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7章 春耕施肥
穿越亂世之逃荒種田大糧商 作者:橙思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周果笑道:“誰說不行的,家裏不是有冰窖嗎,焯了放進冰窖裏存著,想吃的時候拿出來放水裏一泡,就散開了,雖然不能跟剛掐下來的時候相比,但是比曬幹了的味道還是要好多了。”
家裏人一聽眼睛就是一亮,相比較於幹的,他們還是更願意吃鮮的,要是真能這樣做,那他們這一年都不缺鮮嫩的蕨菜吃了?
老爺子道:“我還說今年夠了不掐了,看來還得去幾日。”
周果偷了幾天懶,這個時候卻沒空了。
花菇羊蘑差不多快收了,莊子裏的肥越堆越多,她也得想法子往外賣了。
春日的時候,她特意拉了一車又一車的肥往地裏撒,那兩畝水田撒了有六七車。
那麽大的動靜,給村裏人看呆了,隻以為她撒的是什麽腐土落葉,專門湊上去看了看,確實也是肥沒錯,但這肥好像跟他們平日裏漚的也不一樣啊,不像是雞肥啊牛肥啊那些。
但又不好問。
隻覺得周果幹起事來真是不計後果,兩畝水田就用這麽多,麥地裏不用管了?
自生自滅?
結果她撒完了水田,轉頭又一車一車的往麥地裏送,十畝地撒了三十來車的肥!
三十來車啊!
他們這些人家一年的肥都搭進去了?
後麵還有那麽久的生長期,難道就不用肥了?
結果等到後麵買的那十來畝地,又是二三十車,村裏人看傻了眼!
有人忍不住問李氏,“剛春耕就用了那麽多肥,後麵怎麽辦呢?”
“你們家哪來的那麽多肥?”
李氏打哈哈,“我不知道啊,你也知道,早兩年我就把地裏的活交出去了,給孩子們管,春耕也是他們的事,我也沒問,你要不去問問他們去?”
“怎麽說你也是當娘的,種了半輩子地,孩子們才多大,你就真的放心全放手,讓他們自己去幹?”
李氏道:“放心啊,你也看到了,我種出來的地那產量沒有他們種的高啊,那我還管什麽?隻能在後麵幹活,他們說什麽我做什麽就是了,管的太多了,孩子們怎麽放開手腳幹呢?”
村裏人語塞,“那,那你也不能完全放手,什麽都不管呐,你沒看見那肥,幾十車幾十車的往地裏倒,後麵長苗也得要肥啊?”
李氏隻笑而不答。
眾人沒法子,套不出來什麽有用的消息來。
隻得去找周果,問她哪來的那麽多肥。
周果道:“肥當然是有的了,叔伯們後麵要是家裏的肥不夠,可以來找我啊,我這裏有。”
大家一聽高興了,要的不就是這句話嗎。
大家也撒了很多下去,比往年多,但也多不到哪裏去,畢竟周果說是找她,萬一她那裏不夠,或是不給呢,那他們不是就白瞎了?
手緊一些是沒錯的。
周果覺得也是時候了。
開始在村裏宣揚,她這裏有肥,家裏要是肥不夠的,可以上她這來拿,但這肥也不是白給的,得花錢,但看在大家都是村裏人的份上,她可以給大家便宜一些,還可以給大家送兩車,就算不買也送。
村裏人大嘩,“怎麽還要花錢買呢?誰花錢買肥啊?”
“就是啊,就沒聽說過誰花錢買肥的,那你這不是騙我們嗎,那個時候說的多好啊,說是肥沒了就找你,結果我們把肥大咧咧的撒下去了,肥沒了,你現在說找你要肥我們還得花錢買,要早知道是這個樣子,我就不那麽狠狠的撒了!”
大家感同身受,嚷嚷開了,都是一個村的,怎麽還要花錢,肥還得花錢買啊?
周果道:“你們這話才真真好笑,那是肥!!對於我們莊稼人來說,肥就跟糧食是一樣的,誰家不是把家裏那點肥看的跟眼珠子似的?你們還想從我這兒白拿?怎麽,我這些肥都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唄?那這樣,你看,陳嬸家地多,肥不夠使,要不你們大家夥給她家勻一些?”
