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略,果然如您預料的一樣,孫傳庭繼續添火了。」
八月末,當一人的聲音在永昌府的山中驛道旁響起,一份關於四川的消息也出現在了洪承疇的手中。
三十六的洪承疇平步青雲,麵相上也顯得十分年輕,看上去不過剛剛而立之年。
他手上拿著的是關於孫傳庭懲治夔州府、重慶府貪官汙吏的邸報。
邸報上一個個簡單的文字,匯成了一串並不平凡的數字。
【論罪官員一百七十五名……】
「可惜了……」
望著邸報,洪承疇把放下,嘴裏說著可惜的話。
站在他旁邊,木增之子的木懿也恭維道:
「這孫傳庭若是給經略寫一封信,經略一出手,或許還能把火降下來,眼下他卻自己開始拱火了。」
「是有些可惜……」洪承疇把邸報丟到了一旁茶火爐中,心裏也有些不舒服。
洪承疇和孫傳庭、楊文嶽、吳阿衡可不一樣,他的目標可不是小小的經略,而是內閣首輔。
他要做內閣首輔,自然要有自己的勢力,尤其是文官勢力。
投靠顧黨是不可能的,他早就看出來齊王對顧黨很不滿了,而燕山派他又融不進去。
他本想著利用孫傳庭的手書來串聯孫傳庭、吳阿衡、楊文嶽來弄出一個小黨派,然後四人共同登閣,但現在看來是行不通了。
他可以確定,隻要四人形成一個小黨派,四人入閣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現在卻因為孫傳庭的執拗脾氣,這個計劃落了個空,他心裏自然可惜。
齊王黨不能參加,燕山派加不進去,浙黨和東林碰都不能碰,這就讓他有些為難了。
在他估計中,估計收拾完東籲,他就差不多可以入閣了,所以留給他的時間也不算多了。
沒點勢力就入閣,最後孫承宗就是他的下場,哪怕入了閣,再有能力也是一個邊緣人。
他得想個辦法,在入閣前培養點自己的文臣勢力。
「再等等看……」
洪承疇眯了眯眼睛,默默在心裏給孫傳庭延了一段時間。
他還是覺得孫傳庭最後會頂不住壓力,而選擇向自己三人求援,因為這是對文武平衡影響最小的選擇,除非齊王出手。
這裏麵最大的變數是朱由檢,或者說是身處高位的人。
所謂的權謀,說白了就是高位之人吩咐一件事,下麵絞盡腦汁的去想,去爭鬥罷了。
高位之人的無心之言也有心,有心之言更有心。
總之在齊王不出手的情況下,孫傳庭的退路基本隻有兩條,要麽去西北避難,要麽就是寫信求援。
洪承疇、楊文嶽、孫傳庭、吳阿衡……
他們這四個人的組合,可不比任何一方勢力弱。
隻要五軍都督府不出手,在京朝臣又算得了什麽……
「火藥局的事情你去辦,選在遠離城池的地方。」
「是!」
望著火爐之中邸報被燃盡的場景,洪承疇對木懿交代了一聲,而木懿也老實應下。
洪承疇收迴了目光,將目光放到了驛站旁邊那條不足七尺寬的依山驛道上。
不管怎麽說,他最關鍵的還是修路,然後把東籲拿下。
拿下東籲才是他入閣最關鍵的墊腳石,先拿下東籲,再組建勢力也不會遲到哪裏去。
至於孫傳庭那邊的窘境?
局勢是他自己造成的,有什麽後果,他比洪承疇更清楚,況且現在該急的不是他,而是……
「砰!」
「老子
今天就要上疏,就是天王老子來了也沒有用!」
西寧城內,伴隨著曹文詔拍案而起的聲音響起,這個為朝廷鎮守西陲,和孫傳庭共事好幾年的武將算是忍不住了。
孫傳庭幹的什麽事,幫的什麽人,他不相信京裏的人不知道。
別人不幫他說話,他曹文詔得幫。
隻是他剛剛拍案而起,他弟弟曹文耀立馬攔住了他,連聲勸阻道:
「大哥,武不幹政啊!再說殿下不是在京城裏幫忙拉偏架嗎?」
九月的西寧城風沙大,唿唿的風聲吹得嘈雜,搞得曹文詔都有些「耳背」了。
「我不幹政,我就是單純覺得西北缺了一個經略。」
曹文詔清楚自己不能幹政,但他也知道孫傳庭和普通的文官不一樣,他是可以上馬領兵作戰的人。
既然西南有經略,東北也有經略,那西北的經略也必不可缺。
「我要向滿都督上疏,請朝廷給西北安排一位經略!」
曹文詔喊完就讓人起草奏疏,而曹文耀聽到也沒有資格阻攔。
很快一隊塘騎就從西寧城帶著一份奏疏跑向了寧夏,沒過一天,這奏疏就出現在了寧夏北軍都督府內,出現在了滿桂的案頭上。
「這群人……」
看著案頭上的五六份奏疏,滿桂倍感頭疼。
這些奏疏有來自西寧的,也有來自肅州的,還有來自朔方和九原、五原的。
反正目的很簡單,那就是西北缺了一個經略,北軍都督府諸將請朝廷調一個經略來西北。
雖然這樣等同於是給滿桂添了堵,但下麵的人也清楚,如果孫傳庭真的重新以經略的身份來西北,那滿桂估計是第一個拍手叫好的人。
有經略代表什麽?代表有仗打啊!
