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人的複雜性,讓杜岩每次人事任命的時候都是老大難。連一向擔事兒的吏部尚書陳公輔都每每推給趙官家。
但趙官家這次也不知道是不是被熊孩子氣著了,竟然忘了以前的約定俗成。也就是把杜岩往偏遠但富庶的地方轉任,而是把人調到了新都旁邊,這文書一下,杜岩就算尷尬也得帶著家眷上任。
這一點,趙鼎已經作為首相分析過了。杜岩甚至沒有任性辭官的權力,因為他隻有保留自己的官身,才能護住家人——杜充是宋奸,萬古不易的賊子。
或許等到杜充的事情慢慢淹沒於曆史之中,杜家最終成為平凡人家。這件事情才會告一段落。
這些事情孫粟自然是不知道也想不到的,但她就是覺得有點物傷其類,看著杜家女眷如驚弓之鳥,心裏不是滋味,溫柔地說話,直到到了深州地界大家換了馬車作別,她心裏還存著事兒。
這小孩子最是敏感了,何況辛棄疾又是這樣的聰明。他問自家阿娘,“您好像一直很難受,是想爹爹了嗎?”父母感情很好,以至於辛文鬱隻要能迴家的日子,辛棄疾是別想跟自家母親一起睡覺的。所以,辛棄疾大逆不道的希望老爹永遠給趙官家執勤。
楊沂中:謝謝你的好意。
話說迴來,孫粟自然也了解自家兒子的小心思,笑著給他打扇子道:“不是,阿娘在想一些別的事情,小孩子不懂的,你趕緊睡覺吧。明日,我們還要再去新的宅邸呢。”
小孩子是最不願意被別人看不上的。尤其是聰明的小孩兒。辛棄疾當即說:“先生有事,弟子服其勞,何況父母呢?孩兒雖小,但願意為母親分憂,娘親你又不跟我說是什麽事情,怎麽知道我幫不上忙呢?”
孫粟被孩子的辯證思維噎了一下,倒也沒有不高興,反正她的一番心病無人可以傾訴,也知道兒子聰明,就道:“那孩兒,你說如果一個父親是賣國賊,但是他的兒子為了大義向上告發了他,保全了大局。那你說這個人值得尊敬嘛?”
辛棄疾小小的眼睛裏寫滿了大大得疑惑,問道:“阿娘再說官家嗎?”
孫粟大驚失色,趕緊捂住自家兒子的嘴,又在狹小的驛站之內左顧右盼,確定沒有人聽到他們娘倆的話,才低聲嗬斥道:“你胡說八道些什麽?官家何時……”
說到這裏她自己也鎮住了,因為他忽然意識到,官家確實沒有告發太上道君,皇帝就是當眾辱罵太上道君,並且把他送到少林寺囚禁而已。這行為……好像比告發嚴重多了。
但就申素接觸到的階級,好像沒幾個批判趙官家的這一行為。反而有幾個腐儒說過他不笑的話,被人追著扔石子兒。
要說為什麽,那是因為偽齊時老百姓被敲骨吸髓,隻有大宋收複之後他們才迴鄉的迴鄉授田的授田,這種情況之下,你指望拒絕議和收複齊魯的趙玖挨罵,怕是自己先會挨打。
孫粟保證,真要有人敢說這樣的話。他家那位腿腳已經不太便利的家翁辛讚一定第一個跳起追著打!
