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的問題一出,宴會的氣氛頓時變得有些沉默。
知情的眾人頻頻對視,卻隻是搖頭歎息,不提一句解釋,讓李靖有些摸不著頭腦。
見狀,李麗質也明白了眾人意思,瞥了眼李斯文,落落大方的迴答道:“本宮已經拜入袁天師門下,日日焚香誦經為母後祈福。”
李靖聞言,難以置信的看向一旁的李二陛下,你家寶貝閨女出家了,你都不帶阻攔一下的?
李二陛下見他如此表情,哪裏不知他的想法,有些不善的瞪了李斯文一眼,低聲解釋道:
“還不是李斯文這位仙人高徒惹出的禍事!”
說起這,李二陛下雖然口頭不喜,也心中卻是說不出的慶幸。
多虧當時是長樂力排眾議接下這任務,又不辭辛勞的請來袁天師為李斯文招魂,從而與他結下了一份善果。
要不然......不僅是觀音婢要香消玉殞,他的兩個寶貝閨女,長樂和晉陽,怕是都要早夭。
念及至此,李二陛下不由歎了口氣,沉默良久才解釋道:“長樂隨她阿娘,先天染病,過早的嫁人生子怕是......哎。”
“再說那長孫衝,空有麒麟兒的美名,卻是個敗穗其中的,實在拿不上台麵。”
“所以朕才會借長樂要隨袁天師修行,以保身體無憂這事為借口,斷了她與長孫衝的婚事。”
李靖若有所思的點點頭,長孫衝辦的混賬事,即便是他也有所耳聞,確實不像個頂天地理的好男兒能幹出來的。
而長樂作為皇後的嫡長女,從小便備受父母疼愛,又是個知書達理的閨秀,陛下肯定是不願意長樂下嫁給一不當人子的懦弱家夥。
更不要說長孫無忌與陛下現在離心離德,頗有想借關隴愈發勢大的權利,來製衡陛下的意思。
就單拿他壞了陛下想要召懋功返京一事來說,要不是長孫無忌與陛下總角之交,又有皇後這層關係,怕是整個長孫家都要受到打擊。
李靖又看向李斯文,想起他那一身令人歎為止觀的神奇醫術,不禁遲疑一聲,問道:
“陛下就沒召彪子來為公主診治一二?”
李二陛下冷哼一聲,氣從心生狠狠的拍了下桌子。
“就是這混小子出的主意,讓朕否了長樂的婚事,隨後又巧取豪奪拿了婚書,成了長樂的駙馬。”
當然,李二陛下是半點沒提長樂的芳心暗許和倒貼,還有婚書背後的利益交換,光說出李斯文表麵的行為,就是想惡心惡心這家夥,給自己出出氣。
李靖聽聞眼角抽搐個不停,他甚至有理由懷疑,長樂公主的病,就是李斯文覬覦佳人胡亂編造的。
注意到李靖的眼神,李斯文哪裏不清楚他是誤會了什麽。
歎了口氣,起身拱手解釋道:“長樂公主先天有缺,發展至今已經成了大患,若是早早嫁人,難以身孕倒是小事,就怕母體身體虛弱導致一屍兩命。”
如此沉重的話語,讓在場的每個人都不禁沉默良久。
“而且,公主與某的婚事......”李斯文頓了頓,這背後的事情太複雜,一言半句根本解釋不清,隻好道:
“公主與某是兩情相悅,更是皇後宅心仁厚不忍,長樂忍受五年相思之苦,所以才提前定下了某兩人的婚事,聊解其寂寞。”
“若是真如彪子所說,這也算是件好事。”
李靖點頭釋然一笑,既然長孫衝絕非良配,他們倆個又確實是門當戶對,郎情妾意,那作為長輩的又哪裏會開口阻攔。
扭頭又看向長樂,和藹問道:“不知公主與彪子的婚事,定在了什麽時候。某到時一定奉上份大禮作為祝福。”
聞言,長樂俏臉頓時臉紅如血,輕咬著嘴唇,嬌嗔的瞥了李斯文一眼,這才蚊聲細語道:
“衛公~!這還沒定下日子呢。彪子的意思是等他及冠,本宮到了出宮開府的年齡再論此事。”
李靖盤算一瞬,李斯文是武德初年(a.d.617)左右出生的,等他及冠差不多要貞觀十年(a.d.636)。
想到這裏他深深的看了長樂一眼,不禁感慨道:
“那可還有四五年的光景啊......公主怕是要空度人生最美好的一段歲月了。”
又轉頭看向一旁的李斯文,鄭重囑咐道:
“彪子,公主為了你犧牲甚多,可莫要因為寂寞,辜負了佳人。”
寂寞?李斯文想起在湯峪農莊裏一手之數的佳人。
娃娃親的溫婉姐姐、青梅竹馬的嬌憨女醫、英雄救美的弱氣貴女,還有兩位予取予奪的妙齡侍女,可謂是應有盡有......不由的嘴角一抽。
這還能寂寞?衛公你可真看得起我。
可還沒等他開口承諾什麽,長樂公主就護夫心切的迴答道:“請衛公放心,彪子絕不是這樣的人。”
見眾人不解自己為何如此咬定,長樂抿嘴臉頰微紅,想要解釋什麽。
可在長輩麵前談及到兩人私事,即便是她也難免感到羞怯。
但還是聲若蚊呐的道:
“彪子曾作詩有雲‘隻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此詩當時應題而作,有感而發,可見他對本宮心意。”
李二陛下琢磨一句,眼神越來越火熱,有些急不可耐的問道:“此句朗朗上口,詩情又直率熱烈,擔得起一句上等佳作!”