把孫傳庭調過來,不管是打烏斯藏,還是打西域,打漠北,總之北軍都督府能打的地方有很多。
這麽一來、孫傳庭沒事了,北軍都督府有戰功撈了,京城那邊也消停了,一舉三得。
不過滿桂也清楚,就算要打,眼下也不是北軍都督府打,而是東軍都督府和上直都督府要打。
東北的建虜可是安生了好幾年,再不打都要成精了。
之所以不打,還是因為朝廷的錢糧不足以支撐東北發動大戰。
東北都不行,那就更別提西北了。
不過,不打也沒事,反正他暫時也不想打,總之得聲援一下孫傳庭,好歹也是以前的同袍。
想到這裏,滿桂隻能一臉為難的把奏疏推到了都督府參軍的麵前:
「唉,下麵的人都這麽說,我也不能專斷獨行,這奏疏你讓人發往京城吧。」
「是!」參軍心知肚明,也跟著一臉為難的抱走奏疏,轉而讓塘騎八百裏加急把奏疏送往五軍都督府。
塘騎日夜狂奔,最終在九月初五的時候將奏疏送到了五軍都督府。
五軍都督府留守的將領也沒有耽誤,在奏疏送抵的下一秒,就讓人把奏疏發往了齊王府。
最後展現出來的效果就是這奏疏多番加急下,甚至混合著西北的黃沙,就這樣狼狽的出現在了朱由檢的案頭。
瞧著這份奏疏,朱由檢也是無言以對。
不過仔細想來,恐怕這也是西北這幫子大老粗腦中,唯一能想出的「妥善」借口了。
「把這些奏疏都給我駁迴,另外告訴滿桂,別帶頭給我瞎胡鬧。」
朱由檢抬手將奏疏推向陸文昭,而陸文昭也為難道:
「殿下、不給他們個說法,他們恐怕很難消停。」
「難消停就讓他們去種樹,別沒
事找事,孫傳庭的事情,朝廷會自己看著辦。」
朱由檢不好把話說的太明,但這話裏的意思也很明顯了。
「是,卑職知道怎麽迴複了。」聽到朱由檢的話,陸文昭臉上難得露出笑容。
他作揖之後緩緩退了下去,而朱由檢也趁機轉頭看向了空蕩蕩的桌椅。
李定國和朱慈燃今日被成德帶去都察院了,沒了他們兩人的陪伴,這殿中倒是有些冷清。
隻是冷清歸冷清,朱由檢很快就適應了這種冷清,低頭繼續開始處理奏疏了起來。
他這邊事情模棱兩可,但傳迴宮裏的消息卻總是有定數的。
北軍都督府上疏的事情,著實讓朱由校有些緊張,他害怕武將幹政。
不過聽到自家弟弟輕輕鬆鬆駁迴了奏疏後,他便整個人又放鬆了下來。
坐在養心殿內,經他手處理的奏疏高高一摞,卻是再沒有一份彈劾孫傳庭。
魏忠賢、王體乾站在養心殿外,劉若愚在殿內伴駕,王安留守司禮監。
自從閹黨的崔呈秀在政治上倒台,魏忠賢和王體乾也擔驚受怕了好一陣。
不過事實證明,隻要主人不想動刀,那家中的鷹犬再怎麽跋扈,也輪不到旁人懲處。
在司禮監和內廷的一畝三分地上,王體乾和魏忠賢依舊得勢。
作為被懲處的老狗,這兩條老狗估計最能以局外人的身份,看清眼下「顧黨」的局勢。
兩人送出一批奏疏,隨後在乾清宮門口不遠處閑聊。
「你看看這顧黨,像不像之前的崔呈秀?」
「像,隻不過顧秉謙這條老狗比崔呈秀聰明。」
王體乾詢問,魏忠賢作答,二人一副局外人的口吻。
閹黨和魏忠賢,實際上在證明一件事情。
製造一個容易被控製的黑手套,並讓對方背鍋下線,這種事情並不簡單。
最少在閹黨和魏忠賢這件事情上,朱由檢是玩砸了。
他既沒有利用魏忠賢的閹黨來團結齊楚浙宣昆五黨,也沒有一口氣把閹黨和齊楚浙宣昆五黨消滅。
朱由檢在動刀子,浙黨卻也不傻。
在他動刀子之前,方從哲就看破了朱由檢的想法,姚宗文和施鳳來更是在馮銓的指引下瞬間跳反。
到頭來,雖然朱由檢是收拾了閹黨和不少五黨成員,但最終沒達到把浙黨徹底收拾的局麵。
反倒是閹黨退場,浙黨和東林式微,齊王黨開始一家獨大了起來。
這下好了,原本要收拾浙黨,現在卻先要收拾膨脹的齊王黨,或者說「顧黨」了。
說是顧黨,然而顧秉謙也是被下麵人架起來烤的人物。
權柄會分裂,分裂之後誰吞下去的多,誰就會成為最大的一隻出頭鳥。
浙黨倒了,起來一個東林,東林倒了,起來一個閹黨,閹黨倒了,又起來一個顧黨。
朱由檢的手段是很雷厲風行,但黨派這玩意消除不了,哪朝哪代都一樣。
