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爭執!
雪中:北涼世子開局就造反 作者:迪斯科的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袁青山搖頭道:“我已經無法給自己留餘地了,畢竟,我們要走的路,已經走不通,必須要做出抉擇了。”
“同樣的道理,你作為北莽的大將軍,又是軍神,在某種意義上而言,你已經是無路可退。”
“隻是,這些年,我們之間的爭執,都是圍繞著上界仙人展開的,至於我們都是為了誰,都是為了北莽陛下,也是為了自己。”
“你有自己的孩子,我有自己的宗門,僅此而已。”
拓跋菩薩聞言,嗬嗬冷笑道:“那是你,本座早就沒有餘地了。”
袁青山沒有吱聲。
李密弼望向嗬嗬笑道:“我認為,這件事解決之後,我們可以喝一杯。或許,這就是咱們最後一次喝酒。”
拓跋菩薩和袁青山沒有反對。
三人在屋中商量結束後,立刻吩咐小二上酒菜。
走出酒樓後,三駕馬車,分別朝著不同方向而去。
李密弼朝著皇宮走去。
半個時辰後。
李密弼已經出現在皇宮裏麵。
“拜見陛下!”
“李愛卿呐!可是有什麽進展了?”
北莽女帝發問。
李密弼將折子遞給內侍,內侍將折子遞給女帝,後者看完後,不由微微皺眉問道:“這邊是最終的計劃?”
李密弼恭聲道:“是的,陛下!”
“臣以為,這已經是最優方法!”
“若是天上仙人提出什麽過分方案,我們無法承擔。若是真的拿下了天下,那麽以後,我們將會變成別人的提線木偶!”
“這可不是小事呐!”
“還請陛下仔細斟酌。”
北莽女帝聞言,遲疑了片刻,然後才開口說道:“朕以為,若是能有把握,自然是不與天上仙人合作。但是拓跋將軍言明在先,他對南下,隻能是五五開。”
“可是朕就不明白,為何有天上仙人助陣,還是五五開呢?這是什麽道理?”
李密弼說道:“是將天上仙人算在內的。畢竟與天上仙人合作,也有隱患,若是處理不好,對將來的新朝,必然是有極大的影響。這也是為何拓跋將軍會如此說。”
北莽女帝輕笑道:“朕自然不會責怪,也不會害怕。畢竟。天下之事,什麽都有一個限度,或者是有自己的道理,我們要借助別人的力量,就要給出相應的條件,否則別人為何要幫助我們?”
李密弼控背躬身道:“正是這個道理。我們還是有所擔憂,畢竟,有些事情。並非是我們看上去那麽簡單。”
“現在徐平安築起了白玉京,就是與天上仙人作對,在某種意義上而言,就是將天上仙人全部推給了我們,這無疑是一個好機會。”
“但也是一個燙手山芋啊。”
“一旦處理不好,就會燙傷手,我們可能無法收場,這才是我最擔心的。”
“還請陛下要三思而後行,我們畢竟還要和天上仙人合作。”
北莽女帝略微思忖,還是開了口:“朕以為,這件事不可大意,否則出現什麽問題,可不是朕能掌控的。”
“既然國師和拓跋將軍已經將折子擬定,就按照他們擬定的來執行,若是談不攏,就不用談了。”
“朕在想,北涼和徐平安心裏到底在想什麽?為何如此做呢?”
李密弼聞言,亦是一怔,但還是保持著平靜。
北莽女帝也隻是嘀咕了幾句,然後繼續開口說道:“我就是擔心,這是北涼在坑我們,畢竟,這件事,沒有想象的那麽簡單呐。”
李密弼沉聲道:“陛下,臣接到了些消息。武當山和天上仙人戰鬥的時候,有人親眼所見,徐鳳年乃是玄武大帝轉世。”
“而且出現了本尊臨凡的跡象,就連天上仙人都畏懼,並未在武當山掀起大風浪,我就怕,這是針對咱北莽的又一場風波。”
“但是在臣看來,就算是如此,我們也不能讓他們如願,否則,我北莽,將處於被動局麵。”
北莽女帝突然問道:“兩人可有起爭執?”
