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秋陂滿黃葉,冬旦寒慘澹時,沈秦微的小院終得了閑,春闈的日子近了,縣京城中也擠滿了來應考的舉子。
城南整日裏都是琅琅書聲,倒是讓居住在此的普通百姓說話都輕聲細語的,唯恐驚擾了鄰家苦讀的莘莘學子。
不得不說沈小慎繼承了她爹沈尚書的才華,有著幾乎稱得上過目不忘的本事,更有著天賦異稟的推導理解力。
《論語》、《孟子》兩部兼經那厚重的卷軸也不過翻看了一遍爾耳,便能記個大概,大經五部《易官義》《詩經》《書經》《周禮》《禮記》,論起裏麵的觀點更是才思如湧泉,一篇引經據典洋洋灑灑的千字經義便可一氣嗬成。
祁采采不禁感歎造物不公,總有人無須多麽費心便可相平於常人百倍的努力,值得慶幸的是現在她是那個令人望其項背的人,有了聰穎天資她就能盡情放飛自我,不至於埋頭死讀終日淡無味。
舉子的生活在放榜前都隻會與書為伴,京城裏來了波斯使者的事也與他們無關,畢竟與考試無關的熱鬧不湊也罷。
聽聞某王府的管家的二表舅的徒孫在玩耍時說漏嘴,道是波斯來的使者乃波斯的大將軍,三頭六臂、力大無窮異於常人,好征伐殺戮,驍勇善戰,在波斯地位比肩波斯王,這次願做使者來大雍隻怕來者不善。
時常偷溜出門逛逛的祁采采對此事倒也有耳聞,雖是道聽途說真假參半,但也有了幾分思考,許是之前與皇家人相處多了,竟嗅出了陰謀的味道。
不過此後京城並沒有什麽異常,也再沒有什麽傳聞,縣京在一片平靜中迎來了臘月——蕭後的祭日。
已經過去近十載歲月,那些垂髫小兒也許都不知道當今聖上有過皇後,百姓們忙著準備年節的用物,也淡忘了泰和二十八年時有一個叫蕭琇瑩的女子隕落在了深深宮牆內。
唯有東宮裏愈加蕭索,匪石一人分幾個方麵去料理著,一邊購置好年節的禮品與吃食,一邊籌辦太子諄去皇陵祭祀的事,喜事白事兼顧過來,匪石便患了風寒,穀暑現下看著太子諄,也是忙的焦頭爛額,匪石自然沒去求助,一力扛下來,身子更見虛弱。
東宮一下子變成這樣,還是因為太子妃的死,比起太子諄失蹤了無音訊的情況,現在太子諄雖然平安迴來了卻更令人擔憂,平素為了警醒自身滴酒不沾的人兒突然好上了烈酒,再加上太子迴紇一役有大功,太子妃又新喪,皇帝給了他半年時間休養,因著沒有公務,太子諄日日醉生夢死,不哭不笑,隻坐在被燒的一片荒蕪的榆樹梅林裏,一壇一壇的灌自己。
最早穀暑曾去請了襲雲尚宮來過,帶著已經當上掌記女官的金珠來勸慰太子諄。沒想一貫識大體的金珠隻顧著與現在獨自守著燕安殿的鈿兒抱頭痛哭,全然忘了襲雲尚宮的交代。而襲雲本人隻是於公不能允許太子諄那麽放縱墮落,於私也明白他的苦痛,正逢蕭皇後祭日,到嘴的勸誡之詞便咽了下去,又帶著金珠迴宮去了。
穀暑見襲雲尚宮未能疏通太子諄心中鬱結,又不忍太子諄渾渾噩噩下去,就親自去阻攔,可他的身手又哪是能攔住太子諄的?跳來跳去也搶不到太子手中酒壇,不過是鬧笑話罷了。
暗衛長與匪石有過交流,他本想直接將太子諄下藥迷暈送去蕭家根基所在的齊州府,蕭家公子蕭惟餘也在那,靜養休憩有個照應,但匪石卻罕見沒應允這個看似最有利最穩妥的辦法,隻告訴暗衛長說心病自得洪大者愈也,在何處鬱結便在何處解決,逃避終究不是辦法,要相信殿下自能看破。
暗衛長瞧著宛如魔怔的太子唯有歎息,他也明白匪石的意思,兩人便在遠處看著穀暑徒勞搶奪太子手中的酒壇,好似又迴到了蕭後殯天之日,那個在人前端著微笑,卻躲在角落裏哭泣的孩子。
廿四日,太子諄總算清醒了一迴兒,早早起來準備馭馬去皇陵。此時本不到皇陵拜祭的時間,太子諄向皇帝請了旨,皇帝這些時日沉迷於煉丹術,也沒阻撓,既不是大祭,也就無須興師動眾,匪石已經將一切都安排好,太子諄便隻身前往。
寒風像刀子刮過太子諄的臉,刺進他的心間。十年前母後被害,他無能為力,而今他又眼睜睜看著他想保護的人躺進了靈柩,同樣都是慘白的麵容,同樣都是發紺的雙唇、烏黑的指甲,同樣都帶著笑。
他能明白母後渴望脫離那肮髒宮牆的心,所以他理解母後為什麽走得釋然。可采采呢?是不是真如薑璐閑說的恨透了自己,才用死來尋求解脫?
