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春公主趙諱神佑,又字明霞,世祖第四女,母懋節淑妃薑氏,靖康元年冬月生,繈褓離亂,流落金虜之手。後世祖戰鄢陵,天眷僅餘主與南陽主,遂又稱分稱長次。……及年長,心恐懼而拒婚,世祖憐之,度入道。貴主至孝,雅善丹青,尤善佛道景觀……世祖崩,主哀毀過度,數月食不善,又一歲,南陽主薨,主謂左右曰:同根而生,共苦同貴,今姊往見父母,吾亦不久。爾等久侍,已備金帛,供養餘生。左右莫不哀泣。宣成二年,壽春大長公主薨,年六十一歲,追贈越國大長公主,諡號慜莊,陪葬永思陵。
宋史公主傳裏,三百多字介紹了趙玖活下來的第二個女兒趙神佑的一生。後世因為她的作品擁有極高的藝術價值,所以不斷有人考證,但漸漸地人們發現,如果按古代價值觀,好像壽春公主也不是趙玖最疼愛的孩子。
對此神佑也就是不知道,不然一定冷笑,她本來就不是,甚至一度懷疑,爹爹是不是不喜歡自己。
世人知道南陽公主婚姻幸福,壽春公主自由自在,可誰不知道獲鹿公主宜佑,那才是趙官家手裏心的寶,不管是注定上史書的宜佑門托孤,還是自小隨時隨地地抱在懷裏,甚至是潘娘子屢屢犯蠢,宮人乃至大臣們都猜測還是女兒保住了她。
可神佑也不嫉妒宜佑,因為她也有她的苦惱——她獨得父皇垂愛,卻攤上不省心的娘。潘妃一麵暗自得意於女兒得寵,另一麵又千般百般的嫌棄她不是一個男孩兒,惋惜那個早夭的皇嗣,氣憤德佐晚生了幾天。
趙官家不太關注後宮裏的瑣事。但身處於這個大群體中的人誰又不知道呢?縱然所有人都覺得你聰明懂事,但來自親娘的否定都是致命的。神佑想,宜佑雖得寵卻也和駙馬差強人意,除了父皇指婚隻能將就,也是她內心的問題。
但神佑也不能說不羨慕,因為宜佑再被潘妃忽視,也有人關注她饑寒坐臥,有人在她出去遊湖時留一盞燈等著她,而神佑自己,完全不記得生母。
或許也不能說完全不記得,可是,伴隨著生母溫暖懷抱的迴憶,就是那些禽獸猙獰的麵孔和粗魯的行徑,讓她一生都難以走出的夢魘。
長姊如母,初迴東京時,吳家的仆婦都不敢靠近她這個動輒驚叫的小女娃,要是家裏的姑娘自然有一萬個辦法讓她聽話,可是這是打迴開封的天子骨肉,雖然好像不太受重視,她們也不敢拿三族開玩笑。
這個時候總是佛佑使勁兒抱著她,哄著她,告訴她一切都過去了,爹爹打贏了,金人不會再欺負她們了。
長姐沒有說錯,神佑雖然和趙玖一直不親近,主要是她不近前,整天心裏裝著抗金大業想著貿易養民的趙官家也沒精力分給她,但堯山時神佑還小,等到偽齊覆滅,平夏臣遼之後,開封日益繁華,宮人和外命婦對她們也越發恭敬。
因為她們雖不如宜佑受重視,也是官家的女兒!
她也越來越平和,把心思藏在心裏,偶爾見到爹爹也不再畏懼,他問自己喜歡什麽的時候,也敢迴答喜歡丹青。
周圍宮人內侍麵色惶恐,連楊沂中都不知怎麽辦,誰人不知官家厭惡道君,二公主這不是往槍口上撞嗎?
