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帥和桂英談論的短短時間,女兒彎內不少婦人已經躲在窗頭門側偷窺。
邊柳也不方便多待,交代完桂英要注意的事情就轉身離去。
沒走幾步,就聽到桂英訓斥的聲音:“都給我迴去幹活,一個個跟沒見過男人似的!”
邊柳歎了口氣,邁出一步又聽到“姐妹們有福了,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
“我這天天都是忙些家長裏短的事情,倒是讓奉孝見笑了。”
“大帥謙遜了。臣聽說,昔日汝南陳仲舉(陳蕃)少時閑居一室,而庭宇蕪穢。其父友人薛勤來訪,謂其曰:‘孺子何不灑掃以待賓客?’其曰:‘大丈夫處世,當掃除天下,安事一室乎?’薛勤告之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國為?’
如此看來,凡天下大事,皆做於細;天下難事,皆做於易。大帥觀瞻天下,卻不忘足下之小節,大業何愁不成乎?”
邊柳聽完一笑,不愧是能說出十勝十敗的人,說出的話就是讓人愉悅。
“隻是,臣還有個疑惑,不知道大帥準備在這山上待多久?”
郭嘉原以為天子隻是一時避禍,但此時看來,卻像是要盤踞山中一番。
“奉孝何有此問?”
“實在是大帥的舉措甚大,與臣料想的不同!”
郭嘉明顯看出,無論是攤丁入畝納稅,還是官僚製度改革,又或者是任用女子為官為吏,隻要放到任何一個製度還完整的縣城,就會阻力重重。
“那奉孝一開始準備建議我如何做呢?”
“依臣的眼光,大帥理當先選取一塊安身立命之地,然後勵精圖治,興修水利,開墾良田,任用賢良,重視軍隊,然後逐步平定戰亂,複光武之功。”
邊柳點了點頭,大方向上有識之士的認知應當都是一致的。
“不知奉孝看中的安身立命之地為何處?”
“關中為董卓所占,大帥不可與之爭鋒;袁家四世三公,袁紹雄踞河北,大帥亦不可與之爭一時之長短;洛陽人口盡失,不足以成就帝王基業。依臣之間,大帥可選之地,有三:
其一為兗州。兗州位居中原腹心,四通八達之地,亦為兵家必爭之要地。落入庸人手中,則為賊子所惦記,若落到雄才大略之人手中,則可居中央而雄視四方。劉岱誌大才疏,先前聯軍之敗皆因其擅殺橋瑁,已痛失人心,如今青州黃巾大有進犯之跡象,我料劉岱必不能久守。大帥以皇帝之尊,到時或可不費吹灰之力占據兗州。屆時合縱連橫,天下不日可定。”
說到天下大勢,郭嘉的卓越眼光一下子就展現了出來。
眼下已經是初平三年(公元192年)三月,如果按照既定的曆史,四月,董卓會死於長安未央宮前;而東邊,青州黃巾會大舉進攻兗州,劉岱不聽勸告堅持出戰,不久後戰死。
劉岱死後,陳宮說服濟北相鮑信、陳留太守張邈等人奉曹操為兗州牧,以之對抗黃巾。
但如果“劉辯”願意站出來,未必不能爭過曹操。
不得不說,郭嘉的眼光還是毒辣。
“第二呢?”
“並州上黨。相比於兗州位居天下之中,上黨可為天下一邊。此處雖處於河東和河北夾擊,但正因為如此,董卓和袁紹相互忌憚,正適合大帥韜光養晦。而附近有黑山賊、白波賊上百萬,大帥可以討賊之名,逐步獲得人口,壯大自己。另外,此處毗鄰草原,馴養騎兵相對容易,必要之時,也可借助匈奴之力。唯一遺憾的就是,此處乃是中原與草原相接之地,勢力相對複雜。”
東漢時期,南匈奴基本已經依附大漢。朝廷經常調用匈奴兵解決內部叛亂,所以後來的曹操、諸葛亮對於借助匈奴、鮮卑兵馬也習以為常。
“還有一處呢?”
“徐州!
徐州陶謙性格剛直,兼有大誌。可惜其年事已高,其子嗣皆庸才也。陛下以仁義之名,隻要允諾一世襲爵位,陶謙臨死前,定然有托付之舉。”
“死之前不能嗎?”
