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這邊,李傕已經磨刀霍霍,準備出兵。
當然,他並不準備獨自操縱此事,他已經邀請郭汜,張濟,樊稠等人,各派出一支兵馬,湊成一支大軍,勝則分享嵩山之富,若是出師不利,李傕也不會因為單人損失而處於劣勢。
賈詡得知此事後,立馬趕來相勸。
“將軍,之前將軍已經相信賬簿為假,為何眼下還要執意出兵呢?在下敢斷言,此中必有陰謀!”
“哦,那文和說說,這裏麵有什麽陰謀?”李傕轉身詢問道。
兩人對視,賈詡連忙低下頭表示謙恭。
“在下猜測,此事要麽針對嵩山的那位,但更有可能針對的是將軍,還有一種可能,最後的目標是天子。”
關於漢帝東遷,並不完全是一個陰謀。
之前劉協放劉和往東,便是想讓劉虞派兵接他返迴東麵。
“文和說的有理,這些我也猜測到了。”李傕說道。
賈詡眉頭一皺。
“文和定然疑惑,為何我明知是個圈套,卻還要執意出兵呢?”
李傕笑著說道,見賈詡頷首,又繼續往下說,“既然我們不知道是什麽陰謀,那何不配合他們演下去呢?到時候,自有真章。還有一點,那就是財帛動人心啊!”
“將軍前半句氣魄讓在下佩服,隻是後麵半句,在下還是有話要說,近一年,嵩山的確傳出不少奇聞,那幾種作物,關中也有引進,隻是在下還是要說,即便那廝得了天人授法,財富也需要時間積累。若真如外界所傳那般富有,他何不招兵買馬,直接占領天下呢?所謂點石成金,定然是假的。”賈詡斬釘截鐵的說道。
“文和之言,我何嚐不知。這朝中公卿多以為我西涼盡出莽夫,沒有頭腦。
可是這誰聰明,誰愚蠢,又有誰能分得清呢?
中原地處廣闊,土壤肥沃,人口充裕,所以公卿之輩勞役其名,便可積累起廣袤財富。但我西涼不同,那裏地處偏僻,多是荒蕪之地。所以單是活著,便要與人爭,與天鬥。
所以,我們西涼人習慣了掠奪和殺伐。在我們的腦子裏, 早就刻下了財富歸於強者的認知,既然內部滿足不了我們,那我們就往外掠奪。
這不是中原人可以比擬的。當他們困於土地之上的時候,我們已經乘著馬匹征伐四方。
現在如何,雖然他們從心裏瞧不起我們,可是朝中大權不還是掌握在我們手裏?
他們巧言善辯,所爭不過蠅頭小利,可是我們槍馬之下,卻可以搬空府庫。
文和覺得,誰更勝一籌呢?”
賈詡聽到李傕的這番話,似乎有些道理。
財富是通過積累,還是通過掠奪,這確實是個大問題。這也是大漢帝國腹心和邊境不同的地方。
隻是,賈詡還從這番話裏聽出了李傕深深的驕傲。
當初跟在中郎將牛輔麾下時,李傕還沒有這般犀利的言辭。
“將軍高見。”賈詡連忙說道。
“文和,其實我覺得吧,你的腦子是比我們要好使多了,我呢,也就靠著手中這點兵馬威風威風了,西涼人的未來,還得靠你,所以我之前提議在天子麵前舉薦你為太尉的事情?”
李傕此番話頗為真心,因為上位日久,他也覺得有些力不從心。
以前跟著董卓,自以為打打殺殺就行了,從沒想過朝中之事這般麻煩。所以,他有心把賈詡送上高位,這樣一來,西涼人就更有保障了。
而且,李傕的實力並不比郭汜,樊稠強多少。單以他個人的威望,命令不動這些人。
因為之前反攻長安的事情,所以賈詡在西涼人中的地位很高。
李傕的這個建議,郭汜、樊稠都不會反對。
如果賈詡由他推舉上去,那日後,自然可以更偏向他。
不過很快,賈詡就以資曆不夠婉拒了。另外,賈詡也表示,本朝的太尉並不執掌兵權,反而在尚書這個位置上,可以為李傕做更多的事情。因為這個理由,李傕沒有再勉強。
兩人商談一番後,李傕又請賈詡幫忙說動其他人一起出兵。
賈詡沒有反對。
而在郭汜、樊稠的軍中走動一番後,賈詡更加明白李傕為什麽要出兵了。
因為他們可以識破嵩山富有的謊言,但是集體的智慧很容易遭受到短板效應的影響,西涼的兵馬已經急不可耐要去劫掠一番。
恐怕李郭等人,要是不出兵,單是手下這股洶湧的浪潮,都抵擋不住。
見此情景,賈詡又歎息一口氣。
以軍隊起家,必定也受到軍隊的製約。
而如今,軍隊很容易就受到外界的影響,說明李郭這些人也逐漸失去對軍隊的控製。
就在賈詡獨自站在旗杆下歎息的時候,一男子負甲挎刀走了過來。
“先生為何歎息啊?”