李密弼嗬嗬笑道:“兩人的確是有爭執,但都是為了北莽大業,商量計劃的時候,皆是客客氣氣。”
“若是互相撕破臉,臣以為,這件事有害無利。”
“除非我們能像徐平安一樣抵禦天上的仙人。或者是斬殺天上的仙人,否則,這件事情,可簡簡單呐。”
北莽女帝聞言,亦是點點頭說道:“我瞅著,這件事情,無須多言,隻需要說明其中的利害關係,然後,我們互相合作,即可。”
李密弼聞言,恭聲道:“臣領命!”
…………
南朝。
南院大王召集群臣,董卓高坐在座位上,臉上表情凝重,盯著下方的眾人,沒有開口說話,顯得很是憔悴。
其中一個將軍朝著董卓拱手道:“大王,我們為何還不出擊?這一次拓跋菩薩敗落,說明遼東地區,已經不是南下的重點了,而是在我們了。”
另外一名將軍亦是沉聲道:“大王,這件事,看上去沒有什麽問題,但也說明了一件事,陛下不太信任我們。”
又有一名將軍開口說道:“我們之前做的計劃,繼續執行嗎?拓跋菩薩這一次進攻遼東,我們許多計劃都被打破,還請大王示下。”
“……”
此時此刻,大夥兒都在爭論著。
董卓不動聲色,高座於台上,臉上帶著微笑,說道:“一切都照舊。本王自有應對之策,諸位將軍,都無須怨言,我們有我們的道路要走,沒有人能阻攔我們南下的計劃。”
“陛下是相信我們的,不然,怎會讓我們繼續執掌南朝?派一個她信得過的人來就行,但是他沒有那麽做,說明什麽?說明她還是相信我們的。”
“諸位將軍心裏麵有怨言,本王都清楚,但是作為軍人,都要以服從軍令為準則,不可怠慢!”
群僚聽到董卓如此說,俱是點點頭。
畢竟。
麵對董卓,這些人是相當的敬佩。
而且不會多想。
董卓的軍事才能,在座的眾人,俱是佩服的。
董卓繼續說道:“諸位將軍,就按照我們以前商量的去做,無需多慮。”
“同樣的道理,你作為北莽的大將軍,又是軍神,在某種意義上而言,你已經是無路可退。”
“隻是,這些年,我們之間的爭執,都是圍繞著上界仙人展開的,至於我們都是為了誰,都是為了北莽陛下,也是為了自己。”
“你有自己的孩子,我有自己的宗門,僅此而已。”
拓跋菩薩聞言,嗬嗬冷笑道:“那是你,本座早就沒有餘地了。”
袁青山沒有吱聲。
李密弼望向嗬嗬笑道:“我認為,這件事解決之後,我們可以喝一杯。或許,這就是咱們最後一次喝酒。”
拓跋菩薩和袁青山沒有反對。
三人在屋中商量結束後,立刻吩咐小二上酒菜。
走出酒樓後,三駕馬車,分別朝著不同方向而去。
李密弼朝著皇宮走去。
半個時辰後。
李密弼已經出現在皇宮裏麵。
“拜見陛下!”
“李愛卿呐!可是有什麽進展了?”
北莽女帝發問。
李密弼將折子遞給內侍,內侍將折子遞給女帝,後者看完後,不由微微皺眉問道:“這邊是最終的計劃?”
李密弼恭聲道:“是的,陛下!”
“臣以為,這已經是最優方法!”
“若是天上仙人提出什麽過分方案,我們無法承擔。若是真的拿下了天下,那麽以後,我們將會變成別人的提線木偶!”
“這可不是小事呐!”
“還請陛下仔細斟酌。”
北莽女帝聞言,遲疑了片刻,然後才開口說道:“朕以為,若是能有把握,自然是不與天上仙人合作。但是拓跋將軍言明在先,他對南下,隻能是五五開。”
“可是朕就不明白,為何有天上仙人助陣,還是五五開呢?這是什麽道理?”
