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壯苦啊!從小父母就沒了,後來他大哥……”


    楊桃硬生生的把下半截話給咽了迴去,看了根壯一眼拎著老母雞就進了廚房。


    趙雅婷坐在炕沿上抬頭看了一眼櫃子上的遺像沒有說話。


    楊桃手腳麻利一會炕桌上就擺滿了酒菜。


    “趙總,村裏沒什麽好吃的都是些粗茶淡飯您多擔待”


    趙雅婷笑著嗅了嗅熱氣騰騰的小雞燉蘑說道:“楊桃嬸子,你這手藝真不錯”


    根壯也附和道:“趙總你嚐嚐,看看有沒有你們廠子的大師傅做的香”


    趙雅婷也沒客氣,拿起筷子夾了塊雞肉放到碗裏。


    “根壯,誰做的香你還不知道嗎?”


    根壯當然知道,廠子食堂的飯菜他可沒少吃。


    楊桃不見外,以主人家的身份給趙雅婷滿了杯酒。


    “趙總,感謝你這麽長時間對我們的照顧,啥也不說了都在酒裏,我先幹為敬”


    說完,一飲而盡。


    趙雅婷這個人沒什麽“架子”與楊桃有說有笑的,似乎還挺談得來。


    趙雅婷有意無意的問根壯的情況,有楊桃在根本不用根壯迴答。


    楊桃把根壯從小到大的經曆詳詳細細的講了一遍。


    當楊桃說到根壯為了給哥哥報仇還坐了三年大牢的時候,趙雅婷端起酒杯一臉欽佩的衝根壯說道:“有情有義我敬你一杯”


    趙雅婷幹了杯中酒想了想又意味深長的說道:“根壯,現在年代不同了,殺了人你也得受到法律的製裁,一命換一命這能叫報仇嗎?”


    此時趙雅婷的這番話以前老丘也對他說過,但是他有些理解不了。


    報仇不就是得把對方置於死地嗎?


    見根壯沒有說話,趙雅婷又接著說道:“報仇的方式有很多種,你殺了他就是一瞬間的事兒,他體驗不到任何痛苦,那樣豈不是太便宜他了?”


    趙雅婷這話表麵上有些道理,可是根壯除了殺掉趙喜也沒有別的方式啊?


    這時楊桃接過話茬說道:“趙喜現在要錢有錢要人有人還有槍呢”


    趙雅婷一笑沒有接話茬。


    這頓飯吃的有些沉悶,臨走趙雅婷又意味深長的衝根壯說道:“根壯,我希望你能再好好想想,報仇的方式有很多,但一定要先保全自己,我相信你哥哥在天有靈肯定也希望你這樣做”


    趙雅婷的話與根壯的想法截然相反,根壯從沒想過還要保全自己。


    不過趙雅婷說的也沒錯,殺了對方隻是一瞬間的事,對方並不會感到有多痛苦。


    然而哥哥的死使他撕心裂肺,那種痛苦沒有經曆過的人是很難想象的。


    其實死亡並不可怕,而求生不能求死不得才是最痛苦的。


    根壯真想讓趙喜也嚐嚐這種滋味,可是要用什麽方式呢?


    此時根壯的內心又陷入到了“矛盾”之中。


    大白菜“開園”了


    根壯一車一車的往廠子裏送,七八畝大白菜又收入了四五千,加上之前的四千多這就小一萬了。


    半年多的時間根壯就成了“萬元戶”,村民們無不“眼紅羨慕”


    有楊桃田寡婦這兩個“大喇叭”,村民們都知道根壯的菜是送到了廠裏,但卻不知道這其中的具體細節。


    更不知道一向專橫跋扈的趙老好為什麽會主動給楊桃道歉,家被砸了、兒子被根壯砍傷了反而卻把地還給了人家。


    根壯在鄉親們的眼裏“變了”


    變得“高深莫測”


    變成了連趙家父子都畏懼三分的人物。


    幫楊桃收完最後一車玉米,秋收也結束了。


    隨後一根根玉米棒子變成一張張花花綠綠的“票子”


