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柳並沒有以子嗣脅迫祖茂為內應的想法,這也做不到。
畢竟此時祖茂很在意他剛出生的兒子,是因為他隻有這個兒子;若是能在孫策底下占得一個位置,誌得意滿之後,說不定就將這段狼狽逃竄的日子給忘了,親生的兒子也會視作恥辱。
不過,對於大帥府來說,並沒有什麽虧損,因為大帥府本來就有贍養孤兒的地方。
或許將來有用呢?
迴到梁縣城內,戶籍工作已經在趙昱的努力下完成,自從其女被邊柳提為夫人後,他的工作熱情大為上漲。
梁縣總計人口有十六萬人,邊柳原先嵩山底下也有十三萬餘人,所以加在一起,大帥府已經將近三十萬之眾。
嵩山安排這十餘萬人,已經是極限,迫使邊柳向潁川北和緱氏附近遷徙。
而梁縣的潛力顯然還沒有開發殆盡,這十六萬人對汝水南麵廣袤的平原來說還顯不足。春耕工作顯得極為吃緊。
當然,這十六萬人也不是梁縣的總人口,周邊的山溝裏,戶籍工作暫時很難開展,或者說,大帥府的吏員還不足,難以支付起這個成本。
邊柳又使用了一貫的作風,除了劫掠成性的地方,派出兵馬清剿了一番,其他地方,統統采用招攬的方式,又成立大小坊市,售賣衣、藥、食鹽、部分農具等山中必須的物品,以商品稅的方式將山中遺民的力量集中起來。
就在邊柳考慮春後組織匠戶進行生產的時候,李侯來報,說袁術派人來了。
袁術在與曹操開戰之前,就對嵩山用過兵,本意是警告大帥府一番,在得到大帥府有意圖謀洛陽的消息後,袁術才放心北上。
交戰之初,袁術聽說曹操派人送親,將長女嫁於“劉辯”,還有些擔心,不過在探查到嵩山附近並沒有往東用兵的消息後,才放下心來。
隻是後來,曹昂出現在他後方,還騷擾了糧道。更讓袁術煩心的是,身後管亥的出現。
本該是一夥流竄的黃巾,卻變成了一支強兵勁旅,幾千人的隊伍對袁術形成了巨大的威脅。
他們倒沒有襲擊袁術的後方軍營,隻是哪裏防備弱就往哪去,然後大規模的劫掠錢糧,甚至礦產這些。
袁術讓人傳令劉辟,要他勸阻抵擋管亥,結果管亥以劉辟上次的背叛為名,斬首了劉辟,並兼並了劉辟的隊伍,實力倒是越發強大了。
本著速戰的念頭,袁術欲在匡亭與曹操大戰,結果先鋒部隊被圍,失了先機,袁術無奈,隻能敗退。
此時的袁術並沒有底牌盡出,但是他畢竟是一方諸侯,而不是輸急眼的賭徒。
或許說,他放棄了轉敗為勝的機會,也有可能,他避免了一敗塗地,馬革裹屍。
此時的袁術還在班師(潰逃)的路上,但他已經迫不及待遣使詰問嵩山這位大帥。
袁術派出的還是袁絳袁盡忠。
不得不說,邊柳與此人挺有緣的,這已經是他們第三次見麵了。
此時的袁盡忠倒沒有上次的英姿斐然,身上的衣甲盡管經過掩飾,也仍舊能看出血汙。
“袁術帳下袁絳拜見大帥!”
邊柳召集了麾下文武,對於袁絳的到來顯得頗為重視。
“原來是盡忠啊,無須多禮,袁將軍可有到達安全的地方?”邊柳顯得頗為和藹。
“多謝大帥關心,我義父有龍虎之力,豈是曹操能夠困住的?”袁絳硬著頭皮說道。
此時的曹清河躲在帳後,聽到袁絳這麽說,忍不住呸了一口。
邊柳點了點頭,繼續問道,“那盡忠此次來,有何事啊?”
