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女兒的降生,吳瑜自然是欣喜萬分的。作為一個宋代的貴婦人。她的內心深處始終篤信。兒女雙全是人生莫大的福氣。


    不過,這不僅是她的女兒,也是趙官家的女兒,所以取名字這件事情還是得父親來。何況眼看孟太後沉屙日重,眼瞅著就要不好了,東京這邊再也坐不住。這次又派遣了萬俟卨作為請安時,要求官家趕緊迴鑾。


    吳瑜也就把這件事情一並托付給了他。


    萬俟卨是多麽會做官會做人的道德楷模啊,聽說了這件事後半點猶豫也沒有,當即答應。


    本來萬俟卨就擔心,隻說太後病重的事情,未免讓剛剛在寧夏取得巨大經濟建設成果的官家有些不高興。現在多了一位公主的誕生,一喜一悲,怎麽說也能夠說得過去。


    這一來一往一個多月。新生的小公主終於有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君佑。後封銀川公主。


    不過等到趙官家迴來,看望了自己命途多舛的伯母。吳貴妃還得梳洗打扮,認認真真的跟趙官家認錯。沒錯,就是認錯請罪。雖然說佛佑神又搞出來,這一出的時候,她正在孕晚期,實在力有不逮,但是誰讓她作為後妃中品級最高的人?沒有管理好公主也是他的責任呢。


    不過趙玖雖然腦迴路偶爾清奇,但是在這些方麵卻十分講道理,溫和的把愛妃扶起來,說:“兩個丫頭自幼喪母,心思本就敏感一些。很難跟你們親近。朕前些年忙於軍務,也很少關心他們。種種原因才造成了現在這件事情,要說自責,那也是朕,你不必多想,好好調養好身體才是。”


    吳瑜陪伴趙官家多年,也知道他是一個講道理的人。辭謝之後,並沒有什麽惶恐的心態,而是繼續匯報了兩位皇子進學的情況。繼而請教趙官家需不需要為孟太後進行一次祈福。


    畢竟,孟太後雖然隻是趙玖的伯母。卻千真萬確的對他有擁立之恩。


    在趙玖還於舊都之前。這甚至是他最大的皇位合法性來源之一。而且這些年的相處也能感覺到趙九對這位伯母其實非常不錯。


    不過,趙官家還是自嘲道:“算了,朕把道祖木雕都給批了,再去求神拜佛,那就不是臨時抱佛腳,而是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後了。說不定反而給太後造成不便。你囑咐後宮諸人,該做什麽就做什麽。同時,我會曉諭太醫局好好為太後診病。若是……那就讓她老人家都少受一些罪吧。”


    吳瑜默然,她聽懂了趙官家的意思,不過這也不是趙官家心狠。孟太後的一生太過曲折。早年為仁宣太後(英宗皇後高滔滔)所立為哲宗皇後,實際上成為了祖孫鬥法、新舊兩黨黨爭的一個籌碼。一生兩廢兩立。半點兒不得自主。瑤華宮囚禁半生,最後還是一場靖康之禍解救了她,被張邦昌請出來維持大局,本來跑到揚州都準備安享晚年了。又實在礙不住小叔子(趙佶)和侄子(趙桓)的情麵,不得已在趙官家釣魚執法的過程中,給他們兩個送了自白文書。弄得本來和趙官家親近的關係有了裂縫,自己也不得不迴東京大內居住,謹小慎微的過了這幾年。


    一個女人早年折磨,加上中年離亂,晚年心事還不斷。她能熬到今天其實已經非常不容易了。雖然大家嘴上不說。但誰又能不知道,孟太後這次大概率是挺不過去了。要不然,以趙玖的性格,也不會拋下太原那邊匆匆趕了迴來。


    但俗話說醫藥不死病,就算宮中太醫的手段如何高明,又如何能與大自然的規律抗衡呢?所以,趙官家能做的,也隻是盡量抽時間去看看太後,順便恩蔭了她的兩個近親侄兒。


    但是誰也沒有想到,宮裏就在這個時候出事了,大約是老天看不下去,趙官家這十年來盡是當甩手掌櫃了。兒女的債要集中在一起還。先是兩位公主都被禁足打手板作為此次任性的懲罰。然後過了沒幾天,兩個剛剛進學的小皇子竟然打了起來。更為嚴重的是,大皇子趙旭居然把二皇子趙陽一腳踹進了池塘裏,而他自己也成了熊貓眼。(具體原因可以參照原著,不再贅述)


    看著自己家兒子吃了虧,當娘的哪管什麽國家戰略,你對我錯。誰都覺得委屈大了,可偏偏趙官家就在外麵,也不敢爭吵,隻能抱著自己的兒子越哭越委屈。弄得趙官家額頭都要爆炸了。迫不得已,再次用虎狼之言讓吳貴妃和潘昭容都消了聲。


    鑒於這次事件的嚴重性,中樞大臣們一個個神情嚴肅,心情低落。也不是他們重男輕女,而是在封建社會,皇子天生就是要比公主要扛起更多的責任。要麽繼承自己老爹的皇位,要麽好好的為大宋當個藩王。怎麽著也不能六七歲就熊成這個樣子。


    顯然,他們想到的,趙官家也想到了。吳瑜慣常侍奉趙官家筆墨。就知道他給各位教子有方的宰相們都寫了信,請教當爹的經驗。


    或許名臣世家就是有些不為人知的傳世之道。趙官家很快改變了策略,先是溫言安撫了兩個兒子,告訴他們可一不可二。接著又給孩子安排了勞動課程,就在桑樹魚塘那邊兒。種地養雞,缺一堂課都不行。還怕一般的宮人侍衛放水特別點名了三個女兒,輪流看著弟弟們。但凡哪個小子敢犯渾,先打再匯報。


    幾個皇子都是千尊萬貴養大的。新鮮了還沒兩天就叫苦連天,說什麽也不幹了。但趙官家能讓你如願就怪了,不讓你們知道稼穡之辛苦。還想長成紈絝子弟不成?那老子這建炎中興都是為的什麽呀?喂的,我眼睛一閉,你們再來給整個“豐亨豫大”?


    吳瑜還好,雖然心疼兒子。但畢竟也是大家族長大的,知道趙官家這樣做是為了自己的兒子好。潘昭容雖然心疼的更加厲害,但也不敢違抗丈夫。


    後來垂垂老矣的吳瑜想了一想。世祖之後,兩代皇帝都沒有長歪。還真是多虧了從小讓他們吃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紹宋之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廣寒宮宮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廣寒宮宮人並收藏紹宋之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