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郡太守王澤,雁門郡太守、護匈奴中郎將王柔,都戰死了!順便將雁門郡和代郡幾乎全丟了?”


    “你們是幹什麽吃的?”


    洛陽城,朝堂上,劉宏看著手中的軍報,氣不打一處來,怒聲嗬斥道,“我們大漢王朝的縣城,可是全部有三星護城大陣的,就這麽容易被鮮卑一族攻破?”


    “那些不善攻城的胡人,有時一天甚至連續攻陷幾座城鎮,難道我們的防禦是紙湖泥捏的?”


    他是真的被氣壞了。


    要真是那些城鎮的護城大陣不堪一擊,早就被野外的無數妖獸獸群入侵了,哪裏還能夠安穩至今?


    “陛下,這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每一座並州的城鎮中,幾乎都有不少胡人的內應,先行將護城大陣破壞了,防不勝防。”


    見到劉宏要將矛頭指向自己,太尉楊彪,立即上前一步,準備抽身而出,將責任推卸掉。


    現在王允所在的王家式微,快速的衰落中,不趁機落井下石,更待何時?


    何況,王允這廝,最近朝著袁家靠攏,今後一家獨大的朝廷,可不是什麽好現象。


    他們楊家平時不爭,卻不傻。


    清楚的知道,一旦朝堂上的文武大臣,大部分倒向袁家,會帶來什麽後果。


    而且,並州刺史丁原所在的丁家,就是靠著投靠了袁家,才得以迅速發展起來的。


    這袁家,手伸到太長了,必須要斬斷一些,給袁家一個警告。


    大漢是大家的大漢,可不是袁家一家的大漢。


    論起在大漢王朝中的底蘊和實力,他們楊家半點不比袁家差,可不會任由袁家越來越強勢,今後一手遮天。


    那時候,讓楊家如何自處?


    “胡人裏應外合,破壞了各地的防禦大陣?”


    因為被這些世家大族弄得焦頭爛額,劉宏沒有時間來關心這一類的邊疆事務,加上以前各地都是報喜不報憂,所以是第一次聽到這個消息。


    “胡人能夠輕易的破壞防禦大陣,難道當地的那些文武百官,是傻的嗎?”


    “現在胡人已經席卷代郡和雁門郡、上穀郡甚至漁陽郡,幾郡基本上都陷落了!”


    劉宏沒有辦法不生氣。


    原本以為胡人是按照慣例來打劫一下,就會很快退去。


    但是如今北地四郡都完全陷落了,對邊境的傷害,也太大了一點。


    最關鍵的是:胡人還在肆虐之中,並沒有退去!


    要是給本來就強勢的鮮卑一族,再占據北地四郡,邊境的安危,就會出現大問題。


    “陛下,這是並州刺史丁原,善待胡人所致。”


    這時候,司徒王允,接到袁逢的眼色,遂上前一步說道,“他手下的各個邊軍中,甚至還有不少的胡人將士。”


    “雁門郡和代郡的陷落,據各方探知,幾乎都是胡人裏應外合,將各個城鎮的守護大陣破壞,胡人大軍才得以長驅而入的。”


    事已至此,沒有辦法,隻好犧牲丁原,丟卒保車了。


    袁逢可不簡單,從今天楊彪的語氣中,就知道朝廷的不少世家豪族,對最近袁家的大力擴張,很不滿意了。


    加上丁原的能力太差,連一個雁門關呂布都搞不定,實在是太沒用,是時候舍棄這一枚棋子,來平息大家的怨氣了。


    至於剛剛投靠自己的王允,自然是要撇開責任、盡力保住的。


    不管怎麽說,並州王家,至今依然是並州四大家族之一。


    雖然最近幾年太倒黴,得罪了神秘未知的厲害人物,造成勢力連續大損,但是底蘊還在,比起丁原和他的丁家,有用多了。


    “陛下,如果不是丁原手下的胡人將士作亂,超過九成的城鎮都不會這麽快丟失,甚至穩如泰山。”


    “可憐了代郡太守王澤,還有雁門郡太守、護匈奴中郎將王柔,在城破之後,拚死反擊,以至於全族被屠!”