要不要收拾顧黨,是放在朱由檢麵前需要處理的一個問題。
收拾顧黨之後,會不會又冒出一個燕山黨,也是他需要考慮的一個問題。
官員需要一直換血,黨派也是一樣,隻是這種換血有些耗費執政人的精力了。
朱由檢幫助朱由校執政,滿打滿算,也不過九年的時間,九年的時間他已經鬥倒好幾個黨派,好幾個人物了。
時局雖然在改變,但政治鬥爭的節奏卻越來越快。
眼下他還年輕,還能挺住,但等他挺不住的時候,恐怕那個時候,大明又要重蹈覆轍了。
「噔……」
朱由校將一支朱筆放在了筆架上,揉捏了一下自己的眉心,顯然有些精神疲憊。
「萬歲,要不……休息片刻吧?」
站在旁邊的劉若愚見狀,想勸朱由校休息休息,然而朱由校卻抬手表示不用:
「在我手中的奏疏,不足弟弟手中一半,我若處理這些還要休息,那弟弟又該如何呢?」
「繼續吧……」
說罷,朱由校繼續處理起了奏疏,而接下來這一份,則是來自貴州貴陽府的奏疏。
【貴陽知府袁崇煥上疏,雲貴平緬題】
【以臣之遇見,今日南兵食所仰藉者,四川糧爾耳,然道路險阻,此為一不便,臣以為可調琉球糧秣走珠水支援雲南。】
【國內大旱,四川為之疲累,此為二不便,臣以為當蠲免四川全境賦稅,與民更始。】
【交趾糧秣走陸路入雲南,此為三不便,可走海運,繞珠水前往昆明府。】
【交趾新複,然洪經略對交趾南人苛刻,此為四不便,臣以為當寬愛當地百姓,以王化服民。】
【以臣所見,此四不便若是解決,以緬甸之弱,無須開山鑿路,隻需派大將領兵三萬,走陸路直撲緬甸,歲許即刻收複緬甸全境。】
「誇誇其談……」
當朱由校看到這個貴陽知府袁崇煥的奏疏時,第一反應便是「誇誇其談」。
如果是以前的他,這樣的奏疏他都懶得迴複,但眼下經過金鉉的直諫,朱由校稍微虛心了不少,因此雖然瞧不上對方,卻還是迴批道:
【得旨:琉球糧秣調往雲南,廣東、福建災民又該如何安撫?】
【蠲免四川全境賦稅,川東災民又該如何安撫?】
【交趾走陸路入雲南不過一千二百餘裏,繞道走珠水需走水路五千餘裏,費時費力,多此一舉。】
【交趾南人多次反叛,若以王化服民而該民複而又叛,朝廷又該如何自處?】
【緬甸雄兵數十萬,高山密林勝過雲貴數倍,若是不修府道而孤軍深入,賊寇襲擾糧道,我軍如何自處?汝言戰必能勝,勝無輕談也。】
【齊王之策,已然萬全,汝當饒為之,亦善為之】
麵對袁崇煥吹噓三萬人馬可平緬甸的奏疏,朱由校以「齊王之策,已然萬全,汝當饒為之,亦善為之」為結尾。
這句話的意思是,齊王的策略已經是最好的,你身為貴陽知府,先踏踏實實的管好貴陽,別扯這些和自己轄地沒用的東西。
可以說,朱由校已經很給袁崇煥麵子了。
他沒直接駁迴,反而提筆寫了這麽多東西,已經算是在告訴袁崇煥別好高騖遠了。
「把這奏疏發迴去吧,這人想法雖然不錯,但大多都是空想,也不過如此罷了。」
朱由校將奏疏推到一旁,而劉若愚也點頭讓人將奏疏發迴。
不過在發迴後,朱由校又想起了奏疏裏麵一些內容的事情,因此開口對劉若愚詢問道:
「孫傳庭巡撫廣東之後向朝廷索糧,琉球府的糧秣運去廣東沒有?」
「迴萬歲,琉球府沒有這麽多糧秣,齊王殿下命人從國帑調三百萬兩從呂宋、交趾購糧運往了廣東,眼下災民已經吃上賑災糧秣了。」
劉若愚迴答,而朱由校聽到後微微頜首表示滿意。
「還是弟弟辦事周全,令我放心。」
「今歲的錢糧征收也已經開始了吧?」朱由校一邊取出下一本奏疏,一邊詢問。
「迴萬歲,尚未開始,還需要等一場秋雨,欽天監的官員說大概會在九月的中旬開始。」
劉若愚
老實迴應,緊接著又笑著說起了一些輕鬆地事情:
「入秋以來,各地下了好幾場雨,便是幹了三年的陝西、山西都連下了好幾場。」
「四川更是在孫巡撫懲戒貪官之後,全省下了三日的大雨,連青草都長出來了。」
「瞧這樣子,明年說不定會旱情減退也說不定。」
劉若愚的話讓朱由校疲憊的臉上露出了一抹笑容:
「若是旱情能消退,朝廷倒是能騰出手來收拾建虜了。」