“先前在緱氏城,大帥選擇韜光養晦,而縱容唐瑁李旦,自然是知道斧鉞不可假與他人的道理的,若是大帥表現的操之過急,恐怕陶謙心生恐懼,難免會做出不智之舉,這也是臣把徐州排在第三位的原因。”
“原來如此,那不知奉孝對江東、荊益之地如何看待?我聽說這些地方百姓殷實,糧食一年兩熟,難道奉孝眼中,不足以成為安身立命之地嗎?”
“自然可以,然諸如此地,皆有天險可依,可天險對外,也對內。大帥若選擇江東荊益之地,偏安一隅,得一世之安可矣,若要複光武之業,則倍難。”
“難道有天險還不好嗎?”邊柳問道。
“非也,隻是臣看問題,與旁人不同,旁人選擇安身立命之地,是越富足越好,越牢固越好;而臣以為,是越亂越好,越危險越好。於個人言,窮則思變,於一地而言,亂則人人自危,而其心可以為上位所用。江東荊益之地,正因為土地廣袤,糧食富足,人人皆樂於自給自足,而無外拓之心,縱有驚才絕世之輩,亦為庸碌大眾給拖累矣。”
“奉孝眼光何其毒也!”邊柳讚歎道,他說的這些正是接下來要發生的。
要知道,此時的南方還指的是徐州豫州南部這些地方,長江以南的地方,人口少的可憐,內部的土地壓力遠遠沒有達到飽和。
邊柳想到官渡之戰前曹操擔心孫策,而郭嘉卻敢大膽說道,孫策不足為慮,甚至不久於人世。
這不就是孫策想以一人的雄心壯誌把江東世家拖上自己的戰船,然後遭到反噬了嗎?
“那奉孝覺得,我會怎麽選擇呢?”
“依臣之見,大帥三者皆不會選。”郭嘉自信的說道,“因為此三者皆走的是以戰養戰的路子,所成就的不過霸業。而大帥已經在摸索一條臣從未見過的道路,王業可期!”
沒有錯,邊柳想的就是他現在實力弱小,所以掣肘也小,剛好在這太室山上進行小規模的改革試驗,一旦天下人看到天子身邊百姓富裕,人人安居樂業,那這個模式就可以推而廣之。
而推廣新製度的同時,也將是他君臨天下的時候。
到時無論是他占據的劉辯名字,還是治理天下的才能,都將經眾人之口,達到頂峰。
兵鋒所向,戰無不勝。
……
邊柳也不方便多待,交代完桂英要注意的事情就轉身離去。
沒走幾步,就聽到桂英訓斥的聲音:“都給我迴去幹活,一個個跟沒見過男人似的!”
邊柳歎了口氣,邁出一步又聽到“姐妹們有福了,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
“我這天天都是忙些家長裏短的事情,倒是讓奉孝見笑了。”
“大帥謙遜了。臣聽說,昔日汝南陳仲舉(陳蕃)少時閑居一室,而庭宇蕪穢。其父友人薛勤來訪,謂其曰:‘孺子何不灑掃以待賓客?’其曰:‘大丈夫處世,當掃除天下,安事一室乎?’薛勤告之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國為?’
如此看來,凡天下大事,皆做於細;天下難事,皆做於易。大帥觀瞻天下,卻不忘足下之小節,大業何愁不成乎?”
邊柳聽完一笑,不愧是能說出十勝十敗的人,說出的話就是讓人愉悅。
“隻是,臣還有個疑惑,不知道大帥準備在這山上待多久?”
郭嘉原以為天子隻是一時避禍,但此時看來,卻像是要盤踞山中一番。
“奉孝何有此問?”
“實在是大帥的舉措甚大,與臣料想的不同!”
郭嘉明顯看出,無論是攤丁入畝納稅,還是官僚製度改革,又或者是任用女子為官為吏,隻要放到任何一個製度還完整的縣城,就會阻力重重。
“那奉孝一開始準備建議我如何做呢?”
“依臣的眼光,大帥理當先選取一塊安身立命之地,然後勵精圖治,興修水利,開墾良田,任用賢良,重視軍隊,然後逐步平定戰亂,複光武之功。”
邊柳點了點頭,大方向上有識之士的認知應當都是一致的。
“不知奉孝看中的安身立命之地為何處?”