“長樂可有全詩,快快誦讀讓父皇一觀。”
長樂微微垂眼應了聲,死死盯著李斯文直到他欣然點頭,這才滿意的微起櫻唇,兩人你一句我一句,齊聲吟道: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
“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隻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己......”
為將的眾人聽完此詩,眼神閃動不已。
他們都曾經曆過與佳人生死別離之難,也曾備受相思之苦。
而今,修成正果的他們,早已做到了詩中的‘定不負相思意’,所以也不覺得這其中會有什麽困難。
唯有這句‘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願與悠悠長江做誓,江水永無不留,相思之恨也永不消解。
此等請天地共鑒的誓言與情誼,更令他們心生感歎。
“彪子的一腔情意,某是見識到了。”
李靖想到了自己與夫人紅拂,也是飽受一番磨難才終於走到了今日,感同身受下不禁感慨一聲,舉杯聊表心喜之情。
安靜吃菜的李斯文見此頓時臉色一變,連忙站起躬身彎腰,將酒杯壓在李靖之下,苦笑道:
“衛公這可是折煞小子了。”
知情的眾人頻頻對視,卻隻是搖頭歎息,不提一句解釋,讓李靖有些摸不著頭腦。
見狀,李麗質也明白了眾人意思,瞥了眼李斯文,落落大方的迴答道:“本宮已經拜入袁天師門下,日日焚香誦經為母後祈福。”
李靖聞言,難以置信的看向一旁的李二陛下,你家寶貝閨女出家了,你都不帶阻攔一下的?
李二陛下見他如此表情,哪裏不知他的想法,有些不善的瞪了李斯文一眼,低聲解釋道:
“還不是李斯文這位仙人高徒惹出的禍事!”
說起這,李二陛下雖然口頭不喜,也心中卻是說不出的慶幸。
多虧當時是長樂力排眾議接下這任務,又不辭辛勞的請來袁天師為李斯文招魂,從而與他結下了一份善果。
要不然......不僅是觀音婢要香消玉殞,他的兩個寶貝閨女,長樂和晉陽,怕是都要早夭。
念及至此,李二陛下不由歎了口氣,沉默良久才解釋道:“長樂隨她阿娘,先天染病,過早的嫁人生子怕是......哎。”
“再說那長孫衝,空有麒麟兒的美名,卻是個敗穗其中的,實在拿不上台麵。”
“所以朕才會借長樂要隨袁天師修行,以保身體無憂這事為借口,斷了她與長孫衝的婚事。”
李靖若有所思的點點頭,長孫衝辦的混賬事,即便是他也有所耳聞,確實不像個頂天地理的好男兒能幹出來的。
而長樂作為皇後的嫡長女,從小便備受父母疼愛,又是個知書達理的閨秀,陛下肯定是不願意長樂下嫁給一不當人子的懦弱家夥。
更不要說長孫無忌與陛下現在離心離德,頗有想借關隴愈發勢大的權利,來製衡陛下的意思。
就單拿他壞了陛下想要召懋功返京一事來說,要不是長孫無忌與陛下總角之交,又有皇後這層關係,怕是整個長孫家都要受到打擊。
李靖又看向李斯文,想起他那一身令人歎為止觀的神奇醫術,不禁遲疑一聲,問道:
“陛下就沒召彪子來為公主診治一二?”