「放任他們在奴兒幹五年時間了,聽聞他們憑借番薯、蜀黍,已經勉強自給自足了。」
「再放任下去,恐怕老奴又要南下叩關了。」
建虜畢竟讓大明收獲了幾場大敗,朱由校一直耿耿於懷也不奇怪,劉若愚心裏清楚,因此也笑道:
「明歲旱情若是波及能控製在三省以內,說不定無須萬歲您開口,殿下便交上一份「平虜奏疏」了。」
「嗬嗬,倒也是……」朱由校笑著合上了一份奏疏,不過合上之餘,他也想起了孫傳庭,於是問道:
「你剛才說孫傳庭在四川砍了不少貪官?」
「是的萬歲,七月以來,孫巡撫在夔州府、重慶府、潼川府、遵義府、瀘州府、敘州府、永寧府、順慶府收拾了大小四百餘名貪官汙吏,抄出白銀七十餘萬兩,米麥一百六十餘萬石,所有錢糧盡數用在當地賑災了。」劉若愚老實迴答。
「這麽多?」聽到這數額,朱由校吃了一驚。
畢竟川東地區在大旱開始的時候,就被洪承疇以工代賑,充作軍隊民夫南下交趾,並且在當地安居樂業了。
仔細算來,後續雖然從漢中遷入了不少百姓,但川東百姓一直沒有超過兩百萬。
八府之地,一百九十餘萬人,居然能被人貪墨七十餘萬兩白銀,一百六十餘萬米麥,這如何讓人不震驚?
「牽扯了多少人?」
朱由校問了一句,而劉若愚也頷首迴答道:
「齊王府那邊發給司禮監的奏疏裏,好像是牽扯了三千多人,都發配朔方府製造水泥去了。」
「製造水泥……」朱由校輕輕點頭,又詢問道:
「孫傳庭從去歲開始,一共抓了多少人?」
「迴萬歲,具體情況奴婢不清楚,但聽說是有三千多人了,牽扯了五萬多人……」
劉若愚的一句話讓朱由校稍微歎了一口氣:
「抓了這麽多人,牽扯了這麽多人,倒也難怪有這麽多人盼著他離開。」
「是啊……」劉若愚也有些感歎,而朱由校反問道:「弟弟沒什麽安排嗎?」
「除了前些日子的安排,近來倒是沒有什麽安排。」劉若愚先迴答了一句,隨後又補充道:
「近來顧閣老告病假在家休養了兩個月,不知道是不是對這件事不滿。」
「……」聽到這話,朱由校略微皺眉,他沒有立馬迴應劉若愚,而是低頭處理了一份奏疏,然後才岔開話題道:
「楊鎬什麽時候返京?」
「據說是冬月初三從漢城出發,大概冬月十五抵達登州,不過殿下沒有令其返京,而是讓他先迴家過個年,然後準備冊封他為伯爵。」
劉若愚的話若是讓旁人聽去,恐怕許多人都會有意見。
得益於朝鮮之役時丁應泰等人的造謠,許多人都以為楊鎬和麻貴這個組合打的不行。
結果仔細一看蔚山之戰的結果,楊鎬和麻貴上疏中,明軍真實戰死一千多人,傷三千多人,日軍之中,他們自己人的記載是六萬人中死傷近兩萬。
至於薩爾滸之戰,以當時楊鎬掌握的兵馬數量,權力,錢
糧,別說楊鎬了,就是把現在的朱由檢、洪承疇、孫傳庭拉上去也得輸,誰上誰都得輸。
朱由檢要給楊鎬追伯爵,算是感謝他在薩爾滸一戰裏,幫萬曆皇帝背鍋,以及他坐鎮朝鮮這幾年太平無事了。
朱由校聽過朱由檢給楊鎬的辯罪,也自然清楚萬曆皇帝在薩爾滸之戰裏擔當的角色,因此自然不會拒絕給楊鎬封伯的行為了。
「就冊封楊鎬為虞城伯吧。」
「是……」
朱由校給楊鎬這麽多年的勞苦功許了一個虞城伯,以文官封伯,他也算是天啟朝除熊廷弼外的第二人了。
草草給楊鎬定了個伯爵後,朱由校在劉若愚轉身準備去吩咐時突然開口道:
「對了,授孫傳庭尚方寶劍。」
朱由校的話讓劉若愚一愣,不過他很快反映過來,連忙作揖:「是。」
顯然,朱由校準備先站台給孫傳庭撐腰,而洪承疇的想法注定要失算了……
99mk.infowap.99mk.info
/129/129715/31855973.html
八月末,當一人的聲音在永昌府的山中驛道旁響起,一份關於四川的消息也出現在了洪承疇的手中。
三十六的洪承疇平步青雲,麵相上也顯得十分年輕,看上去不過剛剛而立之年。
他手上拿著的是關於孫傳庭懲治夔州府、重慶府貪官汙吏的邸報。
邸報上一個個簡單的文字,匯成了一串並不平凡的數字。
【論罪官員一百七十五名……】
「可惜了……」
望著邸報,洪承疇把放下,嘴裏說著可惜的話。