誰知爹爹隻是皺了皺眉頭,並沒有多管,隻說了句,“做女兒肆意一些無妨,但還是多讀書學點道理……朕雖能護住你一生,到底也不能替自己過這一輩子。”
後來年過花甲,病體支離的神佑對著吳妃,也就是皇太後吳瑜流淚道:“爹爹說謊,他說能護著我一輩子的。”
那時的世祖皇帝已經大行兩年,吳太後支撐不住,又和這個養女哭了一場。
她說:“神佑,你爹爹雖也有疏忽的時候,卻真的護了你,護到他自己……”
這個神佑不能否認,滅金之後,大宋一統四海,爹爹雖也有各種煩心事,卻也如那滅了dtz的天可汗一般,總是心頭大石頭落了地,不知怎麽的輕佻性子發作,非要帶他去嶽台大營看看軍姿,也檢查一下她的繪畫水平。
然後的事情神佑不想多說,她神誌其實是清楚的,隻是拚命想跑,喊著“別殺我”。
劉郡王嚇壞了,也不顧男女大防死死攔著她怕摔著,而她第一次見到那樣的爹爹。抽出楊郡王的刀就砍人,還是身邊的翟彪死死保住住了他,哀求道:“官家莫為這些豬狗傷了自己。臣這就帶人把他們去活埋了,陛下現在還是先安撫公主為好呀。”
她驚慌失措之下,仿佛隻聽見了這一句,再醒過來時,已經是迴了宮中。一大堆太醫哄著,周圍幾個宮女全都挨了巴掌,姐姐在身邊握著她的手哭。
趙官家就在一遍看著,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像是有什麽事兒卡在他的心裏。那段時間,他經常來看望自己。還命馬興祖合張擇端進宮,教自己作畫。
後來他知道她喜歡神佛畫就帶他去了大相國寺,神佑一開始有點兒不知所措,還是佛佑跟她說:“爹爹乃是一國之君,肯用心來陪伴你是好事。你看是不是最近人人都開始巴結你?就算是相公尚書,往常見了你,行禮時也多了幾分客氣。”
神佑鬱悶,道:“我一個人的日子過得好好的,不需要他們客氣。”
佛佑已經是個大姑娘,聞言沉默了一會兒,道:“神佑,我們生在皇家,很多事情已經比別人幸運了。而就算是同樣生在皇家,我們作為爹爹的女兒,也比其他姑姑幸運。你不能拒絕爹爹對你的好,他並非不要你,隻是當時顧不得你。”
神佑默然,沒有反駁,反駁什麽呢?她再痛苦,有那些家破人亡,淪落風塵的婦人痛苦嗎?他們怎麽可能在建炎三年就被接迴來。金尊玉貴的養大。
說到底,不過因為她是趙官家的女兒。
而佛佑也沒說錯,當天子對一個女兒的寵越來越多時,隨之而來的政治地位也會提高,隻不過神佑是真的不在乎。直到趙官家問出那一句,“你告訴爹爹,是真的不想嫁人嗎?”
趙官家沒有開玩笑,這種關乎國家大事的決定,他隻能做一次,神佑決定了就不能反悔。
剛剛冊封的壽春公主瞪大了眼睛,不可置信的看著一心隻有國家的父皇。
原來,她早在幾年前就許配給了吳韓王的兒子吳扶,等長姐和嶽雲締結連理之後,就會出降。可他心裏是一萬個不願意的,隻不過這話說出來,估計沒有人會支持她。
婚姻大事,就是尋常人家,也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何況你身為皇家公主。
可是她明明沒有說出口,趙官家又是怎麽知道的?而且神又敏感的察覺到爹爹好像沒有在開玩笑。
所以當年隻有14歲的神佑,最後一步,撩開膀子向父親跪拜道:“爹爹,我不想嫁人,我不想任何男人靠近我。”
沒有父親能夠聽到受盡波折的女兒說這一句,哪怕是半路接手閨女的趙玖也不能。
他當年沒有騙宗澤,一家人哭,何如一路人哭?為了抗金,他什麽都可以犧牲,包括他自己和子女的幸福。但等抗金真正勝利了,他還要繼續軍事化而無視這個巨大傷疤帶給人的痛苦嗎?
他搞嶽台大祭,押送俘虜進東京城,官贖河北良家子,都隻是為了讓那些飽經戰火的人家重新活過來。
那麽輪到他自己的女兒,能做的是不是就會更多一些了?