    他假惺惺的抹了一把眼眶,暗中將眼睛揉得紅通通的,語氣淒然的說道。


    實際上,無論是王澤還是王柔,在城破之後,馬上就向檀石槐的大軍投降了。


    可惜,打定主意要血洗兩郡的胡人,並沒有放過這兩個大肥羊,照樣將他們兩家的滿門誅絕!


    但是此時從袁逢口中說出,兩名太守就成為了英勇就義的烈士!


    如此一來,並州王家不但不能怪罪,還必須要做出一些補償和賞賜,才能夠平息天下的悠悠之口。


    對於這兩郡太守,他們的真實情況,根本就瞞不過在朝的各位達官貴人,大家都有各自真實的消息來源。


    問題是,現在的袁逢在大義凜然的胡說八道,大家都默然不語。


    沒有辦法,朝堂上的文武百官,都是世家大族的一員,誰也不想在全族或是支脈,萬一發生意外情況盡滅後,反而被朝廷追究。


    所以,這種操作是合理的,是被大家認可的。


    袁家犧牲了那微不足道的丁原和丁家,能夠平息這次風波,也算是皆大歡喜。


    “陛下,臣附議。”


    “臣也附議!”……


    袁逢的話音剛落,就得到了朝堂的大致認同,各方勢力的代表,紛紛的出列,一個個附議道。


    換源app】


    在大家有意無意的插科打諢中,這場戲劇性的一幕風波,就此被平息了下來。


    朝議結束後,除了丁原被問罪,其它人都將自己的責任推得一幹二淨。


    劉宏就算是心裏麵也清楚,這是眾臣在打馬虎眼,也無可奈何。


    他很清楚,因為自己大力扶持宦官集團,與群臣打擂台,爭奪方方麵麵的權利,現在已經逼迫這些世家大族擰成一股繩,自己的處境越來越艱難了。


    但他心裏麵清楚是一迴事,應付起來就是困難重重。


    有漢一朝以來,都是皇權與世家共天下,這種觀念,早就是常態,已經根深蒂固。


    想要扭轉這一弊端,談何容易?


    這件看似棘手的事情,自然也就不了了之。


    散朝後,王允迴府後,交代新任大管家帶上豐厚的禮物,親自來到了袁府中,登門道謝。


    說實話,如果不是今天袁家的力挺,並州王家就會很快徹底的完蛋。


    本來就連續勢力大損,再被朝中落井下石的話,王家絕對會引來各方餓狼的分食,堅持不了多久,就會灰飛煙滅。


    在見勢不妙後,王允在三月前,就正式帶著王家投靠了袁家。


    現在證明,這個決定絕對是高瞻遠矚,正確無比。


    如今的王家,不僅僅是輕輕鬆鬆的渡過了一劫,還會獲得朝廷的賞賜,實力未嚐不會快速的恢複過來。


    王允道謝後,剛剛就座,就聽到袁逢交代說道,“司徒大人,你們王家今後,要多注意那呂布一下,最好能夠盡快的弄清楚,他現在的真實情況。”


    “不知道怎麽迴事,外界派入並州北地幾郡的各方探子和死士,基本上全部失聯,得到的信息有限。”


    “我隱隱的感到,這裏呂布不會是表麵上的這麽簡單,而且有消息表明,呂布在並州西部大片飛地上,與南匈奴的戰鬥,已經平息了下來。”


    “有一些小道消息傳來,那偌大的南匈奴一族,已經被呂布派出的各路大軍滅族。”


    “想不到,真的想不到!”


    袁逢搖了搖頭,歎息了一聲,“誰也想不到,呂布這個以前完全被大家忽視的武夫,會搞出這麽大的事情來。”


    “能夠滅掉南匈奴一族,足以證明,呂布勢力目前已經是大漢九邊之中,最強的一個邊境勢力了,比起涼州董卓、馬騰、韓遂,幽州公孫瓚、張純、張舉更甚!”


    “你們王家就在並州,全麵監控呂布勢力這件事情,今後就交給你們王家了。”


    “必須要想方設法,方方麵麵去限製一下這呂布的發展勢頭才行,免得今後讓他變得勢大難治。”


    對於袁逢的吩咐,王允自然是忙不迭的答應下來。


    兩人又商量了一些隱秘事情,王允方自告辭離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1983:從分田到戶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夜半聽雞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夜半聽雞叫並收藏1983:從分田到戶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