他已經迴來了,不顧師父說他會餘毒攻竄的風險,迴來了,他卻隻看到冰冷的僵硬的她。
每每入夢東宮那場耀眼的大火就如同火山地獄燒灼著他的神魂,如果……她是不是就不會死,一切的一切還是他的過錯。
太子諄經寒風一哨,連日酗酒也留下的麻痹之意一掃而光,反而越發清醒。
借酒澆愁愁更愁。
他明白,但他沒有別的選擇。
離開朔方那日的繾綣難舍仿佛南柯一夢,在迴紇作戰多日卻沒有她寄來的一封家書,他每次看到戳著她姓氏的火印信都深切渴望著信中與他有關,但信卻總是隻有祁將軍的。
他不是不想去問,他依然每到一戰停歇就寫信給她,卻因為那微妙的自尊心,沒有去問她為什麽不給自己迴信,隻是自顧自講著在迴紇的見聞,知曉她喜愛兵法乃至嫁妝裏都有一大箱兵書,便同她分析每一戰的經過。
一封兩封三封……他不知道自己寫了多少話予她,卻明白她是不會迴複自己了。
就好像新婚之夜她畫的半麵妝,他不會怪她,但也無法安撫自己攣縮成一團的心髒。
“母後你常說隻要用心,頑石亦可感化。可是母後啊,你的寬容大度,你的母儀天下,可有一絲一毫改變了你的枕邊人?”
太子諄將紙錢擲進火盆中,轉瞬灰燼被風卷起,迷了他的眼。他的問句沒有迴音,在廖無人煙的皇陵中唯有亙古的沉寂迴應他。
可他呢,連去溫暖她的機會都被剝奪了。
紙錢越燒越旺,火光映在太子諄的麵上,變幻莫測。須臾,太子諄摘下右眼上的青銅麵具,將它留在了蕭皇後的墓旁。
天高鶻杳,且放扁舟。萬般事,直等浮漚。
城南整日裏都是琅琅書聲,倒是讓居住在此的普通百姓說話都輕聲細語的,唯恐驚擾了鄰家苦讀的莘莘學子。
不得不說沈小慎繼承了她爹沈尚書的才華,有著幾乎稱得上過目不忘的本事,更有著天賦異稟的推導理解力。
《論語》、《孟子》兩部兼經那厚重的卷軸也不過翻看了一遍爾耳,便能記個大概,大經五部《易官義》《詩經》《書經》《周禮》《禮記》,論起裏麵的觀點更是才思如湧泉,一篇引經據典洋洋灑灑的千字經義便可一氣嗬成。
祁采采不禁感歎造物不公,總有人無須多麽費心便可相平於常人百倍的努力,值得慶幸的是現在她是那個令人望其項背的人,有了聰穎天資她就能盡情放飛自我,不至於埋頭死讀終日淡無味。
舉子的生活在放榜前都隻會與書為伴,京城裏來了波斯使者的事也與他們無關,畢竟與考試無關的熱鬧不湊也罷。
聽聞某王府的管家的二表舅的徒孫在玩耍時說漏嘴,道是波斯來的使者乃波斯的大將軍,三頭六臂、力大無窮異於常人,好征伐殺戮,驍勇善戰,在波斯地位比肩波斯王,這次願做使者來大雍隻怕來者不善。
時常偷溜出門逛逛的祁采采對此事倒也有耳聞,雖是道聽途說真假參半,但也有了幾分思考,許是之前與皇家人相處多了,竟嗅出了陰謀的味道。
不過此後京城並沒有什麽異常,也再沒有什麽傳聞,縣京在一片平靜中迎來了臘月——蕭後的祭日。
已經過去近十載歲月,那些垂髫小兒也許都不知道當今聖上有過皇後,百姓們忙著準備年節的用物,也淡忘了泰和二十八年時有一個叫蕭琇瑩的女子隕落在了深深宮牆內。
唯有東宮裏愈加蕭索,匪石一人分幾個方麵去料理著,一邊購置好年節的禮品與吃食,一邊籌辦太子諄去皇陵祭祀的事,喜事白事兼顧過來,匪石便患了風寒,穀暑現下看著太子諄,也是忙的焦頭爛額,匪石自然沒去求助,一力扛下來,身子更見虛弱。
東宮一下子變成這樣,還是因為太子妃的死,比起太子諄失蹤了無音訊的情況,現在太子諄雖然平安迴來了卻更令人擔憂,平素為了警醒自身滴酒不沾的人兒突然好上了烈酒,再加上太子迴紇一役有大功,太子妃又新喪,皇帝給了他半年時間休養,因著沒有公務,太子諄日日醉生夢死,不哭不笑,隻坐在被燒的一片荒蕪的榆樹梅林裏,一壇一壇的灌自己。