站在他旁邊,木增之子的木懿也恭維道:
「這孫傳庭若是給經略寫一封信,經略一出手,或許還能把火降下來,眼下他卻自己開始拱火了。」
「是有些可惜……」洪承疇把邸報丟到了一旁茶火爐中,心裏也有些不舒服。
洪承疇和孫傳庭、楊文嶽、吳阿衡可不一樣,他的目標可不是小小的經略,而是內閣首輔。
他要做內閣首輔,自然要有自己的勢力,尤其是文官勢力。
投靠顧黨是不可能的,他早就看出來齊王對顧黨很不滿了,而燕山派他又融不進去。
他本想著利用孫傳庭的手書來串聯孫傳庭、吳阿衡、楊文嶽來弄出一個小黨派,然後四人共同登閣,但現在看來是行不通了。
他可以確定,隻要四人形成一個小黨派,四人入閣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現在卻因為孫傳庭的執拗脾氣,這個計劃落了個空,他心裏自然可惜。
齊王黨不能參加,燕山派加不進去,浙黨和東林碰都不能碰,這就讓他有些為難了。
在他估計中,估計收拾完東籲,他就差不多可以入閣了,所以留給他的時間也不算多了。
沒點勢力就入閣,最後孫承宗就是他的下場,哪怕入了閣,再有能力也是一個邊緣人。
他得想個辦法,在入閣前培養點自己的文臣勢力。
「再等等看……」
洪承疇眯了眯眼睛,默默在心裏給孫傳庭延了一段時間。
他還是覺得孫傳庭最後會頂不住壓力,而選擇向自己三人求援,因為這是對文武平衡影響最小的選擇,除非齊王出手。
這裏麵最大的變數是朱由檢,或者說是身處高位的人。
所謂的權謀,說白了就是高位之人吩咐一件事,下麵絞盡腦汁的去想,去爭鬥罷了。
高位之人的無心之言也有心,有心之言更有心。
總之在齊王不出手的情況下,孫傳庭的退路基本隻有兩條,要麽去西北避難,要麽就是寫信求援。
洪承疇、楊文嶽、孫傳庭、吳阿衡……
他們這四個人的組合,可不比任何一方勢力弱。
隻要五軍都督府不出手,在京朝臣又算得了什麽……
「火藥局的事情你去辦,選在遠離城池的地方。」
「是!」
望著火爐之中邸報被燃盡的場景,洪承疇對木懿交代了一聲,而木懿也老實應下。
洪承疇收迴了目光,將目光放到了驛站旁邊那條不足七尺寬的依山驛道上。
不管怎麽說,他最關鍵的還是修路,然後把東籲拿下。
拿下東籲才是他入閣最關鍵的墊腳石,先拿下東籲,再組建勢力也不會遲到哪裏去。
至於孫傳庭那邊的窘境?
局勢是他自己造成的,有什麽後果,他比洪承疇更清楚,況且現在該急的不是他,而是……
「砰!」
「老子
今天就要上疏,就是天王老子來了也沒有用!」
西寧城內,伴隨著曹文詔拍案而起的聲音響起,這個為朝廷鎮守西陲,和孫傳庭共事好幾年的武將算是忍不住了。
孫傳庭幹的什麽事,幫的什麽人,他不相信京裏的人不知道。
別人不幫他說話,他曹文詔得幫。
隻是他剛剛拍案而起,他弟弟曹文耀立馬攔住了他,連聲勸阻道:
「大哥,武不幹政啊!再說殿下不是在京城裏幫忙拉偏架嗎?」
九月的西寧城風沙大,唿唿的風聲吹得嘈雜,搞得曹文詔都有些「耳背」了。
「我不幹政,我就是單純覺得西北缺了一個經略。」
曹文詔清楚自己不能幹政,但他也知道孫傳庭和普通的文官不一樣,他是可以上馬領兵作戰的人。
既然西南有經略,東北也有經略,那西北的經略也必不可缺。
「我要向滿都督上疏,請朝廷給西北安排一位經略!」
曹文詔喊完就讓人起草奏疏,而曹文耀聽到也沒有資格阻攔。
很快一隊塘騎就從西寧城帶著一份奏疏跑向了寧夏,沒過一天,這奏疏就出現在了寧夏北軍都督府內,出現在了滿桂的案頭上。
「這群人……」
看著案頭上的五六份奏疏,滿桂倍感頭疼。
這些奏疏有來自西寧的,也有來自肅州的,還有來自朔方和九原、五原的。
反正目的很簡單,那就是西北缺了一個經略,北軍都督府諸將請朝廷調一個經略來西北。
雖然這樣等同於是給滿桂添了堵,但下麵的人也清楚,如果孫傳庭真的重新以經略的身份來西北,那滿桂估計是第一個拍手叫好的人。
有經略代表什麽?代表有仗打啊!
