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連開題報告都寫不好,令何新澤的自信心備受打擊,他決定辭去課題組長,以免耽誤m3的開發進度。
麵對何新澤的誠懇態度,方翰民感到哭笑不得,“我都沒有說什麽,小何,你也太敏感了。”
何新澤像個誠實的小學生,“方廠長,你雖然沒有批評我,但我怕自己當不好課題組長,既耽誤科研工作,又辜負你的期望。”
方翰民擺了擺手,“你想多了,誰也不是天生就會幹什麽,所有人的成長都有個過程,趙春明和唐劍也是從這個階段過來的,你隻管放心大膽地幹,不要有任何顧慮,遇到不懂的事情虛心向有經驗的同事請教,也可以直接找我。”
聯想到方翰民在管理方麵的嚴厲和對科研工作的高標準要求,何新澤還是顯得信心不足,“方廠長,咱們技術中心也許有人比我更適合擔任課題組長。”
“哦,技術中心還有這種人才,我怎麽沒看到呢?你說的是誰?”
因為何新澤不太自信,他說的話未必出自真心,支支吾吾,提到試驗二組幾個同事的名字,均被方翰民一一否定。
方翰民從全方位視角對技術中心所有科技人員進行了長時間觀察,真要有比何新澤更合適的人選,他應該早就發現了,根本輪不到何新澤為他推薦,不過,他理解何新澤的心情,畢竟突然被推到課題組長的位置,本來就缺乏必要的心理準備,又在開題報告的事情上出醜,換做其他人,說不定更加不自信。
何新澤這種態度雖然有些消極,但也有積極的一麵,起碼說明他懂得謙虛務實,對於一名科技人員,這樣的品質其實是難能可貴的,比那些心高氣傲的人更值得信賴。
在方翰民的再三鼓勵下,何新澤終於打消顧慮,不僅有了當好課題組長的信心,還表示一定不辜負領導的信任,盡最大努力做好科研工作帶頭人。
……
在處理完行政事務後,即使沒有技術問題需要解決,方翰民每天也要抽時間去技術中心的三個課題組巡視一番,然後迴到廠長辦公室,瀏覽跟製藥行業有關的各類科技雜誌,了解國內同行在製藥科研和生產方麵的最新動向,這是他最近一兩年養成的習慣,隻要不出差,天天如此。
這天下午三點多,忙完了手頭的工作,方翰民隨手拿起一本新到的醫藥工業雜誌,從目錄開始瀏覽。突然,一個標題印入他的眼簾,“關於新一代降壓藥m1的前景及仿製開發進展”,因為涉及紅星製藥廠技術中心正在開發的仿製藥m1,方翰民對此十分敏感,再看標題後麵的作者署名,竟然是郭鵬!他以為是同名同姓的巧合,想看看文章的具體內容。
翻到文章所在的頁碼,在文章的標題之下,作者姓名赫然寫著郭鵬的名字,而作者單位正是方圓科技公司。
看到這裏,方翰民什麽都明白了,看來,郭鵬辭職後,不僅去了方圓公司,而且還帶去了仿製藥m1的有關信息,因為郭鵬跟方圓公司早就有勾結,他辭職後去方圓公司,在方翰民的預料之中,但令方翰民沒有想到的是,已經給技術中心的課題組打過招唿,做了必要的防範,郭鵬是如何獲取這些信息的呢?
