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買紅陶俑的女人
盜墓:我把神靈當祭品 作者:海棠街屠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張閑一直覺得,自己家的店應該換個名字。
像別的古玩店,都叫什麽榮寶閣啊、金玉軒啊之類的名字,在看看自己家店的名字“老張家陶瓷古玩專賣”,簡直土到掉渣啊有沒有!
改名字這事,他也不是沒有跟自己老爸提過,不過老爸非但不同意,還狠狠地打了一頓張閑。
“混賬東西!咱們家這店,那可是百年老店了,你要是把名字改了,老顧客來了找不到店了怎麽辦?”當時老張就是這麽迴答張閑的。
百年老店這種說法,張閑肯定是不會信的。要真的是百年老店,哪至於到現在還是個小門麵?
要不是因為老張那手杖打到身上太疼,張閑肯定要和自己老爹好好談一談改名字的事。
西都城八仙庵的古玩市場,不同於其他地方的古玩市場,這地方最熱鬧的是早上五點到七點的時候,也就是十二時辰中的卯時。
據說這卯時是陰陽交互,鬼神不知的時候,所以有些見不到光的交易定在這個時候,也就最為安全。
張家的店也隨大流的規矩,從早上五點就開門,開兩個小時到七點關門。之後九點再正式開門,這九點之後開門做買賣,就全都是能見得了光的生意了。
五點到七點的生意老張會到店裏親自主持,以前是不讓張閑接觸的。直到張閑上了大學之後,老張才開始讓張閑五點就來店裏幹活。
不過照舊不讓張閑參與買賣的過程,隻是來客人了負責端茶倒水拿東西。
七點關門,張閑可以睡一會,然後去學校上課,當然了如過學校沒有課,張閑九點鍾就得繼續在店裏幹活,不過九點之後,張閑就可以接手買賣了。
俗話說得好,亂世藏黃金,盛世收古董。近些年國家富裕了,玩古董的人也越來越多了。
老張家的店雖說名字差了點,但畢竟位置好,來往的顧客也倒不少。
白天店裏的東西都是張閑負責,大多數貨都是工藝廠的產品,還有一些是近代名家的作品。除此之外,就是幾件張閑在鄉下收的東西:幾個瓦罐,一個紅泥陶塑。
“咦!小老板,你這陶塑是哪裏來的?不會是土貨吧?”這已經不知道是店裏第幾個問這陶塑來源的人了。
有些人自以為很了解文玩,總想著著能在哪淘到點所謂的土貨,也就是陪葬品。
可實際上,土貨這種東西,有哪個敢明打明的拿出來賣,就拿這八仙庵來說吧,近些年一年半載才能出一件真正的土貨。
而且這種買賣,那都是在卯時出的貨,哪有現在大白天還擺在店裏的。
“嗨,這個呀,我從秦嶺邊上一個村裏收的,那邊人自己家裏供的瓦罐神。具體哪裏來的,我也不清楚。反正聽說他們家祖輩都供這個玩意。”雖說看不起這種開口就想淘土貨的人,但到手的生意,張閑自然不會拒絕的。
賣文玩這種事,千萬不能誇自己的貨。特別是對這種想撿漏的人,一定要裝作自己也搞不清楚貨的來曆,這樣對方才會有僥幸心理。
而且退一步講,就算到時候對方來找自己說貨不值那個價,自己也有的說,反正是對方自願買的,怎麽也賴不著自己。
“家裏供這個?”那人不屑的笑了笑:“就這還祖輩供奉,小老板你這也太假了吧?”說完,那人放下陶俑就走了。
倒不是張閑說的有問題,而是這陶俑確實有些奇怪,陶器按特征可以分為紅、灰、蛋殼、黑、印紋、白、彩繪、三彩八種。而這個陶俑卻是最為少見的紅陶俑。
紅陶在原始社會和夏商時代最為常見,之後也就很少有了。而且就算是紅陶,一般也是做一些瓦罐瓦盆之類的生活用品,至於神像,那就根本沒有紅陶的了。
不但是工藝少見,這件紅陶俑的造型也很奇怪,身子有點像是牛的身子,但尾巴卻像是羊的尾巴,而頭部則是人的腦袋。
張閑剛才倒也沒有撒謊,這陶俑確實是他從秦嶺山邊的一個小村子裏收的。而且這陶俑確實也是當地一戶家裏世代供奉的瓦罐神。
隻不過這家人每隔四十九年就要換一個新的陶俑,這個陶俑,就是那家今年剛換下來的。也就是說,這玩意根本就不是什麽文物,就是一個存了快五十年的老物件。
“老板,這陶俑是你屋的?”又有一個人拿起這個陶俑問張閑。
“誒,是個女的。”張閑順著聲音看去,謔,不但是個女的,還是個年輕美女。
這女的通身上下穿著極為合身的白色西裝,該凸的地方凸,該凹的地方凹,左手拿著一個不大的黑色手包,右手此刻正拿著那個紅陶俑。
張閑不由得又多看了兩眼西裝女拿陶俑的手,手指白嫩又不失修長,指甲似乎隻是簡單的修剪了一下,不過從指甲圓潤的光澤來看,這女的平時一定很注重保養自己。
“這個陶俑啊,是我從秦嶺山邊收的···”
張閑話還沒說完,就被對方打斷了:“那就是你屋要往外賣的貨咯。多少錢?”