“關中為董卓所占,大帥不可與之爭鋒;袁家四世三公,袁紹雄踞河北,大帥亦不可與之爭一時之長短;洛陽人口盡失,不足以成就帝王基業。依臣之間,大帥可選之地,有三:
其一為兗州。兗州位居中原腹心,四通八達之地,亦為兵家必爭之要地。落入庸人手中,則為賊子所惦記,若落到雄才大略之人手中,則可居中央而雄視四方。劉岱誌大才疏,先前聯軍之敗皆因其擅殺橋瑁,已痛失人心,如今青州黃巾大有進犯之跡象,我料劉岱必不能久守。大帥以皇帝之尊,到時或可不費吹灰之力占據兗州。屆時合縱連橫,天下不日可定。”
說到天下大勢,郭嘉的卓越眼光一下子就展現了出來。
眼下已經是初平三年(公元192年)三月,如果按照既定的曆史,四月,董卓會死於長安未央宮前;而東邊,青州黃巾會大舉進攻兗州,劉岱不聽勸告堅持出戰,不久後戰死。
劉岱死後,陳宮說服濟北相鮑信、陳留太守張邈等人奉曹操為兗州牧,以之對抗黃巾。
但如果“劉辯”願意站出來,未必不能爭過曹操。
不得不說,郭嘉的眼光還是毒辣。
“第二呢?”
“並州上黨。相比於兗州位居天下之中,上黨可為天下一邊。此處雖處於河東和河北夾擊,但正因為如此,董卓和袁紹相互忌憚,正適合大帥韜光養晦。而附近有黑山賊、白波賊上百萬,大帥可以討賊之名,逐步獲得人口,壯大自己。另外,此處毗鄰草原,馴養騎兵相對容易,必要之時,也可借助匈奴之力。唯一遺憾的就是,此處乃是中原與草原相接之地,勢力相對複雜。”
東漢時期,南匈奴基本已經依附大漢。朝廷經常調用匈奴兵解決內部叛亂,所以後來的曹操、諸葛亮對於借助匈奴、鮮卑兵馬也習以為常。
“還有一處呢?”
“徐州!
徐州陶謙性格剛直,兼有大誌。可惜其年事已高,其子嗣皆庸才也。陛下以仁義之名,隻要允諾一世襲爵位,陶謙臨死前,定然有托付之舉。”
“死之前不能嗎?”
“先前在緱氏城,大帥選擇韜光養晦,而縱容唐瑁李旦,自然是知道斧鉞不可假與他人的道理的,若是大帥表現的操之過急,恐怕陶謙心生恐懼,難免會做出不智之舉,這也是臣把徐州排在第三位的原因。”
“原來如此,那不知奉孝對江東、荊益之地如何看待?我聽說這些地方百姓殷實,糧食一年兩熟,難道奉孝眼中,不足以成為安身立命之地嗎?”
“自然可以,然諸如此地,皆有天險可依,可天險對外,也對內。大帥若選擇江東荊益之地,偏安一隅,得一世之安可矣,若要複光武之業,則倍難。”
“難道有天險還不好嗎?”邊柳問道。
“非也,隻是臣看問題,與旁人不同,旁人選擇安身立命之地,是越富足越好,越牢固越好;而臣以為,是越亂越好,越危險越好。於個人言,窮則思變,於一地而言,亂則人人自危,而其心可以為上位所用。江東荊益之地,正因為土地廣袤,糧食富足,人人皆樂於自給自足,而無外拓之心,縱有驚才絕世之輩,亦為庸碌大眾給拖累矣。”
“奉孝眼光何其毒也!”邊柳讚歎道,他說的這些正是接下來要發生的。
要知道,此時的南方還指的是徐州豫州南部這些地方,長江以南的地方,人口少的可憐,內部的土地壓力遠遠沒有達到飽和。
邊柳想到官渡之戰前曹操擔心孫策,而郭嘉卻敢大膽說道,孫策不足為慮,甚至不久於人世。
這不就是孫策想以一人的雄心壯誌把江東世家拖上自己的戰船,然後遭到反噬了嗎?
“那奉孝覺得,我會怎麽選擇呢?”
“依臣之見,大帥三者皆不會選。”郭嘉自信的說道,“因為此三者皆走的是以戰養戰的路子,所成就的不過霸業。而大帥已經在摸索一條臣從未見過的道路,王業可期!”
沒有錯,邊柳想的就是他現在實力弱小,所以掣肘也小,剛好在這太室山上進行小規模的改革試驗,一旦天下人看到天子身邊百姓富裕,人人安居樂業,那這個模式就可以推而廣之。
而推廣新製度的同時,也將是他君臨天下的時候。
到時無論是他占據的劉辯名字,還是治理天下的才能,都將經眾人之口,達到頂峰。
兵鋒所向,戰無不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