李二陛下冷哼一聲,氣從心生狠狠的拍了下桌子。
“就是這混小子出的主意,讓朕否了長樂的婚事,隨後又巧取豪奪拿了婚書,成了長樂的駙馬。”
當然,李二陛下是半點沒提長樂的芳心暗許和倒貼,還有婚書背後的利益交換,光說出李斯文表麵的行為,就是想惡心惡心這家夥,給自己出出氣。
李靖聽聞眼角抽搐個不停,他甚至有理由懷疑,長樂公主的病,就是李斯文覬覦佳人胡亂編造的。
注意到李靖的眼神,李斯文哪裏不清楚他是誤會了什麽。
歎了口氣,起身拱手解釋道:“長樂公主先天有缺,發展至今已經成了大患,若是早早嫁人,難以身孕倒是小事,就怕母體身體虛弱導致一屍兩命。”
如此沉重的話語,讓在場的每個人都不禁沉默良久。
“而且,公主與某的婚事......”李斯文頓了頓,這背後的事情太複雜,一言半句根本解釋不清,隻好道:
“公主與某是兩情相悅,更是皇後宅心仁厚不忍,長樂忍受五年相思之苦,所以才提前定下了某兩人的婚事,聊解其寂寞。”
“若是真如彪子所說,這也算是件好事。”
李靖點頭釋然一笑,既然長孫衝絕非良配,他們倆個又確實是門當戶對,郎情妾意,那作為長輩的又哪裏會開口阻攔。
扭頭又看向長樂,和藹問道:“不知公主與彪子的婚事,定在了什麽時候。某到時一定奉上份大禮作為祝福。”
聞言,長樂俏臉頓時臉紅如血,輕咬著嘴唇,嬌嗔的瞥了李斯文一眼,這才蚊聲細語道:
“衛公~!這還沒定下日子呢。彪子的意思是等他及冠,本宮到了出宮開府的年齡再論此事。”
李靖盤算一瞬,李斯文是武德初年(a.d.617)左右出生的,等他及冠差不多要貞觀十年(a.d.636)。
想到這裏他深深的看了長樂一眼,不禁感慨道:
“那可還有四五年的光景啊......公主怕是要空度人生最美好的一段歲月了。”
又轉頭看向一旁的李斯文,鄭重囑咐道:
“彪子,公主為了你犧牲甚多,可莫要因為寂寞,辜負了佳人。”
寂寞?李斯文想起在湯峪農莊裏一手之數的佳人。
娃娃親的溫婉姐姐、青梅竹馬的嬌憨女醫、英雄救美的弱氣貴女,還有兩位予取予奪的妙齡侍女,可謂是應有盡有......不由的嘴角一抽。
這還能寂寞?衛公你可真看得起我。
可還沒等他開口承諾什麽,長樂公主就護夫心切的迴答道:“請衛公放心,彪子絕不是這樣的人。”
見眾人不解自己為何如此咬定,長樂抿嘴臉頰微紅,想要解釋什麽。
可在長輩麵前談及到兩人私事,即便是她也難免感到羞怯。
但還是聲若蚊呐的道:
“彪子曾作詩有雲‘隻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此詩當時應題而作,有感而發,可見他對本宮心意。”
李二陛下琢磨一句,眼神越來越火熱,有些急不可耐的問道:“此句朗朗上口,詩情又直率熱烈,擔得起一句上等佳作!”
“長樂可有全詩,快快誦讀讓父皇一觀。”
長樂微微垂眼應了聲,死死盯著李斯文直到他欣然點頭,這才滿意的微起櫻唇,兩人你一句我一句,齊聲吟道: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
“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隻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己......”
為將的眾人聽完此詩,眼神閃動不已。
他們都曾經曆過與佳人生死別離之難,也曾備受相思之苦。
而今,修成正果的他們,早已做到了詩中的‘定不負相思意’,所以也不覺得這其中會有什麽困難。
唯有這句‘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願與悠悠長江做誓,江水永無不留,相思之恨也永不消解。
此等請天地共鑒的誓言與情誼,更令他們心生感歎。
“彪子的一腔情意,某是見識到了。”
李靖想到了自己與夫人紅拂,也是飽受一番磨難才終於走到了今日,感同身受下不禁感慨一聲,舉杯聊表心喜之情。
安靜吃菜的李斯文見此頓時臉色一變,連忙站起躬身彎腰,將酒杯壓在李靖之下,苦笑道:
“衛公這可是折煞小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