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賢士放心,我家大帥思念宗親之親,一直對劉公子以禮相待,他在嵩山過的很好。”
徐庶說道。
田疇皺起了眉頭。
先前袁術扣下了劉和,以迎接漢帝東歸需要人手為名,向劉虞索要人馬。
公孫瓚認為袁術懷有異心,不希望劉虞派兵前往,因此製止劉虞,但劉虞並未聽從。此事也成為劉虞和公孫瓚不和的誘因。
兩人先後向袁術處派遣騎兵,累計被扣下一千多匹馬。
田疇現在覺得,嵩山這邊又要故技重施,以人質索要馬匹。
他詢問道,“不知道大帥如何才能放公子迴幽州?”
“隨時都可以。”徐庶謙恭的說道。
田疇一愣。
“其實,我家大帥正是因為聽了劉和公子的話,才知道天子東歸之心的強烈。若非兵馬有限,早就發兵長安了,何至於等到今日,還要馬太傅出麵邀請眾人。”
徐庶說的情真意切。
“劉公子早有北上之心,我家大帥也有意放行,隻是路途漫漫,缺乏護送之人,所以再派人送信給劉公,絕沒有任何阻攔公子北上,父子相見之心。此間事情結束,田賢士不如就去嵩山接上劉公子,一並北上吧!”
田疇為自己方才的心思感到羞愧,拱手道:“大帥氣量,非袁家枯骨之人可以相比,我替劉公多謝大帥了。”
“不必客氣,這是我家大帥親手寫的書信,也勞煩賢士轉交劉公。”徐庶說著,從懷中取出一份早就準備好的書信。
“信中可有記載什麽要事?”田疇詢問道。
“並沒有,我家大帥說,信中所寫不過是晚輩對長輩的思慕之情,還有就是我家大帥常感治民之不易,嵩山不過數萬人口,已讓大帥感到乏力,若是一州之地,甚至十三州,又該是如何困難,所以信中也向劉公討要一些治理州郡的方法。”
“大帥心係天下,卻虛懷若穀,實在是讓人敬佩。”田疇表示。
“大帥的確如此,”徐庶說道,接著又想到來之前,大帥當他麵寫這份信的時候,提了一句,“也不知道這封信老劉還有沒有機會看到”,想到這,徐庶又補充道:“常聽聞劉虞治理幽州,民殷庫豐,隻是劉公畢竟上了年紀,賢士還要提醒劉公多保重身體啊!”
田疇心想著,劉虞雖然一把年紀,身體卻還健朗,卻也沒什麽擔心,不過這可能是那位大帥的真情流露,所以又表示了一番感謝。
想了想之後,田疇又說道,“此番劉公讓我帶了五百匹馬,本意是為了順利迎接天子東歸,不過劉公也說了,事成之後,無須將兵馬帶迴幽州,可以留給大帥,以便拱衛天子。”
“這樣也好,在下權且替大帥做這個主,畢竟嵩山現在最缺的就是戰馬。不過五百匹戰馬倒是多了,三百匹就足夠了,賢士留下兩百匹,也好護送公子安然返迴幽州。我家大帥特別讓我囑咐,不要從河北走。”
見對方主動減少戰馬數量,田疇更加確定,人家之前不是客氣,而是真沒有勒索的想法, 於是對這位嵩山的大帥,也就更有好感了。
“在下迴去,一定在劉公麵前,好好誇讚一番大帥的深情厚誼,對了,還有先生的高風亮節。”
……
田疇離開後,魏延好奇的詢問徐庶,為什麽要拒絕,而不是全部把戰馬留下?
“因為別人真心想給的,最後肯定會給你留下,反之,說不定這段時日,足以讓戰馬折損過半。”
一匹精良的戰馬,可不是路邊吃點野草就行的。
要養的膘肥體壯,許多時候,不僅要吃的比人多得多,而且,比人還要好。
為了防止大量的進食時間,大部分作戰的時候,戰馬都是要大軍攜帶飼料的。
若是不好好保養,幽州來的五百匹馬,一個月,可能一半都留不下。
魏延恍然大悟,他其實也想搞一匹戰馬了。
眼下他帶領的兩百人,也被分配了兩匹馬,不過多是用來傳信,作為戰馬,還是有點不夠看。
而幽州的戰馬,那可是赫赫有名的。
魏延撓了撓頭,小心翼翼的說道:“先生,這三百匹駿馬,該怎麽分配啊?”
