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咕咚。”
蕭銳艱難的咽下一口口水,麵色蒼白如紙,笑容顯得格外勉強:“二郎此詞雖好,卻難免有些不切實際啊......”
“晉陽公主年紀尚幼,未到談婚論嫁的時候,二郎又何必表現的如此憂心?”
蕭銳盡量讓自己的聲音保持平靜,以免旁人察覺到不對:“要某說啊,二郎也不必操心得如此長遠,咱們有酒當歌,有愁明日再說。”
雖然嘴上是這麽說,但蕭銳觀察李斯文良久,心中也清楚他對晉陽似乎隻有憐惜之情,並沒有半點男女情愛。
想到這裏,他不禁暗暗歎息,心中對自己的猜測愈發確信,同時一股苦澀感湧上心頭。
他懊悔自己今天為什麽腦瓜子轉的這麽快,知曉了這種絕對不能外傳的皇室秘聞......
王敬直和蕭銳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底看到了無奈。他們心中清楚,有時候知道得太多反而更容易犯錯,這要是在飲酒作樂時不小心說漏了嘴……
那就可以準備後事了。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王敬直趕緊打斷了李斯文的話頭,生怕他嘴裏再冒出什麽要命的隱秘。
王敬直急忙轉移話題道:
“確實如蕭大兄所言,此次詩會若是能傳入長安百姓耳中,必定會成為一段佳話。”
“但如果以這種角度考慮的話,二郎所填此詞,恐怕要被一些別有用心的,潑上個一個野合之詞的罵名了。”
他寧願讓李斯文背上煉銅的名號,也絕對不能任由這些閑人,猜出晉陽公主可能早夭的變故。
但王敬直這樣做,卻完全是為了自保,他壓根就不相信,在場這些人的口風有多緊。
索性,他便把眾人的猜測引向了另外一個似是而非的方向。
反正這首詞一旦流傳出去,受到損害的也不會是他自己的聲譽,哪怕因此惹得李斯文不喜,但也比就此丟了小命好上太多。
當然,這裏所說的‘野合’也並不是表麵意義上的在野外交歡,隻是一種隱喻。
它是指的男女雙方不符合生育規範(男十六至六十四,女十四至四十九)。
孔聖野合而生,便同樣是指的這個意思,他爹生育超齡,七十三歲老來得子,可謂是老當益壯.......
李斯文奇怪的看了兩人一眼,這倆家夥一言一句的,都快把自己說成了一個喜歡小姑娘的混賬了......
但聯係剛才的《臨江仙》,他隻略微思索,便明白了兩人的顧慮,深深的看了他們一眼,不禁苦笑一聲。
這倆人就是典型的聰明人想太多,誤會了自己。
自己可從來沒打算告訴旁人,晉陽先天有缺或許會夭折的消息,隻是兩人心中怕是早有猜測,又把自己的詞當成了證據.....
但事已至此,李斯文也隻好順水推舟配合他們的計劃,滿懷歉意道:“此詞確實是某考慮欠佳,多謝兩位兄弟指正。”
見李斯文主動認下這個欲加之罪,蕭、王暗暗點頭,三人相視而笑,都是聰明人,說話就是省心。
“既然如此,那某便重做這第二令。”
晉陽聽了幾人對話,隻感覺自己的小腦袋瓜嗡嗡的,都快被繞暈了,這些字哪個她都認識,怎麽連起來就聽不懂了呢?
她滿臉疑惑的抬頭看向李斯文,嬌滴滴問道:“姐夫在和襄城姐夫、南平姐夫聊什麽,兕子怎麽一句話都聽不懂啊?”
“聽不懂也沒關係,等兕子長大了些,自然而然的就懂了。”李斯文頗不在意的摸摸晉陽的腦袋,打算掠過這個話題。
倒是不善作詩的襄城,聽到三人在那打機鋒,誤會了什麽。
她輕蹙柳眉,對著晉陽招招手,張開了懷抱:“兕子,到大姐這裏來。”
但此時的晉陽一門心思的等著李斯文重做第二令,又哪裏願意離開,她靈活地向後仰身,躲開了襄城伸過來的玉手,一副不情願的表情拒絕道:
“不要!兕子就要在姐夫懷裏待著!”
