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官場作秀虛偽之徒
大唐:我假太監權傾天下不過分吧 作者:天上小鳳凰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路策馬,揚起塵沙。
經過河東道,踏入河北道的土地。
趙無疆並沒有感受到任何大旱的跡象,但他並不驚訝。
河北道占地極廣,下轄州府二三十個之多,堪比幾十個長安城的土地。
如今他們不過堪堪踏入河北道,此地大致靠近邯鄲,毗鄰河東道,即使有旱災,河東道也會施以援手。
他們要去的,是更北邊的觀察史府,和那些受災的幽州定州滄州等地。
馬兒嘶鳴,馬蹄聲聲。
趙無疆,溫雨,李元孝三人,修為最低者都將近超凡,一路不停地策馬奔波,倒不覺得疲累。
倒是馬兒,未得片刻好歇。
又是一夜,三人抵達巨鹿,在河北道境內僅有的湖泊大澤中飲馬休憩。
小雨子溫雨一路行來,話並不多,一邊策馬一邊還有心情觀看沿途的風景。
他對趙無疆的指令言聽計從,從無異議。
在小雨子溫雨心中,趙無疆算是他的偶像。
因為在他看來,他和趙無疆都是同類不完整的人,但是趙無疆卻已經位極人臣了,還那般有才氣,他時常羨慕。
這次保護趙無疆的任務也是他主動請纓。
此刻他正在喂食馬兒,安靜如俊美少年。
趙無疆和李元孝升起篝火,柴火燃燒,劈啪劈啪。
“一直不曾問你,當年那個構陷你的觀察史姓甚名誰。”趙無疆撥弄火石,問道。
久遠的記憶襲來,李元孝有些出神,眼中都是仇恨的光芒,“許敬宗!”
“許敬宗?”趙無疆神色一淩,此人不是在朝堂之上嗎?如今還不及四品,怎麽會曾是觀察史?
這樣看來,許敬宗在李義府幕後這批人中,身份極為不簡單。
多年之前,賀蘭氏不過一個女童,他不可能和賀蘭氏搭上線。
那麽作惡之人,助紂為虐,同流合汙李義府的幕後之人應該就是許敬宗!
“對。”李元孝嚼著幹糧,繼續說道:
“這老賊平日裏大多不苟言笑,神色冷漠,對待觀察史府中的人都還算不錯,全然看不出其心思深沉。
若不是李義府辱我娘子,他包庇李義府,我可能至死都不會知道此人的真麵目。”
“你娘子平日裏都操持家務嗎?”趙無疆眼眸閃爍。
李元孝沉聲道:“我是文書,她平日裏和另一個老嫗打掃府內的廂房等。”
趙無疆沉默,李元孝的妻子可能並不是簡單的受辱投井而亡。
“阿雨,過來吃點幹糧,等下我們繼續趕路!”
溫雨立於湖泊之上,聞言,踏波行來。
李元孝神色凜然,從長安一路奔來,路上他偶爾見過趙無疆身旁這個少年出手,深知這個笑嘻嘻的少年起碼是超凡的強者。
他心中震撼的同時,對於趙無疆更加忌憚。
雖然他吞服了趙無疆的蠱丹,但他從小到大從未聽過有什麽蠱丹,認為趙無疆不過是虛張聲勢。
可這個超凡少年郎對於趙無疆那發自內心的欽佩和尊敬卻被他收入眼中,他眼中的趙無疆自然而然也愈發神秘。
.....
殘陽如血,經過五日的晝夜兼程,趙無疆三人終於抵達了觀察史府。
路上他們見到漫天的黃沙,土地上的植被已然消失,根係也被撅起。
想來是災民忍不住饑餓已經啃食了樹根。
觀察史府前,有五道人影已然在等候。
“我等已等候趙大人多時了!”為首一人開口。
是個滿頭銀發,精神矍鑠的中年人,眼眸深邃,仿若藏有山川大澤,他正是如今河北道的持節觀察史,楊秉恩。
他身旁四人見禮,三人皆是虎背熊腰,身有鐵甲。
另一人須發茂密,眼有精光。
幽州定州滄州都督,及河北道觀察郎-協助觀察史執行政務之人。
趙無疆還禮,幾人邊聊邊走向府內。
飯桌之上。
桌上有一大盆清粥,偶見黑綠菜葉,一小筐饅頭,一疊蘿卜幹。
“實在見諒,如今旱災波及遠不止三大州,府內隻能縮衣節食,等待朝中支援。”觀察史楊秉恩神色悲苦,歉意開口。
他起身,為趙無疆倒滿一杯酒水,酒水隻有淡淡酒氣,想來是白水勾兌後的產物。
入喉宛如清水。
趙無疆注意到,楊秉恩腰間掛著半塊玉玨,與王義方交給自己的那半塊玉玨幾乎一模一樣。
他眼眸微眯,兩人對視一眼,便迅速收迴目光。
楊秉恩一一向趙無疆介紹其餘四人。
介紹到觀察郎時,楊秉恩臉上有了笑意:
“這是府上的觀察郎,協助老夫處理了不少事物,為人忠厚,隻是老夫時常感慨...不是個讀書人啊。”
觀察郎舉杯,“趙大人,久仰大名!不知您身旁兩位是?”
