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用給小玄狐和小鬆鼠喂了食物之後,自己有點無聊的在梁山上晃悠,被公孫勝拉去給他準備材料。
吳用:“你就不能休息一會兒嗎?不是才剛弄出來一個大家夥嗎?”
公孫勝:“那個東西已經脫手了,自然要找新的東西來研究,不然沒有辦法消磨時間。”公孫勝除了去書院授課,大部分時間都是消耗在研究室裏,倒是比吳用過的有滋有味多了。
吳用在被公孫勝抓去幫忙的時候,之前史文恭他們的迴報奏折已經到了趙佶手上。
此時趙佶身邊沒了童貫,譚稹也還在外辦事,便隻能把黃老爺子找來一起參詳這件事。
黃老爺子還不知道吳用他們做了這件事,看了他們的匯報之後,有點驚訝:“這是官家讓他們做的嗎?”
趙佶:“這倒不是,他們本來就有這傳統,之前您家那位黃將軍也是和吳用磨練過好多次的,這一次之所以會把這件事匯報上來,想來也是想來探探底。”
黃老爺子想到自家那位遠在邊疆的同族,點了點頭:“這辦法不錯,他們這次這主題選的有點取巧了,不知道是誰的主意?”黃老爺子猜測這是吳用的主意,畢竟其他幾個對於朝中的大事其實並不怎麽關心。
趙佶猜到黃老爺子心中所想,笑眯眯的表示:“這次的事情還真不是吳用的主意,是史文恭他們提起來的。”
黃老爺子:“這史文恭就是之前蔡京手下的那一位嗎?”
趙佶:“正是那一位,蔡京的事情已經過去很久了,我也想著他們這些人也都是被蠱惑的,本身並沒有犯下什麽大錯,且他能力還是有的,放到吳用那邊也是給他的一個敲打,此前他去辦方臘的事情的時候,表現的還算不錯,現在又這麽有上進心,日後要是真的有需要,還是可以重用的,我朝能有的武將還是太少了。”
雖然楊家將很是勇武,但楊家人在邊疆的名聲太大,未必是一件好事。
黃老爺子此前也是聽說過史文恭這個人的,而且之前史文恭的軍功賞賜還是自己等人定下來的,此時提起來也是為了提醒趙佶罷了,見到趙佶想的清楚,便也沒有再說什麽。
黃老爺子詢問:“邊疆那邊,您打算什麽時候動手?”現在他們的邊疆問題還處在盡量防守上,目前內部雖然已經安穩下來了,但國庫內還是銀兩不足的,想要主動發動戰爭還是有點困難的。
趙佶也是這種想法:“最早也要到明年秋了,目前還是先辛苦邊疆的諸位將士先防守了。”所以,史文恭他們這次雖然表現的很好,也隻能暫時記下來,到時候有需要了再來調動了。
趙佶和黃老爺子商量好了之後,便寫了封密信讓錦衣衛送到史文恭手上,讓他們繼續努力訓練,時機一到自然會重用他們。
史文恭他們得到這個結果,倒也不覺得意外,通知了吳用之後,便繼續努力訓練。
吳用這邊得知了趙佶的決定,也不覺得意外,轉告了晁蓋之後,便繼續和公孫勝倒騰他的那些材料。
公孫勝聽了一耳朵這些事情,有點疑惑:“我這邊的研究方向要不要換一換,弄一些能在戰場上發揮作用的東西?”
