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門打開,殷素素和張翠山率先搶了進來,宋遠橋等人緊隨其後。
見張無忌仍然陷入昏迷,張翠山和殷素素俱是一臉疼惜,恨不得自己代替兒子。
隨即,隻聽張翠山問道:“師傅,無忌他怎麽樣了?”
張三豐搖頭道:“玄冥神掌陰毒無比,寒毒已經侵入無忌的五髒六腑,為師也隻能暫時以功力壓製,不能徹底根除。”
“啊!”
聽到這話,張翠山頓時吃了一驚,殷素素更是差點暈厥過去。
墨玄機問道:“師傅,用純陽無極功也不行嗎?”
張三豐仍自搖了搖頭:“純陽無極功雖然至剛至陽,但要拔除玄冥神掌的寒毒還是差了一點,除非有九陽神功。”
再又聽到這話,張翠山和殷素素頓時大為意動。
張翠山一臉激動道:“對,九陽神功,這門神功一定能治好無忌。”
殷素素問道:“五哥,九陽神功到底是什麽功夫,要在哪裏才能學到?”
關於九陽神功的秘辛,張三豐早已跟徒弟們講過,但殷素素隻是個外人,雖然她已嫁給了張翠山,但張翠山從來沒給她提過這些事,自然不知道內情。此刻聽她問起,張翠山便將九陽神功的秘辛娓娓道來。
當年,少林藏經閣有一個雜役僧,法號叫做覺遠,覺遠門下有個俗家弟子,叫做張君寶,也就是今日的張三豐。
覺遠和尚在打掃藏經閣之餘,唯一的愛好就是閱讀佛經。在他所閱讀的佛經之中,有一部達摩老祖手書的《楞伽經》,而在這部《楞伽經》的夾縫中,又記載了一部《九陽真經》。覺遠和尚本來不會半點武功,也對武功沒有絲毫興趣,但那《楞伽經》乃是佛家的微言大義,料想夾縫中的經文必然也是無上佛學。
於是,他便照著經文修煉,這麽一來二去,竟不知不覺練成了一身渾厚無比的內力。
某一日,少年張君寶大發善心,從山下救來兩個傷者。
那兩個傷者,一個叫瀟湘子,一個叫尹克西,覺遠和尚好心將那二人治好,沒想到二人竟然恩將仇報,偷走了那部《楞伽經》。於是,覺遠和尚便帶著張君寶追趕二人,討要經書。一路追至華山,雖然追到了二人,但最終也沒能取迴經書。因為遺失了《楞伽經》,覺遠和尚迴到少林後,便被罰帶上鐐銬,每天挑五百桶水,劈五百擔柴,並且不準說話。
似此這般,大約半年後,郭襄來到少林寺,看見覺遠和尚被罰的慘象,她一時不忍,便斬斷了覺遠和尚身上的鐐銬,因此與少林寺展開一場大戰。之後,何足道也來了,他其實是來送信的,不料竟被少林寺誤會是郭襄的幫手,於是將他也卷入了爭鬥。結果不言而喻,何足道與郭襄將少林寺打得大敗虧輸,完全抬不起頭來。
正在此時,覺遠和尚帶著張君寶趕來。一時不慎之下,何足道被張君寶的內功所震懾,於是有感自己品行不夠,小覷了天下人,隨後留下“經在油中”四個字,便即飄然而去。
那“經在油中”四個字,便是尹克西臨終前拜托何足道傳給覺遠和尚的信。
而那部記載著《九陽真經》的《楞伽經》,最後線索也僅止於這四個字。
再說張君寶震懾走何足道之後,立時就觸犯了少林寺的大忌,少林僧眾決意擒下張君寶,要將他的一身內功廢掉。覺遠和尚不忍見到徒弟受苦,便挑著張君寶和郭襄,一路闖過少林眾僧的封鎖,狂奔下山。
最終,覺遠和尚因為《九陽真經》沒有練到大圓滿,真氣消耗過甚,半途圓寂。
在他彌留之際,曾囈語道出了《九陽真經》的經文。其時,在場聽到經文的有三人,一人是張君寶,一人是郭襄,一人則是追趕而來的無色禪師。因三人悟性各有不同,根底也大有差異。武功以無色禪師最高,得其“高”。郭襄所學的武功最博,得其“博”。張君寶則全無根基,得其“純”。張君寶和郭襄後來成為武當派和峨眉派的創派祖師,《九陽真經》可說是啟發武當、峨眉開宗立派的武功,少林派也因此受益匪淺,故此三家又分別將那部分武學命名為武當九陽功、少林九陽功、峨嵋九陽功。
上述內容,便是九陽神功的秘辛,以及此功與武當、少林、峨眉三家的淵源。
殷素素聽完後,又是震驚,又是感慨。她萬萬沒想到,少林、武當、峨眉三派,竟然會有這麽多糾葛在裏麵。
隨後,她又蹙眉道:“五哥,聽你方才所言,那《九陽真經》已遺失多年,最後隻留下‘經在油中’四個字,我們想要找到它,無異於大海撈針,就怕無忌撐不到那個時候。”
張翠山也是劍眉緊蹙,說道:“不管這麽多了,就算找不到也要找,至於無忌……”
張三豐適時開口道:“你們也不必這麽悲觀,除了九陽神功之外,還有一個辦法應該能救治無忌。”
墨玄機道:“師傅,你說的辦法我已經猜到了,請恕我直言,此事大大不妥。”
張三豐道:“可是,無忌他危在旦夕,如果不用這個辦法,恐怕……”
張翠山急切問道:“師傅,八弟,你們說的是什麽辦法?”