趙無疆亦是笑臉:“我趙府中人,書童阿雨,府兵隊長趙李!”
“哼!”
趙無疆話音剛落,定州都督大手一拍桌子:
“趙大人,不知賑災糧草何時才能到此處?
晚到一日,可知要因此損耗多少將士的性命?
他們將吃食已然讓與百姓不少,若再拖再等,如何防禦西部邊防?”
“老高,你說話別那麽大聲,當心嚇著這小子!他既然是朝中派來的,便聽他如何安排吧。”
幽州都督接話道。
河北道遠離長安,靠近邊境,他們根本不知道趙無疆在長安城內的所作所為,見趙無疆如此年輕,隻認為是朝中元老派了自家子嗣來鍍金。
趙無疆並未發話。
滄州都督冷著臉:“朝中是無人了嗎?我聽說趙大人是三品大員?居然會親自來這窮鄉僻壤,還帶了書童?你確定是來賑災的?”
須發茂密的觀察郎將酒杯啪一下放在桌子上。
“消息才堪堪傳入長安幾日?如今趙大人就已經抵到了觀察史府,長安到這多少路程你們是不知嗎?一幫莽夫!”觀察郎眼露欽佩:
“消息剛入長安的晚上,趙大人就已經開始設宴籌款,這份心意你們知道嗎?還如此言語,你們是不是隻會領兵打仗?”
三位都督被噎了一下,沒想到賑災善款居然是趙無疆所籌備。
幽州都督飲盡一杯酒水,沒有看眾人,自顧自說道:
“哼,就算如此,他能籌備多少?他可知我河北道有多少災民?
官場作秀虛偽之徒。”
溫雨劍眉一豎,嘴中的饅頭不香了,他討厭有人詆毀趙無疆。
“砰”。
一聲輕響。
幽州都督手中的酒杯瞬間化為漫天碎屑。
溫雨少年郎的笑臉斂去,沉聲道:
“那我就告訴你趙大人籌備了多少!”
經過河東道,踏入河北道的土地。
趙無疆並沒有感受到任何大旱的跡象,但他並不驚訝。
河北道占地極廣,下轄州府二三十個之多,堪比幾十個長安城的土地。
如今他們不過堪堪踏入河北道,此地大致靠近邯鄲,毗鄰河東道,即使有旱災,河東道也會施以援手。
他們要去的,是更北邊的觀察史府,和那些受災的幽州定州滄州等地。
馬兒嘶鳴,馬蹄聲聲。
趙無疆,溫雨,李元孝三人,修為最低者都將近超凡,一路不停地策馬奔波,倒不覺得疲累。
倒是馬兒,未得片刻好歇。
又是一夜,三人抵達巨鹿,在河北道境內僅有的湖泊大澤中飲馬休憩。
小雨子溫雨一路行來,話並不多,一邊策馬一邊還有心情觀看沿途的風景。
他對趙無疆的指令言聽計從,從無異議。
在小雨子溫雨心中,趙無疆算是他的偶像。
因為在他看來,他和趙無疆都是同類不完整的人,但是趙無疆卻已經位極人臣了,還那般有才氣,他時常羨慕。
這次保護趙無疆的任務也是他主動請纓。
此刻他正在喂食馬兒,安靜如俊美少年。
趙無疆和李元孝升起篝火,柴火燃燒,劈啪劈啪。
“一直不曾問你,當年那個構陷你的觀察史姓甚名誰。”趙無疆撥弄火石,問道。
久遠的記憶襲來,李元孝有些出神,眼中都是仇恨的光芒,“許敬宗!”
“許敬宗?”趙無疆神色一淩,此人不是在朝堂之上嗎?如今還不及四品,怎麽會曾是觀察史?
這樣看來,許敬宗在李義府幕後這批人中,身份極為不簡單。
多年之前,賀蘭氏不過一個女童,他不可能和賀蘭氏搭上線。
那麽作惡之人,助紂為虐,同流合汙李義府的幕後之人應該就是許敬宗!