賈詡一迴頭,卻見是張繡,賈詡鬆了一口氣,說道:“我隻是擔心,此行又有多少家鄉子弟喪命!”
聽到賈詡的話,張繡卻是一笑,“先生心係涼州子弟,小子佩服。不過先生不用擔心,我西涼人天生善戰,為了錢和女人,即便是付出性命,那也是心甘情願的。”
聽到張繡這番話,賈詡知道為什麽軍隊墮落這麽快了。
因為他們沒有一個遠大的目標,在生存沒有威脅的情況下,隻要有錢有酒有女人,他們就不會再想著去追求其他。
見賈詡思索,張繡又問道,“先生,這次出兵,您會跟著同去嗎?”
聞言,賈詡說道,“將軍並沒有要求我同去,否則的話,我一定會跟著。”
聽到這話,張繡歎了口氣,“本來還以為這次可以跟著先生學習一番用兵之道。”
賈詡連忙謙虛的表示,自己並不懂帶兵打仗,隻是平日裏喜歡瞎捉磨罷了。
“先生過謙了。”張繡沒有小看賈詡,若不是賈詡沒有致力於擴充軍隊,恐怕關中軍閥中,必有賈姓一杆旗。“先生,鏽還有一個問題。”
“少將軍請問。”
“這關中本該是富饒之地,怎麽我西涼人入主這裏,關中就年年大旱呢?若非如此,僅此一隅便可兵馬百萬,何至於聽到一點財帛便怦然心動呢?”
……
當然,他並不準備獨自操縱此事,他已經邀請郭汜,張濟,樊稠等人,各派出一支兵馬,湊成一支大軍,勝則分享嵩山之富,若是出師不利,李傕也不會因為單人損失而處於劣勢。
賈詡得知此事後,立馬趕來相勸。
“將軍,之前將軍已經相信賬簿為假,為何眼下還要執意出兵呢?在下敢斷言,此中必有陰謀!”
“哦,那文和說說,這裏麵有什麽陰謀?”李傕轉身詢問道。
兩人對視,賈詡連忙低下頭表示謙恭。
“在下猜測,此事要麽針對嵩山的那位,但更有可能針對的是將軍,還有一種可能,最後的目標是天子。”
關於漢帝東遷,並不完全是一個陰謀。
之前劉協放劉和往東,便是想讓劉虞派兵接他返迴東麵。
“文和說的有理,這些我也猜測到了。”李傕說道。
賈詡眉頭一皺。
“文和定然疑惑,為何我明知是個圈套,卻還要執意出兵呢?”
李傕笑著說道,見賈詡頷首,又繼續往下說,“既然我們不知道是什麽陰謀,那何不配合他們演下去呢?到時候,自有真章。還有一點,那就是財帛動人心啊!”
“將軍前半句氣魄讓在下佩服,隻是後麵半句,在下還是有話要說,近一年,嵩山的確傳出不少奇聞,那幾種作物,關中也有引進,隻是在下還是要說,即便那廝得了天人授法,財富也需要時間積累。若真如外界所傳那般富有,他何不招兵買馬,直接占領天下呢?所謂點石成金,定然是假的。”賈詡斬釘截鐵的說道。
“文和之言,我何嚐不知。這朝中公卿多以為我西涼盡出莽夫,沒有頭腦。
可是這誰聰明,誰愚蠢,又有誰能分得清呢?
