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8章 興師問罪二
穿越亂世之逃荒種田大糧商 作者:橙思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女娃們個個羨慕的看著她這一身,但因為之前從來沒跟她接觸過,逃難路上她為了保護大家,更是殺了不少人,大家對她還是有些畏懼的。
這一發話,一個伸手的都沒有了,更別說大人們交代下來的話了,那是一個字都不敢吐。
男娃堆裏就不一樣了,大家有什麽說什麽,再說周米跟周麥上了兩年的學堂,白白淨淨,一看就是個文弱書生,瞧著兩隻手的力氣還不如他們一隻手的力氣大,說起話來自然沒那麽多顧忌。
“你們兩現在還在學堂?當初不是說好隻上兩年的嗎,這是打算一直念下去,將來考秀才,考舉人,當大官了?”
兩人還沒說話,旁邊又有人道:“我們都是一家的,都姓周,要我說啊,要念書就得一起,隻有族裏,大家好起來,才算是真的好起來,不然就你們一家好起來,那也是無用,富不了多久就得垮,背後還是得有族人靠,富貴的日子才能長久。”
大家紛紛點頭,就是這個樣子。
周麥跟周米對視一眼。
周麥道:“說的是,開年之後你們都要進學了嗎?”
“哪啊,我們哪有那福氣還能認字念書,是說你們家這兩年發達了,帶著這個村裏人也賺了不老少,原先這個村子跟大家一樣都是泥巴茅草屋,這兩年多少毛茅草屋不見了,都建了青磚瓦房,賺了不少錢了。”
“我們還是本家呢,你們連外人都帶,是不是也該帶帶我們啊,不能你們吃香的喝辣的,我們大字不識一個,就算以後你們家發達了,讓外人見到你們有這樣的族人,那你們臉上也無光。”
周家今天不平靜啊,除了周果那裏,沒人敢在她麵前念叨這些,其他的各個都讓周家念著點情,也提攜提攜他們,不要自己人不幫,去幫著外人。
李氏苦笑,“你們也知道,村裏是靠什麽發起來的,都是靠著山裏的鬆蕈起來的,我就是想讓你們跟著來,那也得村裏人答應啊,這又不是我們一家的東西,我們家說了也不管用不是。”
另一邊,周穀也道:“去年,有人還想讓家裏嫁到隔壁村的閨女迴來上山采,村裏人沒一個樂意的,一個外嫁女都沒能迴來,你們看,村裏嫁出去的人都不準上山,何況你們這些外村人,就更沒戲了。”
周米道:“所以啊,你們也不要為難我們,我們說了又不算,頂多給村裏人牽個線搭個橋,說到東西,到底是全村的,你們要是想上山,得去村裏說,將村裏人都說同意了,那自然可以上山了。”
大家急了。
“你們帶著全村人掙錢,給他們賺了那麽多,我們進不進山,還不是一句話的事,這點事也做不了主?那你們在村裏不是白混了嗎?”
廚房裏忙的熱火朝天,幾個屋子裏也人聲鼎沸。
周果聽到另一麵吵起來,轉頭豎著耳朵聽,眉頭一皺,穿鞋下地,出門,站在婦人屋子跟正屋外聽了會,果然都是在說這個。
正屋裏吵得尤其激烈。
老爺子端著茶杯老神在在的坐著,閉目養神,誰都不看。
周大倉跟周穀坐在一處,周穀激烈的跟人說著話,周大倉見縫插針時不時淡然的來一句,氣的對麵的人跳腳。
她目光不由朝炕上的老裏正看去,見他也閉起了眼睛,就歎氣,果然是飯無好飯啊,自家白白的請人吃飯,怎麽還落個不是呢?
整了整衣裳,清了清嗓子,邁腿進屋,“叔伯爺爺們,這事你們找我小叔找我哥都沒用,這塊事歸我管!”
吵吵鬧鬧的屋子裏一靜,見粉粉嫩嫩的周果,一時忘了她是啥樣的人,有人就嚷嚷道:“我們老爺們說話,你一個小丫頭進來幹什麽,快出去,真是沒規矩,這是你來的地方嗎?”
“傳出去讓人知道了,還道我周家這般沒規矩,老一輩說話,一個小小女娃都能隨意插嘴了,還不出去?”