把孫傳庭調過來,不管是打烏斯藏,還是打西域,打漠北,總之北軍都督府能打的地方有很多。
這麽一來、孫傳庭沒事了,北軍都督府有戰功撈了,京城那邊也消停了,一舉三得。
不過滿桂也清楚,就算要打,眼下也不是北軍都督府打,而是東軍都督府和上直都督府要打。
東北的建虜可是安生了好幾年,再不打都要成精了。
之所以不打,還是因為朝廷的錢糧不足以支撐東北發動大戰。
東北都不行,那就更別提西北了。
不過,不打也沒事,反正他暫時也不想打,總之得聲援一下孫傳庭,好歹也是以前的同袍。
想到這裏,滿桂隻能一臉為難的把奏疏推到了都督府參軍的麵前:
「唉,下麵的人都這麽說,我也不能專斷獨行,這奏疏你讓人發往京城吧。」
「是!」參軍心知肚明,也跟著一臉為難的抱走奏疏,轉而讓塘騎八百裏加急把奏疏送往五軍都督府。
塘騎日夜狂奔,最終在九月初五的時候將奏疏送到了五軍都督府。
五軍都督府留守的將領也沒有耽誤,在奏疏送抵的下一秒,就讓人把奏疏發往了齊王府。
最後展現出來的效果就是這奏疏多番加急下,甚至混合著西北的黃沙,就這樣狼狽的出現在了朱由檢的案頭。
瞧著這份奏疏,朱由檢也是無言以對。
不過仔細想來,恐怕這也是西北這幫子大老粗腦中,唯一能想出的「妥善」借口了。
「把這些奏疏都給我駁迴,另外告訴滿桂,別帶頭給我瞎胡鬧。」
朱由檢抬手將奏疏推向陸文昭,而陸文昭也為難道:
「殿下、不給他們個說法,他們恐怕很難消停。」
「難消停就讓他們去種樹,別沒
事找事,孫傳庭的事情,朝廷會自己看著辦。」
朱由檢不好把話說的太明,但這話裏的意思也很明顯了。
「是,卑職知道怎麽迴複了。」聽到朱由檢的話,陸文昭臉上難得露出笑容。
他作揖之後緩緩退了下去,而朱由檢也趁機轉頭看向了空蕩蕩的桌椅。
李定國和朱慈燃今日被成德帶去都察院了,沒了他們兩人的陪伴,這殿中倒是有些冷清。
隻是冷清歸冷清,朱由檢很快就適應了這種冷清,低頭繼續開始處理奏疏了起來。
他這邊事情模棱兩可,但傳迴宮裏的消息卻總是有定數的。
北軍都督府上疏的事情,著實讓朱由校有些緊張,他害怕武將幹政。
不過聽到自家弟弟輕輕鬆鬆駁迴了奏疏後,他便整個人又放鬆了下來。
坐在養心殿內,經他手處理的奏疏高高一摞,卻是再沒有一份彈劾孫傳庭。
魏忠賢、王體乾站在養心殿外,劉若愚在殿內伴駕,王安留守司禮監。
自從閹黨的崔呈秀在政治上倒台,魏忠賢和王體乾也擔驚受怕了好一陣。
不過事實證明,隻要主人不想動刀,那家中的鷹犬再怎麽跋扈,也輪不到旁人懲處。
在司禮監和內廷的一畝三分地上,王體乾和魏忠賢依舊得勢。
作為被懲處的老狗,這兩條老狗估計最能以局外人的身份,看清眼下「顧黨」的局勢。
兩人送出一批奏疏,隨後在乾清宮門口不遠處閑聊。
「你看看這顧黨,像不像之前的崔呈秀?」
「像,隻不過顧秉謙這條老狗比崔呈秀聰明。」
王體乾詢問,魏忠賢作答,二人一副局外人的口吻。
閹黨和魏忠賢,實際上在證明一件事情。
製造一個容易被控製的黑手套,並讓對方背鍋下線,這種事情並不簡單。
最少在閹黨和魏忠賢這件事情上,朱由檢是玩砸了。
他既沒有利用魏忠賢的閹黨來團結齊楚浙宣昆五黨,也沒有一口氣把閹黨和齊楚浙宣昆五黨消滅。
朱由檢在動刀子,浙黨卻也不傻。
在他動刀子之前,方從哲就看破了朱由檢的想法,姚宗文和施鳳來更是在馮銓的指引下瞬間跳反。
到頭來,雖然朱由檢是收拾了閹黨和不少五黨成員,但最終沒達到把浙黨徹底收拾的局麵。
反倒是閹黨退場,浙黨和東林式微,齊王黨開始一家獨大了起來。
這下好了,原本要收拾浙黨,現在卻先要收拾膨脹的齊王黨,或者說「顧黨」了。
說是顧黨,然而顧秉謙也是被下麵人架起來烤的人物。
權柄會分裂,分裂之後誰吞下去的多,誰就會成為最大的一隻出頭鳥。
浙黨倒了,起來一個東林,東林倒了,起來一個閹黨,閹黨倒了,又起來一個顧黨。
