。
張北海踏入院門,左右的士兵立刻魚貫而入,十分幹淨的開始接手整座莊園的防務。
陳氏原本的護衛們,在看到明軍之後,也都乖巧配合,絲毫不敢生出一點點叛逆之心,畢竟陳氏管家就在配合明軍的行動,護衛又不是傻子,怎麽看不出來這是家主的意思。
將人引到主廳,陳生直接讓出了對門的主位。
張北海徑直走過去坐了下來,而後陳生就搶在了右側首位,後麵來的頭目也不敢在張北海麵前爭執,誰快誰就坐得離張北海近。
“諸位能坐下來,想必也都是心向我大明之人。”
剛落座,張北海就直接開口,而婢女也將香茗奉了上來,不過,張北海並沒有理會。
像這樣的場合,張北海這從神武衛爬上來的人可沒有接觸過,但因為身後站著大明,無論他做出什麽奇怪的事情,也不會有人說什麽。
環視一周,張北海繼續道:“朝廷得知爾等心意,也讓某帶來朝廷的些許建議。”
和這群頭目首領寒暄,隻會讓自己被動,所以張北海開門見山,笑道:“其一便是在這耽羅島造黃冊,我大明治下,自然要有個正當身份,諸位,是否?”
“張指揮大人所言極是。”
陳生立馬就附和,倒不是他已經上了大明的船,而是這個條件對於他們而言,就是夢寐以求的條件。
就好像罪犯有機會被宣布無罪,誰又能拒絕。
張北海看了陳生一眼,點了點頭,再看向其他人。
目光所及,每個人都開口稱是。
對於島上的人而言,他們沒有條件,也沒有理由拒絕。
張北海收迴目光,繼續道:“如此,各位也有了正式身份,往後入伍也罷,科舉也好,乃至從商,在大明律內,法無禁止皆可為。”
現在的大明和以前的大明有著很大的不同,張北海覺得,這耽羅島孤懸海外,應當還不知道這些改變。
島上的頭目們也不是普通百姓,張北海這才好意提醒了一番。
“陛下體恤我等草民,為我等謀求出路,乃是我等得天之幸,隻願叩謝天恩。”
陳生當即慷慨激昂說道,他本來的身份就敏感,現在不僅能入伍,還能科舉,可見現在的大明皇帝胸懷之寬廣,有容人之量,若不趁現在抓緊機會,過了這村可能就沒有這店了。
“當然,為了更好管理這耽羅島,朝廷也會派來官員,到時還需爾等配合朝廷工作安排。”
張北海抬手壓下了陳生的話語,繼續道:“其二便是,耽羅島歸朝廷所有,一應防務,皆歸為大明軍務,現有碼頭需要爾等出資出力修繕。”
“指揮大人,歸朝廷所有,是何意思?”
一個大漢皺眉,覺得這句話有點奇怪。
聞言,張北海十分平淡,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耽羅島歸朝廷所有,有問題?”
這樣的迴答,頓時讓對方愣住了。
不得不說,這話的含金量很高,而且讓他們無法反駁。
要想反駁這句話,那就要放棄自己求之不得的身份。
“大人,那我等私產,會如何處置?”
咬了咬牙,大漢還是問了出來,這大漢光看外表,貼近於蒙古人的外貌,在耽羅島上,他可是有一大片馬場的,雖然馬場的馬匹,一大部分都要貢獻給朝鮮,然後由朝鮮送給大明,可總歸自己能喝點湯湯水水。
若是都交給朝廷了,那他豈不是連湯都喝不上了。
“大明不缺馬。”
張北海突然有種感覺,眼前的人,說是那些曾經掀起風浪的豪傑後裔,可是,這一看,也未免太過小家子氣了一些。
“爾等私產的使用,朝廷不會幹涉,隻要按時按量交稅,爾等便是我大明優秀的子民。”
朝廷給張北海的硬性要求便是將耽羅島的土地歸於朝廷所有,島上的人隻有使用權。
這種十分粗暴的做法,看似蠻橫,實際是一點理也不講,朝廷也沒有想要和對方講道理。
整個大明新開發的區域都是這樣的模式,不過,大陸那邊,倒是循序漸進。
張北海說什麽就是什麽,他本身又不是什麽巧舌如簧的文官,而麵對眼前的這些人,更不需要講什麽人情世故。
見眾人一再猶豫,張北海再道:“交稅是大明百姓應有之義務,難不成爾等光想享受著我大明的保護,然後自己不承擔任何責任?”