    半年多的汗水就tm換來幾張“紙”,人們似乎也並不珍惜,三五成群的聚到一起開始“耍錢”


    別看平時都省吃儉用的一分錢都得掰成兩半花,可是耍起錢來卻都很大方。


    村民們都閑下來了,但田寡婦卻有了新的營生。


    她是個寡婦又沒孩子家裏就一個人,於是就招攬人們去她家耍錢,她忙前忙後端茶倒水的伺候“牌局”


    這可不是“免費”的,耍錢的臨走都得給扔幾個,時不時的誰出個“天胡”還有“喜錢”


    村裏的老娘們兒也都好這“口”,有時候耍起來比男人更甚。


    而且這耍錢也並不“單純”,往往還會弄出”奸情“


    老娘們兒輸的多了怕迴去不好交代,於是就想“肉償”


    俗話說:孩子是自己的好、媳婦是別人的好!


    男人就是這樣,自家的媳婦就是再好再漂亮也感覺不如別人家的。


    別看男追女隔座山,但女追男卻薄如紙。


    除非老爺們兒自身有毛病就像吳老二一樣。


    不然的話老娘們兒主動往上貼這事就成了。


    而且田寡婦家東屋就有炕、地方那是現成的,完事後給扔幾個“壓炕錢”就行了。


    事後兩不相欠就像什麽也沒發生一樣。


    倒是也有因此發展成“情人關係”的,這就要看老爺們兒的“實力”了。


    這些都是“公開的秘密”,人們都心知肚明隻是假裝不知道誰也不說。


    一場“洋洋灑灑”的小雪過後,北方就算正式入了冬。


    緊接著就開始“數九”,這就離過年不遠了。


    根壯今年沒少掙,加一起差不多小一萬。


    在根壯的再三“苦勸”下楊桃才勉強收下了兩千塊錢。


    根壯還是感覺欠人家的太多了,既然不要錢那就多送些東西吧。


    於是又借了楊桃家的騾車也沒說幹什麽去就奔了縣城。


    也真是巧了正碰上趕集,原本早市那條街現在更是“人山人海”擁擠不動。


    根壯把騾車拴到了集市的邊上步行著就走進了“人海”


    眼看著就要過年了,人們都開始準備年貨,每個攤位前都擠滿了人。


    感覺就像是要把兜裏所有的錢此刻必須花掉似的。


    平時舍不得買、舍不得吃的東西此時想也不想連價都不問就往袋子裏裝。


    根壯先來迴轉了一圈問了問價格,俗話說:貨比三家不吃虧!


    最後買了半扇兒豬肉、打了十斤散裝白酒、幹粉條、凍豆腐、大鯉魚、橘子、蘋果、水果糖等等。


    由於哥哥去世還未滿三年,按當地的傳統不能放鞭炮和貼對聯。


    但他還是給楊桃買了一些。


    從小到大哪年買的年貨也沒有像今年這樣豐富。


    集市上不止是賣吃的東西,服裝鞋帽也是應有盡有。


    根壯下意識的低頭看了看自己這身行頭,再瞧瞧周圍人的穿著。


    兩者一對比他自己都有些不好意思。


    已經是九十年代了,根壯還穿著滿是補丁的破棉襖,袖口磨的都漏了棉花。


    千層底的棉鞋已經“張了嘴”,已經沒辦法修補隻能用麻繩簡單綁了一下。


    根壯對衣著打扮並不在意更不講究,可是那也得差不多點啊?


    說句不好聽的,這已經都影響“市容”了。


    要是再上升一個高度來講,這是給“四個現代化”“全民奔小康”抹黑!


    於是根壯來到一處賣衣服的攤位前,款式是否時髦他並不在意。


    隻要暖和、結實、耐造這就夠了。


    選了一雙棕黃色翻毛皮大頭鞋、勞動布褲子、一件軍大衣。


    攤主見他隻給自己買,於是就提醒道:“小夥子,大過年的怎麽隻給自己買呀?不給家裏人也帶幾件嗎?”


    這話還真提醒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村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江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江煮並收藏村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