朱由檢的手段是很雷厲風行,但黨派這玩意消除不了,哪朝哪代都一樣。
要不要收拾顧黨,是放在朱由檢麵前需要處理的一個問題。
收拾顧黨之後,會不會又冒出一個燕山黨,也是他需要考慮的一個問題。
官員需要一直換血,黨派也是一樣,隻是這種換血有些耗費執政人的精力了。
朱由檢幫助朱由校執政,滿打滿算,也不過九年的時間,九年的時間他已經鬥倒好幾個黨派,好幾個人物了。
時局雖然在改變,但政治鬥爭的節奏卻越來越快。
眼下他還年輕,還能挺住,但等他挺不住的時候,恐怕那個時候,大明又要重蹈覆轍了。
「噔……」
朱由校將一支朱筆放在了筆架上,揉捏了一下自己的眉心,顯然有些精神疲憊。
「萬歲,要不……休息片刻吧?」
站在旁邊的劉若愚見狀,想勸朱由校休息休息,然而朱由校卻抬手表示不用:
「在我手中的奏疏,不足弟弟手中一半,我若處理這些還要休息,那弟弟又該如何呢?」
「繼續吧……」
說罷,朱由校繼續處理起了奏疏,而接下來這一份,則是來自貴州貴陽府的奏疏。
【貴陽知府袁崇煥上疏,雲貴平緬題】
【以臣之遇見,今日南兵食所仰藉者,四川糧爾耳,然道路險阻,此為一不便,臣以為可調琉球糧秣走珠水支援雲南。】
【國內大旱,四川為之疲累,此為二不便,臣以為當蠲免四川全境賦稅,與民更始。】
【交趾糧秣走陸路入雲南,此為三不便,可走海運,繞珠水前往昆明府。】
【交趾新複,然洪經略對交趾南人苛刻,此為四不便,臣以為當寬愛當地百姓,以王化服民。】
【以臣所見,此四不便若是解決,以緬甸之弱,無須開山鑿路,隻需派大將領兵三萬,走陸路直撲緬甸,歲許即刻收複緬甸全境。】
「誇誇其談……」
當朱由校看到這個貴陽知府袁崇煥的奏疏時,第一反應便是「誇誇其談」。
如果是以前的他,這樣的奏疏他都懶得迴複,但眼下經過金鉉的直諫,朱由校稍微虛心了不少,因此雖然瞧不上對方,卻還是迴批道:
【得旨:琉球糧秣調往雲南,廣東、福建災民又該如何安撫?】
【蠲免四川全境賦稅,川東災民又該如何安撫?】
【交趾走陸路入雲南不過一千二百餘裏,繞道走珠水需走水路五千餘裏,費時費力,多此一舉。】
【交趾南人多次反叛,若以王化服民而該民複而又叛,朝廷又該如何自處?】
【緬甸雄兵數十萬,高山密林勝過雲貴數倍,若是不修府道而孤軍深入,賊寇襲擾糧道,我軍如何自處?汝言戰必能勝,勝無輕談也。】
【齊王之策,已然萬全,汝當饒為之,亦善為之】
麵對袁崇煥吹噓三萬人馬可平緬甸的奏疏,朱由校以「齊王之策,已然萬全,汝當饒為之,亦善為之」為結尾。
這句話的意思是,齊王的策略已經是最好的,你身為貴陽知府,先踏踏實實的管好貴陽,別扯這些和自己轄地沒用的東西。
可以說,朱由校已經很給袁崇煥麵子了。
他沒直接駁迴,反而提筆寫了這麽多東西,已經算是在告訴袁崇煥別好高騖遠了。
「把這奏疏發迴去吧,這人想法雖然不錯,但大多都是空想,也不過如此罷了。」
朱由校將奏疏推到一旁,而劉若愚也點頭讓人將奏疏發迴。
不過在發迴後,朱由校又想起了奏疏裏麵一些內容的事情,因此開口對劉若愚詢問道:
「孫傳庭巡撫廣東之後向朝廷索糧,琉球府的糧秣運去廣東沒有?」
「迴萬歲,琉球府沒有這麽多糧秣,齊王殿下命人從國帑調三百萬兩從呂宋、交趾購糧運往了廣東,眼下災民已經吃上賑災糧秣了。」
劉若愚迴答,而朱由校聽到後微微頜首表示滿意。
「還是弟弟辦事周全,令我放心。」
「今歲的錢糧征收也已經開始了吧?」朱由校一邊取出下一本奏疏,一邊詢問。
「迴萬歲,尚未開始,還需要等一場秋雨,欽天監的官員說大概會在九月的中旬開始。」
劉若愚
老實迴應,緊接著又笑著說起了一些輕鬆地事情:
「入秋以來,各地下了好幾場雨,便是幹了三年的陝西、山西都連下了好幾場。」
「四川更是在孫巡撫懲戒貪官之後,全省下了三日的大雨,連青草都長出來了。」