“這事自然交給大帥做主!”徐庶直接說道。
“也對。”魏延頗為尷尬。
兩人離開會場後,就直接出了城,魏延看了看四周的殘垣斷壁,說道:“這洛陽城也沒什麽好看的嗎?”
“不是洛陽城不好看,隻是我們來的時候不對啊!”
人到洛陽花似錦,偏我來時不逢春。
徐庶也有些感慨。
魏延道沒有多想法, 隻是說道:“就這模樣,我隻要帶領三百人,就能把洛陽拿下了。”
“我相信文長有這個實力,隻是洛陽城又不會跑,等需要拿下的時候,自然可以拿下了。”
“先生,我有一事不懂。”
“何事?”
“為什麽好好的洛陽城不取,卻要和這些人結盟,去對付什麽西涼兵呢?打下洛陽城可以多得好大一塊地盤,可是和西涼兵在家門口開戰,卻什麽也得不到。
還有就是,何必要與這些人結盟呢,除了幽州劉虞派了五百匹戰馬,其他人,我估摸著也隻帶了兩三百人,這些人估計也不會投入戰場,隻是他們隨行的護衛人員。”
徐庶輕輕一笑,“其實文長詢問的時候,已經把答案說出來了。”
“先生何意啊?”
“我們為什麽要和李傕開戰,因為李傕本來就是衝我們來的,都到家門口了,我們不打也得打。
至於為什麽要和這些人結盟,這多一個朋友總比多一個敵人要好不是?”
“理是這個理,隻是覺得,他們也沒做什麽,平白讓他們得了偌大的名聲,讓人頗為不爽利!”
“敢問文長,若是你有一把劍,我也有一把劍,我兩交換,可以得到什麽?”
不等魏延迴答,徐庶說道:“還是各有一把劍。可若是你有一套劍法,我也有一套劍法,我倆彼此交換,那能得到什麽?”
“不僅沒有損失,還各自多會了一套劍法?”魏延試探著說道。
“是啊,名聲就等同於劍法,此番結盟,沒有人比大帥府得到的名聲還多!”
……
徐庶說道。
田疇皺起了眉頭。
先前袁術扣下了劉和,以迎接漢帝東歸需要人手為名,向劉虞索要人馬。
公孫瓚認為袁術懷有異心,不希望劉虞派兵前往,因此製止劉虞,但劉虞並未聽從。此事也成為劉虞和公孫瓚不和的誘因。
兩人先後向袁術處派遣騎兵,累計被扣下一千多匹馬。
田疇現在覺得,嵩山這邊又要故技重施,以人質索要馬匹。
他詢問道,“不知道大帥如何才能放公子迴幽州?”
“隨時都可以。”徐庶謙恭的說道。
田疇一愣。
“其實,我家大帥正是因為聽了劉和公子的話,才知道天子東歸之心的強烈。若非兵馬有限,早就發兵長安了,何至於等到今日,還要馬太傅出麵邀請眾人。”
徐庶說的情真意切。
“劉公子早有北上之心,我家大帥也有意放行,隻是路途漫漫,缺乏護送之人,所以再派人送信給劉公,絕沒有任何阻攔公子北上,父子相見之心。此間事情結束,田賢士不如就去嵩山接上劉公子,一並北上吧!”
田疇為自己方才的心思感到羞愧,拱手道:“大帥氣量,非袁家枯骨之人可以相比,我替劉公多謝大帥了。”
“不必客氣,這是我家大帥親手寫的書信,也勞煩賢士轉交劉公。”徐庶說著,從懷中取出一份早就準備好的書信。
“信中可有記載什麽要事?”田疇詢問道。
“並沒有,我家大帥說,信中所寫不過是晚輩對長輩的思慕之情,還有就是我家大帥常感治民之不易,嵩山不過數萬人口,已讓大帥感到乏力,若是一州之地,甚至十三州,又該是如何困難,所以信中也向劉公討要一些治理州郡的方法。”
“大帥心係天下,卻虛懷若穀,實在是讓人敬佩。”田疇表示。
“大帥的確如此,”徐庶說道,接著又想到來之前,大帥當他麵寫這份信的時候,提了一句,“也不知道這封信老劉還有沒有機會看到”,想到這,徐庶又補充道:“常聽聞劉虞治理幽州,民殷庫豐,隻是劉公畢竟上了年紀,賢士還要提醒劉公多保重身體啊!”