“啊,是,”張閑急忙迴應著:“這個東西我也不知道是啥,你就給兩千塊錢吧。”
“兩千?”西裝女的笑著瞥了一眼張閑,那眼神仿佛是在看傻瓜一樣。
“這個可是我···”張閑以為對方嫌價格高,正要解釋,卻沒想到又被對方打斷了。
“行,這是兩千,給你。”說著,西裝女就拿出了一打現金遞給了張閑。
“看樣子你根本不知道這是什麽,這個老張,明明有貨,還跟我說找不到貨。行了,貨我拿走了,這次的東西不錯,貨錢我會跟老張結的。至於那兩千塊錢,就當我給你的零花錢吧。”西裝女說著,就轉身離開了。
“誒?什麽意思?誒,你等等,這東西不是我爸收的貨!”張閑一臉懵逼的看著西裝女匆匆離去的背影,對方根本沒有再理會他,那道白色的身影很快就從人群中消失了。
(開門見山的說,求鮮花,求收藏)
像別的古玩店,都叫什麽榮寶閣啊、金玉軒啊之類的名字,在看看自己家店的名字“老張家陶瓷古玩專賣”,簡直土到掉渣啊有沒有!
改名字這事,他也不是沒有跟自己老爸提過,不過老爸非但不同意,還狠狠地打了一頓張閑。
“混賬東西!咱們家這店,那可是百年老店了,你要是把名字改了,老顧客來了找不到店了怎麽辦?”當時老張就是這麽迴答張閑的。
百年老店這種說法,張閑肯定是不會信的。要真的是百年老店,哪至於到現在還是個小門麵?
要不是因為老張那手杖打到身上太疼,張閑肯定要和自己老爹好好談一談改名字的事。
西都城八仙庵的古玩市場,不同於其他地方的古玩市場,這地方最熱鬧的是早上五點到七點的時候,也就是十二時辰中的卯時。
據說這卯時是陰陽交互,鬼神不知的時候,所以有些見不到光的交易定在這個時候,也就最為安全。
張家的店也隨大流的規矩,從早上五點就開門,開兩個小時到七點關門。之後九點再正式開門,這九點之後開門做買賣,就全都是能見得了光的生意了。
五點到七點的生意老張會到店裏親自主持,以前是不讓張閑接觸的。直到張閑上了大學之後,老張才開始讓張閑五點就來店裏幹活。
不過照舊不讓張閑參與買賣的過程,隻是來客人了負責端茶倒水拿東西。
七點關門,張閑可以睡一會,然後去學校上課,當然了如過學校沒有課,張閑九點鍾就得繼續在店裏幹活,不過九點之後,張閑就可以接手買賣了。
俗話說得好,亂世藏黃金,盛世收古董。近些年國家富裕了,玩古董的人也越來越多了。
老張家的店雖說名字差了點,但畢竟位置好,來往的顧客也倒不少。
白天店裏的東西都是張閑負責,大多數貨都是工藝廠的產品,還有一些是近代名家的作品。除此之外,就是幾件張閑在鄉下收的東西:幾個瓦罐,一個紅泥陶塑。
“咦!小老板,你這陶塑是哪裏來的?不會是土貨吧?”這已經不知道是店裏第幾個問這陶塑來源的人了。
有些人自以為很了解文玩,總想著著能在哪淘到點所謂的土貨,也就是陪葬品。
可實際上,土貨這種東西,有哪個敢明打明的拿出來賣,就拿這八仙庵來說吧,近些年一年半載才能出一件真正的土貨。
而且這種買賣,那都是在卯時出的貨,哪有現在大白天還擺在店裏的。