墨玄機道:“師傅的意思,是向峨眉派和少林派低頭,集武當、峨眉、少林三家九陽功救治無忌。且不說集三家九陽功能不能救治無忌,有一件事我現在就可以確定,峨眉和少林絕對不會這麽大方。如果武當向他們低頭乞求,不但不會有絲毫收獲,反而還會被他們恥笑一番,實在得不償失。”
聞聽此言,張翠山眉頭緊鎖了片刻,接著也道:“師傅,八弟說得有道理,不能為了無忌折損武當的威名。”
“唉!”
張三豐長長地歎了一聲,麵上盡是無奈。
墨玄機適時道:“師傅,我知道一個人,或可將無忌治好。”
此言一出,真有些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味道,所有人都不約而同地看向他。
張三豐問道:“不知是哪位高人?”
墨玄機道:“蝶穀醫仙胡青牛。”
※
房門打開,殷素素和張翠山率先搶了進來,宋遠橋等人緊隨其後。
見張無忌仍然陷入昏迷,張翠山和殷素素俱是一臉疼惜,恨不得自己代替兒子。
隨即,隻聽張翠山問道:“師傅,無忌他怎麽樣了?”
張三豐搖頭道:“玄冥神掌陰毒無比,寒毒已經侵入無忌的五髒六腑,為師也隻能暫時以功力壓製,不能徹底根除。”
“啊!”
聽到這話,張翠山頓時吃了一驚,殷素素更是差點暈厥過去。
墨玄機問道:“師傅,用純陽無極功也不行嗎?”
張三豐仍自搖了搖頭:“純陽無極功雖然至剛至陽,但要拔除玄冥神掌的寒毒還是差了一點,除非有九陽神功。”
再又聽到這話,張翠山和殷素素頓時大為意動。
張翠山一臉激動道:“對,九陽神功,這門神功一定能治好無忌。”
殷素素問道:“五哥,九陽神功到底是什麽功夫,要在哪裏才能學到?”