“天底下可沒有這麽好的事情。”
朝廷沒有將他們這些人的私產全都沒收,那已經是給了他們很大的優待,起點就比百姓還高,若還奢求更多,那張北海也不慣著。
原本還在思索的陳生,一聽張北海的警告,立馬起身,道:“我陳氏全力配合朝廷。”
說完,陳生還掃視了其他人,沒等他開口,張北海笑了出聲,看向在場的其他人,神情也不氣不惱,道:“爾等應該不太清楚現在我大明的一些情況吧?”
這段日子,島上的人連過年的心思都沒有。
大明的艦隊猶如一片陰影一般,籠罩在整個濟州島的頭頂。
那些頭領都知道,說不定什麽時候,又會有艦隊出現,到時候濟州島就很有可能易主。
本就是一群大明的手下敗將,在麵對大明的時候,心態自然不同。
之前因為陳生送禮,導致島上的人不少對陳氏有了怨言,讓本是抱團取暖的濟州島,逐漸出現了裂痕。
正因如此,陳生也知道,若明廷不早些過來,等朝鮮方麵反應過來,說不定島上的人會轉投朝鮮。
到了那個時候,自己明麵站到明廷一邊的人,很可能就會迎來清洗。
現在各大頭領都沒有動作,無非就是害怕大明的艦隊再次出現,若是在投靠朝鮮之前,被對方發現自己心存反意,那可不是什麽美妙的事情。
當然,艦隊的出現對於陳氏也不全是壞事,島上那些有意向明廷靠攏的人,也都聚集到了陳氏門下。
便是這樣,整個濟州島從魚龍混雜變成了兩股勢力相互僵持,一股屬於牆頭草,不管是朝鮮還是大明,隻要願意接納他們都可以,而另一股則是陳氏為首的,偏向明廷的勢力。
陳生站在濟州島碼頭,目光看向海麵,現在天氣依舊帶著些許的寒意,但海麵晴朗無比,放眼就能看到極遠處的海平線。
這已經是陳生在見識過大明艦隊之後養成的習慣。
若說之前,大明艦隊給他帶來的是恐懼,現在要是看到海麵上有大明艦隊的蹤影,陳生隻會覺得激動。
可謂是日夜期盼王師登臨濟州島。
第二批前往倭國的艦隊,由兩艘福船為主,相關的輔船就跟在福船身後,穩定在海麵上航行。
張北海站在甲板上眺望,他是這艘福船的指揮官,同時也是整支艦隊的指揮官。
這次出海的機會,身為神武衛預備幹部老兵的他,接到也是十分自然的事情。
戰友們都在各處發揮自己的長處,為大明發光發熱,他原本帶新兵,也算是極有貢獻,可是,天津畢竟遠離戰場,相比其他的戰友,他所出於安全的環境之中,得到的嘉獎自然也少了許多。
麵對海風吹拂,張北海手中捏的是新海圖。
天津軍港的演習可不是閑的無聊才進行,期間也是不斷勘探著整個渤海的海域,驗證新的航海方式,以及讓船員學習新海圖。
海員不斷調整著風帆,讓船身能夠保持在正確的航向上。
依照海圖,他們再過不久就能看到耽羅島,依據之前出海的朱儀部艦隊傳迴來的消息,這次艦隊是直接橫跨海域,而不是沿著大陸架航行。
這樣的嚐試,無疑所需要麵對的,就是海浪和迷失方向,因而,艦隊其實隻要順利到耽羅島,那也算是完成了朝廷的最低目標。
桅杆上的了望台,海員敲響了警鍾。
聞聲,張北海掏出望遠鏡,開始掃視遠處的海平線。
一個細小凸起在鏡筒中出現,隨著福船航行,不斷在視野中變大。
陳生就站在碼頭,看著那海平線上出現的黑點,從一個變成三個,然後緩緩展開,猶如無邊無際一般。
頓時,陳生先是瞪大了眼睛,隨後笑眯了起來,整個臉都皺成了一團,就差手舞足蹈了。
光是肉眼所見,就能知道,這次出現的大船比之前還要多。
陳生下一刻就立馬招唿著身邊的奴仆,趕緊去召集人手,準備迎接來自大明的艦隊。
另一邊,張北海一身藍白軍裝,沒有披甲,而是腰間別著一把短銃,手拿著望遠鏡,看著那碼頭上有些騷亂的場景。
指揮艦的桅杆上,小旗幟揮動的飛快,讓整個艦隊成一字型排開,大有要包圍整個耽羅島的架勢。
兩艘福船組成的艦隊,徹底覆滅一些小國也已經足夠了。