從頭到尾看完這篇文章後,讓方翰民略感放心的是,作者對m1的前景知曉得並不多,技術綜述給出的工藝路線很不全麵,對工藝技術的難點也缺乏足夠的認識,這篇文章除了作者向同行顯擺自己對m1的了解,看不出有什麽學術價值。
但是,這篇文章也給方翰民提了個醒,既然郭鵬對m1的前景和工藝技術有所了解,說不定這就是他給方圓公司的見麵禮,即使現在方圓公司還沒進入開發階段,完全有可能得到了公司領導的重視,也許正在準備進行仿製開發,郭鵬發表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為了引起業界同行對方圓公司的關注。
事實上正如方翰民所料,從紅星製藥廠辦完離職手續後,郭鵬隻在家裏休息了幾天,就直接去了方圓公司,在張副總的陪同下,見到了公司一把手廖總,談了自己的設想後,得到老廖的高度重視,希望他盡快把m1的仿製試驗開展起來。
郭鵬覺得自己帶著m1的項目資料來投,擁有議價的籌碼,便詢問他以什麽身份開展工作,老廖對此早有準備,當場任命郭鵬為方圓公司主管新技術新產品研發的副總。
受到新公司如此重用,郭鵬喜出望外,他想盡快幹出成績,報答廖總的知遇之恩。安頓一番後,郭鵬一邊籌建實驗室,一邊緊鑼密鼓地準備m1的仿製試驗,與此同時,還把他從紅星製藥廠探知的一些關於m1的信息,寫成一篇綜述文章,發表在製藥工業雜誌上,期待引起同行注意。
事有湊巧,方翰民第一時間看到這篇文章,他把這期雜誌送到試驗一組,課題組長唐劍看了這篇文章後,顯得非常震驚,“郭鵬跳槽到方圓科技公司了?他怎麽知道這些信息的?”
“你問誰呢?辭職以前,郭鵬不是天天到你們課題組來嗎?”
唐劍像個犯了錯誤的孩子,“方廠長,我們當時已經按照你的指示,采取了防範措施,可是郭鵬每天都到組裏來,也許通過長時間觀察和傾聽,他從我們的日常交流中得到了一些m1的信息,可我們也不好將他拒之門外呀!”
方翰民本來也沒有責怪唐劍的意思,看見唐劍這副委屈的樣子,他寬慰道:“這件事跟你們沒關係,我讓你看這篇文章,隻是向你提個醒,你們的競爭對手出現了。不過也用不著過於擔心,從郭鵬這篇文章的內容可以看出,他對m1的了解並不全麵,根本沒有意識到m1的工藝技術難點。”
就m1的仿製試驗而言,通過這篇文章,郭鵬事實上代表方圓公司,向紅星製藥廠發起了公開挑戰,這一點方翰民看得很清楚,所以,從此以後,他非常關注方圓公司的一舉一動。
作為競爭對手,郭鵬同樣關注紅星製藥廠的動向,尤其對他的老部下,也就是技術中心試驗一組m1的仿製試驗進展特別關注,在公開資料中見不到有關信息,他就通過電話或手機短信的方式,打探跟試驗有關的消息。
根據公開的專利說明書和辭職之前在試驗一組了解到的情況,郭鵬在方圓公司研發中心很快將m1的仿製試驗開展起來。但是,在試驗進行到第二步的時候,他就遇到了以前沒見過的技術難題,其實,試驗一組當時也遇到過同樣的難題,隻不過在方翰民這位來自未來世界的專家麵前,難題很快就被解決了。
迴想起以前在紅星製藥廠技術中心的時候,試驗中每當遇到解決不了的難題,郭鵬都要向方翰民請教,方翰民就像一座靠山,現在麵對技術難題,他隻能獨自解決,憑郭鵬的理論基礎和實踐經驗,這樣的技術問題顯然超出了他的能力範圍。
最近幾天,郭鵬幾乎每天晚上都給唐劍打電話,除了拉家常,盡說些增進感情的話,閉口不談其他事情。這天晚上八點剛過,唐劍夫婦在廚房做家務,家裏的電話響起鈴聲,正在看動畫片的女兒跑到廚房門口喊道:“爸爸,來電話了。”
唐劍放下手頭的事情,跑進屋裏接電話,聽見郭鵬的聲音,他雖然有點不耐煩,但郭鵬畢竟曾經是他的頂頭上司,麵子上還是要過得去,“郭主任,你好!請問你有什麽事?”