田疇心想著,劉虞雖然一把年紀,身體卻還健朗,卻也沒什麽擔心,不過這可能是那位大帥的真情流露,所以又表示了一番感謝。
想了想之後,田疇又說道,“此番劉公讓我帶了五百匹馬,本意是為了順利迎接天子東歸,不過劉公也說了,事成之後,無須將兵馬帶迴幽州,可以留給大帥,以便拱衛天子。”
“這樣也好,在下權且替大帥做這個主,畢竟嵩山現在最缺的就是戰馬。不過五百匹戰馬倒是多了,三百匹就足夠了,賢士留下兩百匹,也好護送公子安然返迴幽州。我家大帥特別讓我囑咐,不要從河北走。”
見對方主動減少戰馬數量,田疇更加確定,人家之前不是客氣,而是真沒有勒索的想法, 於是對這位嵩山的大帥,也就更有好感了。
“在下迴去,一定在劉公麵前,好好誇讚一番大帥的深情厚誼,對了,還有先生的高風亮節。”
……
田疇離開後,魏延好奇的詢問徐庶,為什麽要拒絕,而不是全部把戰馬留下?
“因為別人真心想給的,最後肯定會給你留下,反之,說不定這段時日,足以讓戰馬折損過半。”
一匹精良的戰馬,可不是路邊吃點野草就行的。
要養的膘肥體壯,許多時候,不僅要吃的比人多得多,而且,比人還要好。
為了防止大量的進食時間,大部分作戰的時候,戰馬都是要大軍攜帶飼料的。
若是不好好保養,幽州來的五百匹馬,一個月,可能一半都留不下。
魏延恍然大悟,他其實也想搞一匹戰馬了。
眼下他帶領的兩百人,也被分配了兩匹馬,不過多是用來傳信,作為戰馬,還是有點不夠看。
而幽州的戰馬,那可是赫赫有名的。
魏延撓了撓頭,小心翼翼的說道:“先生,這三百匹駿馬,該怎麽分配啊?”
“這事自然交給大帥做主!”徐庶直接說道。
“也對。”魏延頗為尷尬。
兩人離開會場後,就直接出了城,魏延看了看四周的殘垣斷壁,說道:“這洛陽城也沒什麽好看的嗎?”
“不是洛陽城不好看,隻是我們來的時候不對啊!”
人到洛陽花似錦,偏我來時不逢春。
徐庶也有些感慨。
魏延道沒有多想法, 隻是說道:“就這模樣,我隻要帶領三百人,就能把洛陽拿下了。”
“我相信文長有這個實力,隻是洛陽城又不會跑,等需要拿下的時候,自然可以拿下了。”
“先生,我有一事不懂。”
“何事?”
“為什麽好好的洛陽城不取,卻要和這些人結盟,去對付什麽西涼兵呢?打下洛陽城可以多得好大一塊地盤,可是和西涼兵在家門口開戰,卻什麽也得不到。
還有就是,何必要與這些人結盟呢,除了幽州劉虞派了五百匹戰馬,其他人,我估摸著也隻帶了兩三百人,這些人估計也不會投入戰場,隻是他們隨行的護衛人員。”
徐庶輕輕一笑,“其實文長詢問的時候,已經把答案說出來了。”
“先生何意啊?”
“我們為什麽要和李傕開戰,因為李傕本來就是衝我們來的,都到家門口了,我們不打也得打。
至於為什麽要和這些人結盟,這多一個朋友總比多一個敵人要好不是?”
“理是這個理,隻是覺得,他們也沒做什麽,平白讓他們得了偌大的名聲,讓人頗為不爽利!”
“敢問文長,若是你有一把劍,我也有一把劍,我兩交換,可以得到什麽?”
不等魏延迴答,徐庶說道:“還是各有一把劍。可若是你有一套劍法,我也有一套劍法,我倆彼此交換,那能得到什麽?”
“不僅沒有損失,還各自多會了一套劍法?”魏延試探著說道。
“是啊,名聲就等同於劍法,此番結盟,沒有人比大帥府得到的名聲還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