關於九陽神功的秘辛,張三豐早已跟徒弟們講過,但殷素素隻是個外人,雖然她已嫁給了張翠山,但張翠山從來沒給她提過這些事,自然不知道內情。此刻聽她問起,張翠山便將九陽神功的秘辛娓娓道來。
當年,少林藏經閣有一個雜役僧,法號叫做覺遠,覺遠門下有個俗家弟子,叫做張君寶,也就是今日的張三豐。
覺遠和尚在打掃藏經閣之餘,唯一的愛好就是閱讀佛經。在他所閱讀的佛經之中,有一部達摩老祖手書的《楞伽經》,而在這部《楞伽經》的夾縫中,又記載了一部《九陽真經》。覺遠和尚本來不會半點武功,也對武功沒有絲毫興趣,但那《楞伽經》乃是佛家的微言大義,料想夾縫中的經文必然也是無上佛學。
於是,他便照著經文修煉,這麽一來二去,竟不知不覺練成了一身渾厚無比的內力。
某一日,少年張君寶大發善心,從山下救來兩個傷者。
那兩個傷者,一個叫瀟湘子,一個叫尹克西,覺遠和尚好心將那二人治好,沒想到二人竟然恩將仇報,偷走了那部《楞伽經》。於是,覺遠和尚便帶著張君寶追趕二人,討要經書。一路追至華山,雖然追到了二人,但最終也沒能取迴經書。因為遺失了《楞伽經》,覺遠和尚迴到少林後,便被罰帶上鐐銬,每天挑五百桶水,劈五百擔柴,並且不準說話。
似此這般,大約半年後,郭襄來到少林寺,看見覺遠和尚被罰的慘象,她一時不忍,便斬斷了覺遠和尚身上的鐐銬,因此與少林寺展開一場大戰。之後,何足道也來了,他其實是來送信的,不料竟被少林寺誤會是郭襄的幫手,於是將他也卷入了爭鬥。結果不言而喻,何足道與郭襄將少林寺打得大敗虧輸,完全抬不起頭來。
正在此時,覺遠和尚帶著張君寶趕來。一時不慎之下,何足道被張君寶的內功所震懾,於是有感自己品行不夠,小覷了天下人,隨後留下“經在油中”四個字,便即飄然而去。
那“經在油中”四個字,便是尹克西臨終前拜托何足道傳給覺遠和尚的信。
而那部記載著《九陽真經》的《楞伽經》,最後線索也僅止於這四個字。
再說張君寶震懾走何足道之後,立時就觸犯了少林寺的大忌,少林僧眾決意擒下張君寶,要將他的一身內功廢掉。覺遠和尚不忍見到徒弟受苦,便挑著張君寶和郭襄,一路闖過少林眾僧的封鎖,狂奔下山。
最終,覺遠和尚因為《九陽真經》沒有練到大圓滿,真氣消耗過甚,半途圓寂。
在他彌留之際,曾囈語道出了《九陽真經》的經文。其時,在場聽到經文的有三人,一人是張君寶,一人是郭襄,一人則是追趕而來的無色禪師。因三人悟性各有不同,根底也大有差異。武功以無色禪師最高,得其“高”。郭襄所學的武功最博,得其“博”。張君寶則全無根基,得其“純”。張君寶和郭襄後來成為武當派和峨眉派的創派祖師,《九陽真經》可說是啟發武當、峨眉開宗立派的武功,少林派也因此受益匪淺,故此三家又分別將那部分武學命名為武當九陽功、少林九陽功、峨嵋九陽功。
上述內容,便是九陽神功的秘辛,以及此功與武當、少林、峨眉三家的淵源。
殷素素聽完後,又是震驚,又是感慨。她萬萬沒想到,少林、武當、峨眉三派,竟然會有這麽多糾葛在裏麵。
隨後,她又蹙眉道:“五哥,聽你方才所言,那《九陽真經》已遺失多年,最後隻留下‘經在油中’四個字,我們想要找到它,無異於大海撈針,就怕無忌撐不到那個時候。”
張翠山也是劍眉緊蹙,說道:“不管這麽多了,就算找不到也要找,至於無忌……”
張三豐適時開口道:“你們也不必這麽悲觀,除了九陽神功之外,還有一個辦法應該能救治無忌。”
墨玄機道:“師傅,你說的辦法我已經猜到了,請恕我直言,此事大大不妥。”
張三豐道:“可是,無忌他危在旦夕,如果不用這個辦法,恐怕……”
張翠山急切問道:“師傅,八弟,你們說的是什麽辦法?”
墨玄機道:“師傅的意思,是向峨眉派和少林派低頭,集武當、峨眉、少林三家九陽功救治無忌。且不說集三家九陽功能不能救治無忌,有一件事我現在就可以確定,峨眉和少林絕對不會這麽大方。如果武當向他們低頭乞求,不但不會有絲毫收獲,反而還會被他們恥笑一番,實在得不償失。”
聞聽此言,張翠山眉頭緊鎖了片刻,接著也道:“師傅,八弟說得有道理,不能為了無忌折損武當的威名。”
“唉!”
張三豐長長地歎了一聲,麵上盡是無奈。
墨玄機適時道:“師傅,我知道一個人,或可將無忌治好。”
此言一出,真有些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味道,所有人都不約而同地看向他。
張三豐問道:“不知是哪位高人?”
墨玄機道:“蝶穀醫仙胡青牛。”
※