袁絳麵露難色,頗有一言難盡的模樣。
無論是“劉辯”奪了梁縣,還是管亥奇襲他後方,這都讓袁術十分不滿,袁術並沒不智之人,手下也不是沒有能人,自然能猜出管亥和嵩山這位的聯係。
袁術是想讓袁絳詰問“劉辯”,為何要趁他北上襲奪他的梁縣。
但袁絳覺得,義父這樣做不太明智。
於是,他想了想,說道:“我義父說,大帥想要梁縣,為何要沾染血汙呢?我家義父自然可以拱手相讓。”
柔言細語中,依然藏有刀鋒。
邊柳聽聞,隻是輕輕一笑。
這時,趙昱率先開口了,他拍案而起,說道:“你這小輩好生無禮,這梁縣乃是大漢治下,京畿重縣,本該天子所有。袁術不過是南陽太守,先前占據已是僭越,如今何以能說出相讓之語?此非難道不是大逆不道?”
袁絳一聽,頭皮有些發麻。這番話可是占據著大義的,畢竟眼前這位大帥,頂著故天子的名頭,幹什麽都是合情合理的。
趙昱說完,對著自家大帥一禮,“臣一時無狀,望大帥恕罪!”
邊柳自然不罪,這個白臉唱的十分到位,不愧是人老成精。
“無妨,本帥此來,不過是見梁縣受賊匪所擾,受梁縣百姓之所請。不然,本帥此時已經出現了洛陽城上了。”
邊柳所言,為自己把目標從洛陽變成梁縣找了個牽強的理由。
“至於之前袁術以南陽太守之名管轄梁縣,也是因為地方困頓,權宜之計罷了,袁將軍忠心為漢,我等也不該怪罪。”邊柳笑著說道。
“大帥說的對!”
“大帥聖明!”
袁絳有些無語,這地盤被人奪了,難不成還得謝謝他?
但眼下,袁術也不希望與邊柳這邊為敵。
提到梁縣的事情,也是為接下來的提議找個由頭。既然難以占據大義,那索性就繼續往下。
袁絳硬著頭皮說道:“袁紹占據河北,有侵吞大漢之意,我義父雖為其親屬,卻不願意狼狽為奸,故而興兵北上。那曹操為其犬牙,暗中對大帥,對漢室亦有不少詆毀之言。
我義父身為大漢將軍,自當為大漢,為大帥效犬馬之勞,如今雖一時出兵不利,卻仍準備重振旗鼓。故派小子前來,希望大帥相助一臂之力。
大帥若肯出兵,我義父願意南陽相贈!”
最後一句話,袁絳說的格外大聲。
……
畢竟此時祖茂很在意他剛出生的兒子,是因為他隻有這個兒子;若是能在孫策底下占得一個位置,誌得意滿之後,說不定就將這段狼狽逃竄的日子給忘了,親生的兒子也會視作恥辱。
不過,對於大帥府來說,並沒有什麽虧損,因為大帥府本來就有贍養孤兒的地方。
或許將來有用呢?
迴到梁縣城內,戶籍工作已經在趙昱的努力下完成,自從其女被邊柳提為夫人後,他的工作熱情大為上漲。
梁縣總計人口有十六萬人,邊柳原先嵩山底下也有十三萬餘人,所以加在一起,大帥府已經將近三十萬之眾。
嵩山安排這十餘萬人,已經是極限,迫使邊柳向潁川北和緱氏附近遷徙。
而梁縣的潛力顯然還沒有開發殆盡,這十六萬人對汝水南麵廣袤的平原來說還顯不足。春耕工作顯得極為吃緊。
當然,這十六萬人也不是梁縣的總人口,周邊的山溝裏,戶籍工作暫時很難開展,或者說,大帥府的吏員還不足,難以支付起這個成本。
邊柳又使用了一貫的作風,除了劫掠成性的地方,派出兵馬清剿了一番,其他地方,統統采用招攬的方式,又成立大小坊市,售賣衣、藥、食鹽、部分農具等山中必須的物品,以商品稅的方式將山中遺民的力量集中起來。
就在邊柳考慮春後組織匠戶進行生產的時候,李侯來報,說袁術派人來了。
袁術在與曹操開戰之前,就對嵩山用過兵,本意是警告大帥府一番,在得到大帥府有意圖謀洛陽的消息後,袁術才放心北上。
交戰之初,袁術聽說曹操派人送親,將長女嫁於“劉辯”,還有些擔心,不過在探查到嵩山附近並沒有往東用兵的消息後,才放下心來。
隻是後來,曹昂出現在他後方,還騷擾了糧道。更讓袁術煩心的是,身後管亥的出現。
本該是一夥流竄的黃巾,卻變成了一支強兵勁旅,幾千人的隊伍對袁術形成了巨大的威脅。
他們倒沒有襲擊袁術的後方軍營,隻是哪裏防備弱就往哪去,然後大規模的劫掠錢糧,甚至礦產這些。
袁術讓人傳令劉辟,要他勸阻抵擋管亥,結果管亥以劉辟上次的背叛為名,斬首了劉辟,並兼並了劉辟的隊伍,實力倒是越發強大了。
本著速戰的念頭,袁術欲在匡亭與曹操大戰,結果先鋒部隊被圍,失了先機,袁術無奈,隻能敗退。
此時的袁術並沒有底牌盡出,但是他畢竟是一方諸侯,而不是輸急眼的賭徒。
或許說,他放棄了轉敗為勝的機會,也有可能,他避免了一敗塗地,馬革裹屍。
此時的袁術還在班師(潰逃)的路上,但他已經迫不及待遣使詰問嵩山這位大帥。
袁術派出的還是袁絳袁盡忠。
不得不說,邊柳與此人挺有緣的,這已經是他們第三次見麵了。
此時的袁盡忠倒沒有上次的英姿斐然,身上的衣甲盡管經過掩飾,也仍舊能看出血汙。
“袁術帳下袁絳拜見大帥!”
