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帥謀定而後動,厚積而薄發,雖一時弱於袁紹,終可後來居上,勝其一籌!”郭嘉說道。
“奉孝啊,你知道我最喜歡你什麽嗎?”邊柳笑著說道。
“呃,喜歡什麽?”郭嘉麵露尷尬,總不能是喜歡他說話好聽吧?
“喜歡你年輕啊!和我一樣年輕。想那陶謙劉表也是一時之俊傑,可這天下終究不是他們的擂台。袁紹也好,曹操也罷,他們雖然年輕氣盛,可也得準備與時間賽跑了。唯有你我,不僅風華正茂,而且氣宇軒揚,數風流人物,就看今朝啊!”
“大帥所言甚是!”郭嘉拱手道,年輕確實是他們最大的優勢。
“所以奉孝勤於政務之餘,也得多鍛煉身體,為大漢之複興至少也得再奮鬥六十年吧?”
“大帥,我這每日來往各個山頭,鍛煉的可太足了,我怕我再鍛煉下去,最多隻能奮鬥個二十年了!”郭嘉似埋怨的說道。
“能者多勞,能者多勞!”邊柳嘿嘿的說道,雖然邊柳記得郭嘉英年早逝,可這該用還是得用,等左慈迴來、又或者征辟到張仲景,再給郭嘉補補。
“奉孝,這辛毗和你都是一個地方出來的,不知你可有法子替我留下他?”
“臣盡力而為。臣向陛下保證,假以時日,他一定是大帥的。”
“有奉孝這句話,我就放心了,招待辛毗之事,就由你負責吧!”
“喏!”
……
此時辛毗已經來到嵩山地界,行至山路上,他和郭嘉一樣,和路邊的老農打探了起來。
片刻後,他氣憤的說道:“自古仁道失傳,沒想到此貧瘠之地,竟複出先秦暴政,我大漢傳世四百年,豈有田稅高達五成者,山中匹夫,竟然敢冒充我大漢天子,壞我漢室氣運!”
辛毗臉龐方正,一臉肅穆,此時慍氣上浮,身上威嚴又多了一分。
“佐治(辛毗字)兄,許久不見啊!是誰惹你生氣了?”郭嘉麵帶微笑,從不遠處走來。
兩人雖然交情不深,可畢竟是一個地方走出來的。
“原以為奉孝跟著文若去了東郡,為何來這山中受苦啊?”郭嘉跟著荀彧先去了袁紹那,同是潁川人,自然見過麵。後來,郭嘉跟著荀彧去了東郡,兩人才斷了聯係。
“東郡有文若一人足矣,如今天子困頓,我自然要舍身報國了!”
這時,辛毗拉著郭嘉走到田端,“難道以奉孝的才智,看不出這天子有問題嗎?”
“有何問題?”郭嘉一臉詫異的反問道。
“奉孝既然故作不知,那在下就直言了,如今這山中的根本不是天子,而是一個叫做‘邊柳’的大膽賊子。”
“佐治兄說這話可得有證據,否則誤得可不止你一人,還有整個辛家!”郭嘉提醒道。
“奉孝可知,這扶持假天子的其中一人名為李旦,其弟李旭現在就在河北,他已經將一切都吐露了。如今口供就在我的懷中,難道這還算不上證據嗎?”
“那佐治此來,是來揭穿天子的?”郭嘉問道。
聞言,辛毗長歎一聲,“袁公興兵討董,本是大義所向,如今得聞天子身份有假,其不思報國,反欲迎立假天子,實在是讓人寒心。但天子身份,終究為假,奉孝若是願聽我言,還是早早另尋他處吧!”
郭嘉見狀,大笑不已,“佐治兄,我早就看出袁紹並非明主,自古以來便有‘女子怕嫁錯良人,男子怕投身庸主’,你這顆明珠,算是錯投了啊!”
“奉孝,你——”辛毗見郭嘉沒有聽從自己的建議,反而反過來指責他,心中頓生不悅。
“佐治兄,我來告訴你,這李旭貪婪成性,為了錢財,居然連親哥哥也可以出賣,後來更是同室操戈,害了皇後一家,這樣的人為了活命,什麽大逆不道的話說不出來呢?他的話不足為證,不足為證啊!”郭嘉說著連連擺手。
“我知道奉孝有施展抱負之心,可是如此顛倒事實,卻也不該吧?”
“佐治兄,憑什麽你先入為主的就是事實,而我就是顛倒事實呢?李旭的為人你若是不信,大可以去查,去問。莫說這山中多是緱氏城逃難的百姓,便是鄴城之中,也有皇後一家,難道佐治兄連老家人都不肯信了?”
