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小子,打聽這個倒是快的很,是不是看上誰家的小娘子了?還是那戶人家願意用萬貫家財嫁女來結交你啊?”


    “大帥,冤枉啊!學生守身如玉,不先助大帥平定天下,學生誓不成家!”


    諸葛亮斬釘截鐵的說道。


    邊柳嗬嗬一笑,遲早讓這小子當上贅婿。


    “你覺得,覺不覺得本帥應不應該取甄家女子,以此拉攏河北士族之心呢?”


    “大帥這麽問,肯定早已有了主意。學生料想,古往今來,聰明的君王都知道通過聯姻來拉攏人心,”說到這,諸葛亮停頓了一下,偷偷打量了一眼邊柳,“不過大帥的智慧,早已超過了以往的賢君聖主,所以定然會有更加超凡脫俗的決定。”


    “嗬嗬,本帥需要的起居郎,是能夠直言極諫,發現本帥不足?的喉舌之官,而不是小小年紀就懂得溜須拍馬的人,你再敢犯迷糊,小心我讓你給士元做副手去。”


    “大帥的教誨,學生一定謹記,隻是學生總不能雞蛋裏挑骨頭,硬找大帥的碴吧?”


    看諸葛亮一本正經,邊柳忍俊不禁。


    “今日本帥倒還真有聯姻的想法,不過倒不是本帥親自去聯姻。如今我能進入鄴城,土地,權力,金錢應有盡有,而這也是人心腐蝕最快的時候,本帥不敢有大意。若是本帥未能撫民,先娶嬌妻美妾,那跟隨我征戰的將領,是不是每個也得高官厚祿,左擁右抱?將軍們有了,小兵們能耐得住嗎?本帥不給,他們就會去偷取搶。正所謂上梁不正下梁歪,人性自古複雜多變,唯有上位者持身足夠正,才能夠約束住下麵的人,你說是也不是?”


    “大帥英明!”諸葛亮欽佩的說道,隨即又立刻彌補了一句,“學生這句,絕對不是溜須拍馬。自古熟讀聖賢書,知曉大義的君王多的是,他們哪個不想官正民勤,上下一禮,可是到頭來卻把國家治理的一團亂,為什麽?學生今日終於想通了,是因為這些君王都約束不好自己,所以下麵的人紛紛效仿,大帥以度己之心度人,束人之心束己,正當為後世之君效法。”


    邊柳沒理會諸葛亮的話,繼續說道:“本帥身邊不乏將領,出身微末,故而準備以此來中和鄴城的烏煙瘴氣。


    不過到了甄家之後,本帥卻變了主意,莫說這高台樓閣,便是甄府的下人,身上也衣著錦繡。袁紹持政過寬,致使鄴城上下失調,窮者衣不遮體,富者遍體流光,本帥若是仍行安撫之策,隻會加劇這種貧富差距。”


    “大帥要處置甄家?”


    “這倒不必,甄家家主或有貪婪,卻沒有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能力,隻要本帥不給他們沾染軍隊的可能性,就不會有大麻煩。至於如何處理,現在不妨你給本帥出個主意?”


    “這還不簡單,世家之所以能獲得權勢,上不過君王的拉攏,下不過所擁有的的土地。如今大帥的態度已定,隻要繼續執行關中的土地政策,河北如同甄家一樣的家族,勢必不複以往的權勢。


    而且學生還有個建議,既然大帥還要表達善意,不如以提拔的名義,將一些河北的世家遷往關中。他們縱然有所不滿,又能奈何?”


    這和邊柳的想法差不多,遷徙人口,丈量土地,都是上位者加強統治的法門。


    不過這些大動作至少要等到開春之後。


    邊柳琢磨著,該用誰來治理河北。


    太原剛剛鞏固,郭嘉至少還要等一年,再行調動。


    徐庶那邊,河內的位置也至關重要,而且馬上就要對河南用兵,不宜把徐庶放在後方。


    衛茲,可惜了,他終究腿腳不便。


    “本帥記得王淩上次引薦的人裏有一個叫做賈逵是不是?”


    “是的,幾日前,王淩還送來一份請罪折,說他在大帥與袁紹對峙之時,未經允許,殺了河東許多世族子弟。”


    說道狠心,其實邊柳還真不如這時代的許多人,他們有的人為了貪婪,有的人為了道義,真的是下手不留情麵。


    王淩的所為,邊柳自然早就知道了,按照規矩,殺人不經過大帥府批閱,這是不符合規矩的。但邊柳卻非常滿意王淩的做法, 正因為他的幹脆利落,所以河東一直沒有出現重大的變故,郭嘉也才能一直和袁紹拖延,直到張遼戰勝蹋頓。


    王淩自然是要賞賜的,不過因為王允的關係,此時他早有爵位在身。邊柳準備把這份賞賜分給他的兄長,還有他推薦的人之上。


    “替本帥擬一份文書,調衛茲為魏郡太守,總督冀州事務。調賈逵為鄴城令,輔佐太守處理魏郡政務。


    另外,改清河國為清河郡,任命弘農人董遇為太守,督察河北農事。”


    “喏!”


    “對了,大帥,不僅王淩上了請罪文書,涼州刺史韋端同樣上了一份請罪折,說馬超攻城之時,他派人與馬超和談,說了一些與身份不符的言語。”


    “你怎麽看?”


    “當時冀縣並無多少兵馬,刺史建議馬超按兵不動的言語,雖然有不忠於大帥的嫌疑,卻對大局有利。學生以為,可以略微斥責幾句,不予嚴懲。”


    “不,你草擬一份文書,告訴韋端,就說本帥明白他的苦心,他能以冀縣百姓為先,本帥甚為欣慰,此事本帥非但不怪罪,反而要重賞他。”邊柳說著,又囑咐諸葛亮在鄴城采購一支上等的毛筆,與文書一起送往冀縣。


    不久後,韋端又迴了一份書信,說大帥能夠明白他的苦心,讓他感激涕零,但他年事已高,這次幸虧大帥用兵如神,大敗袁紹,涼州才得以轉危為安,冀縣百姓免遭馬超毒手。若是敵兵再犯,他也沒有能力抵抗,為了避免犯錯,他請求告老還鄉。


    邊柳沒有同意,反而調他到關中擔任九卿之一的太常,讓其子韋康擔任了冀縣令,留在漢陽。


    而另一邊,閻行則受到邊柳的指示,帶著兵馬去往了金城郡。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冒名劉辯:三興炎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熏悟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熏悟空並收藏冒名劉辯:三興炎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