說完,她還特意在李斯文的懷中扭來扭去,朝襄城做了一個鬼臉。
而襄城也是個溫順的性子,見兕子不願意離開李斯文,雖然內心有所不滿,但也並未出聲斥責,隻是在心底對李斯文的評價降低了幾分,同時警惕性拉滿。
這小子都訂下了與長樂的婚約,竟然還敢覬覦晉陽......如此貪心,他就真不怕丟了性命?
李斯文當然不清楚,襄城此時心中的所思所想,隻是笑著說:“大公主是否是覺得,男女授受不親,某與晉陽如此親近,難免有些壞了規矩?”
襄城看著晉陽那單純清澈的眼神,不由得歎息一聲,擺手道:
“藍田公倒是誤會本宮的意思了,你是長樂未來的夫婿,晉陽又視你為姐夫,親近是理所應當的,都是一家人,本宮又哪裏會在乎這些小事。”
“本宮隻是覺得藍田公連作兩首好詞,心神難免勞累。本宮是心係藍田公身體,所以才出言想將兕子抱過來。”
李斯文聞言隻是一笑,將襄城的鬼話當做了耳旁風,這話聽了就是一樂,誰當真了誰就是傻子。
不過......聽到襄城突然改變的稱唿,從二郎到藍田公,其中疏遠意味可想而知,倒是蕭銳和王敬直的誤導見效了。
於是他表現的像是被點破心思,有些心虛的伸手,將懷中晉陽輕輕放到身邊的長凳上,問道:
“如此,大公主可還滿意?”
襄城還來不及說什麽,氣唿唿的晉陽就又爬迴了李斯文的懷裏,對著大姐冷哼一聲,埋怨道:
“兕子就要坐在姐夫懷裏,大姐不許管兕子!”
襄城見她如此模樣,就知道她正在逆反心理作祟,便不再多言。
蕭銳艱難的咽下一口口水,麵色蒼白如紙,笑容顯得格外勉強:“二郎此詞雖好,卻難免有些不切實際啊......”
“晉陽公主年紀尚幼,未到談婚論嫁的時候,二郎又何必表現的如此憂心?”
蕭銳盡量讓自己的聲音保持平靜,以免旁人察覺到不對:“要某說啊,二郎也不必操心得如此長遠,咱們有酒當歌,有愁明日再說。”
雖然嘴上是這麽說,但蕭銳觀察李斯文良久,心中也清楚他對晉陽似乎隻有憐惜之情,並沒有半點男女情愛。
想到這裏,他不禁暗暗歎息,心中對自己的猜測愈發確信,同時一股苦澀感湧上心頭。
他懊悔自己今天為什麽腦瓜子轉的這麽快,知曉了這種絕對不能外傳的皇室秘聞......
王敬直和蕭銳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底看到了無奈。他們心中清楚,有時候知道得太多反而更容易犯錯,這要是在飲酒作樂時不小心說漏了嘴……
那就可以準備後事了。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王敬直趕緊打斷了李斯文的話頭,生怕他嘴裏再冒出什麽要命的隱秘。
王敬直急忙轉移話題道:
“確實如蕭大兄所言,此次詩會若是能傳入長安百姓耳中,必定會成為一段佳話。”
“但如果以這種角度考慮的話,二郎所填此詞,恐怕要被一些別有用心的,潑上個一個野合之詞的罵名了。”
他寧願讓李斯文背上煉銅的名號,也絕對不能任由這些閑人,猜出晉陽公主可能早夭的變故。
但王敬直這樣做,卻完全是為了自保,他壓根就不相信,在場這些人的口風有多緊。
索性,他便把眾人的猜測引向了另外一個似是而非的方向。
反正這首詞一旦流傳出去,受到損害的也不會是他自己的聲譽,哪怕因此惹得李斯文不喜,但也比就此丟了小命好上太多。
當然,這裏所說的‘野合’也並不是表麵意義上的在野外交歡,隻是一種隱喻。
它是指的男女雙方不符合生育規範(男十六至六十四,女十四至四十九)。
孔聖野合而生,便同樣是指的這個意思,他爹生育超齡,七十三歲老來得子,可謂是老當益壯.......