“對。”李元孝嚼著幹糧,繼續說道:
“這老賊平日裏大多不苟言笑,神色冷漠,對待觀察史府中的人都還算不錯,全然看不出其心思深沉。
若不是李義府辱我娘子,他包庇李義府,我可能至死都不會知道此人的真麵目。”
“你娘子平日裏都操持家務嗎?”趙無疆眼眸閃爍。
李元孝沉聲道:“我是文書,她平日裏和另一個老嫗打掃府內的廂房等。”
趙無疆沉默,李元孝的妻子可能並不是簡單的受辱投井而亡。
“阿雨,過來吃點幹糧,等下我們繼續趕路!”
溫雨立於湖泊之上,聞言,踏波行來。
李元孝神色凜然,從長安一路奔來,路上他偶爾見過趙無疆身旁這個少年出手,深知這個笑嘻嘻的少年起碼是超凡的強者。
他心中震撼的同時,對於趙無疆更加忌憚。
雖然他吞服了趙無疆的蠱丹,但他從小到大從未聽過有什麽蠱丹,認為趙無疆不過是虛張聲勢。
可這個超凡少年郎對於趙無疆那發自內心的欽佩和尊敬卻被他收入眼中,他眼中的趙無疆自然而然也愈發神秘。
.....
殘陽如血,經過五日的晝夜兼程,趙無疆三人終於抵達了觀察史府。
路上他們見到漫天的黃沙,土地上的植被已然消失,根係也被撅起。
想來是災民忍不住饑餓已經啃食了樹根。
觀察史府前,有五道人影已然在等候。
“我等已等候趙大人多時了!”為首一人開口。
是個滿頭銀發,精神矍鑠的中年人,眼眸深邃,仿若藏有山川大澤,他正是如今河北道的持節觀察史,楊秉恩。
他身旁四人見禮,三人皆是虎背熊腰,身有鐵甲。
另一人須發茂密,眼有精光。
幽州定州滄州都督,及河北道觀察郎-協助觀察史執行政務之人。
趙無疆還禮,幾人邊聊邊走向府內。
飯桌之上。
桌上有一大盆清粥,偶見黑綠菜葉,一小筐饅頭,一疊蘿卜幹。
“實在見諒,如今旱災波及遠不止三大州,府內隻能縮衣節食,等待朝中支援。”觀察史楊秉恩神色悲苦,歉意開口。
他起身,為趙無疆倒滿一杯酒水,酒水隻有淡淡酒氣,想來是白水勾兌後的產物。
入喉宛如清水。
趙無疆注意到,楊秉恩腰間掛著半塊玉玨,與王義方交給自己的那半塊玉玨幾乎一模一樣。
他眼眸微眯,兩人對視一眼,便迅速收迴目光。
楊秉恩一一向趙無疆介紹其餘四人。
介紹到觀察郎時,楊秉恩臉上有了笑意:
“這是府上的觀察郎,協助老夫處理了不少事物,為人忠厚,隻是老夫時常感慨...不是個讀書人啊。”
觀察郎舉杯,“趙大人,久仰大名!不知您身旁兩位是?”
趙無疆亦是笑臉:“我趙府中人,書童阿雨,府兵隊長趙李!”
“哼!”
趙無疆話音剛落,定州都督大手一拍桌子:
“趙大人,不知賑災糧草何時才能到此處?
晚到一日,可知要因此損耗多少將士的性命?
他們將吃食已然讓與百姓不少,若再拖再等,如何防禦西部邊防?”
“老高,你說話別那麽大聲,當心嚇著這小子!他既然是朝中派來的,便聽他如何安排吧。”
幽州都督接話道。
河北道遠離長安,靠近邊境,他們根本不知道趙無疆在長安城內的所作所為,見趙無疆如此年輕,隻認為是朝中元老派了自家子嗣來鍍金。
趙無疆並未發話。
滄州都督冷著臉:“朝中是無人了嗎?我聽說趙大人是三品大員?居然會親自來這窮鄉僻壤,還帶了書童?你確定是來賑災的?”
須發茂密的觀察郎將酒杯啪一下放在桌子上。
“消息才堪堪傳入長安幾日?如今趙大人就已經抵到了觀察史府,長安到這多少路程你們是不知嗎?一幫莽夫!”觀察郎眼露欽佩:
“消息剛入長安的晚上,趙大人就已經開始設宴籌款,這份心意你們知道嗎?還如此言語,你們是不是隻會領兵打仗?”
三位都督被噎了一下,沒想到賑災善款居然是趙無疆所籌備。
幽州都督飲盡一杯酒水,沒有看眾人,自顧自說道:
“哼,就算如此,他能籌備多少?他可知我河北道有多少災民?
官場作秀虛偽之徒。”
溫雨劍眉一豎,嘴中的饅頭不香了,他討厭有人詆毀趙無疆。
“砰”。
一聲輕響。
幽州都督手中的酒杯瞬間化為漫天碎屑。
溫雨少年郎的笑臉斂去,沉聲道:
“那我就告訴你趙大人籌備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