看郭嘉言辭鑿鑿,辛毗心裏還真的認真思考起了袁紹告訴他的話。
但很快,他又抬起頭說道:“來嵩山之前,我多有聽聞天子仁義愛民之名,可是來到山中之後,我才知道,此山勢複雜,土地貧瘠之地,單單田稅就高達五成,如此這般殘暴,譬如惡秦,又豈是我大漢之君?”
聽辛毗說起這,郭嘉臉上就笑的更歡了,“不知道佐治兄出發之前,袁紹所謀何事啊?”
“內除黑山賊,外抗公孫瓚,勤政養兵,廣納賢士。”辛毗自信的說道。
“那不知鄴城百姓生活如何?”
如今整個河北,又哪有一個吃得飽的底層百姓?
田楷與袁紹在青州交戰許久,雙方糧食耗盡,士卒疲困,於是交替抄掠百姓,野外連青草都沒有了。
辛毗頓了頓,強說道:“雖有菜色,卻也能糊口!”
“不知河北田稅幾何啊?”
如今河北有大量的荒地根本無人耕種,而世家盤踞的地方,稅吏根本無法進出,隻能靠當地主政之官與世家家主商議。
這種相當於就是包稅製,袁紹把收稅的權力交給世家,然後換取他們的支持。
普通百姓所種田的地方,雖說稅收還是按大漢舊製,可是一年征稅數次,寅征卯糧,實際稅收早已高出不知數倍。
“佐治兄,你看這田間勞作的百姓,麵色如何?”郭嘉又問道。
辛毗放眼望去,這些百姓穿著大多殘破,麵色更談不上圓潤,時不時看向他們的眼神,帶著一絲恐懼,一絲羨慕,和鄴城外的百姓相比,這些人身體狀況也好不到哪裏去。
但唯一不同的是,這些人幹起農活來都非常的積極,田間的每一棵雜草都被他們拔了出去。
曾幾何時,大漢的百姓都是這樣精耕細作的。
可是如今的河北,大多數百姓被困地裏,多是在虛耗時光罷了。
“想必與高額的田稅相匹配,山上還製定了嚴厲的刑法,所以百姓才不得不如此賣力吧?”辛毗說道。
“佐治兄,此言差矣!”
……
“奉孝啊,你知道我最喜歡你什麽嗎?”邊柳笑著說道。
“呃,喜歡什麽?”郭嘉麵露尷尬,總不能是喜歡他說話好聽吧?
“喜歡你年輕啊!和我一樣年輕。想那陶謙劉表也是一時之俊傑,可這天下終究不是他們的擂台。袁紹也好,曹操也罷,他們雖然年輕氣盛,可也得準備與時間賽跑了。唯有你我,不僅風華正茂,而且氣宇軒揚,數風流人物,就看今朝啊!”
“大帥所言甚是!”郭嘉拱手道,年輕確實是他們最大的優勢。
“所以奉孝勤於政務之餘,也得多鍛煉身體,為大漢之複興至少也得再奮鬥六十年吧?”
“大帥,我這每日來往各個山頭,鍛煉的可太足了,我怕我再鍛煉下去,最多隻能奮鬥個二十年了!”郭嘉似埋怨的說道。
“能者多勞,能者多勞!”邊柳嘿嘿的說道,雖然邊柳記得郭嘉英年早逝,可這該用還是得用,等左慈迴來、又或者征辟到張仲景,再給郭嘉補補。
“奉孝,這辛毗和你都是一個地方出來的,不知你可有法子替我留下他?”
“臣盡力而為。臣向陛下保證,假以時日,他一定是大帥的。”
“有奉孝這句話,我就放心了,招待辛毗之事,就由你負責吧!”
“喏!”
……
此時辛毗已經來到嵩山地界,行至山路上,他和郭嘉一樣,和路邊的老農打探了起來。
片刻後,他氣憤的說道:“自古仁道失傳,沒想到此貧瘠之地,竟複出先秦暴政,我大漢傳世四百年,豈有田稅高達五成者,山中匹夫,竟然敢冒充我大漢天子,壞我漢室氣運!”
辛毗臉龐方正,一臉肅穆,此時慍氣上浮,身上威嚴又多了一分。
“佐治(辛毗字)兄,許久不見啊!是誰惹你生氣了?”郭嘉麵帶微笑,從不遠處走來。
兩人雖然交情不深,可畢竟是一個地方走出來的。
“原以為奉孝跟著文若去了東郡,為何來這山中受苦啊?”郭嘉跟著荀彧先去了袁紹那,同是潁川人,自然見過麵。後來,郭嘉跟著荀彧去了東郡,兩人才斷了聯係。
“東郡有文若一人足矣,如今天子困頓,我自然要舍身報國了!”