她瞬間想明白了,底層吃不飽飯的老百姓和一些顛沛流離的中產之家,怎麽會管一些春秋大義呢?這種事情本來也就是維護朝堂穩定的相公們才會考慮的事情。偏偏杜岩極其家眷接觸的人也是這些為主。這樣才會產生割裂感,不然你去鄢陵及整個河南大跌問問。
杜岩這樣的行為該不該被唾罵?怕是田間地頭的老農會先吐你一臉。
何況即使是相公們,怕也是私下裏讚同杜岩這種行為的,不然不會一向都給他派優差。隻是他們的政治地位決定了這種話不好說在明麵兒上。
至於趙官家的行為無人敢說,本就是因為不管是朝廷中樞也好,底層官吏也好,哪怕是平頭百姓。都因為他抗金而獲得了安身立命的本錢。那麽站在所有人之上的他,本身權利就不受控製,而且輿論會得到極大支持,再加上宋荒靈帝的行為簡直比杜充惡劣一萬倍,自然沒有人來指摘他。
孫粟就被兒子的大逆不道之言治好了內耗,不再糾結這件事。
靖康以來,離亂破碎的事情太多,誰家又沒有委屈,難以傾訴呢?隻不過聽後一聲歎息也就罷了,自家還操心不過自家人的事情呢。
燕京安家就比中都開封時順利多了,辛文鬱拜托了一直在這裏任職的梁肅梁推官,找了靠近九大坊外圍小院子,一家人住正好又不是太貴。
這裏需要補充一下,所謂九大方,並不是國朝又恢複了唐時的坊市製度,而是趙官家一言九鼎,當年抗金的時候無比艱難,把佛祖道祖身上的金粉刮了個幹淨。有田畝的寺院“為國盡忠”的時候,說給開分寺,金口玉言擲地有聲。
於是,在燕京還沒有正式建成之前,這片地就被已經過世的陳規陳樞密劃出來,九個大寺院道館各自得了官家禦筆親書的敕造匾額,自己可以籌錢建造分寺了。
孫粟聽說後笑道:“且不說官家書法一流。就是現在他的一個敕造之恩,都真是萬金不換!”
辛文鬱驚詫於妻子竟然能如此平靜地說起官家,不過這宗室好事,看她扶著肚子就跟妻子乘菜,道:“那自然是萬金不換,聽說東南許多寺院好像有個叫徑山寺的,就想走工部張侍郎的門路求一個,那可真是真金白銀,吳扶吳主事都嚇了一跳。結果弄到官家那裏,他卻發了好大的脾氣,說是淮上的時候也就罷了,畢竟當時大宋都……可是東南軍亂、嶽節度荊襄平叛的時候,不見他們捐資為國或者買國債,他這要是給提了字,不僅是對不起這些年的烈士,也其他被國家用了財帛的和尚道士也對不起。要不是最後大慧金身禪師出麵,肯定要吃好大的掛落。不過,這些錢也別想要迴去了,全被官家沒收了去推廣惠濟居的殘疾照顧,說是替他們贖罪了。”
孫粟笑了笑,道:“那張郡君可寬裕了。”
隻是沒想到,她生產完之後,還來不及給小女兒取名字,西軍那邊又鬧了幺蛾子。孫粟這輩子最不想聽到的人名曲端又出了大名。
但趙官家這次也不知道是不是被熊孩子氣著了,竟然忘了以前的約定俗成。也就是把杜岩往偏遠但富庶的地方轉任,而是把人調到了新都旁邊,這文書一下,杜岩就算尷尬也得帶著家眷上任。
這一點,趙鼎已經作為首相分析過了。杜岩甚至沒有任性辭官的權力,因為他隻有保留自己的官身,才能護住家人——杜充是宋奸,萬古不易的賊子。
或許等到杜充的事情慢慢淹沒於曆史之中,杜家最終成為平凡人家。這件事情才會告一段落。
這些事情孫粟自然是不知道也想不到的,但她就是覺得有點物傷其類,看著杜家女眷如驚弓之鳥,心裏不是滋味,溫柔地說話,直到到了深州地界大家換了馬車作別,她心裏還存著事兒。
這小孩子最是敏感了,何況辛棄疾又是這樣的聰明。他問自家阿娘,“您好像一直很難受,是想爹爹了嗎?”父母感情很好,以至於辛文鬱隻要能迴家的日子,辛棄疾是別想跟自家母親一起睡覺的。所以,辛棄疾大逆不道的希望老爹永遠給趙官家執勤。
楊沂中:謝謝你的好意。
話說迴來,孫粟自然也了解自家兒子的小心思,笑著給他打扇子道:“不是,阿娘在想一些別的事情,小孩子不懂的,你趕緊睡覺吧。明日,我們還要再去新的宅邸呢。”
小孩子是最不願意被別人看不上的。尤其是聰明的小孩兒。辛棄疾當即說:“先生有事,弟子服其勞,何況父母呢?孩兒雖小,但願意為母親分憂,娘親你又不跟我說是什麽事情,怎麽知道我幫不上忙呢?”
孫粟被孩子的辯證思維噎了一下,倒也沒有不高興,反正她的一番心病無人可以傾訴,也知道兒子聰明,就道:“那孩兒,你說如果一個父親是賣國賊,但是他的兒子為了大義向上告發了他,保全了大局。那你說這個人值得尊敬嘛?”
