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9章 尋一件兵器
任務係統:終極一班開始 作者:兜裏有糖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 1059 章
比如東皇太一,對方在化形之初修為不過是一個小小的天仙,卻能直接駕馭先天至寶東皇鍾。
誠然這其中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東皇鍾本就是其伴生靈寶,但其實大部分還是因為東皇太一與東皇鍾之間的因果關係。
而這層因果,便是以東皇鍾鎮壓天庭跟妖族的氣運。
否則就以東皇太一的修為,想要駕馭東皇鍾,也根本發揮不出其全部的力量。
........
百年時間匆匆而過。
自從百年前蟠桃宴會過後,封神量劫將至的消息也傳遍了洪荒。
一時間洪荒修士也是形色各異。
身負因果者外出曆練的曆練,閉關的閉關,都在盡可能的提升自己的實力,以求能夠安然度過量劫。
那些沒有因果的修士,基本都選擇了閉門封山謝絕訪客,待到量劫過去再行出世。
這期間東方三教跟佛門也沒有閑著。
雙方在選擇好要扶持的對象後,便開始作手準備。
百年的時間,佛門大肆在東方招收弟子,其中大部分都送到了人族的官場之中。
東方三教則是在太上老君的推演之下算出了天下共主的新人選,並開始布局即將到來的量劫。
楊嬋楊戩這兩兄妹的實力也在這百年間得到了飛速的增長。
好歹也是天生仙體,資質不用多說,楊戩在玉鼎真人的教導下修為已經突破到了太乙金仙境界。
至於楊嬋則是更勝,雖然修為隻有金仙境中期,但其在碧霄的教導下,與寶蓮燈的磨合已經達到了極致。
單說戰力,擁有寶蓮燈的楊嬋,實力已經媲美太乙金仙巔峰的強者。
玉泉山金霞洞。
楊戩盤腿坐於洞中,周身紫氣環繞。
百年時間,他已經把當初玉鼎真人傳授給他的八九玄功修煉到了小成。
一道流光自遠處飛來,最終落在了洞中。
來人正是剛從昆侖山迴來的玉鼎真人。
感受到周圍有人,楊戩也從修煉的狀態中醒來。
見原來是自家師傅,也是趕忙起身見禮。
“見過師尊。”
這次玉鼎真人迴去昆侖山的闡教,便是商討四百年後的封神大計。
三清以及三教的核心人物都來到了昆侖山赴約。
他也就是這時候才知曉,原來自己的徒弟楊戩也是影響封神量劫走向的重要人物之一。
三教之所以齊聚在一起主要就是商討何人前往凡間推動量劫進行。
百年前蟠桃宴會上,林陽就將封神榜交給了昊天,後昊天又將副榜交給了太上老君。
封神榜雖然是先天靈寶,但卻與其他的靈寶不同,除身負帝皇之氣的人以及修為未達到不沾因果的境界的人外,其餘任何人觸碰都會直接化仙為凡丟失一身修為。
當三清說出要擇一人帶封神榜入凡推動封神量劫時,在場的三教二代弟子個個都是爭先恐後想要爭取。
量劫雖然兇險無比,但其中也伴隨著機遇,尤其是隨著人間王朝更替結束量劫落幕,天道降下的功德可是無法估計的。
這推動封神量劫進行的角色,能分到多少天道給予的功德雖然沒人知曉,但肯定是不少的。且就算隻有一成,那也是不可估量的存在。
可當三清把這其中利害關係說出來後,原本還在爭先恐後的三教二代弟子頓時都收斂了起來。
原因無他,相比起能獲得的功德,當然還是數萬年時間苦修得來的修為更為重要。
不過最終還是有兩個人站了出來,兩人都是闡教的二代弟子,薑子牙跟申公豹。