這大家都就不幹了。
“憑什麽我要給她肥,自己還不夠用呢,哪有多的給別人?”
大家都附和,就是,肥在莊稼人眼裏跟命根子似的,誰會給旁人?
周果雙手一攤,笑道:“你看,你們不說給了,連借都不願意,怎麽到我這兒來要求我白給呢?這不是強人所難嗎?你們自己個還做不到呢。”
“……那那,那你也不能騙我們呀,我們要是在春耕的時候就把肥用完了,怎麽辦呢?”
“對,我可撒了好多下去,就因為你說沒肥了來找你,你可得給我想法子,不然我今年糧食收成要是不好,就來你家搬。”
周果不慌不忙道:“我讓你們沒肥了來找我,可沒讓你們大手筆的把家裏的肥都往下撒啊,自家有多少底子自家知道,這可怪不了我,再說,你們見過誰家的肥自家不用白給大家的?這肥啊,跟家裏的錢啊糧食一樣,你們會把家裏的錢跟糧食分給外人嗎?不會吧,想也能想,想要肥肯定是需要付出點什麽的。”
眾人嘩然,她一揚手,又道:“不過!!”
人群一靜。
“不過我開始也說了,鑒於大家都是一個村的,所以,我會白送給大家兩車肥,一車肥七八九十斤,兩車肥一百多斤了!這兩車肥是白送的,不要你們的錢!”
大家麵麵相覷,“你說的是不是真的?”
一百多斤肥是什麽概念?
他們這樣的人家夠兩畝地的肥了,省著點,從播種到收獲都夠了。
周果點頭,“當然是真的,你們什麽時候見我說話不算話過,不過說好了,隻送兩車,後麵要是在想要,就得花錢了,天下沒有白吃的飯不是。”
就算是這樣,大家也很驚喜,兩車肥啊!
今年糧食產量又會漲了。
周果看著他們高興的交頭接耳,接過虎子遞過來的茶喝了一口,等著。
不到一會,就有人問:“那你這肥是怎麽賣的?”
周果一笑,“便宜。”
大胖適時遞來一根黑炭,她接過,後麵早有下人立了一塊大大的木板。
轉過身在木板上寫下了第一個字。
家裏人一聽眼睛就是一亮,相比較於幹的,他們還是更願意吃鮮的,要是真能這樣做,那他們這一年都不缺鮮嫩的蕨菜吃了?
老爺子道:“我還說今年夠了不掐了,看來還得去幾日。”
周果偷了幾天懶,這個時候卻沒空了。
花菇羊蘑差不多快收了,莊子裏的肥越堆越多,她也得想法子往外賣了。
春日的時候,她特意拉了一車又一車的肥往地裏撒,那兩畝水田撒了有六七車。
那麽大的動靜,給村裏人看呆了,隻以為她撒的是什麽腐土落葉,專門湊上去看了看,確實也是肥沒錯,但這肥好像跟他們平日裏漚的也不一樣啊,不像是雞肥啊牛肥啊那些。
但又不好問。
隻覺得周果幹起事來真是不計後果,兩畝水田就用這麽多,麥地裏不用管了?
自生自滅?
結果她撒完了水田,轉頭又一車一車的往麥地裏送,十畝地撒了三十來車的肥!
三十來車啊!
他們這些人家一年的肥都搭進去了?
後麵還有那麽久的生長期,難道就不用肥了?
結果等到後麵買的那十來畝地,又是二三十車,村裏人看傻了眼!
有人忍不住問李氏,“剛春耕就用了那麽多肥,後麵怎麽辦呢?”
“你們家哪來的那麽多肥?”
李氏打哈哈,“我不知道啊,你也知道,早兩年我就把地裏的活交出去了,給孩子們管,春耕也是他們的事,我也沒問,你要不去問問他們去?”
“怎麽說你也是當娘的,種了半輩子地,孩子們才多大,你就真的放心全放手,讓他們自己去幹?”
李氏道:“放心啊,你也看到了,我種出來的地那產量沒有他們種的高啊,那我還管什麽?隻能在後麵幹活,他們說什麽我做什麽就是了,管的太多了,孩子們怎麽放開手腳幹呢?”