就算是不太親近的小姑娘,在自己跟前晃了那麽六七年,也是有感情的。
所以他也道:“你不要著急,晉卿(吳玠字)也是國家功臣,朕總要慢慢來。雖是為了你,但也不能傷了他。”
———
原著趙玖有五個便宜閨女,隻活下來倆,私設神佑為第四女,因前麵的虐待夭折(金兀術你死的太便宜了),故稱二公主。
宋史公主傳裏,三百多字介紹了趙玖活下來的第二個女兒趙神佑的一生。後世因為她的作品擁有極高的藝術價值,所以不斷有人考證,但漸漸地人們發現,如果按古代價值觀,好像壽春公主也不是趙玖最疼愛的孩子。
對此神佑也就是不知道,不然一定冷笑,她本來就不是,甚至一度懷疑,爹爹是不是不喜歡自己。
世人知道南陽公主婚姻幸福,壽春公主自由自在,可誰不知道獲鹿公主宜佑,那才是趙官家手裏心的寶,不管是注定上史書的宜佑門托孤,還是自小隨時隨地地抱在懷裏,甚至是潘娘子屢屢犯蠢,宮人乃至大臣們都猜測還是女兒保住了她。
可神佑也不嫉妒宜佑,因為她也有她的苦惱——她獨得父皇垂愛,卻攤上不省心的娘。潘妃一麵暗自得意於女兒得寵,另一麵又千般百般的嫌棄她不是一個男孩兒,惋惜那個早夭的皇嗣,氣憤德佐晚生了幾天。
趙官家不太關注後宮裏的瑣事。但身處於這個大群體中的人誰又不知道呢?縱然所有人都覺得你聰明懂事,但來自親娘的否定都是致命的。神佑想,宜佑雖得寵卻也和駙馬差強人意,除了父皇指婚隻能將就,也是她內心的問題。
但神佑也不能說不羨慕,因為宜佑再被潘妃忽視,也有人關注她饑寒坐臥,有人在她出去遊湖時留一盞燈等著她,而神佑自己,完全不記得生母。
或許也不能說完全不記得,可是,伴隨著生母溫暖懷抱的迴憶,就是那些禽獸猙獰的麵孔和粗魯的行徑,讓她一生都難以走出的夢魘。
長姊如母,初迴東京時,吳家的仆婦都不敢靠近她這個動輒驚叫的小女娃,要是家裏的姑娘自然有一萬個辦法讓她聽話,可是這是打迴開封的天子骨肉,雖然好像不太受重視,她們也不敢拿三族開玩笑。
這個時候總是佛佑使勁兒抱著她,哄著她,告訴她一切都過去了,爹爹打贏了,金人不會再欺負她們了。
長姐沒有說錯,神佑雖然和趙玖一直不親近,主要是她不近前,整天心裏裝著抗金大業想著貿易養民的趙官家也沒精力分給她,但堯山時神佑還小,等到偽齊覆滅,平夏臣遼之後,開封日益繁華,宮人和外命婦對她們也越發恭敬。
因為她們雖不如宜佑受重視,也是官家的女兒!
她也越來越平和,把心思藏在心裏,偶爾見到爹爹也不再畏懼,他問自己喜歡什麽的時候,也敢迴答喜歡丹青。
周圍宮人內侍麵色惶恐,連楊沂中都不知怎麽辦,誰人不知官家厭惡道君,二公主這不是往槍口上撞嗎?