雖然元始天尊現在不再沒來由的敵視妖族,門中也會招收一些妖族的弟子,但骨子的想法一時間還是很難更改的。
尤其是巫妖量劫之後,元始天尊對於妖族本能的就不是很信任。
因此這次的任務,就交給了薑子牙,無視了申公豹不甘的眼神,繼續說起了下一件事情。
將該交代的交代完畢,其中也包括了囑咐玉鼎真人幫助楊戩尋一件兵器。
這也正是玉鼎真人會在結束之後,直接起身迴來玉泉洞的原因。
從迴憶中抽迴思緒,玉鼎真人看向楊戩。
先是上下打量了一番,隨即點頭。
“不錯,為師離開這段時間,二郎你倒是並未荒廢修行,八九玄功已然小成。”
楊戩拱手拜了拜,並未因此沾沾自喜。
“這一切都多虧了師尊教導,弟子才能進步如此神速。”
以前沒有修仙楊戩並不知道修為提升起來有多麽不易。
他也說的沒錯,雖然身負仙體,但要是依靠自己想要修得如今的太乙金仙境,萬年時間都是少的。
能短短百年時間就成功證得太乙,自然是離不開玉鼎真人教導以及丹藥喂養。
楊戩雖然語氣謙遜,但玉鼎真人能從對方的眼中看出其其實憋著一股氣。
不過他也沒有點破,畢竟有目標就有動力,隻要不是啥傷天害理亦或者無可挽迴的執念,眼下這種情況,也算是一種激勵。
對於修行有利而無害。
跳過這個話題,玉鼎真人說起了這次來的目的。
“二郎,如今你修為有成,也是時候去尋一件兵器了。”
“兵器?”
楊戩沉吟了一下問道。
“師尊,不知弟子要去何處尋找兵器。”
“你可知你母親為何會從天庭來到凡間?”
聽見問話,楊戩點了點頭,這他自然是知曉的,以前他娘就常常跟他們兄妹三人說起與爹的相識過程,這其中自然也包括了來凡間的原因。
“因為我娘受了玉帝的命令,下凡來緝拿三首蛟龍。”
.........................................................................................................................................................
比如東皇太一,對方在化形之初修為不過是一個小小的天仙,卻能直接駕馭先天至寶東皇鍾。
誠然這其中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東皇鍾本就是其伴生靈寶,但其實大部分還是因為東皇太一與東皇鍾之間的因果關係。
而這層因果,便是以東皇鍾鎮壓天庭跟妖族的氣運。
否則就以東皇太一的修為,想要駕馭東皇鍾,也根本發揮不出其全部的力量。
........
百年時間匆匆而過。
自從百年前蟠桃宴會過後,封神量劫將至的消息也傳遍了洪荒。
一時間洪荒修士也是形色各異。
身負因果者外出曆練的曆練,閉關的閉關,都在盡可能的提升自己的實力,以求能夠安然度過量劫。
那些沒有因果的修士,基本都選擇了閉門封山謝絕訪客,待到量劫過去再行出世。
這期間東方三教跟佛門也沒有閑著。
雙方在選擇好要扶持的對象後,便開始作手準備。
百年的時間,佛門大肆在東方招收弟子,其中大部分都送到了人族的官場之中。
東方三教則是在太上老君的推演之下算出了天下共主的新人選,並開始布局即將到來的量劫。
楊嬋楊戩這兩兄妹的實力也在這百年間得到了飛速的增長。
好歹也是天生仙體,資質不用多說,楊戩在玉鼎真人的教導下修為已經突破到了太乙金仙境界。
至於楊嬋則是更勝,雖然修為隻有金仙境中期,但其在碧霄的教導下,與寶蓮燈的磨合已經達到了極致。