“嗨,這個呀,我從秦嶺邊上一個村裏收的,那邊人自己家裏供的瓦罐神。具體哪裏來的,我也不清楚。反正聽說他們家祖輩都供這個玩意。”雖說看不起這種開口就想淘土貨的人,但到手的生意,張閑自然不會拒絕的。
賣文玩這種事,千萬不能誇自己的貨。特別是對這種想撿漏的人,一定要裝作自己也搞不清楚貨的來曆,這樣對方才會有僥幸心理。
而且退一步講,就算到時候對方來找自己說貨不值那個價,自己也有的說,反正是對方自願買的,怎麽也賴不著自己。
“家裏供這個?”那人不屑的笑了笑:“就這還祖輩供奉,小老板你這也太假了吧?”說完,那人放下陶俑就走了。
倒不是張閑說的有問題,而是這陶俑確實有些奇怪,陶器按特征可以分為紅、灰、蛋殼、黑、印紋、白、彩繪、三彩八種。而這個陶俑卻是最為少見的紅陶俑。
紅陶在原始社會和夏商時代最為常見,之後也就很少有了。而且就算是紅陶,一般也是做一些瓦罐瓦盆之類的生活用品,至於神像,那就根本沒有紅陶的了。
不但是工藝少見,這件紅陶俑的造型也很奇怪,身子有點像是牛的身子,但尾巴卻像是羊的尾巴,而頭部則是人的腦袋。
張閑剛才倒也沒有撒謊,這陶俑確實是他從秦嶺山邊的一個小村子裏收的。而且這陶俑確實也是當地一戶家裏世代供奉的瓦罐神。
隻不過這家人每隔四十九年就要換一個新的陶俑,這個陶俑,就是那家今年剛換下來的。也就是說,這玩意根本就不是什麽文物,就是一個存了快五十年的老物件。
“老板,這陶俑是你屋的?”又有一個人拿起這個陶俑問張閑。
“誒,是個女的。”張閑順著聲音看去,謔,不但是個女的,還是個年輕美女。
這女的通身上下穿著極為合身的白色西裝,該凸的地方凸,該凹的地方凹,左手拿著一個不大的黑色手包,右手此刻正拿著那個紅陶俑。
張閑不由得又多看了兩眼西裝女拿陶俑的手,手指白嫩又不失修長,指甲似乎隻是簡單的修剪了一下,不過從指甲圓潤的光澤來看,這女的平時一定很注重保養自己。
“這個陶俑啊,是我從秦嶺山邊收的···”
張閑話還沒說完,就被對方打斷了:“那就是你屋要往外賣的貨咯。多少錢?”
“啊,是,”張閑急忙迴應著:“這個東西我也不知道是啥,你就給兩千塊錢吧。”
“兩千?”西裝女的笑著瞥了一眼張閑,那眼神仿佛是在看傻瓜一樣。
“這個可是我···”張閑以為對方嫌價格高,正要解釋,卻沒想到又被對方打斷了。
“行,這是兩千,給你。”說著,西裝女就拿出了一打現金遞給了張閑。
“看樣子你根本不知道這是什麽,這個老張,明明有貨,還跟我說找不到貨。行了,貨我拿走了,這次的東西不錯,貨錢我會跟老張結的。至於那兩千塊錢,就當我給你的零花錢吧。”西裝女說著,就轉身離開了。
“誒?什麽意思?誒,你等等,這東西不是我爸收的貨!”張閑一臉懵逼的看著西裝女匆匆離去的背影,對方根本沒有再理會他,那道白色的身影很快就從人群中消失了。
(開門見山的說,求鮮花,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