邊柳召集了麾下文武,對於袁絳的到來顯得頗為重視。
“原來是盡忠啊,無須多禮,袁將軍可有到達安全的地方?”邊柳顯得頗為和藹。
“多謝大帥關心,我義父有龍虎之力,豈是曹操能夠困住的?”袁絳硬著頭皮說道。
此時的曹清河躲在帳後,聽到袁絳這麽說,忍不住呸了一口。
邊柳點了點頭,繼續問道,“那盡忠此次來,有何事啊?”
袁絳麵露難色,頗有一言難盡的模樣。
無論是“劉辯”奪了梁縣,還是管亥奇襲他後方,這都讓袁術十分不滿,袁術並沒不智之人,手下也不是沒有能人,自然能猜出管亥和嵩山這位的聯係。
袁術是想讓袁絳詰問“劉辯”,為何要趁他北上襲奪他的梁縣。
但袁絳覺得,義父這樣做不太明智。
於是,他想了想,說道:“我義父說,大帥想要梁縣,為何要沾染血汙呢?我家義父自然可以拱手相讓。”
柔言細語中,依然藏有刀鋒。
邊柳聽聞,隻是輕輕一笑。
這時,趙昱率先開口了,他拍案而起,說道:“你這小輩好生無禮,這梁縣乃是大漢治下,京畿重縣,本該天子所有。袁術不過是南陽太守,先前占據已是僭越,如今何以能說出相讓之語?此非難道不是大逆不道?”
袁絳一聽,頭皮有些發麻。這番話可是占據著大義的,畢竟眼前這位大帥,頂著故天子的名頭,幹什麽都是合情合理的。
趙昱說完,對著自家大帥一禮,“臣一時無狀,望大帥恕罪!”
邊柳自然不罪,這個白臉唱的十分到位,不愧是人老成精。
“無妨,本帥此來,不過是見梁縣受賊匪所擾,受梁縣百姓之所請。不然,本帥此時已經出現了洛陽城上了。”
邊柳所言,為自己把目標從洛陽變成梁縣找了個牽強的理由。
“至於之前袁術以南陽太守之名管轄梁縣,也是因為地方困頓,權宜之計罷了,袁將軍忠心為漢,我等也不該怪罪。”邊柳笑著說道。
“大帥說的對!”
“大帥聖明!”
袁絳有些無語,這地盤被人奪了,難不成還得謝謝他?
但眼下,袁術也不希望與邊柳這邊為敵。
提到梁縣的事情,也是為接下來的提議找個由頭。既然難以占據大義,那索性就繼續往下。
袁絳硬著頭皮說道:“袁紹占據河北,有侵吞大漢之意,我義父雖為其親屬,卻不願意狼狽為奸,故而興兵北上。那曹操為其犬牙,暗中對大帥,對漢室亦有不少詆毀之言。
我義父身為大漢將軍,自當為大漢,為大帥效犬馬之勞,如今雖一時出兵不利,卻仍準備重振旗鼓。故派小子前來,希望大帥相助一臂之力。
大帥若肯出兵,我義父願意南陽相贈!”
最後一句話,袁絳說的格外大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