單說戰力,擁有寶蓮燈的楊嬋,實力已經媲美太乙金仙巔峰的強者。
玉泉山金霞洞。
楊戩盤腿坐於洞中,周身紫氣環繞。
百年時間,他已經把當初玉鼎真人傳授給他的八九玄功修煉到了小成。
一道流光自遠處飛來,最終落在了洞中。
來人正是剛從昆侖山迴來的玉鼎真人。
感受到周圍有人,楊戩也從修煉的狀態中醒來。
見原來是自家師傅,也是趕忙起身見禮。
“見過師尊。”
這次玉鼎真人迴去昆侖山的闡教,便是商討四百年後的封神大計。
三清以及三教的核心人物都來到了昆侖山赴約。
他也就是這時候才知曉,原來自己的徒弟楊戩也是影響封神量劫走向的重要人物之一。
三教之所以齊聚在一起主要就是商討何人前往凡間推動量劫進行。
百年前蟠桃宴會上,林陽就將封神榜交給了昊天,後昊天又將副榜交給了太上老君。
封神榜雖然是先天靈寶,但卻與其他的靈寶不同,除身負帝皇之氣的人以及修為未達到不沾因果的境界的人外,其餘任何人觸碰都會直接化仙為凡丟失一身修為。
當三清說出要擇一人帶封神榜入凡推動封神量劫時,在場的三教二代弟子個個都是爭先恐後想要爭取。
量劫雖然兇險無比,但其中也伴隨著機遇,尤其是隨著人間王朝更替結束量劫落幕,天道降下的功德可是無法估計的。
這推動封神量劫進行的角色,能分到多少天道給予的功德雖然沒人知曉,但肯定是不少的。且就算隻有一成,那也是不可估量的存在。
可當三清把這其中利害關係說出來後,原本還在爭先恐後的三教二代弟子頓時都收斂了起來。
原因無他,相比起能獲得的功德,當然還是數萬年時間苦修得來的修為更為重要。
不過最終還是有兩個人站了出來,兩人都是闡教的二代弟子,薑子牙跟申公豹。
雖然元始天尊現在不再沒來由的敵視妖族,門中也會招收一些妖族的弟子,但骨子的想法一時間還是很難更改的。
尤其是巫妖量劫之後,元始天尊對於妖族本能的就不是很信任。
因此這次的任務,就交給了薑子牙,無視了申公豹不甘的眼神,繼續說起了下一件事情。
將該交代的交代完畢,其中也包括了囑咐玉鼎真人幫助楊戩尋一件兵器。
這也正是玉鼎真人會在結束之後,直接起身迴來玉泉洞的原因。
從迴憶中抽迴思緒,玉鼎真人看向楊戩。
先是上下打量了一番,隨即點頭。
“不錯,為師離開這段時間,二郎你倒是並未荒廢修行,八九玄功已然小成。”
楊戩拱手拜了拜,並未因此沾沾自喜。
“這一切都多虧了師尊教導,弟子才能進步如此神速。”
以前沒有修仙楊戩並不知道修為提升起來有多麽不易。
他也說的沒錯,雖然身負仙體,但要是依靠自己想要修得如今的太乙金仙境,萬年時間都是少的。
能短短百年時間就成功證得太乙,自然是離不開玉鼎真人教導以及丹藥喂養。
楊戩雖然語氣謙遜,但玉鼎真人能從對方的眼中看出其其實憋著一股氣。
不過他也沒有點破,畢竟有目標就有動力,隻要不是啥傷天害理亦或者無可挽迴的執念,眼下這種情況,也算是一種激勵。
對於修行有利而無害。
跳過這個話題,玉鼎真人說起了這次來的目的。
“二郎,如今你修為有成,也是時候去尋一件兵器了。”
“兵器?”
楊戩沉吟了一下問道。
“師尊,不知弟子要去何處尋找兵器。”
“你可知你母親為何會從天庭來到凡間?”
聽見問話,楊戩點了點頭,這他自然是知曉的,以前他娘就常常跟他們兄妹三人說起與爹的相識過程,這其中自然也包括了來凡間的原因。
“因為我娘受了玉帝的命令,下凡來緝拿三首蛟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