最早穀暑曾去請了襲雲尚宮來過,帶著已經當上掌記女官的金珠來勸慰太子諄。沒想一貫識大體的金珠隻顧著與現在獨自守著燕安殿的鈿兒抱頭痛哭,全然忘了襲雲尚宮的交代。而襲雲本人隻是於公不能允許太子諄那麽放縱墮落,於私也明白他的苦痛,正逢蕭皇後祭日,到嘴的勸誡之詞便咽了下去,又帶著金珠迴宮去了。
穀暑見襲雲尚宮未能疏通太子諄心中鬱結,又不忍太子諄渾渾噩噩下去,就親自去阻攔,可他的身手又哪是能攔住太子諄的?跳來跳去也搶不到太子手中酒壇,不過是鬧笑話罷了。
暗衛長與匪石有過交流,他本想直接將太子諄下藥迷暈送去蕭家根基所在的齊州府,蕭家公子蕭惟餘也在那,靜養休憩有個照應,但匪石卻罕見沒應允這個看似最有利最穩妥的辦法,隻告訴暗衛長說心病自得洪大者愈也,在何處鬱結便在何處解決,逃避終究不是辦法,要相信殿下自能看破。
暗衛長瞧著宛如魔怔的太子唯有歎息,他也明白匪石的意思,兩人便在遠處看著穀暑徒勞搶奪太子手中的酒壇,好似又迴到了蕭後殯天之日,那個在人前端著微笑,卻躲在角落裏哭泣的孩子。
廿四日,太子諄總算清醒了一迴兒,早早起來準備馭馬去皇陵。此時本不到皇陵拜祭的時間,太子諄向皇帝請了旨,皇帝這些時日沉迷於煉丹術,也沒阻撓,既不是大祭,也就無須興師動眾,匪石已經將一切都安排好,太子諄便隻身前往。
寒風像刀子刮過太子諄的臉,刺進他的心間。十年前母後被害,他無能為力,而今他又眼睜睜看著他想保護的人躺進了靈柩,同樣都是慘白的麵容,同樣都是發紺的雙唇、烏黑的指甲,同樣都帶著笑。
他能明白母後渴望脫離那肮髒宮牆的心,所以他理解母後為什麽走得釋然。可采采呢?是不是真如薑璐閑說的恨透了自己,才用死來尋求解脫?
他已經迴來了,不顧師父說他會餘毒攻竄的風險,迴來了,他卻隻看到冰冷的僵硬的她。
每每入夢東宮那場耀眼的大火就如同火山地獄燒灼著他的神魂,如果……她是不是就不會死,一切的一切還是他的過錯。
太子諄經寒風一哨,連日酗酒也留下的麻痹之意一掃而光,反而越發清醒。
借酒澆愁愁更愁。
他明白,但他沒有別的選擇。
離開朔方那日的繾綣難舍仿佛南柯一夢,在迴紇作戰多日卻沒有她寄來的一封家書,他每次看到戳著她姓氏的火印信都深切渴望著信中與他有關,但信卻總是隻有祁將軍的。
他不是不想去問,他依然每到一戰停歇就寫信給她,卻因為那微妙的自尊心,沒有去問她為什麽不給自己迴信,隻是自顧自講著在迴紇的見聞,知曉她喜愛兵法乃至嫁妝裏都有一大箱兵書,便同她分析每一戰的經過。
一封兩封三封……他不知道自己寫了多少話予她,卻明白她是不會迴複自己了。
就好像新婚之夜她畫的半麵妝,他不會怪她,但也無法安撫自己攣縮成一團的心髒。
“母後你常說隻要用心,頑石亦可感化。可是母後啊,你的寬容大度,你的母儀天下,可有一絲一毫改變了你的枕邊人?”
太子諄將紙錢擲進火盆中,轉瞬灰燼被風卷起,迷了他的眼。他的問句沒有迴音,在廖無人煙的皇陵中唯有亙古的沉寂迴應他。
可他呢,連去溫暖她的機會都被剝奪了。
紙錢越燒越旺,火光映在太子諄的麵上,變幻莫測。須臾,太子諄摘下右眼上的青銅麵具,將它留在了蕭皇後的墓旁。
天高鶻杳,且放扁舟。萬般事,直等浮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