“離開紅星製藥廠兩三個月了,這段時間很想念以前的同事,打個電話,想跟你聊聊天。”
最近幾次通話,郭鵬每次都這麽說,唐劍覺得他也許確實念舊,便關切地問:“郭主任,你在那邊還好嗎?”
“我?挺好的。”接下來,兩人漫無目的地聊了幾分鍾,郭鵬突然話鋒一轉,“小唐,你們的m1開發試驗,現在進展到哪一步了?”
聯想到郭鵬在製藥工業雜誌上發表的那篇文章,還有方翰民的一再叮囑,一聽這話,唐劍馬上警覺起來,“這,郭主任,咱們還是別談工作吧。”
郭鵬在電話那端哈哈大笑,“看來,方廠長給你們灌輸的保密理念,把你們都搞得神經過敏了。咱們現在雖然不在一個單位,但畢竟是同行,小唐你別忘了我是幹什麽的,相互交流,互通有無,取長補短,對咱們雙方的科研工作都有好處。”
這話用在本單位的同事之間,完全沒有問題,但現在郭鵬已經辭職,他所在的單位跟紅星製藥廠是競爭關係,跟他相互交流,互通有無,取長補短,簡直是天方夜譚!
郭鵬天真地認為,他曾經是唐劍的頂頭上司,這幾天又多次打電話跟唐劍套近乎,他以相互交流的名義打探有關m1仿製試驗的技術信息,唐劍會毫無保留地跟他互動。
這樣的想法隻是郭鵬的一廂情願,他高估了自己在技術中心職工們心目中的地位,因為自從他私自倒賣第一個仿製藥生產技術的醜聞逐漸傳開後,技術中心包括唐劍在內的所有工作人員,都在背後議論他,幾個跟郭鵬私交不錯的職工,也對他的行為感到不齒,在郭鵬辭職離開之前的一段時間,他實際上成了技術中心不受歡迎的人。
郭鵬近幾天不斷打電話套近乎,隻是出於禮貌,唐劍才勉強接他的電話,其實內心根本不願搭理他。
</p>
連開題報告都寫不好,令何新澤的自信心備受打擊,他決定辭去課題組長,以免耽誤m3的開發進度。
麵對何新澤的誠懇態度,方翰民感到哭笑不得,“我都沒有說什麽,小何,你也太敏感了。”
何新澤像個誠實的小學生,“方廠長,你雖然沒有批評我,但我怕自己當不好課題組長,既耽誤科研工作,又辜負你的期望。”
方翰民擺了擺手,“你想多了,誰也不是天生就會幹什麽,所有人的成長都有個過程,趙春明和唐劍也是從這個階段過來的,你隻管放心大膽地幹,不要有任何顧慮,遇到不懂的事情虛心向有經驗的同事請教,也可以直接找我。”
聯想到方翰民在管理方麵的嚴厲和對科研工作的高標準要求,何新澤還是顯得信心不足,“方廠長,咱們技術中心也許有人比我更適合擔任課題組長。”
“哦,技術中心還有這種人才,我怎麽沒看到呢?你說的是誰?”
