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2章 三尖兩刃刀
任務係統:終極一班開始 作者:兜裏有糖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 1062 章
看著天空中的雷鳴和烏雲隨著三首蛟龍元神散去而消散。
楊戩本以為事情已經結束,正當他準備背過身喘一口氣時。
感知到身後竟然還有能量匯聚。
當他再次轉過身來,隻見高處不知哪裏又飄來陣陣烏雲,匯聚出一個旋渦。
且還有一道似龍吼又似獸叫的聲音從其中傳出。
這楊戩怎麽還不明白,這不正是三首蛟龍的聲音嘛。
可還不等他有所動作,旋渦處毫無征兆的射出一道能量,朝著他攻擊而來。
見狀楊戩趕忙再次將三叉戟橫在胸前,企圖抵擋這股能量。
好在他目前並未散功,在八九玄功的加持下,竟硬生生扛下來這股能量。
待到能量散去,三首蛟龍的身形也是再次從漩渦處出現。
楊戩隻感覺手臂有些發麻,以他如今的身體強度足以比肩巫族,能讓他都感覺有些發麻的攻擊,可想而知強度如何。
且他的實力比之對方高了可不止一籌。
“這三首蛟龍似乎可以驅使雷電。”
自言自語了一句,楊戩再次利用天眼觀察起三首蛟龍。
他方才猜測對方的死穴在心髒猜錯了,否則對方不可能再死而複生。
可他利用天眼在三首蛟龍身上來迴看了個遍也沒有發現有著第二處軟肋。
或許是巧合,這三首蛟龍剛剛才從漩渦處下來,這使得楊戩目之所及得地方剛好覆蓋到了烏雲旋渦處。
他驚奇的發現,在那旋渦之中,竟然還有著一顆跳動的心髒。
“或許,這才是三首蛟龍的本體,也是他死而複生的原因。”
這樣想著,楊戩將注意力再次放在三首蛟龍身上。
心想眼下還不能察覺到自己的意圖,得想辦法周旋,出其不意將其擊潰。
於是乎楊戩再次向著三首蛟龍殺去,與其戰在一起,一邊打一邊有意的朝著遠離漩渦的地方移動。
就在他覺得距離差不多之後,一個閃身躲過蛟龍的抓擊,來到了三首蛟龍的身後,朝著漩渦而去。
這一擊他確信可以擊碎隱藏在旋渦之中的心髒,因為三首蛟龍的身軀龐大,等對方反應過來,想要掉頭來攔住自己,早就為時晚矣。
想的很完美,可惜最終還是棋差一招。
隻見三首蛟龍迴頭看見楊戩朝著旋渦而去,身形直接消失在了原地。
等再出現時,便是三個頭顱伸出旋渦,匯聚能量朝著楊戩釋放而去。
楊戩大駭,趕忙停住身形應對打來的三道能量。
揮舞著手中的三叉戟將其給斬滅。
待到三首蛟龍的身軀再次從漩渦中出來,就直接守在了漩渦處,嘴裏不斷射出能量攻擊楊戩。
後者隻能一邊應對,一邊在腦海中思索新的辦法。
不過眼下的這個情況,倒是讓他肯定了旋渦之中的心髒肯定就是三首蛟龍的死穴,否則對方不可能在自己發現之後一步不離的守著。
可要怎麽應對呢,雖說對付三首蛟龍他覺得很輕鬆隨意,也沒有費多少力。
這與他們實力的差距有很大的關係,可眼下想要透過對方龐大的身軀直接擊中旋渦倒是讓他有些為難了,因為他根本就沒有習的一些可用於遠程攻擊的手段啊。
突然像是想到了什麽,楊戩將臨近的又一道能量劈開。
閉上眼睛精神開始集中,隻見額間的眼睛此時也跟著閉上,調集體內的靈氣匯聚於額間。
三首蛟龍見楊戩閉上了眼睛,也並未停止攻擊,十幾道能量朝著楊戩襲來。
這時,後者睜開了眼,額間的天眼射出一道金光,朝著旋渦而去。
那十幾道能量在與金光接觸的瞬間便爆裂開來,不過金光的卻並未消失。