誰知爹爹隻是皺了皺眉頭,並沒有多管,隻說了句,“做女兒肆意一些無妨,但還是多讀書學點道理……朕雖能護住你一生,到底也不能替自己過這一輩子。”
後來年過花甲,病體支離的神佑對著吳妃,也就是皇太後吳瑜流淚道:“爹爹說謊,他說能護著我一輩子的。”
那時的世祖皇帝已經大行兩年,吳太後支撐不住,又和這個養女哭了一場。
她說:“神佑,你爹爹雖也有疏忽的時候,卻真的護了你,護到他自己……”
這個神佑不能否認,滅金之後,大宋一統四海,爹爹雖也有各種煩心事,卻也如那滅了dtz的天可汗一般,總是心頭大石頭落了地,不知怎麽的輕佻性子發作,非要帶他去嶽台大營看看軍姿,也檢查一下她的繪畫水平。
然後的事情神佑不想多說,她神誌其實是清楚的,隻是拚命想跑,喊著“別殺我”。
劉郡王嚇壞了,也不顧男女大防死死攔著她怕摔著,而她第一次見到那樣的爹爹。抽出楊郡王的刀就砍人,還是身邊的翟彪死死保住住了他,哀求道:“官家莫為這些豬狗傷了自己。臣這就帶人把他們去活埋了,陛下現在還是先安撫公主為好呀。”
她驚慌失措之下,仿佛隻聽見了這一句,再醒過來時,已經是迴了宮中。一大堆太醫哄著,周圍幾個宮女全都挨了巴掌,姐姐在身邊握著她的手哭。
趙官家就在一遍看著,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像是有什麽事兒卡在他的心裏。那段時間,他經常來看望自己。還命馬興祖合張擇端進宮,教自己作畫。
後來他知道她喜歡神佛畫就帶他去了大相國寺,神佑一開始有點兒不知所措,還是佛佑跟她說:“爹爹乃是一國之君,肯用心來陪伴你是好事。你看是不是最近人人都開始巴結你?就算是相公尚書,往常見了你,行禮時也多了幾分客氣。”
神佑鬱悶,道:“我一個人的日子過得好好的,不需要他們客氣。”
佛佑已經是個大姑娘,聞言沉默了一會兒,道:“神佑,我們生在皇家,很多事情已經比別人幸運了。而就算是同樣生在皇家,我們作為爹爹的女兒,也比其他姑姑幸運。你不能拒絕爹爹對你的好,他並非不要你,隻是當時顧不得你。”
神佑默然,沒有反駁,反駁什麽呢?她再痛苦,有那些家破人亡,淪落風塵的婦人痛苦嗎?他們怎麽可能在建炎三年就被接迴來。金尊玉貴的養大。
說到底,不過因為她是趙官家的女兒。
而佛佑也沒說錯,當天子對一個女兒的寵越來越多時,隨之而來的政治地位也會提高,隻不過神佑是真的不在乎。直到趙官家問出那一句,“你告訴爹爹,是真的不想嫁人嗎?”
趙官家沒有開玩笑,這種關乎國家大事的決定,他隻能做一次,神佑決定了就不能反悔。
剛剛冊封的壽春公主瞪大了眼睛,不可置信的看著一心隻有國家的父皇。
原來,她早在幾年前就許配給了吳韓王的兒子吳扶,等長姐和嶽雲締結連理之後,就會出降。可他心裏是一萬個不願意的,隻不過這話說出來,估計沒有人會支持她。
婚姻大事,就是尋常人家,也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何況你身為皇家公主。
可是她明明沒有說出口,趙官家又是怎麽知道的?而且神又敏感的察覺到爹爹好像沒有在開玩笑。
所以當年隻有14歲的神佑,最後一步,撩開膀子向父親跪拜道:“爹爹,我不想嫁人,我不想任何男人靠近我。”
沒有父親能夠聽到受盡波折的女兒說這一句,哪怕是半路接手閨女的趙玖也不能。
他當年沒有騙宗澤,一家人哭,何如一路人哭?為了抗金,他什麽都可以犧牲,包括他自己和子女的幸福。但等抗金真正勝利了,他還要繼續軍事化而無視這個巨大傷疤帶給人的痛苦嗎?
他搞嶽台大祭,押送俘虜進東京城,官贖河北良家子,都隻是為了讓那些飽經戰火的人家重新活過來。
那麽輪到他自己的女兒,能做的是不是就會更多一些了?
就算是不太親近的小姑娘,在自己跟前晃了那麽六七年,也是有感情的。
所以他也道:“你不要著急,晉卿(吳玠字)也是國家功臣,朕總要慢慢來。雖是為了你,但也不能傷了他。”
———
原著趙玖有五個便宜閨女,隻活下來倆,私設神佑為第四女,因前麵的虐待夭折(金兀術你死的太便宜了),故稱二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