因為何新澤不太自信,他說的話未必出自真心,支支吾吾,提到試驗二組幾個同事的名字,均被方翰民一一否定。
方翰民從全方位視角對技術中心所有科技人員進行了長時間觀察,真要有比何新澤更合適的人選,他應該早就發現了,根本輪不到何新澤為他推薦,不過,他理解何新澤的心情,畢竟突然被推到課題組長的位置,本來就缺乏必要的心理準備,又在開題報告的事情上出醜,換做其他人,說不定更加不自信。
何新澤這種態度雖然有些消極,但也有積極的一麵,起碼說明他懂得謙虛務實,對於一名科技人員,這樣的品質其實是難能可貴的,比那些心高氣傲的人更值得信賴。
在方翰民的再三鼓勵下,何新澤終於打消顧慮,不僅有了當好課題組長的信心,還表示一定不辜負領導的信任,盡最大努力做好科研工作帶頭人。
……
在處理完行政事務後,即使沒有技術問題需要解決,方翰民每天也要抽時間去技術中心的三個課題組巡視一番,然後迴到廠長辦公室,瀏覽跟製藥行業有關的各類科技雜誌,了解國內同行在製藥科研和生產方麵的最新動向,這是他最近一兩年養成的習慣,隻要不出差,天天如此。
這天下午三點多,忙完了手頭的工作,方翰民隨手拿起一本新到的醫藥工業雜誌,從目錄開始瀏覽。突然,一個標題印入他的眼簾,“關於新一代降壓藥m1的前景及仿製開發進展”,因為涉及紅星製藥廠技術中心正在開發的仿製藥m1,方翰民對此十分敏感,再看標題後麵的作者署名,竟然是郭鵬!他以為是同名同姓的巧合,想看看文章的具體內容。
翻到文章所在的頁碼,在文章的標題之下,作者姓名赫然寫著郭鵬的名字,而作者單位正是方圓科技公司。
看到這裏,方翰民什麽都明白了,看來,郭鵬辭職後,不僅去了方圓公司,而且還帶去了仿製藥m1的有關信息,因為郭鵬跟方圓公司早就有勾結,他辭職後去方圓公司,在方翰民的預料之中,但令方翰民沒有想到的是,已經給技術中心的課題組打過招唿,做了必要的防範,郭鵬是如何獲取這些信息的呢?
從頭到尾看完這篇文章後,讓方翰民略感放心的是,作者對m1的前景知曉得並不多,技術綜述給出的工藝路線很不全麵,對工藝技術的難點也缺乏足夠的認識,這篇文章除了作者向同行顯擺自己對m1的了解,看不出有什麽學術價值。
但是,這篇文章也給方翰民提了個醒,既然郭鵬對m1的前景和工藝技術有所了解,說不定這就是他給方圓公司的見麵禮,即使現在方圓公司還沒進入開發階段,完全有可能得到了公司領導的重視,也許正在準備進行仿製開發,郭鵬發表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為了引起業界同行對方圓公司的關注。
事實上正如方翰民所料,從紅星製藥廠辦完離職手續後,郭鵬隻在家裏休息了幾天,就直接去了方圓公司,在張副總的陪同下,見到了公司一把手廖總,談了自己的設想後,得到老廖的高度重視,希望他盡快把m1的仿製試驗開展起來。
郭鵬覺得自己帶著m1的項目資料來投,擁有議價的籌碼,便詢問他以什麽身份開展工作,老廖對此早有準備,當場任命郭鵬為方圓公司主管新技術新產品研發的副總。
受到新公司如此重用,郭鵬喜出望外,他想盡快幹出成績,報答廖總的知遇之恩。安頓一番後,郭鵬一邊籌建實驗室,一邊緊鑼密鼓地準備m1的仿製試驗,與此同時,還把他從紅星製藥廠探知的一些關於m1的信息,寫成一篇綜述文章,發表在製藥工業雜誌上,期待引起同行注意。
事有湊巧,方翰民第一時間看到這篇文章,他把這期雜誌送到試驗一組,課題組長唐劍看了這篇文章後,顯得非常震驚,“郭鵬跳槽到方圓科技公司了?他怎麽知道這些信息的?”
“你問誰呢?辭職以前,郭鵬不是天天到你們課題組來嗎?”
唐劍像個犯了錯誤的孩子,“方廠長,我們當時已經按照你的指示,采取了防範措施,可是郭鵬每天都到組裏來,也許通過長時間觀察和傾聽,他從我們的日常交流中得到了一些m1的信息,可我們也不好將他拒之門外呀!”