直接透過了三首蛟龍那龐大且半透明的身軀直接進入到旋渦之中。
隻聽一聲炸響,原本的旋渦中心處爆發出一道恐怖的能量,直接就將周圍的烏雲,連帶著距離很近的三首蛟龍給淹沒在了其中。
待到能量散去,烏雲和三首蛟龍已經消失不見。
取而代之的,是一個縮小版的三首蛟龍位於爆炸的中心位置。
這時楊戩手中的三叉戟開始發出嗡鳴聲,且還伴隨著顫動,似是想要脫離楊戩的手。
見狀他趕忙放開了手,就見三叉戟朝著縮小版的三首蛟龍飛去。
待兩者結合在一起,有一道亮光發出,刺的楊戩眼睛生疼,下意識的就閉上了眼。
待到亮光散去,他再次睜開眼,就見原本的三叉戟竟然變換的模樣。
雖依舊用著三個尖頭,但整體的槍身更為粗壯,兩邊的尖頭隱約能夠看到寒芒閃過仿佛開刃了一般,似長槍又似刀。
融合完畢,兵器朝著楊戩飄來,後者見狀,伸手將其給接住。
兵器入手的第一時間,楊戩便感受到自身與手中兵器產生了聯係。
冥冥中似乎有道聲音在他腦海中響起,讓他給兵器取一個名字。
他仔細上下打量了一下兵器,開口道。
“既為我楊戩的兵器,未來必定響徹洪荒,便賜名三尖兩刃刀。”
話落楊戩心念一動將三尖兩刃刀給收了起來,一個閃身直接迴去了神女觀。
在於眾人說明三首蛟龍已經被自己降服之後,楊戩帶著半信半疑的村民們從暗牆裏走了出來。
直到看見原本應該電閃雷鳴烏雲密布的天空恢複成了璀璨星空,這才讓他們相信三首蛟龍是真的被楊戩給降服了。
當楊戩說起,此地已經完全安全,詢問眾人的去留之時。
在場的人都選擇了留下來,這裏畢竟是他們的家,雖然這幾年荒廢了,但附近的農產作物可是十分豐富的。
這也是他們能在無法逃離此處的情況下撐過幾年時間,還沒有餓的麵黃肌瘦的原因。
.....................................................................................................
看著天空中的雷鳴和烏雲隨著三首蛟龍元神散去而消散。
楊戩本以為事情已經結束,正當他準備背過身喘一口氣時。
感知到身後竟然還有能量匯聚。
當他再次轉過身來,隻見高處不知哪裏又飄來陣陣烏雲,匯聚出一個旋渦。
且還有一道似龍吼又似獸叫的聲音從其中傳出。
這楊戩怎麽還不明白,這不正是三首蛟龍的聲音嘛。
可還不等他有所動作,旋渦處毫無征兆的射出一道能量,朝著他攻擊而來。
見狀楊戩趕忙再次將三叉戟橫在胸前,企圖抵擋這股能量。
好在他目前並未散功,在八九玄功的加持下,竟硬生生扛下來這股能量。
待到能量散去,三首蛟龍的身形也是再次從漩渦處出現。
楊戩隻感覺手臂有些發麻,以他如今的身體強度足以比肩巫族,能讓他都感覺有些發麻的攻擊,可想而知強度如何。
且他的實力比之對方高了可不止一籌。
“這三首蛟龍似乎可以驅使雷電。”
自言自語了一句,楊戩再次利用天眼觀察起三首蛟龍。
他方才猜測對方的死穴在心髒猜錯了,否則對方不可能再死而複生。
可他利用天眼在三首蛟龍身上來迴看了個遍也沒有發現有著第二處軟肋。
或許是巧合,這三首蛟龍剛剛才從漩渦處下來,這使得楊戩目之所及得地方剛好覆蓋到了烏雲旋渦處。
他驚奇的發現,在那旋渦之中,竟然還有著一顆跳動的心髒。
“或許,這才是三首蛟龍的本體,也是他死而複生的原因。”
這樣想著,楊戩將注意力再次放在三首蛟龍身上。
心想眼下還不能察覺到自己的意圖,得想辦法周旋,出其不意將其擊潰。