中原地處廣闊,土壤肥沃,人口充裕,所以公卿之輩勞役其名,便可積累起廣袤財富。但我西涼不同,那裏地處偏僻,多是荒蕪之地。所以單是活著,便要與人爭,與天鬥。
所以,我們西涼人習慣了掠奪和殺伐。在我們的腦子裏, 早就刻下了財富歸於強者的認知,既然內部滿足不了我們,那我們就往外掠奪。
這不是中原人可以比擬的。當他們困於土地之上的時候,我們已經乘著馬匹征伐四方。
現在如何,雖然他們從心裏瞧不起我們,可是朝中大權不還是掌握在我們手裏?
他們巧言善辯,所爭不過蠅頭小利,可是我們槍馬之下,卻可以搬空府庫。
文和覺得,誰更勝一籌呢?”
賈詡聽到李傕的這番話,似乎有些道理。
財富是通過積累,還是通過掠奪,這確實是個大問題。這也是大漢帝國腹心和邊境不同的地方。
隻是,賈詡還從這番話裏聽出了李傕深深的驕傲。
當初跟在中郎將牛輔麾下時,李傕還沒有這般犀利的言辭。
“將軍高見。”賈詡連忙說道。
“文和,其實我覺得吧,你的腦子是比我們要好使多了,我呢,也就靠著手中這點兵馬威風威風了,西涼人的未來,還得靠你,所以我之前提議在天子麵前舉薦你為太尉的事情?”
李傕此番話頗為真心,因為上位日久,他也覺得有些力不從心。
以前跟著董卓,自以為打打殺殺就行了,從沒想過朝中之事這般麻煩。所以,他有心把賈詡送上高位,這樣一來,西涼人就更有保障了。
而且,李傕的實力並不比郭汜,樊稠強多少。單以他個人的威望,命令不動這些人。
因為之前反攻長安的事情,所以賈詡在西涼人中的地位很高。
李傕的這個建議,郭汜、樊稠都不會反對。
如果賈詡由他推舉上去,那日後,自然可以更偏向他。
不過很快,賈詡就以資曆不夠婉拒了。另外,賈詡也表示,本朝的太尉並不執掌兵權,反而在尚書這個位置上,可以為李傕做更多的事情。因為這個理由,李傕沒有再勉強。
兩人商談一番後,李傕又請賈詡幫忙說動其他人一起出兵。
賈詡沒有反對。
而在郭汜、樊稠的軍中走動一番後,賈詡更加明白李傕為什麽要出兵了。
因為他們可以識破嵩山富有的謊言,但是集體的智慧很容易遭受到短板效應的影響,西涼的兵馬已經急不可耐要去劫掠一番。
恐怕李郭等人,要是不出兵,單是手下這股洶湧的浪潮,都抵擋不住。
見此情景,賈詡又歎息一口氣。
以軍隊起家,必定也受到軍隊的製約。
而如今,軍隊很容易就受到外界的影響,說明李郭這些人也逐漸失去對軍隊的控製。
就在賈詡獨自站在旗杆下歎息的時候,一男子負甲挎刀走了過來。
“先生為何歎息啊?”
賈詡一迴頭,卻見是張繡,賈詡鬆了一口氣,說道:“我隻是擔心,此行又有多少家鄉子弟喪命!”
聽到賈詡的話,張繡卻是一笑,“先生心係涼州子弟,小子佩服。不過先生不用擔心,我西涼人天生善戰,為了錢和女人,即便是付出性命,那也是心甘情願的。”
聽到張繡這番話,賈詡知道為什麽軍隊墮落這麽快了。
因為他們沒有一個遠大的目標,在生存沒有威脅的情況下,隻要有錢有酒有女人,他們就不會再想著去追求其他。
見賈詡思索,張繡又問道,“先生,這次出兵,您會跟著同去嗎?”
聞言,賈詡說道,“將軍並沒有要求我同去,否則的話,我一定會跟著。”
聽到這話,張繡歎了口氣,“本來還以為這次可以跟著先生學習一番用兵之道。”
賈詡連忙謙虛的表示,自己並不懂帶兵打仗,隻是平日裏喜歡瞎捉磨罷了。
“先生過謙了。”張繡沒有小看賈詡,若不是賈詡沒有致力於擴充軍隊,恐怕關中軍閥中,必有賈姓一杆旗。“先生,鏽還有一個問題。”
“少將軍請問。”
“這關中本該是富饒之地,怎麽我西涼人入主這裏,關中就年年大旱呢?若非如此,僅此一隅便可兵馬百萬,何至於聽到一點財帛便怦然心動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