吳用:“不必,現在還不到那個時候,你繼續做你自己喜歡的東西就好。”有些東西沒有必要提前出現在這裏,除非是那些真的利國利民的東西,比如改良後的良種。
天氣一天天的冷下來之後,吳用也把之前替山民們售賣山貨的銀子分發到了他們每個人的手上,他們紛紛表示會把這筆錢好好存著,好明年建新房子。
吳用在這方麵還是比較信任他們的,沒有特意去強調什麽,讓他們過冬的時候也不要虧待了自己之後,便和山上的人一起進入了冬歇。
倒是山上的孩子們還在上課,因為他們都是住在書院的,倒是並沒有什麽人請假。
吳用趁著自己空閑的時候,便也去了書院,看看有沒有什麽需要自己做的。
黃觀他們正在緊鑼密鼓的準備著這學期最後的考核,看到吳用過來,便把他們之前隻開了個頭的明年的招生考核交給吳用去做。
黃觀:“之前我們隻討論出了一個大概,之後便有許多其他的事情要做,便暫時放下了,本來我們是打算過年放假的時候再弄的,你這個時候過來就正好幫忙看看吧,要是有什麽不妥的地方就及時幫我們改正。”
黃觀把他和書童以及書院各夫子一起討論出來的內容交給吳用,讓她在辦公室裏慢慢看。
吳用之前過來的時候就已經考慮到他們會讓自己做事了,此時倒也不覺得驚訝,接過裝訂成冊的初級考題,吳用便開始收拾自己許久沒用過的辦工作。
換了清水,磨好墨之後,吳用還給自己泡了杯熱茶,這才慢悠悠的開始翻看起這份多人討論的成果。
首先見到放在第一頁的是黃觀謄寫的太學的考核項目,想來之前黃觀也是把這個作為參考讓大家進行討論的,吳用粗略的查看了一番後,便翻了過去,太學和他們書院的目標不同,雖然在大綱方麵可以作為參考,但在內容上實在是不能一模一樣的來。
顯然,黃觀也是清楚這一點的,翻過這一頁之後,便是黃觀他們沒人自己粗粗列出來的可以作為考核內容的東西,連排序分類都沒有,想來就是在討論的時候記錄下來的東西。
吳用看到這兒,自己起身去找了幾張空白的宣紙出來,先慢慢的把這些內容分門別類的整理出來。
半個時辰後,吳用看著自己整理出來的這些東西,覺得需要花費的時間還要很久,從這些已經分類出來的東西上可以看出,黃觀他們是真的剛剛起頭,這些內容並沒有細化成為考題。
吳用又補充了一些他們漏下的內容,然後開始考慮這些內容在考題當中應當占有的比重以及這一次的考核到底該分為幾場。
吳用:“你就不能休息一會兒嗎?不是才剛弄出來一個大家夥嗎?”
公孫勝:“那個東西已經脫手了,自然要找新的東西來研究,不然沒有辦法消磨時間。”公孫勝除了去書院授課,大部分時間都是消耗在研究室裏,倒是比吳用過的有滋有味多了。
吳用在被公孫勝抓去幫忙的時候,之前史文恭他們的迴報奏折已經到了趙佶手上。
此時趙佶身邊沒了童貫,譚稹也還在外辦事,便隻能把黃老爺子找來一起參詳這件事。
黃老爺子還不知道吳用他們做了這件事,看了他們的匯報之後,有點驚訝:“這是官家讓他們做的嗎?”
趙佶:“這倒不是,他們本來就有這傳統,之前您家那位黃將軍也是和吳用磨練過好多次的,這一次之所以會把這件事匯報上來,想來也是想來探探底。”
黃老爺子想到自家那位遠在邊疆的同族,點了點頭:“這辦法不錯,他們這次這主題選的有點取巧了,不知道是誰的主意?”黃老爺子猜測這是吳用的主意,畢竟其他幾個對於朝中的大事其實並不怎麽關心。
趙佶猜到黃老爺子心中所想,笑眯眯的表示:“這次的事情還真不是吳用的主意,是史文恭他們提起來的。”
黃老爺子:“這史文恭就是之前蔡京手下的那一位嗎?”