就算有了之前朱儀部的信息,張北海也沒有盲目登陸,而是依照程序,讓先遣隊先行登岸維護秩序。
前往異邦執行任務的士兵,都是軍隊裏挑選出來的好手,乘坐沙舟便成隊駛向碼頭。
對此,陳生也可以說是駕輕就熟了,舉起雙手,口中大喊著幫忙先遣隊讓前來迎接明軍的人。
耽羅島的民眾對於王師,那是竭誠歡迎,勃勃生機,萬物競發。
那些搖擺不定的人,現在恨不得站到最前頭,期待著能夠身先士卒為明軍帶路,那可是他們的榮幸。
沒多久,碼頭就再次被隔出了一大片空地,緊隨其後的,是張北海的登陸部隊。
這些人軍容整齊,每個人的肩上都背著一杆火槍,另一邊的肩膀斜挎著一個皮質布袋,有條不紊的在陳生等人麵前列隊。
張北海是在火槍隊列隊之後才登岸。
依據之前朝廷傳達給天津軍港的消息,這一次,大明艦隊需要在耽羅島形成實際控製,而島上的人,能用的可以接納,可以給予對方正式的大明身份。
“我,是我,我是陳生,之前見過成國公爺。”
眼看著張北海目光從自己身上掃過,陳生按捺不住,立刻就揮手高喊道。
這一喊聲,確實讓張北海的目光迴到了陳生的身上,上下打量了一番,一身華夏寬袍儒衫,外披貂裘披風,稍微一眼就能判斷出對方的身份。
“東海艦隊,支隊指揮,張北海。”
慢步走到陳生麵前,張北海微微一笑,挺直著脊背說道。
聞言,陳生連忙作揖,道:“耽羅陳氏陳生,見過張指揮大人。”
張北海掃視了一圈,隨後問道:“總不能在此處幹站著吧?”
被張北海這麽說,眾人本來提著的心也放了下來,能找地方坐下來,那就證明有的聊,怕就怕張北海釘在碼頭一動不動,那問題就大了。
“還請張指揮大人移步鄙府,小人為大人接風洗塵。”
很顯然,陳生在耽羅島眾人之中掌握了主動,這就是一步先,步步先。
有人本來想在陳生前麵讓張北海去自家府邸商談,可奈何陳生反應的太快,在張北海發問之後就提出來。
眾人隨之移步至陳府,而碼頭就直接被張北海帶來的兵給控製。
沿途,張北海看到了不少躲在簡陋房屋後麵的人影,灰頭土臉,衣衫襤褸,一看就知道屬於耽羅島的最底層。
這些人的數量很多,可以說都是屬於耽羅島各個頭目首領的奴隸。
張北海沒有多看,僅僅是掃了一眼就收迴了目光,隨後跟著陳生繼續往前。
耽羅島雖然是一座島,但一座能養馬的島,便說明其本身就不小。
陳生在前引路,時不時還會側著躬身等一等張北海,現在的張北海,可以說是整個耽羅島的主人。
輾轉路過一片林子,在一處山坡上才看到一道圍牆。
張北海挑了挑眉,左右看了一下,那一眼望不到邊的圍牆,可見裏麵府邸的占地極大,光是這一點,就能夠想象陳氏族人在這裏過的是什麽生活。
中原還以為這裏是流放之地,可誰又能想到,這裏的建築,比朝鮮皇宮還要氣派。
張北海踏入院門,左右的士兵立刻魚貫而入,十分幹淨的開始接手整座莊園的防務。
陳氏原本的護衛們,在看到明軍之後,也都乖巧配合,絲毫不敢生出一點點叛逆之心,畢竟陳氏管家就在配合明軍的行動,護衛又不是傻子,怎麽看不出來這是家主的意思。
將人引到主廳,陳生直接讓出了對門的主位。
張北海徑直走過去坐了下來,而後陳生就搶在了右側首位,後麵來的頭目也不敢在張北海麵前爭執,誰快誰就坐得離張北海近。
“諸位能坐下來,想必也都是心向我大明之人。”
剛落座,張北海就直接開口,而婢女也將香茗奉了上來,不過,張北海並沒有理會。
像這樣的場合,張北海這從神武衛爬上來的人可沒有接觸過,但因為身後站著大明,無論他做出什麽奇怪的事情,也不會有人說什麽。
環視一周,張北海繼續道:“朝廷得知爾等心意,也讓某帶來朝廷的些許建議。”
和這群頭目首領寒暄,隻會讓自己被動,所以張北海開門見山,笑道:“其一便是在這耽羅島造黃冊,我大明治下,自然要有個正當身份,諸位,是否?”
