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善終”這四個字一從趙官家口中出來,吳瑜立馬就不淡定了。她提起裙子跪下道:“朝廷大事,後宮本不敢妄言,但官家既然說到這裏了,臣妾就不得不說一句。功臣善終與否,還在官家,不在劉洪道幾句話。”


    趙官家本來是沒指望從吳瑜這裏得到迴應的。但一看她這樣嚴肅,覺得在這個方麵,他還是要比潘妃靠譜許多的,於是道:“瑜娘要說就說明白,朕確實身心俱疲,思考不了太多了。”


    “不是臣妾故弄玄虛,而是臣妾讀了幾本書,又怎麽敢在官家與諸位宰執麵前賣弄,妄議國家大事?這種要案的處理也不在我的能力範圍之內。原本妾是知道官家疲憊聽你說說苦累,但這話確實讓人心驚,也讓人不得不思考。”


    吳瑜深吸一口氣,強撐著道:“欲壑難平,如官家所說,劉洪道也算勤懇為民之官,但是卻因家鄉門戶之私,鑄成大錯。我大宋曆經靖康之恥後。自皇室以至庶人,無不受此劫難。是官家英明,三十六功臣效死才有今日好光景,今日妾冒死,人不可能無私,縱然功臣也不能免,還請官家嚴辦此案,以儆效尤,好與各位功臣有始有終!”


    趙官家深深看了自己的愛妃好一會兒。看的吳瑜心驚肉跳,冷汗直流,幾乎要叩首請罪。


    好在趙官家內核還是講理的,道:“罷了,朕已經下定決心了,確實如此所說隻是想傾訴一番。沒想到愛妃竟然有這般見識。更重要的是朕與你夫妻多年,怎麽也不會想到你竟然有這麽不避嫌的一天。將來這番話就是被記在史書上,你恐怕也不會得個賢妃的名聲。”


    趙官家說的對。吳瑜畢竟和他相處多年,聽著話音兒就知道自己安全了,倒也實話實說,“因為妾也是人,是大宋子民,曾經見過太多的人死於國難。不想看到功臣沒有善終,用官家書裏的話說,太平本事將軍造,不許將軍見太平。這是何其荒謬的事!”


    趙玖多年皇帝自然也聽得出來,吳貴妃乃是一片真心。他歎吸了一口氣。或許真的是自己要求太高了。吳貴妃的政治水平是他自己培養出來的,而這一片純良的心性更是難找。自己確實不能要求更多了。


    就在趙官家想說些什麽,安貴妃的心時,裴詠來報,“官家,呂公相來了,請求見駕。”


    趙玖微微一笑,道:“前路艱難,好歹是吾道不孤。”又轉頭對吳瑜說:“你說的我明白,但不要跟別人說了。就當是……咱倆之間的小秘密好了。”


    吳瑜都被趙官家逗的有點想笑了,固然不是正頭夫妻,那也相伴十來年了,孩子都三個了還搞這一套!


    不過她走出景福宮,卻忽然覺得外麵風清雲淡,心情很好。


    隻是他的好心情沒能維持一刻鍾,因為三皇子趙旦又闖禍了。這次是把他二哥趙陽最喜歡的硯台給打碎了,弄得吳貴妃重重打了他一頓帶去給潘妃賠罪。


    當然,還得從庫房裏各種硯台挑了四方,供二皇子挑選。


    潘昭容本來是一萬個不爽。你壓我一頭也就罷了,居然還敢欺負我兒子。但看三皇子小小的年紀,居然被親娘揍得鼻青臉腫,也是嚇了一跳。不自覺氣就消了,道:“妹妹這……也不必如此。”


    吳貴妃道:“你我姐妹,他們兄弟,本該和睦相處才是正理。都是我教子無方送的,這個小混蛋竟然不敬重兄長,還耽誤兄長的學業,我揍他算輕的。趙良佐你給我聽好了,再有下次我稟告你爹爹,讓他派禦前班直打!”


    她這義正言辭的愣是讓潘妃沒好意思說太難聽的,隻是讓吳妃以後多管管孩子。然後兩人又聊了一會兒給宜佑公主找針線師傅的事,趙陽倒是幸災樂禍,笑話趙旦,弄得趙旦撒潑哭了,二妃子隻好又哄又罵,管著自家孩子,總之一地雞毛。


    於是,後宮之中又有人開始說三皇子是如何調皮,倒是把對於外朝的事情討論壓了過去。


    很快,趙官家做出了處理決定。再次展現了他要與舊宋劃清界限的決心,什麽刑不上大夫通通放屁。裴祖德斬首抄家,追還贓款,念及抗金有功,妻兒免除流放,國債發迴。範宗尹追奪文字,抄沒家產,流放西南。劉寶同樣以抗金之功,免死抄家流放。(此段在正文,不算字數)


    劉洪道因為抗金功臣,雖然奪爵去職,但是好歹是發還本家。


    這個結果自然是很多人不能接受的,多個在野大儒師試圖通過趙鼎甚至呂好問勸說官家,但是兩人都隻是沉默。因為那天在朝堂上,趙官家已經說的非常透徹。他絕不會做仁宗皇帝。


    因此,馬伸終究是理念不同。這個道學大家,曾經在靖康中差點死節的名臣退休,據說騾車迴鄉,從此徹底退出曆史舞台。


    馬上就是秋後,趙官家也懶得再聽囉嗦。立即處決死刑犯,東京百年來第一次有經略使級別的文臣被斬首示眾,百姓都看呆了。


    吳益的夫人朱氏進宮說,“妾身膽子小,當天沒敢跟官人去看。據說血流了一地。滿大街的百姓都在議論。如今真是不同了。”


    吳瑜對待弟媳可沒有父母客氣,直接道:“有什麽不同?不管是朝廷公卿,還是百姓庶人,流出來的血都是紅的。弟妹沒有見過,本宮,可是跟隨官家一路從南陽過來的。”


    朱氏出身官宦,自然也聽得出話音兒,不敢多言。看貴妃大姑子不想說話,咬牙道:“娘娘,官人還在阿舅孝中,他想以後徹底走外交一途,但是阿舅生前吩咐過,大事都要聽您的。”


    吳瑜歎息了一口氣,畢竟是自己的娘家。她緩了緩語氣道:“阿弟已經長大了。什麽事情告訴我一聲就可以了。隻要不離譜,他是男子漢,自己決定。還有弟妹,請迴去轉告。族中子弟想要讀書的還是要多讀書,不論遠近親疏,總是我吳氏族人。族學不辦也要多資助,科舉才是正途。”


    這話確實有道理,朱氏低頭稱是。


    不過,一批貪汙犯該殺的殺,該流放的流放。倒是讓很多人意識到,趙玖畢竟是一個馬上天子。不使用權威,並不代表他沒有權威。朝廷上下,市井之中,頓時就老實了很多。


    這是也有人開始提議趙官家巡視巴蜀。


    但這個時候魏國太妃嶽門姚氏去世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紹宋之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廣寒宮宮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廣寒宮宮人並收藏紹宋之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