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說趙官家依舊勤儉節約。但趙宋皇室早就不是十多年前還需要他去當軟飯女婿的地步了,光是獲鹿之戰後清國送還的金銀內孥裏就不知道有多少,更不用說張俊等人的孝敬了。


    但問題是,天災的殘酷性在於,你有錢救命的東西也不一定買得到。市麵上的木炭、石炭就那麽多。當年為了防備女真人趙官家又加固了城防,耗費了大量儲備。所以即使吳瑜並不缺錢,也有力不從心之感,甚至默許宮人去杏崗那裏砍樹取火。


    不說太後們都上了年紀。孩子們又比較小,更是馬虎不得。就是一般的宮人侍女班直,吳瑜也是盡力給他們取暖。隻能感謝趙官家簡譜,大內就沒幾百人,要不然還真不能保證不凍死人。


    但是人的脆弱就在於往往是老了之後受不得一點摧殘,當年十二月,吳瑜老父吳近感染寒疾,一病去了,享年六十歲。趙官家得知消息後感念這位國丈早些年的大力支持,追封國公下葬,又額外蔭一子入武學。


    吳瑜聽到消息後整個人都懵了,她的爹爹,曾經在生命中前十四年說一不二的人就這麽去了。或許,無盡並不是一個好父親。商人的精明體現在他身上的方方麵麵,他對吳瑜的好,也隻是因為這個女兒能改變家族上百年的門楣。但終究那是她的父親,給了她生命,給了她快樂的童年,也給了她堅強的支持。


    但她已經是趙家貴妃,出宮祭奠已經是恩典,萬萬不可能讓她帶孝。


    吳瑜迴宮也小病了一場,大家也表示理解。鄭太後還說:“都是人生父母養的,怎麽能不難受。隻是貴妃也是做母親的人了,顧著幾個孩兒。”


    吳瑜虛弱答應,從這天開始大公主佛佑全麵接掌宮務,潘昭容還有幾分不服,但是宮裏的主子誰相信她的辦事能力,寒冬臘月的可不是鬧著玩的。因此她這小小的情緒也被太後太妃們鎮壓了。


    不過寒冬總會過去,春天總會到來。特別是趙官家發現了煤炭大師洪遵之後,一切變得好了起來。聽說張憲因為在遼西抗災有功,正式升任禦營前軍都統製。


    趙官家迴鑾之後,安慰了一番吳貴妃。然後歎息說:“人之生老病死,帝王以至庶人都無法避免。這不朕也遇到事情了,魏王太妃也病了,朕得鵬舉十二年,頭一次聽他請求恩賞,佛佑得早點出嫁了。”說著又補充了一句,“都準備了這麽些年了,也沒有急活兒,你就歇著。實在不行朕去找鄭娘娘說。”


    吳瑜很感激丈夫這個時候的體貼。她一直知道官家是個好人,是個會理解別人痛苦的人,但是官家的心太大了,裝著整個大宋的千萬百姓,分給她的注定隻有那麽一點。


    即便如此。吳瑜在這一刻也真心覺得非常溫暖。甚至有了一點民間夫妻的家常錯覺。


    是的,吳瑜清楚地知道,這是錯覺而已,他們的第一身份,終究是帝妃。


    吳瑜清楚,所以她明知道趙官家喜歡更活潑可愛的她,還是選擇當一個賢妃。


    其實這般的何止是他一個人,就像大公主吧。小小的孩子,自以為掩飾的很好的討好和敏感,在大人麵前如何能瞞得住,可是誰又忍心苛責一個受了那麽多苦的小孩子,如果說趙官家對於宜佑和君佑是發自內心的寵愛,對於神佑是不知所措的溺愛,對於神佑這個長女,就更多的是憐惜了。


    所以吳貴妃毫不意外。趙官家對於這次嫁女兒的豪爽,幾百抬嫁妝以至於地把禦街繞幾圈才能進嶽家門,明明最愛簡單卻不顧即將遷都要給女兒置辦公主宅,最厭惡豐亨豫大卻接受了張俊等人送來的稀罕玩意兒……公主行禮的時候吳瑜清楚地看到趙官家別過頭去,眼圈悄悄紅了。


    吳瑜想,或許趙官家對於大公主來說也不是一個十全十美的父親,但他已經盡力讓佛佑過的好。


    不過老天或許覺得趙官家最近日子過的還不夠苦,公主出嫁未久,就發生了堪稱大案的黃河改道事件,不僅是因為這件事牽扯了幾百萬貫的貪汙,造成了幾百上千人因為泄洪路線的不科學被淹死。更重要的是,這件事直接牽扯了十幾位重臣,甚至包括了建炎三十六名臣之一的河道總督劉洪道。


    吳瑜身在後宮。又因為父親去世,病了一場。知道這些消息的時候,已經算是半公開了。趙官家派去的禦史們已經把資料收集全呢。相關的涉案人員幾乎都軟禁了。甚至連張齊王這種隻顧著賺錢的帥臣都進宮為下屬求情之後,才知道這事又多嚴重。


    但是吳瑜仔細想想,好像也沒有多嚴重。趙官家早就破了不殺文官的規矩了。這些年又因為抗金成功威望大勝,所有的事情隻看他願意不願意而已。


    可是趙官家這麽嚴肅的問題,你要傾訴的話,可以找呂好問,也可以找楊沂中,甚至可以找韓世忠。為什麽要找我這個吳貴妃呢?吳瑜看著難得跟她聊天的男人,心裏不住腹誹,麵上還得一派賢良淑德,“官家,後宮不得幹政,再說趙相公張相公都是忠臣賢臣,會為您分憂的。”


    “你什麽時候幹過政?就算當年在南陽這樣危急的時候,你也頂多是勸朕任用忠良而已。”趙官家苦笑,“那個時候朕也沒法跟你說。滿眼望去,盡是忠良。可是偏偏個人的觀點和立場都不一致。湊在一起隻能互相扯後腿,逼得朕不得不遠走鄢陵砍了杜充奪權。可如今朕卻不懂了,劉洪道你也知道,何等的清官好官,當年整個齊魯之地都淪陷了,劉豫投降,趙明誠不戰而逃,隻有他敢一戰。朕當時就覺得,憑這個,這個人朕也得用,可是誰知道這樣的人,兢兢業業十四年,毀在了自己的心魔上,貴妃,你知道他今天跟我說什麽?”


    吳瑜心想我上哪兒知道去?好在趙官家也隻是在傾訴,“他說,若是朕因為過往功勞放過他,建炎三十六功臣,半數都要不得善終。”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紹宋之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廣寒宮宮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廣寒宮宮人並收藏紹宋之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