李密弼說道:“是將天上仙人算在內的。畢竟與天上仙人合作,也有隱患,若是處理不好,對將來的新朝,必然是有極大的影響。這也是為何拓跋將軍會如此說。”
北莽女帝輕笑道:“朕自然不會責怪,也不會害怕。畢竟。天下之事,什麽都有一個限度,或者是有自己的道理,我們要借助別人的力量,就要給出相應的條件,否則別人為何要幫助我們?”
李密弼控背躬身道:“正是這個道理。我們還是有所擔憂,畢竟,有些事情。並非是我們看上去那麽簡單。”
“現在徐平安築起了白玉京,就是與天上仙人作對,在某種意義上而言,就是將天上仙人全部推給了我們,這無疑是一個好機會。”
“但也是一個燙手山芋啊。”
“一旦處理不好,就會燙傷手,我們可能無法收場,這才是我最擔心的。”
“還請陛下要三思而後行,我們畢竟還要和天上仙人合作。”
北莽女帝略微思忖,還是開了口:“朕以為,這件事不可大意,否則出現什麽問題,可不是朕能掌控的。”
“既然國師和拓跋將軍已經將折子擬定,就按照他們擬定的來執行,若是談不攏,就不用談了。”
“朕在想,北涼和徐平安心裏到底在想什麽?為何如此做呢?”
李密弼聞言,亦是一怔,但還是保持著平靜。
北莽女帝也隻是嘀咕了幾句,然後繼續開口說道:“我就是擔心,這是北涼在坑我們,畢竟,這件事,沒有想象的那麽簡單呐。”
李密弼沉聲道:“陛下,臣接到了些消息。武當山和天上仙人戰鬥的時候,有人親眼所見,徐鳳年乃是玄武大帝轉世。”
“而且出現了本尊臨凡的跡象,就連天上仙人都畏懼,並未在武當山掀起大風浪,我就怕,這是針對咱北莽的又一場風波。”
“但是在臣看來,就算是如此,我們也不能讓他們如願,否則,我北莽,將處於被動局麵。”
北莽女帝突然問道:“兩人可有起爭執?”
李密弼嗬嗬笑道:“兩人的確是有爭執,但都是為了北莽大業,商量計劃的時候,皆是客客氣氣。”
“若是互相撕破臉,臣以為,這件事有害無利。”
“除非我們能像徐平安一樣抵禦天上的仙人。或者是斬殺天上的仙人,否則,這件事情,可簡簡單呐。”
北莽女帝聞言,亦是點點頭說道:“我瞅著,這件事情,無須多言,隻需要說明其中的利害關係,然後,我們互相合作,即可。”
李密弼聞言,恭聲道:“臣領命!”
…………
南朝。
南院大王召集群臣,董卓高坐在座位上,臉上表情凝重,盯著下方的眾人,沒有開口說話,顯得很是憔悴。
其中一個將軍朝著董卓拱手道:“大王,我們為何還不出擊?這一次拓跋菩薩敗落,說明遼東地區,已經不是南下的重點了,而是在我們了。”
另外一名將軍亦是沉聲道:“大王,這件事,看上去沒有什麽問題,但也說明了一件事,陛下不太信任我們。”
又有一名將軍開口說道:“我們之前做的計劃,繼續執行嗎?拓跋菩薩這一次進攻遼東,我們許多計劃都被打破,還請大王示下。”
“……”
此時此刻,大夥兒都在爭論著。
董卓不動聲色,高座於台上,臉上帶著微笑,說道:“一切都照舊。本王自有應對之策,諸位將軍,都無須怨言,我們有我們的道路要走,沒有人能阻攔我們南下的計劃。”
“陛下是相信我們的,不然,怎會讓我們繼續執掌南朝?派一個她信得過的人來就行,但是他沒有那麽做,說明什麽?說明她還是相信我們的。”
“諸位將軍心裏麵有怨言,本王都清楚,但是作為軍人,都要以服從軍令為準則,不可怠慢!”
群僚聽到董卓如此說,俱是點點頭。
畢竟。
麵對董卓,這些人是相當的敬佩。
而且不會多想。
董卓的軍事才能,在座的眾人,俱是佩服的。
董卓繼續說道:“諸位將軍,就按照我們以前商量的去做,無需多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