辛棄疾小小的眼睛裏寫滿了大大得疑惑,問道:“阿娘再說官家嗎?”
孫粟大驚失色,趕緊捂住自家兒子的嘴,又在狹小的驛站之內左顧右盼,確定沒有人聽到他們娘倆的話,才低聲嗬斥道:“你胡說八道些什麽?官家何時……”
說到這裏她自己也鎮住了,因為他忽然意識到,官家確實沒有告發太上道君,皇帝就是當眾辱罵太上道君,並且把他送到少林寺囚禁而已。這行為……好像比告發嚴重多了。
但就申素接觸到的階級,好像沒幾個批判趙官家的這一行為。反而有幾個腐儒說過他不笑的話,被人追著扔石子兒。
要說為什麽,那是因為偽齊時老百姓被敲骨吸髓,隻有大宋收複之後他們才迴鄉的迴鄉授田的授田,這種情況之下,你指望拒絕議和收複齊魯的趙玖挨罵,怕是自己先會挨打。
孫粟保證,真要有人敢說這樣的話。他家那位腿腳已經不太便利的家翁辛讚一定第一個跳起追著打!
她瞬間想明白了,底層吃不飽飯的老百姓和一些顛沛流離的中產之家,怎麽會管一些春秋大義呢?這種事情本來也就是維護朝堂穩定的相公們才會考慮的事情。偏偏杜岩極其家眷接觸的人也是這些為主。這樣才會產生割裂感,不然你去鄢陵及整個河南大跌問問。
杜岩這樣的行為該不該被唾罵?怕是田間地頭的老農會先吐你一臉。
何況即使是相公們,怕也是私下裏讚同杜岩這種行為的,不然不會一向都給他派優差。隻是他們的政治地位決定了這種話不好說在明麵兒上。
至於趙官家的行為無人敢說,本就是因為不管是朝廷中樞也好,底層官吏也好,哪怕是平頭百姓。都因為他抗金而獲得了安身立命的本錢。那麽站在所有人之上的他,本身權利就不受控製,而且輿論會得到極大支持,再加上宋荒靈帝的行為簡直比杜充惡劣一萬倍,自然沒有人來指摘他。
孫粟就被兒子的大逆不道之言治好了內耗,不再糾結這件事。
靖康以來,離亂破碎的事情太多,誰家又沒有委屈,難以傾訴呢?隻不過聽後一聲歎息也就罷了,自家還操心不過自家人的事情呢。
燕京安家就比中都開封時順利多了,辛文鬱拜托了一直在這裏任職的梁肅梁推官,找了靠近九大坊外圍小院子,一家人住正好又不是太貴。
這裏需要補充一下,所謂九大方,並不是國朝又恢複了唐時的坊市製度,而是趙官家一言九鼎,當年抗金的時候無比艱難,把佛祖道祖身上的金粉刮了個幹淨。有田畝的寺院“為國盡忠”的時候,說給開分寺,金口玉言擲地有聲。
於是,在燕京還沒有正式建成之前,這片地就被已經過世的陳規陳樞密劃出來,九個大寺院道館各自得了官家禦筆親書的敕造匾額,自己可以籌錢建造分寺了。
孫粟聽說後笑道:“且不說官家書法一流。就是現在他的一個敕造之恩,都真是萬金不換!”
辛文鬱驚詫於妻子竟然能如此平靜地說起官家,不過這宗室好事,看她扶著肚子就跟妻子乘菜,道:“那自然是萬金不換,聽說東南許多寺院好像有個叫徑山寺的,就想走工部張侍郎的門路求一個,那可真是真金白銀,吳扶吳主事都嚇了一跳。結果弄到官家那裏,他卻發了好大的脾氣,說是淮上的時候也就罷了,畢竟當時大宋都……可是東南軍亂、嶽節度荊襄平叛的時候,不見他們捐資為國或者買國債,他這要是給提了字,不僅是對不起這些年的烈士,也其他被國家用了財帛的和尚道士也對不起。要不是最後大慧金身禪師出麵,肯定要吃好大的掛落。不過,這些錢也別想要迴去了,全被官家沒收了去推廣惠濟居的殘疾照顧,說是替他們贖罪了。”
孫粟笑了笑,道:“那張郡君可寬裕了。”
隻是沒想到,她生產完之後,還來不及給小女兒取名字,西軍那邊又鬧了幺蛾子。孫粟這輩子最不想聽到的人名曲端又出了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