這時,辛毗拉著郭嘉走到田端,“難道以奉孝的才智,看不出這天子有問題嗎?”
“有何問題?”郭嘉一臉詫異的反問道。
“奉孝既然故作不知,那在下就直言了,如今這山中的根本不是天子,而是一個叫做‘邊柳’的大膽賊子。”
“佐治兄說這話可得有證據,否則誤得可不止你一人,還有整個辛家!”郭嘉提醒道。
“奉孝可知,這扶持假天子的其中一人名為李旦,其弟李旭現在就在河北,他已經將一切都吐露了。如今口供就在我的懷中,難道這還算不上證據嗎?”
“那佐治此來,是來揭穿天子的?”郭嘉問道。
聞言,辛毗長歎一聲,“袁公興兵討董,本是大義所向,如今得聞天子身份有假,其不思報國,反欲迎立假天子,實在是讓人寒心。但天子身份,終究為假,奉孝若是願聽我言,還是早早另尋他處吧!”
郭嘉見狀,大笑不已,“佐治兄,我早就看出袁紹並非明主,自古以來便有‘女子怕嫁錯良人,男子怕投身庸主’,你這顆明珠,算是錯投了啊!”
“奉孝,你——”辛毗見郭嘉沒有聽從自己的建議,反而反過來指責他,心中頓生不悅。
“佐治兄,我來告訴你,這李旭貪婪成性,為了錢財,居然連親哥哥也可以出賣,後來更是同室操戈,害了皇後一家,這樣的人為了活命,什麽大逆不道的話說不出來呢?他的話不足為證,不足為證啊!”郭嘉說著連連擺手。
“我知道奉孝有施展抱負之心,可是如此顛倒事實,卻也不該吧?”
“佐治兄,憑什麽你先入為主的就是事實,而我就是顛倒事實呢?李旭的為人你若是不信,大可以去查,去問。莫說這山中多是緱氏城逃難的百姓,便是鄴城之中,也有皇後一家,難道佐治兄連老家人都不肯信了?”
看郭嘉言辭鑿鑿,辛毗心裏還真的認真思考起了袁紹告訴他的話。
但很快,他又抬起頭說道:“來嵩山之前,我多有聽聞天子仁義愛民之名,可是來到山中之後,我才知道,此山勢複雜,土地貧瘠之地,單單田稅就高達五成,如此這般殘暴,譬如惡秦,又豈是我大漢之君?”
聽辛毗說起這,郭嘉臉上就笑的更歡了,“不知道佐治兄出發之前,袁紹所謀何事啊?”
“內除黑山賊,外抗公孫瓚,勤政養兵,廣納賢士。”辛毗自信的說道。
“那不知鄴城百姓生活如何?”
如今整個河北,又哪有一個吃得飽的底層百姓?
田楷與袁紹在青州交戰許久,雙方糧食耗盡,士卒疲困,於是交替抄掠百姓,野外連青草都沒有了。
辛毗頓了頓,強說道:“雖有菜色,卻也能糊口!”
“不知河北田稅幾何啊?”
如今河北有大量的荒地根本無人耕種,而世家盤踞的地方,稅吏根本無法進出,隻能靠當地主政之官與世家家主商議。
這種相當於就是包稅製,袁紹把收稅的權力交給世家,然後換取他們的支持。
普通百姓所種田的地方,雖說稅收還是按大漢舊製,可是一年征稅數次,寅征卯糧,實際稅收早已高出不知數倍。
“佐治兄,你看這田間勞作的百姓,麵色如何?”郭嘉又問道。
辛毗放眼望去,這些百姓穿著大多殘破,麵色更談不上圓潤,時不時看向他們的眼神,帶著一絲恐懼,一絲羨慕,和鄴城外的百姓相比,這些人身體狀況也好不到哪裏去。
但唯一不同的是,這些人幹起農活來都非常的積極,田間的每一棵雜草都被他們拔了出去。
曾幾何時,大漢的百姓都是這樣精耕細作的。
可是如今的河北,大多數百姓被困地裏,多是在虛耗時光罷了。
“想必與高額的田稅相匹配,山上還製定了嚴厲的刑法,所以百姓才不得不如此賣力吧?”辛毗說道。
“佐治兄,此言差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