趙佶:“正是那一位,蔡京的事情已經過去很久了,我也想著他們這些人也都是被蠱惑的,本身並沒有犯下什麽大錯,且他能力還是有的,放到吳用那邊也是給他的一個敲打,此前他去辦方臘的事情的時候,表現的還算不錯,現在又這麽有上進心,日後要是真的有需要,還是可以重用的,我朝能有的武將還是太少了。”
雖然楊家將很是勇武,但楊家人在邊疆的名聲太大,未必是一件好事。
黃老爺子此前也是聽說過史文恭這個人的,而且之前史文恭的軍功賞賜還是自己等人定下來的,此時提起來也是為了提醒趙佶罷了,見到趙佶想的清楚,便也沒有再說什麽。
黃老爺子詢問:“邊疆那邊,您打算什麽時候動手?”現在他們的邊疆問題還處在盡量防守上,目前內部雖然已經安穩下來了,但國庫內還是銀兩不足的,想要主動發動戰爭還是有點困難的。
趙佶也是這種想法:“最早也要到明年秋了,目前還是先辛苦邊疆的諸位將士先防守了。”所以,史文恭他們這次雖然表現的很好,也隻能暫時記下來,到時候有需要了再來調動了。
趙佶和黃老爺子商量好了之後,便寫了封密信讓錦衣衛送到史文恭手上,讓他們繼續努力訓練,時機一到自然會重用他們。
史文恭他們得到這個結果,倒也不覺得意外,通知了吳用之後,便繼續努力訓練。
吳用這邊得知了趙佶的決定,也不覺得意外,轉告了晁蓋之後,便繼續和公孫勝倒騰他的那些材料。
公孫勝聽了一耳朵這些事情,有點疑惑:“我這邊的研究方向要不要換一換,弄一些能在戰場上發揮作用的東西?”
吳用:“不必,現在還不到那個時候,你繼續做你自己喜歡的東西就好。”有些東西沒有必要提前出現在這裏,除非是那些真的利國利民的東西,比如改良後的良種。
天氣一天天的冷下來之後,吳用也把之前替山民們售賣山貨的銀子分發到了他們每個人的手上,他們紛紛表示會把這筆錢好好存著,好明年建新房子。
吳用在這方麵還是比較信任他們的,沒有特意去強調什麽,讓他們過冬的時候也不要虧待了自己之後,便和山上的人一起進入了冬歇。
倒是山上的孩子們還在上課,因為他們都是住在書院的,倒是並沒有什麽人請假。
吳用趁著自己空閑的時候,便也去了書院,看看有沒有什麽需要自己做的。
黃觀他們正在緊鑼密鼓的準備著這學期最後的考核,看到吳用過來,便把他們之前隻開了個頭的明年的招生考核交給吳用去做。
黃觀:“之前我們隻討論出了一個大概,之後便有許多其他的事情要做,便暫時放下了,本來我們是打算過年放假的時候再弄的,你這個時候過來就正好幫忙看看吧,要是有什麽不妥的地方就及時幫我們改正。”
黃觀把他和書童以及書院各夫子一起討論出來的內容交給吳用,讓她在辦公室裏慢慢看。
吳用之前過來的時候就已經考慮到他們會讓自己做事了,此時倒也不覺得驚訝,接過裝訂成冊的初級考題,吳用便開始收拾自己許久沒用過的辦工作。
換了清水,磨好墨之後,吳用還給自己泡了杯熱茶,這才慢悠悠的開始翻看起這份多人討論的成果。
首先見到放在第一頁的是黃觀謄寫的太學的考核項目,想來之前黃觀也是把這個作為參考讓大家進行討論的,吳用粗略的查看了一番後,便翻了過去,太學和他們書院的目標不同,雖然在大綱方麵可以作為參考,但在內容上實在是不能一模一樣的來。
顯然,黃觀也是清楚這一點的,翻過這一頁之後,便是黃觀他們沒人自己粗粗列出來的可以作為考核內容的東西,連排序分類都沒有,想來就是在討論的時候記錄下來的東西。
吳用看到這兒,自己起身去找了幾張空白的宣紙出來,先慢慢的把這些內容分門別類的整理出來。
半個時辰後,吳用看著自己整理出來的這些東西,覺得需要花費的時間還要很久,從這些已經分類出來的東西上可以看出,黃觀他們是真的剛剛起頭,這些內容並沒有細化成為考題。
吳用又補充了一些他們漏下的內容,然後開始考慮這些內容在考題當中應當占有的比重以及這一次的考核到底該分為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