方翰民本來也沒有責怪唐劍的意思,看見唐劍這副委屈的樣子,他寬慰道:“這件事跟你們沒關係,我讓你看這篇文章,隻是向你提個醒,你們的競爭對手出現了。不過也用不著過於擔心,從郭鵬這篇文章的內容可以看出,他對m1的了解並不全麵,根本沒有意識到m1的工藝技術難點。”
就m1的仿製試驗而言,通過這篇文章,郭鵬事實上代表方圓公司,向紅星製藥廠發起了公開挑戰,這一點方翰民看得很清楚,所以,從此以後,他非常關注方圓公司的一舉一動。
作為競爭對手,郭鵬同樣關注紅星製藥廠的動向,尤其對他的老部下,也就是技術中心試驗一組m1的仿製試驗進展特別關注,在公開資料中見不到有關信息,他就通過電話或手機短信的方式,打探跟試驗有關的消息。
根據公開的專利說明書和辭職之前在試驗一組了解到的情況,郭鵬在方圓公司研發中心很快將m1的仿製試驗開展起來。但是,在試驗進行到第二步的時候,他就遇到了以前沒見過的技術難題,其實,試驗一組當時也遇到過同樣的難題,隻不過在方翰民這位來自未來世界的專家麵前,難題很快就被解決了。
迴想起以前在紅星製藥廠技術中心的時候,試驗中每當遇到解決不了的難題,郭鵬都要向方翰民請教,方翰民就像一座靠山,現在麵對技術難題,他隻能獨自解決,憑郭鵬的理論基礎和實踐經驗,這樣的技術問題顯然超出了他的能力範圍。
最近幾天,郭鵬幾乎每天晚上都給唐劍打電話,除了拉家常,盡說些增進感情的話,閉口不談其他事情。這天晚上八點剛過,唐劍夫婦在廚房做家務,家裏的電話響起鈴聲,正在看動畫片的女兒跑到廚房門口喊道:“爸爸,來電話了。”
唐劍放下手頭的事情,跑進屋裏接電話,聽見郭鵬的聲音,他雖然有點不耐煩,但郭鵬畢竟曾經是他的頂頭上司,麵子上還是要過得去,“郭主任,你好!請問你有什麽事?”
“離開紅星製藥廠兩三個月了,這段時間很想念以前的同事,打個電話,想跟你聊聊天。”
最近幾次通話,郭鵬每次都這麽說,唐劍覺得他也許確實念舊,便關切地問:“郭主任,你在那邊還好嗎?”
“我?挺好的。”接下來,兩人漫無目的地聊了幾分鍾,郭鵬突然話鋒一轉,“小唐,你們的m1開發試驗,現在進展到哪一步了?”
聯想到郭鵬在製藥工業雜誌上發表的那篇文章,還有方翰民的一再叮囑,一聽這話,唐劍馬上警覺起來,“這,郭主任,咱們還是別談工作吧。”
郭鵬在電話那端哈哈大笑,“看來,方廠長給你們灌輸的保密理念,把你們都搞得神經過敏了。咱們現在雖然不在一個單位,但畢竟是同行,小唐你別忘了我是幹什麽的,相互交流,互通有無,取長補短,對咱們雙方的科研工作都有好處。”
這話用在本單位的同事之間,完全沒有問題,但現在郭鵬已經辭職,他所在的單位跟紅星製藥廠是競爭關係,跟他相互交流,互通有無,取長補短,簡直是天方夜譚!
郭鵬天真地認為,他曾經是唐劍的頂頭上司,這幾天又多次打電話跟唐劍套近乎,他以相互交流的名義打探有關m1仿製試驗的技術信息,唐劍會毫無保留地跟他互動。
這樣的想法隻是郭鵬的一廂情願,他高估了自己在技術中心職工們心目中的地位,因為自從他私自倒賣第一個仿製藥生產技術的醜聞逐漸傳開後,技術中心包括唐劍在內的所有工作人員,都在背後議論他,幾個跟郭鵬私交不錯的職工,也對他的行為感到不齒,在郭鵬辭職離開之前的一段時間,他實際上成了技術中心不受歡迎的人。
郭鵬近幾天不斷打電話套近乎,隻是出於禮貌,唐劍才勉強接他的電話,其實內心根本不願搭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