李斯文奇怪的看了兩人一眼,這倆家夥一言一句的,都快把自己說成了一個喜歡小姑娘的混賬了......
但聯係剛才的《臨江仙》,他隻略微思索,便明白了兩人的顧慮,深深的看了他們一眼,不禁苦笑一聲。
這倆人就是典型的聰明人想太多,誤會了自己。
自己可從來沒打算告訴旁人,晉陽先天有缺或許會夭折的消息,隻是兩人心中怕是早有猜測,又把自己的詞當成了證據.....
但事已至此,李斯文也隻好順水推舟配合他們的計劃,滿懷歉意道:“此詞確實是某考慮欠佳,多謝兩位兄弟指正。”
見李斯文主動認下這個欲加之罪,蕭、王暗暗點頭,三人相視而笑,都是聰明人,說話就是省心。
“既然如此,那某便重做這第二令。”
晉陽聽了幾人對話,隻感覺自己的小腦袋瓜嗡嗡的,都快被繞暈了,這些字哪個她都認識,怎麽連起來就聽不懂了呢?
她滿臉疑惑的抬頭看向李斯文,嬌滴滴問道:“姐夫在和襄城姐夫、南平姐夫聊什麽,兕子怎麽一句話都聽不懂啊?”
“聽不懂也沒關係,等兕子長大了些,自然而然的就懂了。”李斯文頗不在意的摸摸晉陽的腦袋,打算掠過這個話題。
倒是不善作詩的襄城,聽到三人在那打機鋒,誤會了什麽。
她輕蹙柳眉,對著晉陽招招手,張開了懷抱:“兕子,到大姐這裏來。”
但此時的晉陽一門心思的等著李斯文重做第二令,又哪裏願意離開,她靈活地向後仰身,躲開了襄城伸過來的玉手,一副不情願的表情拒絕道:
“不要!兕子就要在姐夫懷裏待著!”
說完,她還特意在李斯文的懷中扭來扭去,朝襄城做了一個鬼臉。
而襄城也是個溫順的性子,見兕子不願意離開李斯文,雖然內心有所不滿,但也並未出聲斥責,隻是在心底對李斯文的評價降低了幾分,同時警惕性拉滿。
這小子都訂下了與長樂的婚約,竟然還敢覬覦晉陽......如此貪心,他就真不怕丟了性命?
李斯文當然不清楚,襄城此時心中的所思所想,隻是笑著說:“大公主是否是覺得,男女授受不親,某與晉陽如此親近,難免有些壞了規矩?”
襄城看著晉陽那單純清澈的眼神,不由得歎息一聲,擺手道:
“藍田公倒是誤會本宮的意思了,你是長樂未來的夫婿,晉陽又視你為姐夫,親近是理所應當的,都是一家人,本宮又哪裏會在乎這些小事。”
“本宮隻是覺得藍田公連作兩首好詞,心神難免勞累。本宮是心係藍田公身體,所以才出言想將兕子抱過來。”
李斯文聞言隻是一笑,將襄城的鬼話當做了耳旁風,這話聽了就是一樂,誰當真了誰就是傻子。
不過......聽到襄城突然改變的稱唿,從二郎到藍田公,其中疏遠意味可想而知,倒是蕭銳和王敬直的誤導見效了。
於是他表現的像是被點破心思,有些心虛的伸手,將懷中晉陽輕輕放到身邊的長凳上,問道:
“如此,大公主可還滿意?”
襄城還來不及說什麽,氣唿唿的晉陽就又爬迴了李斯文的懷裏,對著大姐冷哼一聲,埋怨道:
“兕子就要坐在姐夫懷裏,大姐不許管兕子!”
襄城見她如此模樣,就知道她正在逆反心理作祟,便不再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