老爺子睜開了眼睛,茶也不喝了。
周大倉跟周穀坐直了身子,順便往後坐了坐。
周果眼睛一眯,還沒說話,老裏正睜開了眼睛,嗬斥兩人道:“說的什麽話,你們是當長輩的,有你們這麽對晚輩說話的嗎?”
周果似笑非笑,“裏正,您醒了?您說您 ,一把年紀了,腿腳本就不好了,不好好在家待著,硬要往外跑,在外奔波,您老操碎了心,就怕有些人腦子不清楚,不領情,辜負了您老呢。”
周穀連忙給她讓位置,自己往裏縮了縮,往周大倉身邊靠了靠。
周果走到周穀讓出來的位置上,本想岔開腿坐下去,一想今天自己穿的裙子,隻好扶了扶裙擺,坐了下去。
“誒,你怎麽說話呢,這是裏正!”
老裏正歎氣,橫了那開口說話的人一眼,軟著語氣道:“你也看見了,我就不瞞著了,這兩年大家日子都不好過,你們村家家戶戶的日子越來越好,買了牛建了房,日子紅紅火火的,都是因為什麽,還不是因為你。”
“周果啊,說到底,我們都是一個地方出來的,按親近關係來說,怎麽也是我們更親近,你把這個村這些不相幹的人都帶富了,不能不管我們呐。”
周果道:“裏正,逃難一路來,大家手裏沒有二百兩也有一百五十兩了吧,再不濟一百兩呢?這些還不夠你們過活的?要知道往年如我們這樣的大家,一家十多口,省吃儉用一年二貫都能過活,一百兩夠一家人活一輩子了,還要怎麽有錢呢?有錢有地有牛,一家子在一起,這不是逃難路上大家心心念念的好日子嗎?”
說到底不還是嫌不夠,見到別人有自己也得有。
屋子裏一片沉默。
周大倉眼睛溢出笑意來,看來他沒開口是對的。
裏正道語塞,半晌道:“那……那怎麽能一樣?坐吃山空遲早會吃沒的,既然我們是一個地方來的,那就是一家人,相當於一個家族,就得抱團,才不會被欺負,才能走的長遠,孩子們也漸漸大了,家裏就那麽幾畝地,孩子們也不夠分呐,得讓他們學本事,去學堂認兩字,這樣大家好了,你們家也會更好,一家興旺不叫興旺,一族興旺才能長遠,你說是不是這個道理?”
這一發話,一個伸手的都沒有了,更別說大人們交代下來的話了,那是一個字都不敢吐。
男娃堆裏就不一樣了,大家有什麽說什麽,再說周米跟周麥上了兩年的學堂,白白淨淨,一看就是個文弱書生,瞧著兩隻手的力氣還不如他們一隻手的力氣大,說起話來自然沒那麽多顧忌。
“你們兩現在還在學堂?當初不是說好隻上兩年的嗎,這是打算一直念下去,將來考秀才,考舉人,當大官了?”
兩人還沒說話,旁邊又有人道:“我們都是一家的,都姓周,要我說啊,要念書就得一起,隻有族裏,大家好起來,才算是真的好起來,不然就你們一家好起來,那也是無用,富不了多久就得垮,背後還是得有族人靠,富貴的日子才能長久。”
大家紛紛點頭,就是這個樣子。
周麥跟周米對視一眼。
周麥道:“說的是,開年之後你們都要進學了嗎?”
“哪啊,我們哪有那福氣還能認字念書,是說你們家這兩年發達了,帶著這個村裏人也賺了不老少,原先這個村子跟大家一樣都是泥巴茅草屋,這兩年多少毛茅草屋不見了,都建了青磚瓦房,賺了不少錢了。”
“我們還是本家呢,你們連外人都帶,是不是也該帶帶我們啊,不能你們吃香的喝辣的,我們大字不識一個,就算以後你們家發達了,讓外人見到你們有這樣的族人,那你們臉上也無光。”
周家今天不平靜啊,除了周果那裏,沒人敢在她麵前念叨這些,其他的各個都讓周家念著點情,也提攜提攜他們,不要自己人不幫,去幫著外人。
李氏苦笑,“你們也知道,村裏是靠什麽發起來的,都是靠著山裏的鬆蕈起來的,我就是想讓你們跟著來,那也得村裏人答應啊,這又不是我們一家的東西,我們家說了也不管用不是。”
另一邊,周穀也道:“去年,有人還想讓家裏嫁到隔壁村的閨女迴來上山采,村裏人沒一個樂意的,一個外嫁女都沒能迴來,你們看,村裏嫁出去的人都不準上山,何況你們這些外村人,就更沒戲了。”
周米道:“所以啊,你們也不要為難我們,我們說了又不算,頂多給村裏人牽個線搭個橋,說到東西,到底是全村的,你們要是想上山,得去村裏說,將村裏人都說同意了,那自然可以上山了。”
大家急了。
“你們帶著全村人掙錢,給他們賺了那麽多,我們進不進山,還不是一句話的事,這點事也做不了主?那你們在村裏不是白混了嗎?”