於是乎楊戩再次向著三首蛟龍殺去,與其戰在一起,一邊打一邊有意的朝著遠離漩渦的地方移動。
就在他覺得距離差不多之後,一個閃身躲過蛟龍的抓擊,來到了三首蛟龍的身後,朝著漩渦而去。
這一擊他確信可以擊碎隱藏在旋渦之中的心髒,因為三首蛟龍的身軀龐大,等對方反應過來,想要掉頭來攔住自己,早就為時晚矣。
想的很完美,可惜最終還是棋差一招。
隻見三首蛟龍迴頭看見楊戩朝著旋渦而去,身形直接消失在了原地。
等再出現時,便是三個頭顱伸出旋渦,匯聚能量朝著楊戩釋放而去。
楊戩大駭,趕忙停住身形應對打來的三道能量。
揮舞著手中的三叉戟將其給斬滅。
待到三首蛟龍的身軀再次從漩渦中出來,就直接守在了漩渦處,嘴裏不斷射出能量攻擊楊戩。
後者隻能一邊應對,一邊在腦海中思索新的辦法。
不過眼下的這個情況,倒是讓他肯定了旋渦之中的心髒肯定就是三首蛟龍的死穴,否則對方不可能在自己發現之後一步不離的守著。
可要怎麽應對呢,雖說對付三首蛟龍他覺得很輕鬆隨意,也沒有費多少力。
這與他們實力的差距有很大的關係,可眼下想要透過對方龐大的身軀直接擊中旋渦倒是讓他有些為難了,因為他根本就沒有習的一些可用於遠程攻擊的手段啊。
突然像是想到了什麽,楊戩將臨近的又一道能量劈開。
閉上眼睛精神開始集中,隻見額間的眼睛此時也跟著閉上,調集體內的靈氣匯聚於額間。
三首蛟龍見楊戩閉上了眼睛,也並未停止攻擊,十幾道能量朝著楊戩襲來。
這時,後者睜開了眼,額間的天眼射出一道金光,朝著旋渦而去。
那十幾道能量在與金光接觸的瞬間便爆裂開來,不過金光的卻並未消失。
直接透過了三首蛟龍那龐大且半透明的身軀直接進入到旋渦之中。
隻聽一聲炸響,原本的旋渦中心處爆發出一道恐怖的能量,直接就將周圍的烏雲,連帶著距離很近的三首蛟龍給淹沒在了其中。
待到能量散去,烏雲和三首蛟龍已經消失不見。
取而代之的,是一個縮小版的三首蛟龍位於爆炸的中心位置。
這時楊戩手中的三叉戟開始發出嗡鳴聲,且還伴隨著顫動,似是想要脫離楊戩的手。
見狀他趕忙放開了手,就見三叉戟朝著縮小版的三首蛟龍飛去。
待兩者結合在一起,有一道亮光發出,刺的楊戩眼睛生疼,下意識的就閉上了眼。
待到亮光散去,他再次睜開眼,就見原本的三叉戟竟然變換的模樣。
雖依舊用著三個尖頭,但整體的槍身更為粗壯,兩邊的尖頭隱約能夠看到寒芒閃過仿佛開刃了一般,似長槍又似刀。
融合完畢,兵器朝著楊戩飄來,後者見狀,伸手將其給接住。
兵器入手的第一時間,楊戩便感受到自身與手中兵器產生了聯係。
冥冥中似乎有道聲音在他腦海中響起,讓他給兵器取一個名字。
他仔細上下打量了一下兵器,開口道。
“既為我楊戩的兵器,未來必定響徹洪荒,便賜名三尖兩刃刀。”
話落楊戩心念一動將三尖兩刃刀給收了起來,一個閃身直接迴去了神女觀。
在於眾人說明三首蛟龍已經被自己降服之後,楊戩帶著半信半疑的村民們從暗牆裏走了出來。
直到看見原本應該電閃雷鳴烏雲密布的天空恢複成了璀璨星空,這才讓他們相信三首蛟龍是真的被楊戩給降服了。
當楊戩說起,此地已經完全安全,詢問眾人的去留之時。
在場的人都選擇了留下來,這裏畢竟是他們的家,雖然這幾年荒廢了,但附近的農產作物可是十分豐富的。
這也是他們能在無法逃離此處的情況下撐過幾年時間,還沒有餓的麵黃肌瘦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