村裏人語塞,“那,那你也不能完全放手,什麽都不管呐,你沒看見那肥,幾十車幾十車的往地裏倒,後麵長苗也得要肥啊?”
李氏隻笑而不答。
眾人沒法子,套不出來什麽有用的消息來。
隻得去找周果,問她哪來的那麽多肥。
周果道:“肥當然是有的了,叔伯們後麵要是家裏的肥不夠,可以來找我啊,我這裏有。”
大家一聽高興了,要的不就是這句話嗎。
大家也撒了很多下去,比往年多,但也多不到哪裏去,畢竟周果說是找她,萬一她那裏不夠,或是不給呢,那他們不是就白瞎了?
手緊一些是沒錯的。
周果覺得也是時候了。
開始在村裏宣揚,她這裏有肥,家裏要是肥不夠的,可以上她這來拿,但這肥也不是白給的,得花錢,但看在大家都是村裏人的份上,她可以給大家便宜一些,還可以給大家送兩車,就算不買也送。
村裏人大嘩,“怎麽還要花錢買呢?誰花錢買肥啊?”
“就是啊,就沒聽說過誰花錢買肥的,那你這不是騙我們嗎,那個時候說的多好啊,說是肥沒了就找你,結果我們把肥大咧咧的撒下去了,肥沒了,你現在說找你要肥我們還得花錢買,要早知道是這個樣子,我就不那麽狠狠的撒了!”
大家感同身受,嚷嚷開了,都是一個村的,怎麽還要花錢,肥還得花錢買啊?
周果道:“你們這話才真真好笑,那是肥!!對於我們莊稼人來說,肥就跟糧食是一樣的,誰家不是把家裏那點肥看的跟眼珠子似的?你們還想從我這兒白拿?怎麽,我這些肥都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唄?那這樣,你看,陳嬸家地多,肥不夠使,要不你們大家夥給她家勻一些?”
這大家都就不幹了。
“憑什麽我要給她肥,自己還不夠用呢,哪有多的給別人?”
大家都附和,就是,肥在莊稼人眼裏跟命根子似的,誰會給旁人?
周果雙手一攤,笑道:“你看,你們不說給了,連借都不願意,怎麽到我這兒來要求我白給呢?這不是強人所難嗎?你們自己個還做不到呢。”
“……那那,那你也不能騙我們呀,我們要是在春耕的時候就把肥用完了,怎麽辦呢?”
“對,我可撒了好多下去,就因為你說沒肥了來找你,你可得給我想法子,不然我今年糧食收成要是不好,就來你家搬。”
周果不慌不忙道:“我讓你們沒肥了來找我,可沒讓你們大手筆的把家裏的肥都往下撒啊,自家有多少底子自家知道,這可怪不了我,再說,你們見過誰家的肥自家不用白給大家的?這肥啊,跟家裏的錢啊糧食一樣,你們會把家裏的錢跟糧食分給外人嗎?不會吧,想也能想,想要肥肯定是需要付出點什麽的。”
眾人嘩然,她一揚手,又道:“不過!!”
人群一靜。
“不過我開始也說了,鑒於大家都是一個村的,所以,我會白送給大家兩車肥,一車肥七八九十斤,兩車肥一百多斤了!這兩車肥是白送的,不要你們的錢!”
大家麵麵相覷,“你說的是不是真的?”
一百多斤肥是什麽概念?
他們這樣的人家夠兩畝地的肥了,省著點,從播種到收獲都夠了。
周果點頭,“當然是真的,你們什麽時候見我說話不算話過,不過說好了,隻送兩車,後麵要是在想要,就得花錢了,天下沒有白吃的飯不是。”
就算是這樣,大家也很驚喜,兩車肥啊!
今年糧食產量又會漲了。
周果看著他們高興的交頭接耳,接過虎子遞過來的茶喝了一口,等著。
不到一會,就有人問:“那你這肥是怎麽賣的?”
周果一笑,“便宜。”
大胖適時遞來一根黑炭,她接過,後麵早有下人立了一塊大大的木板。
轉過身在木板上寫下了第一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