廚房裏忙的熱火朝天,幾個屋子裏也人聲鼎沸。
周果聽到另一麵吵起來,轉頭豎著耳朵聽,眉頭一皺,穿鞋下地,出門,站在婦人屋子跟正屋外聽了會,果然都是在說這個。
正屋裏吵得尤其激烈。
老爺子端著茶杯老神在在的坐著,閉目養神,誰都不看。
周大倉跟周穀坐在一處,周穀激烈的跟人說著話,周大倉見縫插針時不時淡然的來一句,氣的對麵的人跳腳。
她目光不由朝炕上的老裏正看去,見他也閉起了眼睛,就歎氣,果然是飯無好飯啊,自家白白的請人吃飯,怎麽還落個不是呢?
整了整衣裳,清了清嗓子,邁腿進屋,“叔伯爺爺們,這事你們找我小叔找我哥都沒用,這塊事歸我管!”
吵吵鬧鬧的屋子裏一靜,見粉粉嫩嫩的周果,一時忘了她是啥樣的人,有人就嚷嚷道:“我們老爺們說話,你一個小丫頭進來幹什麽,快出去,真是沒規矩,這是你來的地方嗎?”
“傳出去讓人知道了,還道我周家這般沒規矩,老一輩說話,一個小小女娃都能隨意插嘴了,還不出去?”
老爺子睜開了眼睛,茶也不喝了。
周大倉跟周穀坐直了身子,順便往後坐了坐。
周果眼睛一眯,還沒說話,老裏正睜開了眼睛,嗬斥兩人道:“說的什麽話,你們是當長輩的,有你們這麽對晚輩說話的嗎?”
周果似笑非笑,“裏正,您醒了?您說您 ,一把年紀了,腿腳本就不好了,不好好在家待著,硬要往外跑,在外奔波,您老操碎了心,就怕有些人腦子不清楚,不領情,辜負了您老呢。”
周穀連忙給她讓位置,自己往裏縮了縮,往周大倉身邊靠了靠。
周果走到周穀讓出來的位置上,本想岔開腿坐下去,一想今天自己穿的裙子,隻好扶了扶裙擺,坐了下去。
“誒,你怎麽說話呢,這是裏正!”
老裏正歎氣,橫了那開口說話的人一眼,軟著語氣道:“你也看見了,我就不瞞著了,這兩年大家日子都不好過,你們村家家戶戶的日子越來越好,買了牛建了房,日子紅紅火火的,都是因為什麽,還不是因為你。”
“周果啊,說到底,我們都是一個地方出來的,按親近關係來說,怎麽也是我們更親近,你把這個村這些不相幹的人都帶富了,不能不管我們呐。”
周果道:“裏正,逃難一路來,大家手裏沒有二百兩也有一百五十兩了吧,再不濟一百兩呢?這些還不夠你們過活的?要知道往年如我們這樣的大家,一家十多口,省吃儉用一年二貫都能過活,一百兩夠一家人活一輩子了,還要怎麽有錢呢?有錢有地有牛,一家子在一起,這不是逃難路上大家心心念念的好日子嗎?”
說到底不還是嫌不夠,見到別人有自己也得有。
屋子裏一片沉默。
周大倉眼睛溢出笑意來,看來他沒開口是對的。
裏正道語塞,半晌道:“那……那怎麽能一樣?坐吃山空遲早會吃沒的,既然我們是一個地方來的,那就是一家人,相當於一個家族,就得抱團,才不會被欺負,才能走的長遠,孩子們也漸漸大了,家裏就那麽幾畝地,孩子們也不夠分呐,得讓他們學本事,去學堂認兩字,這樣大家好了,你們家也會更好,一家興旺不叫興旺,一族興旺才能長遠,你說是不是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