「瞧這樣子,明年說不定會旱情減退也說不定。」
劉若愚的話讓朱由校疲憊的臉上露出了一抹笑容:
「若是旱情能消退,朝廷倒是能騰出手來收拾建虜了。」
「放任他們在奴兒幹五年時間了,聽聞他們憑借番薯、蜀黍,已經勉強自給自足了。」
「再放任下去,恐怕老奴又要南下叩關了。」
建虜畢竟讓大明收獲了幾場大敗,朱由校一直耿耿於懷也不奇怪,劉若愚心裏清楚,因此也笑道:
「明歲旱情若是波及能控製在三省以內,說不定無須萬歲您開口,殿下便交上一份「平虜奏疏」了。」
「嗬嗬,倒也是……」朱由校笑著合上了一份奏疏,不過合上之餘,他也想起了孫傳庭,於是問道:
「你剛才說孫傳庭在四川砍了不少貪官?」
「是的萬歲,七月以來,孫巡撫在夔州府、重慶府、潼川府、遵義府、瀘州府、敘州府、永寧府、順慶府收拾了大小四百餘名貪官汙吏,抄出白銀七十餘萬兩,米麥一百六十餘萬石,所有錢糧盡數用在當地賑災了。」劉若愚老實迴答。
「這麽多?」聽到這數額,朱由校吃了一驚。
畢竟川東地區在大旱開始的時候,就被洪承疇以工代賑,充作軍隊民夫南下交趾,並且在當地安居樂業了。
仔細算來,後續雖然從漢中遷入了不少百姓,但川東百姓一直沒有超過兩百萬。
八府之地,一百九十餘萬人,居然能被人貪墨七十餘萬兩白銀,一百六十餘萬米麥,這如何讓人不震驚?
「牽扯了多少人?」
朱由校問了一句,而劉若愚也頷首迴答道:
「齊王府那邊發給司禮監的奏疏裏,好像是牽扯了三千多人,都發配朔方府製造水泥去了。」
「製造水泥……」朱由校輕輕點頭,又詢問道:
「孫傳庭從去歲開始,一共抓了多少人?」
「迴萬歲,具體情況奴婢不清楚,但聽說是有三千多人了,牽扯了五萬多人……」
劉若愚的一句話讓朱由校稍微歎了一口氣:
「抓了這麽多人,牽扯了這麽多人,倒也難怪有這麽多人盼著他離開。」
「是啊……」劉若愚也有些感歎,而朱由校反問道:「弟弟沒什麽安排嗎?」
「除了前些日子的安排,近來倒是沒有什麽安排。」劉若愚先迴答了一句,隨後又補充道:
「近來顧閣老告病假在家休養了兩個月,不知道是不是對這件事不滿。」
「……」聽到這話,朱由校略微皺眉,他沒有立馬迴應劉若愚,而是低頭處理了一份奏疏,然後才岔開話題道:
「楊鎬什麽時候返京?」
「據說是冬月初三從漢城出發,大概冬月十五抵達登州,不過殿下沒有令其返京,而是讓他先迴家過個年,然後準備冊封他為伯爵。」
劉若愚的話若是讓旁人聽去,恐怕許多人都會有意見。
得益於朝鮮之役時丁應泰等人的造謠,許多人都以為楊鎬和麻貴這個組合打的不行。
結果仔細一看蔚山之戰的結果,楊鎬和麻貴上疏中,明軍真實戰死一千多人,傷三千多人,日軍之中,他們自己人的記載是六萬人中死傷近兩萬。
至於薩爾滸之戰,以當時楊鎬掌握的兵馬數量,權力,錢
糧,別說楊鎬了,就是把現在的朱由檢、洪承疇、孫傳庭拉上去也得輸,誰上誰都得輸。
朱由檢要給楊鎬追伯爵,算是感謝他在薩爾滸一戰裏,幫萬曆皇帝背鍋,以及他坐鎮朝鮮這幾年太平無事了。
朱由校聽過朱由檢給楊鎬的辯罪,也自然清楚萬曆皇帝在薩爾滸之戰裏擔當的角色,因此自然不會拒絕給楊鎬封伯的行為了。
「就冊封楊鎬為虞城伯吧。」
「是……」
朱由校給楊鎬這麽多年的勞苦功許了一個虞城伯,以文官封伯,他也算是天啟朝除熊廷弼外的第二人了。
草草給楊鎬定了個伯爵後,朱由校在劉若愚轉身準備去吩咐時突然開口道:
「對了,授孫傳庭尚方寶劍。」
朱由校的話讓劉若愚一愣,不過他很快反映過來,連忙作揖:「是。」
顯然,朱由校準備先站台給孫傳庭撐腰,而洪承疇的想法注定要失算了……
99mk.infowap.99mk.info
/129/129715/318559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