“張指揮大人所言極是。”
陳生立馬就附和,倒不是他已經上了大明的船,而是這個條件對於他們而言,就是夢寐以求的條件。
就好像罪犯有機會被宣布無罪,誰又能拒絕。
張北海看了陳生一眼,點了點頭,再看向其他人。
目光所及,每個人都開口稱是。
對於島上的人而言,他們沒有條件,也沒有理由拒絕。
張北海收迴目光,繼續道:“如此,各位也有了正式身份,往後入伍也罷,科舉也好,乃至從商,在大明律內,法無禁止皆可為。”
現在的大明和以前的大明有著很大的不同,張北海覺得,這耽羅島孤懸海外,應當還不知道這些改變。
島上的頭目們也不是普通百姓,張北海這才好意提醒了一番。
“陛下體恤我等草民,為我等謀求出路,乃是我等得天之幸,隻願叩謝天恩。”
陳生當即慷慨激昂說道,他本來的身份就敏感,現在不僅能入伍,還能科舉,可見現在的大明皇帝胸懷之寬廣,有容人之量,若不趁現在抓緊機會,過了這村可能就沒有這店了。
“當然,為了更好管理這耽羅島,朝廷也會派來官員,到時還需爾等配合朝廷工作安排。”
張北海抬手壓下了陳生的話語,繼續道:“其二便是,耽羅島歸朝廷所有,一應防務,皆歸為大明軍務,現有碼頭需要爾等出資出力修繕。”
“指揮大人,歸朝廷所有,是何意思?”
一個大漢皺眉,覺得這句話有點奇怪。
聞言,張北海十分平淡,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耽羅島歸朝廷所有,有問題?”
這樣的迴答,頓時讓對方愣住了。
不得不說,這話的含金量很高,而且讓他們無法反駁。
要想反駁這句話,那就要放棄自己求之不得的身份。
“大人,那我等私產,會如何處置?”
咬了咬牙,大漢還是問了出來,這大漢光看外表,貼近於蒙古人的外貌,在耽羅島上,他可是有一大片馬場的,雖然馬場的馬匹,一大部分都要貢獻給朝鮮,然後由朝鮮送給大明,可總歸自己能喝點湯湯水水。
若是都交給朝廷了,那他豈不是連湯都喝不上了。
“大明不缺馬。”
張北海突然有種感覺,眼前的人,說是那些曾經掀起風浪的豪傑後裔,可是,這一看,也未免太過小家子氣了一些。
“爾等私產的使用,朝廷不會幹涉,隻要按時按量交稅,爾等便是我大明優秀的子民。”
朝廷給張北海的硬性要求便是將耽羅島的土地歸於朝廷所有,島上的人隻有使用權。
這種十分粗暴的做法,看似蠻橫,實際是一點理也不講,朝廷也沒有想要和對方講道理。
整個大明新開發的區域都是這樣的模式,不過,大陸那邊,倒是循序漸進。
張北海說什麽就是什麽,他本身又不是什麽巧舌如簧的文官,而麵對眼前的這些人,更不需要講什麽人情世故。
見眾人一再猶豫,張北海再道:“交稅是大明百姓應有之義務,難不成爾等光想享受著我大明的保護,然後自己不承擔任何責任?”
“天底下可沒有這麽好的事情。”
朝廷沒有將他們這些人的私產全都沒收,那已經是給了他們很大的優待,起點就比百姓還高,若還奢求更多,那張北海也不慣著。
原本還在思索的陳生,一聽張北海的警告,立馬起身,道:“我陳氏全力配合朝廷。”
說完,陳生還掃視了其他人,沒等他開口,張北海笑了出聲,看向在場的其他人,神情也不氣不惱,道:“爾等應該不太清楚現在我大明的一些情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